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授权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中的应用

2023-07-12 00:28刘梦颖朱鸿飞柯胜男程芳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护士长专科分组

刘梦颖 朱鸿飞 柯胜男 程芳兰

清华长庚医院手术室,北京 102218

手术室是医院各科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而且也是医院感染高发、频发的高危科室之一,担负着患者手术治疗和急危重患者抢救等工作〔1〕。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皮肤和体内组织器官会长时间不同程度地暴露在空气中,需要医护人员在术前、术后执行严格消毒等工作,才能有效避免手术室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对手术室环境和手术器械消毒等手术室管理都提出了高要求〔2〕。如果没有规范的手术室管理模式,患者易发生感染等,不仅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而且将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3〕。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好坏对手术患者手术结局具有重要影响〔4〕。现阶段手术室专科培训和考核管理均由护士长全权负责,基层护士对手术室管理工作缺乏监管、纠正或提出建设性意见等义务,护理人员往往只了解自身岗位护理内容,对其他岗位和岗位之间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不太了解,手术室护理质量和风险的管理防控能力都较弱,护理管理效果不理想〔5〕。分组授权管理模式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将管理部分权限或职责进行分组下放,从而调动各小组成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手术室管理效能〔6〕,但现阶段分组授权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分组授权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清华长庚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500例,将2020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50例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56例,女94例;年龄29~68岁,平均(44.24±4.52)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13例,骨科手术86例,心外科手术45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154例,女96例;年龄30~71岁,平均(45.73±3.52)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11例,骨科手术84例,心外科手术48例,其他7例。纳入标准:①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②患者意识清晰,可以进行沟通和交流;③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急救、急诊手术;③有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室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进行手术室杀菌消毒,保障手术所需温湿度,提供良好的手术室环境;术前检查并核实术中所需医疗器械,并调试好重要医疗仪器;进入手术室后调整患者合适体位;术后按照要求处理好污敷料和医疗器械;患者麻醉苏醒后送回病房,手术室清理消毒,处理好医疗垃圾。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2.1成立分组授权管理小组 选取1名手术室护士长及2名责任护士长组成分组授权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组织成员培训学习手术室管理及分组授权相关理论和护理技巧,并进行考核。小组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及结合历年临床实践经验,开会讨论制定出分组授权管理方案,具体明确出如何分组、如何授权、如何实施管理,并将该方案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小组定期召开讨论会就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优化,不断完善方案。

1.2.2分组授权管理模式

1.2.2.1科学分组 将手术室护理人员分为具有从属性的三级阶梯管理框架,分别为护士长、专科组长(安全管理组、消毒隔离组、优质服务组以及设备保养组)以及责任护士,明确各级职责,在原有的职责权限内增加专科组长管理职权。护士长由护理水平高、经验丰富且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担任,负责统筹工作,并安排专科组长具体工作。安全管理组组长负责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流程,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消毒隔离组组长负责检查消毒物品、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消毒工作、手术器械清洁等;优质服务组组长负责检查手术病理标本、设备消毒、术前术后护患沟通等;设备保养组负责检查设备使用情况、术后设备归位、保养、维修等情况。

1.2.2.2手术室管理质量控制 护士长组织各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制定详细的考核表格,专科组长选定每月15号对组员进行考核评定,对于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口头、物质、绩效奖励;在护理过程中个人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再小组会上提出,并由组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共同讨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1.2.2.3加强管理 对三级阶梯管理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而且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度进行工作,每天认真记录工作情况,在专项检查结束后及时准确填写检查记录;开展手术器械专项管理,规范管理流程,对外来器械先检查、消毒并登记备案,手术结束后及时将相关器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此外为各种腔镜器械建立档案卡和详细说明书,列出具体用途、保养维修途径等;对保养要求高的手术器械需定期手动刷洗或超声清洗,再用纱布擦拭干净;专科组长定期对组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上报护士长。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管理效能: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管理效能情况进行比较,以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进行评定。②护理质量:对两组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进行比较,主要以护理质量评价量表〔7〕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工作态度、环境管理以及护理安全和护理质控等维度,每个维度0~15分,共90分。③护理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电灼伤、术中低体温、切口感染、器械辅料遗漏、体位并发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管理效能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管理效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管理效能情况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质量情况(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3 讨论

3.1 分组授权管理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缩短治疗康复时间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等的工作场所〔8〕。研究表明〔9〕,手术室管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展。目前随着手术患者日益增多,给手术室护理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可能因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技术性强等因素导致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很多隐患,不仅影响护理质量,而且严重时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影响恶劣〔10〕。同时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给手术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研究显示〔11〕,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传统管理模式尽管具有统一化,但较为缺乏细致管理,责任界限不明确,相关人员可能因权限问题而不能参与某些行政管理〔12〕。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管理效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分组授权管理模式通过将护理管理进行小组单元化管理,有效提升专科小组协作和执行能力,实现了护士长主导整体规划和管理,专科组长负责提升小组专业技能和质量,使管理层次更精细化,提升护理人员职业效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手术室管理效能,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康复时间,这与吴琼娅、翁湘〔13〕研究一致。

3.2 分组授权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将管理权限缩小,上级领导部分职权下放给下属,使其获得更多自主权自行决策并承担责任,从而促进目标的完成。授权管理将护士长行政、专科管控权限下放,形成系统、完善的小组专业体系结构,明确并延伸各专科小组的工作职权,从而进一步监控手术室各护理环节〔14〕。分组授权管理较常规管理更加专业化、细致化,缩小了管理半径,各专科小组护理工作职权明确,促进小组形成系统专业体系,有效锻炼各小组管理能力,提升成员工作主动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这与吕锡丽〔15〕研究一致。

3.3 分组授权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管理,规避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风险,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与刘剑涵等〔16〕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缩短治疗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分组授权管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缩短治疗康复时间,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指标具有一定主观性,在未来研究中,需扩大样本量,且增加客观评价指标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护士长专科分组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分组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正确处理正副护士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