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健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核心

2023-07-06 15:08王世谊李炳烁
铁军·纵横 2023年6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领导力领导

王世谊 李炳烁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战略思维是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明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应有之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核心是政治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指党从全局高度指明和把握政治方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政治制度,坚持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并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动员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政治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而共同努力奋斗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则的具体体现,决定着党的全面领导的本质和方向。

一、正确认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之间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庄严而明确地提出,“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与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而完整地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明确要求。“四个自信”来源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命题,并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将其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举,形成了“四个自信”的完整表述。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具有深层次的内在逻辑联系,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协同性和统一性,两者构成结构严密的有机统一。

“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具有互补性,两者同属于思想认识层面的概念,但指向性各异、侧重点不同,适用的场域和条件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实践性指引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提供了中坚可靠的政治保证和澎湃强大的精神力量。两者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同时落脚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两者共同面对的是党在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态过程中的思想认识不同侧面的概念,关注点和回答内容有所区别,但在思想领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上是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互为支撑,共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2016年我们党首次在既往党的建设生动实践下明确提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调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指明了党员思想的政治性建设新方向。《决议》指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就对于所有党员思想建设、党组织发展提出政治领域的要求,两者各自发挥针对性建设作用,从而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决议》规划和指引了如何开展党内生活与增强效用,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要求,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战略。互助补益,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积极推动和科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广大党员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确保政治立场不偏不倚、政治方向坚定有力。

“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具有协同性,两者指向的都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两者之间联系紧密、质地趋同,“四个自信”是“四个意识”的信念前提和内在动力,“四个意识”是“四个自信”的理性自觉、行为表现及展示途径。只有增强“四个意识”才能彰显“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通、相互连接的开放体系,既具有一般理论科学体系的严谨性,又配备指向实践的丰富延展性和适配性,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淬炼中形成了相互影响、多面并进与优势互补的互动协同体系。进一步牢固树立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意识,已经由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革命实践和建设经验所不断证成,并将继续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续证明与推动发展,只有坚持这一可靠经验,才能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结运用好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继续坚持理论创新,就需要做到对面向现在和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对应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与前者相应相促的制度体系和以红色文化为重要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在理论上互相支持,在实践中彼此嵌套,在目标上协调一致,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之中。作为沟通其逻辑关系的纽带,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使两者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协同体系。

“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具有统一性。两者统一并共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对于党员干部來说,一要想干事,二要能干事,三要干成事,四要不出事,五要好共事。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能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好共事是一种品质,一种修行。这些是对领导干部践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基本要求。要明确“想干事”的责任,提升“能干事”的能力,实现“干成事”的成效,坚守“不出事”的底线,营造“好共事”的氛围。由此观之,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来引领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局部和整体的协调推进,保障团结和集中的统一,不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战胜“拦路虎”、跨越“绊脚石”,积极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挑战,从而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党的政治领导力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联系

何为党的政治领导力?就是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所展现出来的政治能力及其运作的效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核心和根本,原因在于:从性质属性看,中国共产党是有政治立场、政治使命、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从政治领导力与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关系看,政治领导力具有“引擎”作用,如果政治领导力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也就无从谈起;从历史上看,党的政治领导力状况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从现实来看,要真正肩负并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体系中极为重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根本、核心,贯穿党的领导的始终和领导力各个方面,对领导力状况起决定作用。

其一,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政治领导力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紧密关联的,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马克思早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明确指出,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之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就是处于革命第一线的巴黎公社处于“没有权威的政权”状态。换言之,就是当时的无产阶级政权缺乏有效的政权建设,政治建设存在历史局限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量薄弱,直接导致党组织对革命事业的动员组织等领导能力偏低,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政治领导力就能在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占据主导,引领形势向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发展;政治领导力建设不足或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领导力弱化的弊端就会显现,难以正向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进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增强……社会号召力”。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的事情的关键,而党的全面领导的建设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则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通过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发展方向和进度部署等方面的领导体现出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未来1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书、路线图清晰可见。之后,我们要再用15年去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一条紧密相连、前后相接、接力推进的时间轴。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政治要求。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越要把党中央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其二,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工程。政治领导力具有激励作用,能够化作人民群众实践的巨大力量。政治领导力具有引领作用,能够为人民大众指引前进的方向。政治领导力具有聚焦作用,能够在纷繁复杂之中明确着力点。政治领导力的强弱,是检验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试金石。对于党的政治领导力,有一个加强提高的问题,也有一个改善完善的问题。加强提高必须毫不含糊、毫不动摇,改善完善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工程。正是因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地位,其中突出强调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统筹贯彻实施到各个方位、各个领域,才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在当前执政党建设的实践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就是在新的民生建设、经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工程。随着党的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和艰巨,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更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提升政治领导力纳入党的建设工作规划和具体布局之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在革命性锻造中使党变得更加坚强。

其三,把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贯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全过程。政治领导力是党的核心领导能力,政治领导力是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有机统一,要把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贯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从而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任务实施效用,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切实解决党的建设带有根本性、原则性的时代性重大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机遇和根本性的政治保证。与此同时,“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反映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党的政治领导力不仅靠党中央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还要靠各级党组织的决策执行。在增强政治领导力中,各级党组织的责任重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锤炼政治领导力的基础,发挥组织功能是体现政治领导力的根本,贯彻民主集中制是提高政治领导力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体还需注重落实领导责任制度。把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力贯穿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认真研究,切实执行,并且以点带面,使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党性观念、纪律要求和实际行动。

三、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系统思维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科学体系,党的领导处于核心地位,党的领导能力处于引领地位,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民族复兴之路上要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其一,加强党的领导是完善国家治理的最大特征。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决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正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国家治理的各项环节不是抽象的部分与整体之维,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制度下的中微观之维,需要党的领导进行统合与引导,实现握指成拳、聚沙成塔的集合效能与优势。要切实完善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制度建设,促进各种工作任务的实际开展,保障资源融通,促进社会多元主体活力,最关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将这一本质特征展现出来,把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效能发挥出来。

其二,党的领导是推动国家治理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建设的倡导者、主导者和推动者,是最坚定的领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结合国内外正反两方面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所获取的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其中重点指出的是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将部分置于整体的统一,是全面指引和重点领导的有机结合,是自上而下的科学设计结果。《决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塊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中国共产党是完善国家治理的主导者。国家治理涉及范围广阔,层次繁复,环节多重,系统庞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不局限于局部和眼前利益,能够超然于各种治理主体和治理力量之上,既能平衡各种力量,又能主导各种力量,既避免“政府失灵”,又纠正“市场失灵”。《决议》指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在新时代,我们党需要将党的领导落实到一切具体环节和细致工作之中,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国家治理有序保质增效发展的核心力量,浸透于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其三,推进国家治理效能发挥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国家治理的领导力量,同时国家治理的现实要求对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动促进,共同发展。如果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排异党的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将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会导致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措施失当,行动失范。要推进国家治理的发展,就要强化党在治国理政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国家治理是一整套联系紧密、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强化党的有效领导作用,目标是构建设置合理、体系完备、高效运行的职能体系,匹配国家治理的动态发展要求。要适应时代变化,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这一党的自身建设根本性问题,需要把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原则和核心要义贯穿到党与国家政权的管理之中,贯穿到与多元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来。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80-181页。]只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才能科学建立和完善党对其他工作尤其是重大任务的领导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断根据国情、世情的新发展需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而在继往开来中迎接挑战,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责任编辑:宋慧娜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领导力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学习百年党史 坚持党的领导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