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苏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

2023-06-16 00:09张晖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

张晖

摘要: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述和分析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的内涵和关系。回顾江苏近十年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就,为未来江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江苏幼儿园保育与教育过程性质量的提升,面临着科学评估、革新理念、实践样态转型的艰巨挑战。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保育与教育质量;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09-0015-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开端阶段,也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前教育的关键词分析所揭示的学前教育的定位与独特价值可以概括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学前性”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学前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相互关系及不同之处。学前教育的任务与意义是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热情,帮助他们获得一种学习的体验,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1]。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围绕党的教育方针书写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一、如何理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学前教育,是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是普惠、公平的学前教育,更应是为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奠基的学前教育。一般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质量,即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前两者的质量要体现在结果性质量——幼儿的全面发展之上。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而实现“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2]。

一般来讲,结构性质量指保证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及外部物质条件,如学前教育的政策、投入、师生比、园舍条件、教师资质(专业水平)和收入等,入园率作为当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指标之一,是幼有所育的重要指标。结构性质量更容易通过数字的变化来体现发展的进程。虞永平教授指出,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经达到88.1%,“入园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们应强化有质量和高质量地普及学前教育,基本的含义是让儿童在达标的房舍中,接受合格教师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要求进行的科学的教育,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我们要扩大和优化学前教育资源,要考虑最后约12%儿童入园的攻坚战,给更多儿童提供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3]优质的学前教育更多地需要靠过程性质量落地来实现。过程性质量主要指区域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与保教过程的质量,如教科研、幼儿园管理、幼儿教育理念、环境材料、一日活动的安排组织、师幼互动等方面。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下文简称《评估指南》)就是我国评估和推动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提升的指导性文件。结构性质量是过程性质量提升的基本保障,而过程性质量的提升可以让结构性质量的投入更加有效益。质量发展的结果最终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学前教育的“学前性”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着过程性的保教质量不能像义务教育用考试测评学生的方法来评估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曾就《评估指南》答记者问指出,不做专门的幼儿发展结果评估,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质量有三个基本的维度:设施、人力资源等结构因素;儿童每日经历的保教过程,如保教人员之间的对话;保教带给儿童个体的成果或长期影响。其中最后一项尤为复杂,因为它不容易观察到,而且还需要通过长期追踪才能够了解儿童进入不同学前教育机构后取得的发展成果[4]79。过去二十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结构性质量的跨越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我国公益普惠幼儿园的目标完成了84.7%。因此,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从数字的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党中央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地体现在二十大报告中,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肩负的重任,而学前教育的普惠健康发展、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是当前一个时期努力方向。

二、江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近十年来,在一系列江苏学前教育政策引领下,江苏通过项目推进和投入,无论在结构性质量还是在过程性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与经济发展大省相匹配的发展。由2010 —2021年江苏学前教育相关数据可以看到这些年江苏学前教育的发展。

2010 —2021年,江苏学前教育园所数由3944所增至8116所,在园幼儿数由205.72万人增至252.50万人,其中,外省随迁子女由15.9万人增至26.7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由90%增至98%以上,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由8.11万人增至17.46万人,专任教师与幼儿比由25.4∶1增至15.1∶1。江苏幼儿园的普惠率已经达到90%以上,远远超全国的平均值。江苏的学前教育在数字上已经初步实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基本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幼有所育,并且向幼有优育迈进,为保障过程性质量的发展、幼儿园保教质量内涵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实,江苏从“十二五”起,结构性质量的发展就为全省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江苏省从体制上和内涵上改造了96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突破了江苏学前教育农村幼儿园的发展瓶颈。

2014年11月,江蘇省为贯彻落实《指南》,启动了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国首开先河关注学前教育的过程性质量,并联动省财政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朝着内涵建设方向发展。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指出:“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在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办园条件的同时,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高度重视幼儿园的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实施8年来,从农村最薄弱园启动向城市园推进,从公办幼儿园向民办幼儿园推进,从幼儿园项目向区域推进。目前课程游戏化项目覆盖江苏省十三个设区市90%的区县,成为全省域推动幼儿园内涵质量提升的工作和任务。这个项目意味着江苏在全国率先从关注和初步实现结构性质量发展转向过程性质量发展,拉开了追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幕。

课程游戏化通过项目“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幼儿园改变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从而提高保教质量。多年来江苏幼儿园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幼儿拥有了丰富、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尤其是户外环境;大部分教师已经普遍意识到观察幼儿的重要价值,将观察作为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采用了各种记录方式为幼儿的发展留痕;“观察”“追随”“放手”“支持”等概念已经形成优势话语,教师对“高控”“管住”“命令”等方式形成反思,一定程度上带动师幼关系向密切、和谐方向转化;教师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更为关注,通过弹性作息、自主活动,大部分幼儿园已经意识到课程不局限于知识学习或者“上课”,而是落实在每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之中。同时,教师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认识到:教育就是保护引导和支持幼儿天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学习,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点;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

同时,幼儿园的教研和对幼儿园的评估也发生了变化。幼儿园的日常教研和项目的调研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现场,聚焦研究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来反思教育过程和幼儿园的课程,从关注文本走向关注现场,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走向关注幼儿如何学。江苏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过程性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也有了初步的成果。江苏省教科院幼特教研究所的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和评估项目经过7年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与评估手册》于2020年出版。评估手册创造性地利用大数据平台辅助幼儿教师聚焦班级观察,通过对幼儿园室内外环境材料、幼儿园一日活动、师幼互动三个方面的观察、自我评估和反思调整来改进教师行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提升教育过程的质量。这一成果注重过程性评估、自我评估以及教育过程要素评估,与教育部颁布的《评估指南》方向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为教育部《评估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依据。

江苏省8年的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的课程游戏化项目为当前建构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聚焦学前教育过程性质量提升的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政策、研究和实践基础。

三、全面提升江苏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

机遇也往往意味着要迎接更大的挑战。新时期、新发展、新要求,教育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学前教育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教育起始阶段。江苏学前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从“数字化”向内涵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未来一个阶段,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是江苏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决定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攻坚之战。如何正确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如何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如何实践不断提升幼儿园保育质量,是学前教育领域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再一次重新认识幼儿、认识幼儿的学习、认识幼儿园教育面临的艰巨挑战。这一挑战要求江苏的学前教育工作真正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追求教育质量的价值导向,以落实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南》为核心和重点工作,再一次思考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深刻理解、领会和落实我国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核心方向,实现江苏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新跨越。过去的成就和成绩越大,迎接这一挑战越需要勇气。

首先,对学前教育机构过程性质量及评估的认识和实践。质量的判断与价值标准有关,不同的视角可能导致对质量的不同界定:儿童可能认为让他们整天玩游戏的机构是高质量的,而观察者可能希望他们多学习,获得社会技能[4]78-79。《评估指南》是我国第一个聚焦幼儿园过程性质量,从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估内容指引我国学前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宗旨是引导全国幼儿园教育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儿童为本、坚持科学评估、坚持以评促建”,切实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倾向。当前江苏省优质幼儿园评估、幼儿园督导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结果导向、名园导向、材料导向。如何做到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内容开展以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自我评估的各级各类科学评估,形成幼儿园的自我评估机制,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江苏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在办园方向和理念上是否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对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学前教育“学前性”的认识还需要深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重要内容。这就是幼儿园去小学化,对幼儿、幼儿学习、幼儿园教育再认识的核心引领。在改变理念的过程中,所有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无一例外,都需要反思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当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站在幼儿面前,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未来大局时,都应该放下自我的以往,不断通过放下自己以往的学术成就、专业地位,通过发现真实的儿童,不断学习研究,反思自己对儿童的认识。理念的改变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过程,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对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是推动江苏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升质量的关键。对幼儿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认识、理解和期待,影响幼教工作者对过程质量的看法,进而影响幼儿教育研究和实践。理念的改变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求道得道,才能在实践探索中走上康庄大道,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最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幼儿园的实践。提升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过程性质量的要素在《评估指南》里通过5个方面重点内容、15个关键指标、48个考查要点引领全国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工作该如何做。文件明确提出了不得使用幼儿园教材,不搞特色课程,进一步强调游戏的价值和意义。有的幼儿园关注的是建构课程(给自己的课程命名),把从按照教材的主题教走向自己依据幼儿经验生成主题教当作改革的目标,而幼儿的游戏消失在追求主题的背后。有的幼儿园开始重视放手游戏,但仍然放不下追求主题。这些都是我们迎接的艰巨挑战,我们应放下已有的幼儿教育实践的固定的思维,走出舒适区,重新思考这些问题。《评估指南》引领我们真正把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落实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从幼儿出发,为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成长,为满足和促进每一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预留充分的游戏时间,开展平等温馨、有效支持的互动,倾听每一个孩子的思想,不断反思提升专业能力的教研,在具体的日复一日陪伴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

迈向新的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我国的一些幼儿园教育改革实践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姜谨在《中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定支持者——纪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项目援华40周年》指出“安吉游戏”在国际和国内取得的影响,充分证明中国本土学前教育实践领域改革创新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也结束了中国学前教育“净输入”“零输出”的历史,为世界学前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题为《未来的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白皮书,并向全球推荐了包括中国安吉游戏在内的16个符合未来学校特征的优秀案例。虞永平教授如此评价安吉游戏:“呈现了中国学前教育的自信。这种自信源自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源自对儿童兴趣、需要的把握,源自對儿童心灵世界的理解。”[5]江苏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改革质量提升唯有在发现儿童、跟随儿童、走进儿童内心世界的道路上不断研究、实践,才能在建构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形成中国本土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做出江苏应有的贡献,交出江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谢维和.论学前教育的“学前性”[J].教育研究,2022(3):89.

[2]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7-02)[2023-02-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0107/t20010702_81984.html.

[3]虞永平,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N].中国教育报,2022-11-06(1).

[4]凯西·西尔瓦,爱德华·梅尔休伊什,帕姆·萨蒙兹,等.学前教育的价值:关于学前教育有效性的追踪研究[M].余珍有,易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5]常晶.“安吉游戏”为何能走向世界——浙江安吉学前教育探索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16-10-26(1).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