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困境与路径

2023-06-15 00:41王海燕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分析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的困境,提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路径:明确德育地位,校准教学方向;深挖德育元素,优化教学流程;创新教学形式,拓展德育渠道;构筑实践平台,增加育人深度;优化考评机制,深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公共英语课程 德育元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9-0072-03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任务目标。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要切实履行自身育人职责,强化“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认识,全身心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英语课程属于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优势。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要全面掌握英语课程德育元素的构成图谱,自觉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英语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主动开展德育实践,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道德价值观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育人效果。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困境

(一)教师德育意识有待加强、德育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是德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的德育意识决定着课程德育渗透工作的成效。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仍囿于“术业有专攻”的观念,大部分公共英语课教师更专注专业知识的教学,对德育接触较少,未明确德育的功能和地位,未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现阶段,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普遍能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实施课程思政及德育工作,但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政治素养不高、德育经验不足,难以把握德育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平衡,导致教学中出现“重德育、轻专业”“德育随意化”“德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等问题,降低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的质量与效率。

(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割裂

高职公共英语课是一门兼具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课程工具性的实现,也要重视课程价值导向作用的发挥。但就目前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而言,其教学重点仍然局限于英语的工具性,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将英语作为一项技能进行教学,围绕大学公共英语四级、六级等相关英语等级考试展开教学,对英语课程的德育功能关注不多,在德育价值塑造和德育渗透规律把握上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课程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三)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元素挖掘、运用不足

由于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的德育意識相对薄弱,德育经验相对缺乏,在进行课程思政与德育渗透时容易不得章法,尤其落实到德育元素挖掘、运用等具体工作上,更多是把目光聚焦于爱国主义、职业素养、集体主义、家庭观念等常见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民俗风情、艺术作品等元素挖掘不多,对当前国内外的时政热点也缺乏关注,未能体现德育内容的多样化与与时俱进。同时,在运用德育元素的方法与环节上相对单一,大部分教师是在阅读环节或相关案例讲解时融入德育元素,大多使用口头讲述的形式,未能很好地将德育元素融入实践活动设计当中。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评价手段。目前,由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缺乏德育渗透的顶层设计,教师往往忽视了在英语教学评价中系统融入德育评价内容,导致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这一方面削弱了教师实施德育渗透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中缺乏德育评价结果,难以调整德育方向与德育对策,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路径

(一)明确德育地位,校准教学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是“立德树人”的指导意见,都表明了德育应该居于教育体系的首要位置,也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职学生个人品行形成及道德品质塑造主要源于其对生命的尊重与认识、对生活的深入体悟与体验,以及源于师长的悉心教导与正确示范。因此,高职院校落实公共英语课程德育渗透,在学校层面要从体制、观念、实施、组织上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找准德育的切入点,完善课程德育渗透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促进德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底座;在教师层面须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增强德育意识,明确德育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与德育方法学习,坚持常学常新,坚持集体备课与跨学科互动,尤其是加强与思政学科联动,科学制订德育发展目标,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积极践行德育的宗旨,保证德育元素在英语课程中有效渗入,深化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效果。

(二)深挖德育元素,优化教学流程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主题涉及的面较广,其蕴含的德育元素比较零散,需要教师对这些零散分布于各章节的德育元素进行整合,并将其转化为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的知识体系。英语课程与英语文化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实际上是了解英语文化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德育渗透,深挖德育元素,优化德育环节,使学生在德育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优化德育元素渗透的环节上,教师可以将渗透的时间节点设为课前、课中、课后。在课前环节,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取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经过初步梳理、整合、优化,有机融入教学设计。在课中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科技、宗教、民族、地理、教育等不同主题内容按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国际意识三个层面归类,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德育价值引导,同时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教学,将德育元素渗透其中。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中《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这一章节内容主要讲解了跨文化对比“人际距离”(social distance),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文化差异造成的困惑和不适,教师可以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提及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观点融入其中,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尊重差异意识,避免学生形成全盘否定或者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极端态度。在课后环节,教师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教材配套的语言学习任务,还要为学生设计包含德育元素的听、说、读、写的作业。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中《逆境》(Adversity)这一章节内容,课后提供以下素材:Enjoy English:Watch the speech video“The Opportunity of Adversity and take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adversity”,让学生完成以下主题写作:Write a speech about a great adversity the Chinese nation once faced and how the Chinese nation rose from adversity。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机会,目的是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扩展课上课下的学习空间,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

此外,翻译、听写、阅读等综合性较强的学习环节相比单纯的语法、单词等学习模块隐含了更多的德育元素,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挖掘教材各个章节、模块的德育要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价值逻辑,使英语教学从简单的语言交流工具学习转变为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文化思想的熏陶。总体而言,要把立德树人的理念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创新教学形式,拓展德育渠道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既要突出工具理性,也要兼顾价值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彰显英语课程育才、育人、育德的特性。传统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学通常采取大班授课形式,在课堂中较多使用“讲解+练习+测试”的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刻板,进行德育渗透也较难达到预期效果。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要进一步创新教学形式,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激活课堂的氛围,增加课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进行道德常识及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一是创设较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生动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逆境》(Adversity)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2023 New Year address by President Xi Jinping”热点新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双语名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蕴含着什么价值观念,并对材料中的思政主题词汇“adversity、self-control、extraordinary efforts”等进行精讲,在思维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直面逆境与磨难、积极向上的品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经常开展探究性学习或项目式学习活动,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德育学习体会,强化德育学习效果。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组探究学习、“美好生活”英语短剧表演、“和平”主题英语演讲等活动,集中展现文化自信、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爱好和平等德育元素,让学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美德熏陶,提升德育渗透成效。

(四)构筑实践平台,增加德育深度

实践是促进德育认同和思想内化的有效途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渗透德育要顺应“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教书育人规律,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载体,将德育渗透在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和跨文化交际的场景中,促进学生获得道德体悟和思想升华。

一是依托公共英语课程构筑特色学习社团。如成立英语朗诵社团、英语配音社团、英语话剧社团、英语歌谣社团、英语翻译社团,依托校园英语文化艺术节、校园英语广播剧和各类英语活动,有效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和第二课堂重要阵地作用,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和活动平台,使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拓展公共英语课程的育人广度。

二是技术赋能,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网络学习平台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为德育和英语学科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教师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网易云课堂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将传统英语教学资源转化为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数字资源,积极建设数字化线上课程教学平台,不断丰富融媒体教学手段,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网络学习,也为师生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先进人物故事”等提供更多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内生动力,引领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潜移默化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英语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五)优化考评机制,深化德育效果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务必将德育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内,并创新、优化考评机制,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深化德育效果。

一是优化多主体、多维度和多形式的评价方法。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对英语课程的德育评价及考核机制进行创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的不足。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突出价值引领和德育成效,能够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德育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二是深化智慧评价指标。依托智慧教育大环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交互手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成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以英语学科素养和德育素养双轨并进为目标,依托智慧课堂释放新效能,建立面向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道德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涉及包括线上学习情况、线下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实践作业、第二课堂成绩等英语课程核心评价指标和包括家国情怀、文化交际、职业素养、创新意识等德育评价维度,形成完善的“智能+德育”的评价机制。

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道德素养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公共英语课教师要明确德育的首要地位,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将德育元素渗透在课程教学的篇章段落与字里行间,在推进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培根铸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禹男.德育过程视域下高职“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文摘·学术,2021(1).

[2]张静.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2).

[3]杨剑.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

[4]郑百花,谭津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成长,2022(4).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标准视域下高职英语‘一中心二融合三改革教学探索与实践”(GXGZJG2022B01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海燕(1982— ),广西玉林人,在职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責编 黄建清)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