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运算素养的培养措施

2023-07-17 10:56庞翠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思路

庞翠

[摘  要] 纵观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做的练习不少,但运算素养一直有待提高. 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学生没有足够重视运算的作用,缺乏良好的运算习惯与思维. 文章从“调整运算思路,简化运算过程”“渗透求简意识,找准运算方法”“观察运算拐点,指点运算方法”“锁定运算症结,探寻矫正措施”四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

[关键词] 运算素养;培养措施;思路

运算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之一,也是传统的数学三大能力之一. 运算是指在明确运算对象与法则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明确运算对象、理解运算法则、探索运算思路、设计运算程序、择取运算方法、获得运算结论六个环节. 运算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手段,又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的发展可促进运算素养的提升.

调整运算思路,简化运算过程

笔者曾在所授班级做过一个小调查:“解析几何的学习,什么让你觉得最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反馈的结果有: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选择最难,运算过程过于烦琐,等等. 其中,对于运算烦琐的反馈最多.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运算的感悟颇多,特别是运算思路不同,导致运算过程千差万别. 因此,择优运算思路是解决运算烦琐问题的关键.

案例1 “直线与圆”的复习教学.

这部分内容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表现得还比较好,但在运算环节出现的问题着实不少. 同一问题,有的学生会产生异常烦琐的运算过程,而有的学生简简单单就能获得结论.

解析 (1)该问的解题思路比较简单,纯属基本运算,故略.

师:大家对于这种解法有什么体会?

生1:这种解法,在计算点M坐标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运算量.

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个烦琐的运算过程呢?

生3:根据题意,点A,M,N三点共线,如果从向量的角度来解题,或许能减少运算量.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现在请大家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讨论如何简化运算量这个问题.

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呈现出以下解答方案:

师:非常好!观察以上两种解法,第一种分别求出两点的坐标,第二种只求出其中一点的坐标.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使两点的坐标都不求,也能获得结论呢?

(学生沉默)

师:大家从平面几何的性质着手试一试.

生4:或许可以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破解这个问题.

师: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

纵观以上三种解法,一次比一次简洁、优化. 后面两种解法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从题设条件中发现并利用了重要的特殊关系——垂直. 由此也能看出,特殊的关系在一般性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 后面两种解法,虽然运算量比第一种小,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对于认知水平较弱的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于此,解法1也不能完全放弃.

渗透求简意识,找准运算方法

在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中,用来简化运算的方法主要有向量法、几何性质的应用、回归定义、设参等,但不论应用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简化运算过程,准确获得结论.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渗透“求简”意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思路思考问题,尤其遇到特別烦琐的运算时,一定要找准简化运算的方法.

很多时候,运算方法的差异,会导致运算正确率千差万别.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为了简化运算就一味地探寻最简的方法,而忽略了问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

案例2 “三角与向量”的专题复习教学(高三一轮复习).

(2)b+c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生5:(1)借助三角形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不难获得b+c=4的结论.

师:是否存在其他解法?

两种解法呈现出了不同的结论,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探明原因. 过了约3分钟,有学生提出:生5在解题过程中遗漏了“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这个隐含条件.

师:虽然用余弦定理解决本题更加便捷,但对于“范围类”的问题来说特别容易出现遗漏. 正弦定理将待求问题转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去解,纵然运算复杂了一些,但正确率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精致化“角”的取值范围才行. 本道题让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7:解决三角形问题时,要时刻关注“取值范围”“定义域”这些隐性条件. 同时,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运算,要注意符号“≤”与“≥”能否取到等号.

综上分析不难发现,运算思路决定着运算过程的难易,也决定着运算结论的对错. 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不同运算思路的应用,让学生在类比、分析中,不断完善认知体系,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观察运算拐点,指点运算方法

纵观学生的练习与考试,大多数学生的运算思路并没有多少问题,但对一些较复杂的知识结构缺乏处理能力,鲜有学生能站到宏观的角度去微观处理细节问题. 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少问题. 若教师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在“拐点”处适当给予指导,常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3 “三角”的专题复习教学.

(学生沉默)

师(提示2):展开cos(A+C)看看?

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思维的障碍点及时给予点拨与提示,有效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适时调整运算方法,顺利获得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时分析问题的“拐点”,通过精准点拨,常能促进学生及时反思并调整运算方法,最终提高运算能力.

锁定运算症结,探寻矫正措施

每个学生受社会、家庭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数学运算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运算习惯差,有的学生则是运算思维不好,还有的学生表现在运算合理性差等方面. 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找出学生解决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让矫正措施更有效.

案例4 “数列”的教学.

此题为一道典型的等差乘等比数列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两式错位相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但笔者所授班级在本题的实际得分率仅有35%. 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出在运算上——应用错位相减法解题,最后一项本该为-(2n-1)3n,却写成了(2n-1)3n;也有少数学生弄错了项数.

笔者讲评时,与学生一起分析了错误原因,做了相关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在原题旁边用红笔订正,并上交批阅. 但在一周后的测试中,又出现了一道与本题类似的问题:

从本题来看,不少学生虽然明确运算方法,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屡屡出错,究竟是何原因?笔者为此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统计,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第一次接触错位相减法是在学习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之前,这种方法出现时快下课,不少学生产生了“分神”的情况,课后又没有及时巩固、吸收,导致“消化不良”的现象出现;第二,部分学生在订正问题4时,没有独立思考并再做一遍,而是直接将点评订正在原题旁边,缺乏深入思考与实践体验的过程,当再次遇到类似问题时,便无法准确解题;第三,部分学生日常不重视计算,依赖计算器,导致计算能力薄弱.

一旦找出“症结”,便可制定相应的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作如下改进:

(1)让学生明确运算的重要性.运算贯穿整个学习生涯,不仅体现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同样重要. 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运算意识,让学生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到运算的重要性,为付诸行动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运算讲究方式方法,更讲究习惯. 当面临实际运算时,首先要分清运算步骤与得分点,只有规范运算过程,才能保证不丢分;其次对每一步的运算应做到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保证在“实战”中稳中求胜.

(3)掌握课堂运算教学的节奏. 在运算教学中,应给学生留足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否则学生会掌握不牢固,如笔者在下课前匆忙讲授错位相减法,学生就因为缺乏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而出现了各种问题. 因此,教师应注重把握运算教学的节奏,只有做到张弛有序,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运算技巧,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运算能力.

總之,教师应在明确运算对象与类型的基础上,设计运算流程后再实施教学. 学生只有经历过“知(掌握理论)—信(形成信念)—行(付诸行动)”等阶段,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运算素养.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思路
求点的坐标的三种思路
思路在哪儿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环境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措施刍议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