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实施路径的多元探索

2023-06-15 05:48李远丽何泳谢兰萍刘日铭付玉春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职业院校

李远丽 何泳 谢兰萍 刘日铭 付玉春

【摘要】本文在分析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职业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拓展教学内容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多渠道扩大国家安全教育的辐射面。

【关键词】职业院校 国家安全教育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號】0450-9889(2023)09-0008-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国家安全是国泰民安的强大保障,也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生存发展及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安全。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意味着我国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总体国家安全观也为我国制定国家安全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理论方向。201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的要求,教育部结合教育系统实际,于2018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于2020年制定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授课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空洞、育人队伍欠佳、考评机制尚不完善等。如何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开展针对性强、实践性高、有效性好的国家安全教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目标要求,分析职业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实施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多元路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国家安全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大,概括起来包括“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基本内涵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的国家安全教育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并与之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教育。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筑牢大学生的国家安全防线。

(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日益复杂,一是国际形势严峻多变,二是国内各种矛盾纠纷不断增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愈发艰巨。因此,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不限于单纯加强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教育,还需要增加非传统的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内容。

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实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职业院校必须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将学生培养成懂党史国史、知形势、爱国家的青年。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内容,因此,要求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不仅可以为社会防范抵御各类安全风险奠定基础,还能为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积蓄新生力量。

(二)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敌对势力想控制或拉拢的人员。进入新时代以来,时有报道大学生因被敌对势力“洗脑”、拉拢、渗透、煽动等参与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案件,如田某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杨某某和陈某某参加反中乱港活动、张某某拍摄舰艇舷号情况并发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等。我国现在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社会矛盾呈现新特征,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带来新挑战。非传统国家安全风险上升,如近年出现了享乐主义盛行、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电信网络诈骗等现象,各种威胁和挑战接连出现。大学生若思想价值观出现偏差、立场不坚定、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不强、国家安全的危机感与责任感缺乏,就很容易被敌对势力渗透与利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

(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新契机

一直以来,我国主要通过军训或者思想政治课向学生传导国家安全知识。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国家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2015年1月,《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审议通过;2015年7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201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颁布;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2016年12月,《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审议通过;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颁布。此外,2020年教育部制定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规定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类目。值得注意的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成为高频词,共出现91次,可见党和国家对国家安全高度重视。种种政策的出台,让国家安全教育有了遵循和政策性的指导,也使得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成为可能。

二、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职业院校对国家安全教育日益重视,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能力也有所提高,但仍有待加强。笔者向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发放了《关于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9 537份,其中本科4 701份,专科4 836份。

在問及“假如您的外国朋友向您了解我国一些组织机构的秘密,您会怎么做?”时,11%的学生表示愿意将相关秘密告知友人;在问及“您认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吗?”时,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在问及“您认为当前学校的国家安全教育还存在哪些问题?”时,46%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流于形式,68%的学生认为国家安全教育书籍、视频等资料缺乏和学习途径少,51%的学生认为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太枯燥;在问及“您希望通过什么形式了解国家安全知识?”时,8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与国家安全教育内容相关的竞赛活动、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建议学校创新教学和宣传模式,开展实地参观活动及竞赛活动等。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职业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家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

《纲要》提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要坚持统一规划,但目前与国家安全教育相关的课程规划、资源投入、评价体系等尚未健全,部分职业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清晰,行动力不足,系统设计和整体部署有待优化。据了解,广西区内的大部分职业院校未开设专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国家安全教育当成一项任务和指标来完成。

(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时,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对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内容传授不多甚至缺失,如新型领域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资源安全等甚少涉及,这不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要求。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国家安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具体、把握不到位,因此授课缺乏深度,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深邃性和长远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三)传授的形式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国家安全教育仅在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课堂上进行,教学手段较单一、教学方法较刻板,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职业院校应该探索国家安全教育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合的路径,通过专题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微视频制作、情景剧表演、板报设计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建设。

三、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多元路径探索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体系,务必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指导和遵循,务必准确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要求,精准施策,协同创新,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国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增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大学阶段国家安全教育要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者赵庆寺(2019)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整体治理观,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必须要顶层重视,做长远设计,有完善体系,能创新方法,形成布局完整、多维推进、科学规划和标准实施的长效机制。

目前,《纲要》中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实施途径、考试评价、管理与保障等,仅是一个总体的框架、方针和方向。从国家层面而言,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除了有整体规划,还要加强国家安全的战略统筹,积极推进国家安全学科的建设,开发多种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从职业院校层面来说,要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新形势、新问题,根据《纲要》的任务和要求,做好总体设计,细化系统方案,精准施策,改变将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分散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中的现状,要开设专门课程,切实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拓展教学内容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涵盖领域广泛。职业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明确授课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不能只讲国土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的内容。

第一,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职业院校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授课教师不仅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涉及国土安全、政治安全的传统安全观,要讲授国家安全的法律、形势、政策,还要讲授以人民为中心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二,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教学。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和外延丰富,涉及国家建设的各方面,而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开设了农学类、动科类、城建类、信息技术类、食品类、药学类、人文类等学科课程,在各学科专业课程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体现。这种融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化解风险的能力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当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要注重实效。比如,在农学类、动科类、药学类等课程中要注重融入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在城建类、信息技术类等课程中要注重融入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在人文类的课程中要注重融入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军事教育课。军事教育课是高校的必修课,包括了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课,这两门课程也是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讲授军事理论课和开展军训的过程中,要将我国的国防情况、军事思想、地缘环境、军事技术等问题讲深、讲透,切实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提高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三)多渠道扩大国家安全教育的辐射面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开设专门课程,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融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校园媒体、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结合入学教育、升旗仪式、节日庆典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辐射,用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让国家安全教育入脑、入心。

第一,开展专题教育。发挥国家安全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讨论等形式,讲解国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弘扬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最终实现国家安全知识传播常态化。

第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职业院校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团委、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为依托,举办与国防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家安全知识竞赛、“爱我国防”演讲比赛、辩论赛、短视频制作大赛、情景模拟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等,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知识,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统筹安排线上活动,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点线面交接,以拓宽国家安全教育的渠道。师生可利用“安全微伴”“学习通”“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职业院校也可以建设国家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完善课程标准,开发与之配套的课件、微课、案例库、题库等数字化课程资源,从而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统筹利用校内外资源。整合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是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校内,职业院校要培养一批专业教师,积极利用新入职教师培训、思政课教师培训、全体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邀请专家讲授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增強教师的国家安全意识,同时依托课程资源、学科专业群等举办国家安全方面的学术研讨会;在校外,职业院校可与国家安全机关、公检法机关、军队等单位协作,邀请相关单位派员到校开讲座、作报告,或与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合作共建,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发挥国家安全领域中专业人才、专业机构的作用,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使国家安全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

总之,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科学、规范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形式,从而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

[2]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大学生安全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1).

[4]杨新,魏代强,张翚.居安思危:国家安全教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5]张丽.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多维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

[6]赵庆寺.新时代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逻辑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7).

注:本文系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农类职业本科院校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研究”(YJJ22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远丽(1986— ),广西桂平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何泳(1982— ),广西富川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谢兰萍(1994— ),广西合浦人,助教,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日铭(1994— ),广西钦州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付玉春(1986— ),贵州贵阳人,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网络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