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R技术的羊肉成分溯源鉴定检测方法研究

2023-06-26 03:16李艾泽
中国食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拷贝肉类羊肉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肉类食品掺假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对肉类食品掺假的鉴定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形态分析、代谢产物分析、蛋白质分析、核酸分析等。其中,以DNA检验技术为基础的PCR检测是一种较为全面的检测方式,也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一种检验方法,在羊肉成分溯源鉴定中被广泛使用。本文重點阐述了以DNA检验为基础的PCR技术在羊肉成分溯源鉴定中的应用。

一、羊肉质量现状

当下,羊肉掺假现象屡禁不止,市场上有很多以鸭肉、猪肉等肉类为原料制作的羊肉卷,这种肉类的原料来源不明或已变质,很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还有些伪劣羊肉中过量添加色素、香精及其他违禁物质,长时间食用会增加人体肝脏的负荷,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羊肉造假掺假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就在于高利润。首先,羊的生长时间较长,且生育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与猪肉、鸡肉、鸭肉等相比,羊肉的市场价就更高。其次,羊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比猪肉的肉质要细嫩,比猪肉、牛肉的脂肪、胆固醇含量都要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基于上述两大原因,羊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和不法商家会掺入劣质肉来获取高额利润。

二、基于PCR技术的羊肉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1.常规PCR。常规PCR技术最早应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分析领域。谭慧敏团队利用此法测定了5种不同种类共计56个肉类原料,掺假发生率为75%。张谊团队主要以线粒体cytB为目标,对其进行了引物的设计,利用多种PCR的检测方式识别了牛肉中存在的其他肉类(牛肉、水牛肉)成分;项爱丽团队以线粒体16 SrRNA为基础,构建一对普通的引物,利用双重 PCR的方式识别出在混合肉中存在的多种类肉成分;李志敏团队瞄准了羊的线粒体D环一个特殊的目标区域,对其设计引物,并使用高种属PCR的方式识别掺假羊肉,这种方式的灵敏度为0.1%,羊肉DNA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pg。

总之,常规PCR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由于不是在封闭管道中进行,因此样品有被污染的可能。

2.实时荧光定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质上就是对DNA进行定量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Taq法,另一种是SYBR Green法。

吴海晶等采用探针Taq法检测鸭源掺假,在鸭肉和羊肉混合料中检测到1%的鸭源成分,检出限达到10fg。对比Taq法,SYBR Green法通过将荧光基团添加到反应系统中,在PCR指数放大过程中对荧光信号进行连续监控,对特异性产物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对目标基因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史莹莹等采用MY作为通用引物,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市场上常见肉类(猪肉、牛肉、山羊肉、绵羊肉、鸭肉、鸡肉)进行了DNA提取和检测,成功检测到了各种肉品的DNA,对于含有1%猪肉的模拟肉品,其检测限为0.1ng,对于含有0.1%羊肉的模拟肉品,也能检测到羊肉成分,其检测限为0.01ng。陈传君团队利用RT-PCR技术,以线粒体蛋白B作为目标基因,对猪肉、牛肉、羊肉中的掺假物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分析,并在火腿肠中检出了猪肉、牛肉、羊肉。

综上所述,荧光定量PCR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还可以实现实时性及高定性、定量判断。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条件非常苛刻,而且成本也比常规PCR要高得多。

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于LAMP技术的DNA等温扩增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单等优势,无需复杂、昂贵的热循环仪器和后放大步骤,最低灵敏度达到4个拷贝/反应。但该技术也有缺点,在检验过程中要设计的引物比较多,操作过程也比较繁琐,沉淀的可视化难度较高,特别是在目标DNA的含量较少以及存在较高的相互影响情况下,会影响到检验结果。

4.数字PCR技术。数字PCR技术(DPCR)是最近20年出现的第三代PCR技术,这是一种基于常规PCR原理与Poisson统计分布相结合的新型PCR技术。唐廷廷团队以羊和牛单拷贝的生长激素GH为特异的基因,设计了特异的引物和探针,利用液滴型DPCR技术对羊和牛单拷贝中的鸭源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牛单拷贝的数量与牛单拷贝的重量进行了直线相关分析,从而完成了对牛单拷贝中的“鸭”来源成分的测定。胡悦团队利用羊肉和猪肉的单拷贝DNA序列设计了引物和探针,用来证实DNA的浓度和数量与肉类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确定肉品中的猪源和羊源物质的数量,并确定肉类品质。

总而言之,数字PCR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其检出下限可达复制数量级。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繁琐,所需的设备和探头也比较昂贵。

5.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技术是通过对基因进行酶切,将基因序列进行剪切,得到相应的基因序列。PCR-RFLP以其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通量、适用面广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高效的一种技术。Kumar等人借助PCR-RFLP技术,利用一对特异性的引物对5个常用的可食肉类进行了分析,以 AluI、TaqI为靶标,分别对不同条件下的水牛、羊肉、猪肉等样品进行了检测。TaqI的特异性酶解反应可获得4个长度分别为43bp、131bp、163bp和272bp的序列,其特异性的酶解反应可用于5种可食动物,但所需时间较多,需24h。Mahajan等人利用 MT 12S rRNA作为标记,通过对水牛、绵羊等多种肉的分析表明,单靠Alu I的酶解作用难以将羊与羊区分,而联合应用两种酶解作用后能将两者分开。在羊的BspTI的酶解物中,发现了3233bp和133bp的两个碱基段,而在羊肉的酶解物中没有发现这种剪切体。

总之,PCR-RFLP技术在牛/水牛和绵羊/山羊等近缘种中,可实现高精度、高特异性和低成本的分子标记。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耗时耗力,并不适用于肉类掺假的现场检验。

三、基于PCR技术的羊肉成分检测方法对比

在测试期间,研究者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检测掺假羊肉,每个方法都有利弊。常规PCR法具有简便、特异性好、检出少量掺假的特点,但是其检出数目无法准确定位,并且有污染风险。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检出掺杂的种类和含量,在封闭的试管内进行,还可以减少被污染的几率,但是所需的设备很贵,而且对试验的条件也很苛刻。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不需要任何贵重的设备,只需要水浴,大约40min就可以进行检验,所需的时间短,而且对试验条件和设备没有较为苛刻的条件,还可以在反应的混合物中添加SYBR绿色染色剂来进行LAMP的检验,但是过程中沉淀的可视化难度较高,所需要的引物的设计和选择也会比较繁琐。基于其品质与DNA复制数量的直线相关,数字PCR可以准确地探测出肉中掺入杂质的复制数量,具有很高的专一性、灵敏度和较少的时间,但是对试验的操作有很高的要求,并且实验过程非常繁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存在耗时长等缺点。

综上,鉴于现有的肉类掺假检测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亟需建立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进而保障羊肉及其他肉类中肉源的质量安全。

作者简介:李艾泽(1990-),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浩特人,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

猜你喜欢
拷贝肉类羊肉
“扒羊肉”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类加工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
Windows系统下强化容错拷贝命令的实现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