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四军军部运送资金物资的地下通道

2023-07-06 15:08芮胜芮进西
铁军·纵横 2023年6期
关键词:商队大队新四军

芮胜 芮进西

口述人简介:芮胜,男,1939年8月参加铜陵青抗会和游击队。1941年3月入伍,1942年3月由青抗会员转为正式党员,先后任新四军铜陵大队分队长、七师税务局黄浒税务所长、皖南税务所长、皖南支队护商大队队长、铜青南中心县委游击队书记、皖南沿江支队三大队教导员、解放军皖浙独立大队长、中共浙江第四区军管会副主任兼淳安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徽州军分区副政委、南京军区皖浙联防司令部(处)司令、安庆市革委会主任、人武部长、宣城军分区顾问等职,1981年离休。

我叫芮胜,原名芮学贤,1923年6月出生在繁昌县永丰乡一个大户人家,先祖芮世通,在国民教育新生活运动中受到国民政府的颂扬,一批党政要人、社会贤达都为芮世通题字写文章。(蒋中正题“三晋右族”,李宗仁题“继往开来”,孙科题“源远流长”,中统元老、教育部长朱家骅题“克绐先绪”。我还有一个族兄叫芮勤学,是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中将督察官,曾任蒋中正副官处长、宪兵第三团团长,抗战时期任第四十一师一二三旅旅长)1939年8月日本鬼子巡江,向三支队活动地区开炮,一颗炮弹正好落到我的家中,结果哥哥芮学宏、芮学发被炸身亡,母亲和一个姐姐受伤,家中房子被烧。国仇家恨,我参加铜陵县敌后游击队(青年营),1939年10月入团,1941年3月护送三名新四军战士过江,留在七师给曾希圣政委当警卫员,6月被送参加5个月地下采购学习班,1942年元月任新四军铜陵大队分队长。皖南事变后,七师建立的皖中抗日根据地,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逐步采取生产自救,成立税收机构,解决部队的财政供给问题。为了保护根据地进行商品贸易或途径根据地贩运货物的商人生命财产安全,还专门成立一支地下队伍,叫大江护商队,对外称船帮护商队。由于我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的经历,所以组织上将我从七师税务局皖南税务所长岗位,调任护商队队长,护商队成立初期人员就达120多人,这支队伍主要负责保护到根据地进行商品贸易或途径根据地贩运货物的商人生命财产安全任务,同时还承担部分向新四军军部运送资金物资的任务。作为当事人,介绍一下向新四军军部运送资金物资情况:

七师向新四军军部运送资金物资是从1942年下半年开始的,当时新四军军部供给十分困难,直属机关的供给靠在驻扎地附近自筹,不足部分由自给有余的师资助。由于日军频繁“扫荡”,顽军没完没了地寻衅搞摩擦,又遇到了天灾,各师都很困难,只有在皖中地区活动的七师,因地处鱼米之乡,成为新四军队伍里少有的“富裕户”。深知这一点的代军长陈毅只能找七师“化缘”,先后二次派人,拿着他的亲笔信冒险通过封锁线,前往七师师部驻地调资金。1943年1月军部到盱眙县黄花塘后,对外称黄河大队,在1943年春节前,七师组织一批物资准备送到黄河大队,在和含支队派部队护送途中,遭遇日伪阻击,没有完成,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护商队,进行地下运送,当时我作为队长压力很大,为了完成任务,我们首先组织对沿线进行侦查,基本掌握了沿途的日、伪、顽、土匪的情况,并向七师联络部报告,第一,走长江运输路线,过南京后,在长江支流夹江八卦洲上岸,经安徽江苏交界线,到黄花塘周边地区。第二,以三番子、大刀会等是长江流域比较普遍的帮会组织名义运送。这个方案得到联络部批准。第一次运送,我请了三番子在繁昌的潘三爷到黄浒镇协商,实际是扣为人质,由他安排帮会人员护送,我们派人参加,事先联络部通过电台同黄河大队进行了联系,确定联络暗号,于是我们在联络部陪同下,到金库拿钱和一些药品,金库地址设在无为团山里附近的大榆树,后迁汤家沟。钱都是包装好的,有编号和密封章,我们缝了几十个背包,每个能装30斤,用担子挑着,也可以背在背后,由于组织周密,运输队伍上岸后,由当地三番子人员带路,进入盱眙县境内,就遇到黄河大队接应的一个小队,经过暗号沟通,办理了移交,不到10天他们就回来了。

为了确保这一条交通线的畅通,我了解到原任临江办事处副主任兼铜陵行政督导员陈益卿同志,同日军洋行“大东商会”有联系,“大东商会”是日军侵占铜陵、繁昌以后,为日军侵略服务,在日军坝埂头码头设立的一个洋行组织,主要从事皖江地区粮食和土特产品收购,并送到南京、上海,还为日军提供情报,洋行经理程惠文是台湾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很受信任,由于陈益卿同志被叛徒陈孝顺出卖,1943年2月被杀害。为了利用这个关系,我找到他弟弟陈尚和又同程惠文接上了关系,条件是帮助他收购物资,他帮助我们运输一些物资到长江下游地区,这样日本洋行成为为“特殊保障”和物资运输到黄河大队的通行“护身符”。第二次运输是1943年端午节前,联络部通知向黄河大队运送法币和通讯器材,这一次由我带队,因为有了“大东商会”这条渠道,比较顺利,黄河大队派交通科长田辛在六合接应,直接送到财经中队(双庙庄),返回时,田辛陪同一名部长叫刘长胜,来看我们,同时了解通行运输情况,我当时是实话实说,我们对当地情况不熟悉,语言交流都困难,通过敌占区,全靠肩扛人背,难走难行,希望他们能在长江沿岸六合、仪征10到20里范围设立几个交通点,我们负责把所需的东西送到指定的交通点,他们自己取走。这样即安全又方便。刘部长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商定具体意见是我们顺江而下过南京后,在长江北岸六合选择二三个地点,仪征选择一二个点,在七师准备送物资、资金时,就通过电台联系,黄河大队派人接,基本上晚上12点,次日2点、4点3个时间段,联系方式,在江边亮三盏马灯,船立即靠岸,帮助把物资送到指定地点,就返回,这样安全送了两次。

1943年中秋节前,联络部临时通知护商队送一批资金到黃河大队,我在接受任务时,一位参谋通知到政治部去一下,在政治部门口,见到师政治部主任何伟和联络部副部长段洛夫,何伟见到我就说,这次你们护送资金到黄河大队给你们增加一份任务,中秋节快到了,顺便带一点土特产品去,那里不但有我们队伍,还有一些家属孩子,由于何伟、段洛夫都没有交待买什么东西,段洛夫只交待,多带一些人。我就带了一个小队,安排人员买了香烟、酒、火腿、干鱼,还有月饼、红糖等,我们以搬运工身份随大东商会运输物资的船,在长江八卦洲上岸,就同交通联络人员周晓华接上头,到了交接点,因为他们人员有限,要求帮助送到一个叫王庄地方,结果走了二天在9月10日到了王庄,当天晚上交通科长田辛,坐着一部马车找到我,讲领导要见见你,于是我跟着上了马车,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到了一个农家门口,室外一个桌上亮着一盏马灯,围座着3个人,中间一位40多岁长者,其他二位是年轻一点,田辛上前报告,介绍了我,然后介绍这是我们的首长,其他二人,都叫主任,首长就叫坐下来说话,就说,你们辛苦了,我行动不便,只有请你过来,代表大家对你们表示感谢,接着问走了几天,如何通过日本人的封锁线等等,我就把成立护商队,协调帮会组织,利用“大东商会”帮助完成运送任务的情况作了汇报,首长对我们的做法给于认同,要我们认真总结。利用敌伪矛盾,化敌为友确保供应交通线的畅通。其中一位主任问了一下,送的东西情况,我就把买东西的情况如实汇报后,接着他讲领导需要休息,你们先回吧。这样谈话就结束了。到了1944年开春,我见到曾希圣政委,他讲:当时他也在岗村,所以何主任叫带一点东西去,撑面子,结果遇到整风,买的东西,涉及纪律,首长虽然出面感谢,实际也了解一些事情。

1944年春,副部长段洛夫同志又提供一条运输通道,就是日伪芜湖维持会会长、伪军粮统购委员会主任汪子东,因为他组织收购军粮,被我军封锁,双方达成亦商亦军的特殊贸易协议。所以他运输物资到南京、上海的船可以利用,有了这样二条地下交通线,护商队运送到黄河大队物资、资金,包括人员基本畅通无阻,一直使用到抗战结束。

责任编辑:王涵

猜你喜欢
商队大队新四军
土豆商队
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
补充燃料
八百年前的商队
驱猴大队
大队委竞选记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首战告捷的空军第28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