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6-26 09:00苏坤明
中国食品 2023年12期
关键词:食品监督检验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坚定六个“基本原则”,以推进落实“四个最严”为抓手,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作为底线要求,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落实。

要想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必不可少。然而,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程序不规范、抽样工作人员业务专业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相应严明的法律惩罚机制,导致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基于此,本文就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1.食品添加剂问题。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和延长食品保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而违规添加大量的添加剂,甚至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2.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因施用农药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一般来说,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污染,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3.重金属问题。重金属问题是指一些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金属中毒,如镉、汞等。目前我国很多浇灌用水、农药化肥等重金属超标,而重金属污染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影响人体健康。

二、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及其特点

1.概述。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而开展的活动,由国家、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所要检验的食品进行选取,然后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检验,从而确保所抽取的样品能够代表所要检验的食品,最终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能。抽样检验是一项科学、严谨而又复杂的工作,先要对样品进行选择,然后对样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国家、地方政府采取的随机抽样;二是监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某一类食品进行专项抽检;三是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风险较高的食品进行重点抽检。

2.特点。(1)客观性。食品安全抽检检验需要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抽取所需的样本进行检验,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相关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全面性。抽样检验能够全面地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包括生产、运输、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通过对样本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节约性。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价,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可以节约检验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4)灵活性。食品安全抽检检验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兩个方面:一是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抽样方法;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品进行分类和处理。

三、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

1.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程序不规范。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随意抽样,缺乏科学性,不能完全对不同种类、不同批次的食品进行分类抽样,导致食品检测结果不准确。

(1)抽样检验过程缺少科学性和标准化。有的监管部门在抽取样品时没有制定具体完善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存在抽样方式不统一、抽样量不足、抽样时间不合适等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或偏差,从而影响对食品安全情况的准确评估。

(2)抽取样品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不足。由于缺乏科学的抽样方法和过程监督,一些抽检部门仅对负责范围内或者容易采集的样品进行抽样,造成了一定的盲区甚至失实。

2.抽样工作人员业务专业性不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专业性不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不足。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在食品抽样检验相关课程的设计上不够完善,大多采用理论教学,忽略实操教学,致使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业务能力较低。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没有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缺乏完善的培养机制,致使很多工作人员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无法随着抽样技术的进步而进步。

(2)相关部门缺少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重视程度,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重视内部相应工作人员是否可以适应并很好地完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聘用一些非专业、操作能力弱的工作人员。

(3)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一方面,缺少培训经费,专业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无法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际经验,业务能力较低。另一方面,缺少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导致抽样检验技术设备落后,影响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开展。

3.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缺乏完备的市场监管。(1)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中出现不公平现象。食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而食品安全标准却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制定,部分标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比如,在食品生产中使用某些新型或特殊加工技术,如功能小分子添加剂、纳米材料、超声波处理等,原有的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很好地检测此类问题,导致监管空白和漏洞,使得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流入市场。

(2)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进行详细规定,大多较为宏观,没有具体的指向,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标准难以统一。

四、应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问题的策略

1.建立完善、规范的抽样程序。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程序,可以有效提高抽样检验工作的效率,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质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因此在进行抽样检验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

(1)分类。在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中,要按照要求对产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做好标记和编号,确定样品的保存方式和存储条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报告。

(2)抽样。根据产品类型、质量和保质期等确定合理的抽样方法,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抽取样品。

(3)检验。对抽取到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4)判定。根据判定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报告上。

另外,在抽样检测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抽样人员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及相关规定等要求进行操作;第二,要对样品保存情况、运输条件和标签标示等内容做好详细记录;第三,要注意样品的合理选择;第四,要及时上报检测结果和抽检数据,并按照要求及时提交检验报告。

2.提升抽样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专业度。提升抽样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科学性,避免问题食品流入市场,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要加强对抽样人员的业务培训。针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特殊性,应积极组织抽样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与考核,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形式让抽样人员熟悉抽检工作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及要求,掌握相应的抽样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监督人员的参与。针对抽检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并积极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对不合格食品进行追根溯源时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要加强沟通。为了保障抽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抽样人员应与检验人员保持沟通,对于检验人员提出的问题应积极配合,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如果抽检结果不合格,应积极配合再次进行抽样工作。

3.建立健全市場抽样工作监督机制。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标准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解决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需要建立健全市场抽样工作监督机制,包括监督主体、监督程序和监督结果等方面,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权益。

(1)监督主体。针对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质量隐患问题,应该设立专业的监督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由食品监管部门或者权威第三方组织组成。第一,监督主体要独立于食品生产企业、检测机构等商业和利益关系中,避免干扰和影响抽样检测结果。第二,监督主体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够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检查和评估。第三,监督主体应承担专业的监督职责,包括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规划、组织、指导、检查和评估等,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推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监督程序。制定完善的监督标准和程序,确保每次抽样检验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在取样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流程,把所有取样记录做好备案,确保每个环节均有可追溯的依据。同时,检测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共同参与监督工作,监督机构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监督结果。鉴于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具有重要的公益性、公共性,监督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如果发现食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监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处罚机制,依法对企业进行行政、刑事或民事责任追究,并采取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抽样检验工作方案,合理安排抽样检验人员,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员、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苏坤明(1984-),男,汉族,河北邢台人,食品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

猜你喜欢
食品监督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