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孩子,但有《甜孩子》

2023-07-11 01:14木糖
博览群书 2023年6期
关键词:爱美丽上官皮影

《甜孩子》出版后,朋友说,恭喜,你的“孩子”终于出生了。朋友所说的孩子,并非书,而是书中小主人公李小糖。我自己没有孩子,因此在动笔写《甜孩子》之前,我决定塑造一个人物,做自己在文本世界里的孩子。

构思《甜孩子》

构思前,我先是想到《天使爱美丽》,这是一部法国电影,爱美丽的父母性格怪异,因此她有个沉闷而压抑的童年,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到爱美丽人性里晶莹的善意。长大后,爱美丽经常暗中帮助别人,只是方式离奇古怪,看似是恶作剧,实则充满温婉的同情。助人为乐成为爱美丽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也是享受。爱美丽羞怯孤单,但又机灵孤勇,每次看这个电影时,我都被那种奇妙的善意感动,于是决定塑造一个爱美丽式的人物,她就是李小糖。

她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包括书名叫甜孩子,是因为书里李小糖的爸爸和皮影奶奶有糖尿病,书外,我也有糖尿病。对于糖,糖尿病人有一种更美好的定义。

李小糖长得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很清秀,细胳膊细腿小长脖,在我的理解里,这个形象并非营养不良导致的瘦弱,而是隐含着倔强,不易屈服,有一种清澈的抗争精神。李小糖也像爱美丽一样古灵精怪,总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

爱美丽帮助的人,大多陷于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困境里,爱美丽便属于这一类边缘人。她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孤独者对孤独者的怜悯。在这一点上,李小糖要与爱美丽不同,她必须无限快乐,心里洒满阳光。

李小糖的父母离异,她跟父亲一起生活。即便如此,也没给李小糖的心灵带来伤害,因为她有个乐观快活,偶尔还支持她“犯错”的爸爸。是的,李小糖并非循规蹈矩的孩子,她对这世界有自己的奇特理解,需要更自由的空间,不然她那些近乎奇幻的想象力,将会因为缺氧而死去。

李小糖在捉弄爸爸方面,当属一流高手,花样百出。比如,她将爸爸的拖鞋藏起来,换成自己的小拖鞋,然后大惊小怪地告诉爸爸,他的鞋返老还童了;比如,她用胶水把所有筷子都粘在一起,以至于无法吃晚饭,爸爸急匆匆地去买筷子。比如,为了不让爸爸去上班,她将爸爸袜子洗了,放进冰箱里冷冻。对于李小糖的这些恶作剧,爸爸总是面含微笑地接受。这并非毫无节制的宠惯,而是爸爸另有打算,他要把聪明伶俐的李小糖,引导到另外一条明亮的路上,让她学会爱。

李小糖和爸爸的人物形象设定好之后,故事就沿着主题脉络行进了,也就是,李小糖应该像爱美丽一样,去帮助别人,但这种帮助并非扶着老人过马路或给差生补习功课(她自己本身就学习不好),李小糖所要做的是对他人精神世界的救援。当然,年幼的李小糖还不曾理解什么是精神世界,她只是想让不开心的人开心,这个人就是住在养老院的皮影奶奶。李小糖无意中发现,皮影奶奶白天时有说有笑,夜里却常常一边在卧室表演皮影戏,一边伤心地哭泣。

皮影奶奶这个人物,我也构思了许久。首先,她会表演皮影,这是因为我想在《甜孩子》一书中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此外,皮影奶奶还有几分神秘色彩,比如她拉着拉杆箱,第一次到养老院时的情景,看过《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的小读者,可能会联想到玛丽阿姨的首次出场。当然,只是那一丝神秘感相似,皮影奶奶是普通人,不会魔法,性格开朗和蔼,爱说爱笑,神秘感来自她所隐藏的悲痛。

我之所以将故事背景设定为养老院,是因为它的特殊性,各种人生的终极问题,都将在此体现出来。同时,通过李小糖的回忆,交代养老院以前曾经是幼儿园。同一座建筑,从幼儿园到养老院,很容易让人想到时间,想到生命的流动,想到从青翠到苍黄的无可奈何。不过,作为一部童书,我不想让《甜孩子》过于沉重,所以养老院仅是故事的背景,一个静默的隐喻。

我之所以想到,让一个小孩去治愈一位老人的心灵,是受《老人与海》的启发。桑提亚哥从5岁时候就开始跟着老人学捕鱼,两人形同父子。无疑,这位儿时曾去过非洲的古巴渔夫,晚年异常孤独,桑提亚哥的存在,让老人看到希望,内心温暖,尤其结尾时,桑提亚哥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跟随老人。当老人在路边茅棚睡着后,他坐在一旁守护,而便这时,老人梦到了非洲狮子。在这个以英雄失败告终的故事里,最后依然有一丝开启地平线的朝阳,皆因桑提亚哥对老人苦难心灵的治愈。因此,我也希望李小糖能像桑提亚哥一样,让皮影奶奶感受到温暖。像这样一老一少的模式,在许多电影里出现过,比如《中央车站》《天堂电影院》《蝴蝶》等影片,以童真疗愈苍老,即便养老院已经无法变回幼儿园。

皮影奶奶之所以隐瞒自己的伤心往事,是因为她不敢面对,每次想起,心灵都仿佛在刑具之上。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皮影奶奶的失误,外孙子被人贩子拐走,女婿也因此遭遇车祸死去,这两件事让女儿对皮影奶奶产生恨意,她这才住进养老院。

皮影奶奶是在逃,逃离往事的追捕,逃离漠然以对的女儿,而她的女儿,也就是上官老师,也选择了同样方式。上官老師拼命地工作,便是在拼命地忘记。对于上官老师这个角色,我没有将其塑造成完美的教师形象,她优雅却不温柔,善良却严厉,甚至还不太公平,偏爱学习好的邓稳豪。或许这样,她才更真实。

《甜孩子》里有个很重要的配角,就是李小糖的同学大白给,从名字就可以猜到,他比较有喜感,傻乎乎的,能制造出许多喜剧效果,另外也能以绿叶的形象衬托出李小糖这朵小红花。这么说吧,李小糖与大白给的关系,便相当于《楚留香》里楚留香与胡铁花,《福尔摩斯》里福尔摩斯与华生,《上海滩》里许文强与丁力。

邓稳豪是典型的三好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教养,家庭环境良好,然而在这个小说里,他是李小糖的对立面。两人彼此都抵触对方,在邓稳豪眼中,李小糖是差等生,而邓稳豪那种因优越感而滋养出的傲气,也让李小糖感到不舒服。他的淡漠、自傲与早逝的童心,恰好与李小糖的自然、天真、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小说的最后,邓稳豪与李小糖在电梯口握手言和,那一刻,他也意识到了,学习成绩不意味着是一个人的总成绩。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始终没到场,却非常关键的人物,那就是李小糖的妈妈。离婚之后,她就去了国外,那时候,李小糖还不记事,因此对于李小糖来说,妈妈只是墙上挂的那张照片上,一个头发烫成大波浪的女子。长大后,妈妈音讯全无,好像是抛弃了她,但李小糖并没有因此记恨,因为她是李小糖,纯善宽和的李小糖。平日里,她无忧无虑,过着妈妈缺席的年月日,从来没问过爸爸关于妈妈的事,但是在她内心里,却留下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放着对妈妈的想象。

故事继续进行

皮影奶奶拒绝告诉李小糖,她为何悲伤。于是,爸爸出谋划策,让李小糖跟皮影奶奶学习皮影,趁机刺探皮影奶奶的“秘密”。就这样,一老一少渐渐熟稔,情感日益加深。皮影奶奶雨中走失,李小糖与爸爸心急如焚地寻找;皮影奶奶病了,李小糖将她冰冷的脚放到自己怀里,为其取暖;皮影奶奶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李小糖让爸爸用木糖醇做锅包肉,端着去给皮影奶奶送去。李小糖对皮影奶奶的感情,不只是小孩子对长辈的敬爱,还有质朴单纯的天然之爱。

在爸爸的帮助下,李小糖终于查到了皮影奶奶的秘密,原来,皮影奶奶弄丢了外孙子,女儿不肯饶恕她的过错。在李小糖看来,皮影奶奶的女儿不孝顺得岂有此理,决定去找她。但是李小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怒气冲冲去质问的这个不孝之人,竟然是自己的班主任。

李小糖无法说服老师,去把母亲从养老院接回家,然后好好待她。但是李小糖可以否定上官老师,毫不掩饰地抗拒,这非常符合李小糖的个性。

为了让皮影奶奶从悲伤中出走来,李小糖觉得应该帮她找到外孙九宝。然而,人海茫茫,九宝又失踪多年,如何寻找?李小糖和大白给、罗嘉木来到九宝失踪现场,她模仿《盲探》里的神探,蒙着眼睛,煞有介事地利用直觉寻找线索,然而这终归是小孩子的天真想法,一场漫不经心的雨与小伙伴家长们的呼唤,就让他们这个调查小组匆匆解散了。

在寻找九宝这件事上,李小糖的聪明才智派不上用场,即便神通广大的爸爸,也无能为力。唯有作者我,只需几行字,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犹豫很久,最终还是没有让他们找到九宝。解开皮影奶奶母女的心结,还是别靠峰回路转的事态,而是更大的悲伤来临。于是,皮影奶奶患了绝症。在儿童作品中,死亡通常是被回避的,即便不回避,也是小心翼翼地提及。然而,我却决定让李小糖直接面对。当她得知皮影奶奶得了癌症,多么希望这一切都是在梦里,于是乍着胳膊,双脚使劲在雪地上跺起来,口中喊着:“醒醒,醒醒,赶紧让皮影奶奶从这个梦里出去。”

当然不是梦。此后,养老院的人们一起瞒着皮影奶奶,并且对这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表现出更多的善意。皮影奶奶的生日到了,养老院的人们想给她过一个隆重的生日,其中压轴戏就是李小糖表演的皮影戏。就是在这个生日晚会上,皮影奶奶的女儿来了,悄悄走到影窗后,与李小糖一起表演皮影戏。戏文是李小糖爸爸写的,短短的时间里,却演尽了皮影奶奶的一生。

上官老师终于原谅了母亲,到养老院,对皮影奶奶说,妈,我是来接你的。写到这里时,我也被深深感动,手指在键盘上刚刚敲打完妈这个字,泪就流了出来。

故事渐近尾声,最悲痛的事也近了。我也可以让李小糖在成长的路上,练习坚强,勇敢地面对皮影奶奶的死亡。但是那样就不是李小糖了,她应该用自己的方式面對此事。于是,李小糖在皮影奶奶的病床前,导演了一幕梦幻般的戏,让皮影奶奶错以为身在梦中,毫无痛楚地死去。我不认为这是欺骗,而是在制造最浪漫温情的安乐死,也不是回避,活着的人,都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李小糖也知道了。

我与故事之间

最初构思这部小说时,我是想让李小糖与爱美丽有所不同,她年幼的心灵应该装满光,无瑕的快乐。然而,随着故事发展,我发现已经偏离了最初那个完美的设想。

在与邓稳豪第一次纸飞机比赛时,李小糖落败,在众目睽睽之下,围着操场蹦三圈,一边蹦,一边说自己是蛤蟆。这还不算什么,小孩经历一些挫折,会更刚强。但是李小糖在帮助皮影奶奶过程中,发现到人生里有许多东西无法挽回,比如,消失在茫茫人海里的九宝。在李小糖幼小的心灵里,也曾为此挣扎了一下,模仿神探去寻找线索,很快她就知道了,自己无能为力。随后,她又发现邓稳豪长得与九宝很像,怪不得上官老师一直偏向邓稳豪,李小糖释然了,也为上官老师悄悄难过了一次。这一发现让李小糖的小脑袋瓜里萌发一个想法,让邓稳豪冒充九宝,慰藉已经病入膏肓的皮影奶奶,然而,邓稳豪忽然遭遇车祸,住进医院。李小糖经常嬉皮笑脸捉弄爸爸,却没想到,还有个叫命运的家伙在捉弄人。

李小糖对上官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皆因妈妈留下的那张照片,她发现,上官老师与妈妈长得非常像,于是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暗暗模仿上官老师的穿着打扮,家里衣柜内挂着许多和上官老师穿得一样的衣服。然而有一天,她得知爸爸与上官老师早就熟识,那张照片里的人其实就是上官老师,是李小糖还不记事时候,爸爸想在她心中建立一个妈妈的形象,求上官老师拍的照片。得知真相那一刻,李小糖忽然觉得自己真正失去了妈妈。

上官老师与皮影奶奶之间的矛盾,对李小糖来说,也是不想看到的。在文学作品里,母爱是最光辉柔软的存在,是编织触动人心的美好故事的金丝银线,我却制造了这样一场母女恩怨,让李小糖难过。

其实,上官老师很小时,就对母亲有很大意见,甚至迁怒到皮影。九宝事件只是个导火索,它彻底炸毁了母女之间的关系。尽管我制造了她们母女间的隔阂,却又非常渴望最后的和好如初。写这一段时,我忍不住想到《樊家铺》,作者是吴组缃。几年前,一个心情不错的上午,我看完这个小说,然后心情就立即坏掉。故事讲述母女俩在穷困凌乱的生活里,为了生存,母亲缺失了母爱,女儿泯灭了孝道,最后,女儿杀死母亲。直到现在,想起这个的故事都让我感到战栗。此外还有《长恨歌》里母女二人的淡漠与疏离,也让我仿佛聆听到亲情里的隐隐杀伐声。所以,我坚决不会让上官老师与皮影奶奶的母女情消弭,最后当上官老师走向母亲的那一刻,即便早已知情的我,也感动到落泪。

对李小糖打击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皮影奶奶的死。那不仅仅是生者与死者天长地久的别离,她还能感觉到死亡给皮影奶奶带来的恐惧与痛。如果她感觉不到,就不会想到虚拟出一个梦境,送皮影奶奶离开这世界。多么难过的道别,当李小糖从影窗后默默走出来,她知道,皮影奶奶已经不在了。

那么快乐,拥有那么多稀奇古怪且好玩想法的李小糖,也会有酸楚心情。皆因我背叛了最初设定,让这个本该甜甜蜜蜜的孩子,也遇见悲伤事。但是我有什么办法,现实本来就是如此,无论我多么疼惜这个孩子,都无法将其安放在一个真空世界里。

还好,那些酸没有淹没原本的甜,在那个虚拟的文本世界里,慢慢流过的是酸甜味儿的时光,伴随着皮影戏里略带伤感的唱词,李小糖的快乐还是很强壮,还会有幅员辽阔的幸福。

回想起来,在写《甜孩子》的过程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假设成李小糖的爸爸,觉得自己也会用自行车驮着李小糖去上学,各自穿着海军衫;也会与李小糖并排站在夕阳下,将手中的纸飞机送向空中;也会在误以为李小糖掉进海里时,惊慌失措地在沙滩上大喊大叫……在虚构的世界里,我是那么全神贯注地爱着一个似真的小孩。

《甜孩子》出版后,我又以李小糖为小主人公,写过几个中短篇和电影剧本,从取得联系到保持联系,李小糖已经不仅仅是我笔下的小说人物,还是我在文本的虚拟世界里,亲爱的孩子。那里与现实一样,时光有股话梅味儿,甜,略酸。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大庆市儿童文学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爱美丽上官皮影
上官米良艺术简介
月光皮影
上官文露 行走的名著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上官莲花 珠宝因用心而珍贵
Development of novel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Holothurian scabra (Holothuriidae), Apostichopus japonicas(Stichopodidae) and cross-species testing in other sea cucumbers*
皮影的来历
天使爱美丽
天使爱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