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视域,培育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2023-07-17 09:25吴敏
新教育·科研 2023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吴敏

【摘要】在“家国情怀”视域下教师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从艺术欣赏走向图像识读、艺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以及创造实践。

【关键词】家国情怀;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展开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接受美术作品的过程中经过玩味、尝试、领略等方法,从而提高个体艺术素养、陶冶思想情操、开阔文化视野、提升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美育课业形式。

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国情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厚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国当代美术最应发扬的精神品质。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艺术情境、多元角度欣赏、融合多元学科、激活创造思维等四个方面探讨“家国情怀”视域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实践。

一、创设艺术情境,走入欣赏识读

古往今来,经典不朽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作品呈现着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丰富个性化表达的艺术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游戏的巧妙渲染,和学生积极互动,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营造轻松有趣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1.光影动态导入,激发审美兴趣

在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对折剪纸”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提升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镂空艺术的形象感知,教师首先通过一个介绍剪纸的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更为深刻地感知剪纸一门艺术,感受它所想要表现的艺术形象。学生通过讲解丰富的视频内容介绍,激发了他们对剪纸这一门工艺的兴趣。在带领学生欣赏诗画结合绘画《稼轩词意图》《诗意图》时,教师可以播放韵味流畅的古筝曲目,引导学生在优美的古筝声中静静地欣赏中国文人绘画过程中诗画结合的情景交融式的表达,在提升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对艺术作品的个性理解。

2.游戏巧妙衔接,增强主观能动

一字一图画,一语一境界,文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结晶。在一年级上册第20课“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看、画、猜”的游戏,激发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事物的图片来演示象形文字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在趣味性地写画、猜测中了解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小篆)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引导学生在游戏的体验中看一看象形文字是如何“象形”的,想一想可以变成象形文字的一些事物形象,并且尝试运用自己了解的知识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象形文字,从而增进对汉语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二、多维角度欣赏,培育鉴赏能力

创新、求变是小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永远保持最热忱的好奇之心,倘若欣赏形式一成不变的话,学生很容易丧失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中国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拓展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维角度欣赏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鼓励学生在习得鉴赏方法的基础上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欣赏方法,共同进行有内容、有深度、有趣味、有研究的欣赏学习活动。

1.妙用美术语言,培养审美感知

例如,在欣赏清代虚古的《蔬果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美术语言的角度上欣赏,引导通过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等内容,初步表达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审美理解,在潜移默化的鉴赏中培养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在经过初步观察后得出,这是中国画中的写意画法,画风简洁凝练又不失豪放,画家在绘画过程中以简笔取形传神,整幅画颜色以水墨为主,色彩次之,在作画过程中画家通过“淡、清、浓、焦、重”五色墨、趁湿泼墨来描绘蔬果根茎的不同墨色变化,给这些丰富的蔬果增添了些许灵动。

2.基于人文历史,提升文化理解

例如,在进行藏书票的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关于藏书票的人文历史,挖掘藏书这一文化品位极高的收藏艺术活动的情趣价值。学生通过在课前的主动探究,了解到藏书票的历史发源、特点以及表现形式,对在课上通过纸版画或吹塑纸版画来制作属于自己审美创意的藏书票夯实底蕴基础,有些学生在课上制作了关于2022年冬奥会、“我的书屋我的梦”等系列专题的藏书票,在涵养文化品格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3.挖掘作品意蕴,促进审美表达

在“欣赏·评述”领域的教材内容中,教材中展出的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教师要做文化积累的有心人,善于积累课外资源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意蕴内涵,让学生感受作品内在的韵味和独特价值,在文化品格的涵养中逐渐促进审美表达。例如,在重阳节人们捏制鲤鱼、莲花、寿桃等寓意吉祥的花样作品,让学生知道不同面塑背后的寓意价值,进一步了解面塑文化的内涵,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巧妙衔接实践活动,提供实践示范案例,以学生丰富迥异的视角展示新时代的面塑作品,引导学生学会用中国文化特色畅想、创作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面塑,促进、丰富学生的个性审美表达。

三、巧用多样教法,提升审美判断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并且学会观察、领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从而涵养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因此,在“家国情怀”视域下,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艺术欣赏内容,加强美育渗透,提升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在实践体验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

1.问题驱动,深入观察体验

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漫画欣赏”“欣赏·评述”领域教学中,针对漫画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通过层次渐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欣賞各种形式的漫画的过程中逐渐领会漫画的种类区分、主要特点以及表现手法,从而了解漫画与动漫的基本知识,开拓学生的美学视野。

2.积极联想,表达认知见解

小学生具有思维丰富、善于联想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可以采用联想教学法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维与预测中调动学生的鉴赏乐趣,以五年级下册“写意”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国画名家的写意画作品体会用笔墨概括表现动物灵动姿态的表现手法,从而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个性表达,学生在进行有效串联和思维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创新能力,从而让欣赏课变得更生动富有意趣。

3.对比思考,拓宽审美视野

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有综合性的人类活动之一。美是共性且又充分散发个性的,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积极采用对比思考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对比观察之下去欣赏艺术作品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征,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

四、融合丰富元素,提升审美判断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元学科渗透、积极联系生活经验的方式,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统整学生的知识,把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有效串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1.学科融合,涵养艺术品格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观看《国家宝藏》纪录片中关于秦兵马俑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在观看中更为直观地感受秦始皇陵秦兵马俑的特色。教师可以巧妙结合语文學科、让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不同种类的兵马俑,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极大程度地涵养了艺术品格。

2.生活融合,探寻艺术真谛

每个人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有美的存在,更离不开审美。美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塑造心灵的体操,在生活中只有不断提高审美修养和情趣,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要积极将美术欣赏融入生活。

眼界决定境界,思维指导行为,个性引领创造,教师在“家国情怀”视域下培养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有助于厚植他们的文化自信,引导他们在艺术鉴赏中获得向善求美、奋斗自强的价值取向,在人文陶冶中开拓文化视野、厚植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张美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32).

[2]祁婷婷.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2(14).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