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大兴调查研究要把握好“四个结合”

2023-07-04 12:14管洪
中国记者 2023年5期
关键词:四个结合研究

作为调查研究天然的主力军、生力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乘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强劲东风,进一步提升“四力”,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一、新闻工作的本质就是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对于新闻工作而言,调查研究更是与之直接同一。新闻工作本质就是调查研究,新闻采访写作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是由新闻的本源和新闻以报道事实、直抵真相、传播真理为己任所决定的。

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人类传播、接受、评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活动。新闻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实践,而不是一些西方新闻学者所说的新闻起源于人类本能、天性的“好奇心”和“新闻欲”。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共同劳动过程中,有了自觉意识的人们迫切需要交换各种信息和意见,“这些正在生成的人,已经达到彼此间不得不说些什么的地步了”。[1]随着实践发展,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不断演进,创造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成长为社会分工中专门的新闻传播事业。就此而言,新闻天生就不是书斋里的“逻各斯”、人们头脑里的“想象物”,而是源于火热生活和广阔天地的“鲜菱笋”“活鱼虾”。

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反映。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离开了客观事实这一基础,就不可能有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而“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2]新闻的本源表明:新闻工作,核心就是探寻事实、反映事实。

所以,新闻工作在本质上同作为我党传家宝的调查研究是高度契合、直接同一的。发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的过程,就是深入实践、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和理性加工的过程。如果说,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做好工作的前提,那么对于新闻工作而言调查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新闻工作本身。新闻所揭示的真相、昭示的真理,正是新闻记者到群众中去、从生活中来,从调查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而丰富的材料中淘出的“金”、挖到的“宝”。

从这个角度,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于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意义深远。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有力保障,也是直接带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跃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

二、把大兴调查研究和新闻战线“走转改”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四力”

我国新闻战线倡导并持续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从根本上是向新闻本质和源头的回归,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新闻战线的具体体现。“走”就是要求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投身实践、回归源头;“转”就是要求转变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漂浮作风;“改”则要求改变官话套话、脱离群众、板着面孔、生硬晦涩的文风。

□ 2022年8月25日,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四号防火隔离带,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记者龙帆在现场拍摄消防队员灭火情况

□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记者陈钧在逢春煤矿采煤作业面采访煤矿工人

但凡成功的记者,都是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都善于深入生活,同群众打成一片。人民日报社前总编辑范敬宜,近50岁时还只是《辽宁日报》农村部的普通记者。1979年三四月份,从中央到地方出现了一股“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杂音,国内有报社甚至发表反对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文章,说什么“辛辛苦苦2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高层也有人说“三中全会政策诱发了资本主义倾向”。针对这些说法,范敬宜没有人云亦云,而是一头扎进基层,到农村仔仔细细地展开调查,向最有发言权的农民采访了解实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范敬宜发现农村改革以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根本不像有的人说得那么严重,农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是拥护的,生产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于是,他写了一篇《莫把开头当“过头”》的新闻述评,刊发在《辽宁日报》一版,三天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全文转载,还加了一个编者按:“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像《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多搞一点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怀疑、抵触的同志。”事后,有人问他为何能写出那么大胆的稿件,他回答说,一是自己“无知无畏”,不知道当时的斗争形势那么复杂;二是自己“有恃无恐”,“恃”的是通过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无限接近的真实。所以,他总结说,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以范敬宜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秉持我党大兴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其新闻实践和“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新闻理念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范敬宜痛恨新闻人脱离群众、作风漂浮。他曾写过一首小诗,讽刺不能深入基层的采访者—“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3]这在今天对我们仍是振聋发聩的警省。

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战线要把深入开展“走转改”和大兴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一步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营造浓厚氛围、凝聚磅礴伟力。

三、把调查采访和分析研究结合起来,奉献拨动时代之弦的新闻精品

调查研究是调查和研究的统一。记者不仅要通过扎实细致的调查采访获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还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揭露真相的基础上揭示真理。记者不是传声筒,也不只是事实和现场的机械记录者,还必须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研究者、思想者。

严谨求实的调查采访是前提、是基础。周恩来说过“记者要像蜜蜂”,蜜蜂每酿出1公斤蜜,得在约200万朵花上采集。没有深入群众、扎进基层、奔赴现场的实地采访,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互联网作为“双刃剑”,在给新闻采访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一些记者网来网去,复制粘贴,搜索下载,似乎忘却了“脚板底下出新闻”;过度追求零时差,往往造成事实核实缺位,导致新闻反转、虚假新闻二次传播。这些乱象、怪象,其源头就是记者背离了调查者、采访者这个最基本的身份和角色,背离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优良传统。“不调查不新闻”“不采访不新闻”既是常识,更是铁律。因此,传承弘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走好网络时代群众路线,对于做好今天的新闻工作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不能悬在半空、浮于表面,不能‘闻得鸡好卖,连夜磨得鸭嘴尖’。”[4]

除了要有踏破铁鞋的采访功力和勤奋精神,记者还必须具备善辨真伪美丑、善于去粗取精和由表及里的新闻头脑,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起来的研究者、观察家。记者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者,而是通过报道新闻事实这种特定的方式来使受众在思想上有所启发,在认识上有所提高的特殊启迪者。记者不仅要告诉人们正在发生什么,还要借助正在发生的事实让人们懂得什么、悟到什么。记者要面对两个“千千万万”:一是受众千千万万;二是每天发生的事实千千万万。那么,在千千万万的事实当中,如何准确判断、把握住有价值的新闻、有意义的主题,靠的就是记者的分析研究能力。怎样锤炼、提高这种能力呢?最根本的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总透着一股精神。新闻既要生动感性地记述生活的丰富多彩,更要理性深刻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和灵魂。

只有把深入细致的采访调查和抽丝剥茧、直抵本质的分析研究游刃有余地融于一体,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有高度深度、反映时代精神、击中时代之弦的优秀新闻作品,而不流于枯燥的数字、浮于表象的记录或程式化的工业“三部曲”、农业“四季歌”。

四、把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结合起来,更好发挥新闻舆论独特作用

《工作方案》特别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要求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还列出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清单,引导各地围绕这些问题确定调研内容。[5]

调查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并不矛盾。新闻战线大兴调查研究要很好把握这两个“坚持”的统一,既能直面问题,又能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扬。

首先,要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传播平台等,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大兴调查研究的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营造浓厚氛围。

其次,《工作方案》所列12个方面重点问题,是影响、制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拦路虎”。新闻媒体要发挥好新闻舆论独特的引导、监督作用,对那些漠视问题、不认真解决问题的现象、行为要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曝光批评、监督改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当战士、不当绅士,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6]

第三,要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是新闻媒体的天职,但这和公开报道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发射器,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果只看到问题、黑暗、负面,看不到成绩、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真实。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说只能讲正面,不能讲负面,关键是从总体上把握好平衡。对那些涉及重大政策问题的新闻批评,对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以通过内部渠道向上反映。

五、把发挥党和人民“耳目喉舌”功能和调查研究媒体自身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党的新闻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大兴调查研究,要发挥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独特优势,起到作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调查和采访中发现问题,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以务实精神、求实作风,结合人民群众的智慧,高质量地研究问题,为党和政府奉献攻坚克难的好建议、金点子。

另外,还要切实做好媒体行业自身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明确的12个方面重点调研问题中,第6个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新闻舆论引导、网络综合治理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第12个方面是“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为新闻媒体做好本行业、本单位的调查研究指明了方向。

其一,不回避矛盾,实事求是正视新闻行业特别是主流媒体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我们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要求还有哪些差距;在“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上的主要短板何在;同社交媒体、网络媒体、商业媒体相比,主流媒体在话语方式、服务意识、机制体制等方面该如何改进创新;我们怎样进一步吸引年轻受众,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力、引导力;面对经营困难和压力,主流媒体怎样转型突围……凡此种种,皆是媒体行业亟待破解的重点问题和老大难问题。我们要乘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东风,把新闻行业的家底摸清,把问题梳理全,把难题排查准,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找到解决问题精准对路的“钥匙”。

其二,不带框框,不先入为主。对媒体行业自身的问题和症结,很多媒体人容易自以为是,觉得传媒和新闻那点事我还不清楚么,因而也容易在调研中带着先前的刻板印象去找佐证、找支撑材料。而这样势必忽略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容易因循守旧地原地打转,甚至陷入死胡同。调查研究要以小学生的心态,虚心向群众学习,到基层和一线寻找答案。这正如李强总理所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猜你喜欢
四个结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坚持“四个结合”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建立“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亟待厘清几大问题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四个结合”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