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2023-07-12 00:28毋楠楠李薇王丽霞张敏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振神经功能康复

毋楠楠 李薇 王丽霞 张敏杰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 450000

中风后失语为脑血管意外后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致残率中失语症发生比例占20%~30%〔1-2〕。语言为交流重要手段,失语不仅影响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唇舌功能训练已成为中风后失语患者整体康复一部分,但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存在较多不适,尤其疼痛,致使患者失去康复锻炼信心,如何减轻患者疼痛,确保康复锻炼效果为临床研究热点〔3〕。医疗共振音乐由彼得·休伯纳提出,其创作目的在于利用音乐高度和谐特性进而影响机体内在和谐,已有研究表明,该方式可对人体情绪、依从性、疼痛等产生影响,但对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影响如何尚缺乏研究〔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其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风后失语患者16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男48例,女35例;年龄41~75岁,平均(58.79±6.28)岁;原发病:脑梗死51例、脑出血32例;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4例、额叶49例。研究组男45例,女38例;年龄42~76岁,平均(59.82±5.79)岁;原发病:脑梗死53例、脑出血30例;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2例、额叶51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病、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注。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中风后失语;②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③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听力障碍,无法进行音乐干预者;②合并其他疾病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③参加过类似研究方案者;④服用抗精神失常药物或接受其他心理治疗者;⑤存在出血倾向者;⑥无法完成问卷作答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于患者入院后依照神经内科中风患者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状态下,且具备配合能力时,指导患者开展发音组词及语言功能训练,2次/d。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组员包括5名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护士、1名心血管专科护士长。由护士长组织开展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内容培训,邀请接受过医疗共振音乐、唇舌功能训练理论培训的主管护师进行培训内容讲授,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得分>85分为通过,≤85分者需继续进行培训,直至通过考核。(2)唇舌功能训练。①唇舌发音: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开展唇舌发音练习前,首先对其失语程度、发音困难程度、复述能力进行评估,初步了解患者失语情况,有侧重的开展康复训练。②发音肌肉锻炼:指导患者舌体前伸、后缩、卷曲、上下活动、向两侧偏移等运动,每个动作训练5次,时间控制在5 min左右;然后指导患者进行嘟嘴、鼓腮、咀嚼等动作,发放气球2只,通过吹气球锻炼口腔活动度,每个动作训练5次,时间控制在5 min左右。③发音训练:指导患者利用镜子练习口型对位,对于不恰当口型及时纠正,并示范正确发音,患者进行模仿,利用录音对患者发音进行指导纠正,发音训练应遵循由简到难,由韵母到字、词的顺序,并在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鼓励,激发患者发音训练积极性,3次/d,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④反应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单词重复练习,促进患者灵活运用单词,鼓励患者将唇舌功能训练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交流中,以锻炼其交流共同能力;肢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开展肢体语言训练、绘画训练。(3)医疗共振音乐。科室内提供专业音乐播放器(SONY牌CD机)为患者播放医疗共振音乐,曲目为RRR943,该曲目具有舒缓情绪、缓解疼痛之效,曲目时长60 min,每次播放30 min,分为早晚两次播放,患者可自行调整音量,每周干预5 d,持续干预8 w。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 w后汉语标准失语症(CRRCAE)各亚型正答率。CRRCAE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了解患者一般语言状况,不计分;第二部分由计算、听理解、抄写、复述、出声读、描写、说、听写、阅读9个项目构成,各项目评价等级1~6级,1~4级为误答,5~6级为正答〔5〕。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8 w后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参照改良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6〕评价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情况。0度:无法用言语进行实际思想交流或患者言语他人无法理解;Ⅰ度:可表达极少量词汇、短语;Ⅱ度:可表达单词、短句,理解日常用语,但表达中存在语法错误;Ⅲ度:能够表达日常熟悉的事物或经历,而不熟悉的事物或经历存在表达困难;Ⅳ度:多数情况下不存在言语障碍,有时可能发生理解障碍,言语流畅度欠佳;Ⅴ度:言语障碍极轻,仅患者自身有体会,他人不易察觉。③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 w、8 w后神经功能及疼痛评分。参照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7〕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内容包括意识、面瘫、水平凝视功能、言语、手肌力、上肢肌力、步行能力及下肢肌力8个维度,分值范围: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参照简化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8〕评估患者疼痛感。该问卷包括22个条目,各个条目分值范围0~10分,患者根据自身真实感觉进行填写,得分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强。经验证其Cronbach α系数为0.844,具有良好信效度。④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参照该科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沟通技巧、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问卷分值范围0~100分,≥86分提示非常满意,71~85分提示满意,≤70分提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相加之和占总例数比为总满意度,经预实验一致性检验,信效度为0.72、效度系数0.65。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CRRCAE各亚型正答率比较

干预8 w后研究组CRRCAE各亚型正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CRRCAE各亚型正答率比较

2.2 两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8 w后研究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2.3 两组神经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4 w、8 w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神经功能及疼痛评分比较(分,

2.4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非常满意39例、满意40例、不满意4例,对照组非常满意32例、满意38例、不满意13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18%(79/83)高于对照组84.34%(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P=0.021)。

3 讨论

中风后失语表现为无法正常进行语言表达、理解能力下降,严重妨碍患者人际交往及正常生活,进而影响其情绪、职业能力、正常社交等,对患者造成极大身心痛苦,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或重建语言能力尤为重要〔9-11〕。

本研究联合应用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均达到一定程度改善,说明其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原因在于:唇舌功能训练可刺激受抑制的神经通路,促进脑组织血液循环,增强脑部生物电活性,有利于语言功能恢复〔12-13〕。何晶晶〔14〕研究指出,时间护理与唇舌功能训练应用于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可见,遵照因病施护原则开展唇舌功能训练方法,能有效确保失语患者康复质量。中风后失语患者康复护理过程单调、反复、枯燥,多数患者于开始阶段尚可配合,但受疼痛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较差,难以取得理想康复护理干预效果〔15-17〕。医疗共振音乐能够缓解患者康复护理期间疼痛,减轻因患者不配合等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一方面医疗共振音乐可调节体内儿茶酚胺、内啡肽等激素和酶的水平,进而达到舒缓情绪、镇痛目的;另一方面,医疗共振音乐可作用于脑干内皮系统减少疼痛刺激信息输入,从而抑制患者对疼痛感知。此外,患者倾听音乐时,可减少其对疼痛关注,转移疼痛注意力,以实现减少疼痛目的〔18〕。本研究还表明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可提高中风后失语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但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应用过程中还需注意,首先,若中风后失语患者康复环境嘈杂,可能分散患者对音乐注意力,影响音乐缓解作用,故康复护理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其次,采用医疗共振音乐进行疼痛干预时,需事先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存在疼痛难忍时会拒听音乐,故需考虑患者疼痛程度及实际需求。

综上可知,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应用于中风后失语患者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语言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共振神经功能康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安然 与时代同频共振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改革是决心和动力的共振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