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食品检测问题及处理方法

2023-06-26 09:00郭国栋
中国食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流通环节部门

现如今,食品生产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这极大提升了食品生产效率。但在实际的生产环节,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食品流通环节,很容易发生食品污染等问题,若不及时进行食品检测,问题食品将流入市场,给人们的饮食安全带来威胁。为此,相关食品检测部门需要高度重视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檢测,避免食品在流入市场的过程中受到污染,有效保证食品安全。但目前食品流通环节的检测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一、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存在的问题

1.检测环节存在局限。当前阶段,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已逐渐成熟,食品检测工作具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现场筛查和实验室检测。针对这两种检测手段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场筛查过程中,由于采取抽查手段,因此难以充分检测所有食品,同时相关检测技术不够完善,检测环境相对比较简陋,因此检测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于实验室检测,主要是采用样本抽取形式,但样品数量不会太多,且样品输送过程中也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从而影响样品的检测,无法有效保证检验效果。

2.快检效果不明显。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检测工作,当检测工作量较大时,需要运用快检技术,但快检工作的程序相对简单,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人员专业技术不过关以及责任意识不高等,这就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法律法规不健全。现如今,为保证食品安全,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仍然不够健全,出现了检测标准落后、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4.缺乏专业人才。在食品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检测人才,导致食品流通环节检测工作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检测工作中人才配备不够充足,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技能有待强化,这些都会影响到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检测结果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二、流通环节食品检测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食品抽样检查规范。在食品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对后续的检测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相关检测部门可通过统计与分析相关数据对检测期间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使检测工作得以完善。样品是数据的重要来源,所以检测部门需要有效规范抽样环节。为了使抽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需要合理应用抽样检查方法,并规范食品抽样检查的具体原则与流程。首先,相关检测人员应根据抽样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抽样流程。其次,检测人员应合理划分样品类型和产地,确保规范化地开展检查工作。最后,相关部门还应有效把握全局,对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隐蔽问题加以明确,从而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帮助,确保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2.提升食品快检技术。在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工作中应用快检技术,可以快速完成食品检测工作。为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创新或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与设备,有效应用相关科学技术提高快速检测的成效。与此同时,快检工作的任务量十分繁重,因此需要合理改变快检部门的工作方式,并科学制定快检食品质量标准,从而全面提高快检工作质量和效率。

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随着技术的革新与食品种类的多样化,在流通环节食品检测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重视,并合理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能够保障实际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检测工作得到完善,使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得到丰富,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4.提高专业人才储备。随着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持续发展,相关检测仪器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这就需要相关检测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具体来说,在聘用相关工作人员时,需要充分保证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学习能力。与此同时,相关检测机构要加大专业队伍的建设力度,有效打造具有较高能力和较强素质的检测团队,严格把控食品流通环节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相关检测机构需要对检测人员有效开展培训工作,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检测知识和技能,从而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5.完善检测标准。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标准还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食品检测机构要利用自身优势,为相关机构制定检测标准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使食品检测标准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除此之外,针对已完成检测的相关食品信息需要做好备案工作,并上传到数据库,使各地部门能够随时查询相关信息。

6.充分利用食品检测数据。相关部门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时,应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构建速检和抽检数据库。与此同时,全面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从而全程监控存疑食品。对于食品检验机构的监测人员,需要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分析检测后的相关数据,明确食品流通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7.加强食品检测人员管理。为了提高流通领域的食品检测水平,相关检测机构需要加大食品检测人员的管理力度。一是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由专业人员开展检查工作。与此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考核手段,检验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果,使其具备食品检测的相关资质。二是有效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法规的宣传与教育,让其时刻具有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8.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检测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食品检测质量。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以及食品检测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设备,以此来有效促进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通过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与设备,可以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与此同时,相关食品检验部门需要针对食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对数据的潜在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在此过程中,应结合检测数据搭建食品检测信息资源库,有效发挥出大数据优势,为食品监管决策以及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对流通环节的食品检测工作加大重视,从而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对于目前在食品流通环节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相关检测机构加大关注,对各部门的职责加以完善,并有效落实监管工作,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从而保证食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作者简介:郭国栋(1978-),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食品检验。

猜你喜欢
流通环节部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7部门
商贸流通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