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会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现状与合作前景探究

2023-06-26 03:16郭兆恒阮梓勋
中国食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海合会卡塔尔沙特

郭兆恒 阮梓勋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粮价上涨、粮食短缺随时都有可能引起民众恐慌与紧张。在世界粮食安全体系中,中东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粮食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高敏感性与高脆弱性”的特点。从20世纪70年代起,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阿联酋等海合会各成员国相继开始重视农业发展,且在发展中结合自身国情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以有效保障各国的粮食安全。

本文以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巴林、阿联酋六个海合会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各国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时采取的措施,还探究了海合会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前景。

一、海合会国家的农业发展现状

海合会国家所在地区沙漠众多,雨量稀少,各国年降水量及可耕种土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都较少(具体如图1、表1所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各国的农业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根据表1不难发现:在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中,只有巴林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较高,为14%,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11%),其他五国则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在年降雨量方面,各成员国均未达到全球陆面年均降雨量834毫米。这也表明在六个海合会成员国中,所有国家在可耕种土地资源和降水资源上都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并不具备适宜农业生产与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海合会国家面对

粮食安全问题采取的措施

为了农业基础薄弱这一问题,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三国开始用石油收入反哺农业生产,并扩大作物种类、建立水坝、改良已有的灌溉系统及相关设施。巴林政府的农业部门要求改进国家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修建农庄和供给农业劳动力的工资费用。科威特政府为了改善农业发展缓慢的现状,为农户提供化肥、塑料薄膜、搭建温室大棚所需的钢材,并享受半价购买杀虫器械的优惠,每年还给予农场一定的资金补贴,并在农业贷款方面降息,以鼓励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具体来看,各国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两方面:

1.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人员参与农业生产。阿曼政府从1976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在第三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期间,实施了降低农业贷款的利息、降低从事农业人员的税收等政策,以此来提高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动性。此外,巴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也都采取了降低租金、减免利息、为农户无偿或以半价提供先进的农业生产用具等措施,以提高农业工作者的生产积极性。

2.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卡塔尔与沙特两国特别注重科技对农业的引领作用。由于卡塔尔的水资源远远不足,因此十分注重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充分实施滴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技术,并运用法拉吉井将地下水渠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庞大、完整的灌溉系统。沙特凭借雄厚的国力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也向外国学习借鉴了海水淡化的核心技术,从而为沙特本国农业生产提供充沛的水源保证。

此外,海合会国家的经济情况总体上较为乐观,各国在海外投资方面均有着相对雄厚的资金支撑,为此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例如,卡塔尔与荷兰公司合作创立阿拉伯卡塔尔蔬菜公司,主要生产黄瓜、西红柿、青椒、草莓与西瓜。

三、海合会国家粮食安全合作的前景

海合会国家内部下属有海合会农业合作委员会,该机构负责处理解决海合会成员国农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各成员国政府要充分尊重、支持海合会农业合作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与此同时,海合会各国在共同面临的农业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海水淡化等問题上还会进行充分交流,彼此之间借鉴经验。

近年来,海合会国家除了内部合作外,还积极与世界各国保持农业交流与合作,下面主要介绍其与中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粮食合作领域的前景。

1.海合会国家与中国和日本:向东看齐,寻求稳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海合会国家的发展目标有众多契合点,如沙特王储于2016年提出沙特“2030愿景”,卡塔尔早在2008年就提出“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此外,还有阿曼“2040愿景”、巴林“2030经济发展愿景”等。这些契合点为我国与海合会国家在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领域进行稳定合作和有效对接提供了基础,未来将存在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日益上升。为了换取石油资源的持续进口,日本近年来与海合会国家在农业合作与贸易方面更加密切,如:日本以80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卡塔尔出口目的国的榜首。同时,海合会国家还学习借鉴日本在渔业方面成熟的技术,以及日本位于世界前列的先进渔业生产加工方法。

因此,海合会国家除了与中国、日本加强互补性贸易往来,更应该向中国与日本等国学习借鉴经验,努力改善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

2.海合会国家与美国:沙特主导,谨慎应对。在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中,沙特是海合会乃至阿拉伯地区的大国。2022年7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为期四天的中东之行结束,其最后一站定为沙特,倍受世界瞩目。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眼中,沙特在海湾地区具有很高分量的话语权。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如同跟日本的关系一样,美国用粮食从沙特及其他海合会国家换取石油,借此缓解海合会各国的粮食危机。

3.海合会国家与欧盟:稳中求进,吸引外资。由于欧盟国家拥有先进的工业水平,未来对能源的进口需求会不断增长,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将达到能源总体需求的70%,这给予了海合会国家大量吸引外资的机会。据阿曼国家统计与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英国是阿曼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投资额为44.6亿里亚尔,同比增长27.1%。这些数据表明,面对经济实力强劲的欧盟,海合会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欧盟的贸易合作,为其缓解自身粮食危机打下了经济基础。海合会各国应在现有与欧盟国家密切贸易往来的背景下,继续出台更多的引资政策,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这是充分解决粮食危机的经济“屏障”。

总体来讲,目前海合会各国正处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期、农业发展的蓄力期,海合会国家应充分认识到: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会影响地区的政治安全及外交。因此,海合会各国应在加强国内农业发展的同时,与其他国家进行密切的农业合作,尤其要与相关粮食输出国保持良好关系,形成粮食安全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简介:郭兆恒(1998-),男,汉族,陕西西安人,202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阿拉伯国别与区域、海合会问题。

通信作者:阮梓勋(2002-),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阿拉伯国别与区域。

猜你喜欢
海合会卡塔尔沙特
卡塔尔世界杯落幕
大熊猫来到卡塔尔
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贸易发展评析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