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展会”“科研+产业” 未来先行者齐聚苏城,共话AI力量

2023-07-18 00:46
现代苏州 2023年13期
关键词:算力苏州人工智能

2023年夏日的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奋进激昂。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日益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并迅速渗透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众多领域,成为行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内公认的人工智能四大展会之一,6月25日至27日,第五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全球智博会”)如约而至,在苏州为全国乃至全球呈现了一场AI盛宴。

本届全球智博会以“万物赋苏,智汇圆融”为主题,院士专家、领军智囊、顶尖企业汇聚金鸡湖畔,为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创新应用、科技产品研发落地、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新的启发与思路,奏响一场人工智能发展的“狂想曲”。

AI之光闪耀苏城

为期三天的全球智博会聚焦行业热点问题,举办了1场高规格开幕式暨主论坛,设置了6大品牌展区,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超5000万,在金鸡湖畔掀起了一股强劲的“AI风暴”。

开幕式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中国城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3)》两大年度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苏州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综合指数位居全国第六位,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奖——祖冲之奖也在开幕式中启动申报,面向全球挖掘和奖励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的杰出成果。

主办方介绍,本届全球智博会坚持顶格谋划、匠心办会,聚焦工业视觉、工业软件、智能网联、生物计算、算力网络、元宇宙等热门领域,齐聚2000多家行业专业机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集中亮相,为大家奉上一场干货满满、精彩纷呈的科技盛宴。

活动现场举办了16场主题论坛,多位中外院士、技术精英、商業先锋共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论坛”“智能网联可持续发展之‘路论坛”“2023企业跨境投资与并购论坛”“IT&BT融合创新应用论坛”等论坛,分享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真知灼见,其观点之新、参与者之众、学术价值之高,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关注的工业视觉产业,“CIVC2023第一届中国工业视觉大会”首次登陆全球智博会,会议内容尤为亮眼,大会以高峰论坛与展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包含1场开幕式、4场大会报告、3场大会论坛、4场平行分论坛以及20多家工业视觉领域龙头和创新企业参展,以研促产,增强研产深度交流与合作,全方位打造工业“新视野”。本次大会聚集了50余位院士和行业专家深度分析工业视觉产业发展问题,来自工业视觉全产业链的近千位嘉宾参会听会。

“智能+”,苏州始终冲当先锋!

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爆发期。将目光聚焦苏州,自2021年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苏州高度重视国内外龙头企业招引,积极强化本土新生力量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劲头十足。特别是作为苏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其在2022年产业规模就超800亿元,并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增幅,今年1月至5月实现产值424.5亿元。

作为国内首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并制定系统产业规划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66个市级及以上研发、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各级领军人才超900人,以顶尖人才团队带动的各级各类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总量超3万人,并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1500家,其中,上市企业16家、各类独角兽(含培育)企业54家、各类瞪羚企业187家。可以说,园区正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产业的新引擎。

重大项目是引领产业发展的主抓手、强引擎。在本届大会的开幕式中,20家企业签约落户苏州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涉及工业软件、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度传感器、高端半导体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全球智博会闭幕,通过参展、参赛和论坛等环节,超100个项目与园区探讨落地事宜。

其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领衔的鹏城实验室,联合各方力量集中攻关,将依托“鹏城云脑”及“中国算力网”构建超大规模国产化算力底座,用公开渠道的数据,打造“鹏城·脑海”国产化AI通用大模型。该模型基于鹏城实验室的算力,汇各方智慧成海,实现“算力—数据—算法”全链条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开源开放。

“苏州是制造业大市,有近乎完整的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链和茁壮成长的现代服务业,未来将为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供广阔的场景和舞台。”SUNVIP全球AI赋能研发中心便是此次落地园区的20个项目之一,其董事长白强介绍,SUNVIP是一家致力于将日本产品推向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大陆进行跨境电商的公司,“人工智能会为许多产业发展带来全新变革,跨境电商便是其中之一。此次SUNVIP设立AI赋能研发中心,就是想通过AI为电商带来新的场景,变革消费者习惯,让线上买买买变得更高效、省心。”

在谈及为何选择落户苏州时,白强直言,除了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外,这里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都是吸引SUNVIP来苏州落地的重要原因。“我们希望在细分赛道上为苏州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与城市携手成长。”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高含金量项目的逐渐落地,园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将蓄势勃发,为发展架上智能化的“助推器”。

专家论道:

大会首日主论坛中,多位中外院士、技术精英、商业先锋等知名专家在主题报告环节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真知灼见。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

他在主题演讲《元成像:从显微成像到天文观测》中表示,元成像可实现高纬光信号的离散超精细探测,并介绍了其从显微神经元到大规模天体观测跨尺度研究中,如何突破现有瓶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微观到宏观、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飞跃发展的新成果与新发现。

凌晓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在名为《AMA:Ask me anything on AI》的主题演讲中,他采取了新颖的问答方式,并表示理工科可能在未来就业中存在更多优势;服务型机器人发展任重道远,或可结合工业机器人的成熟技术,发展现阶段可惠及社会的服务应用;中小创业公司可采取开源模型以及本地数据训练的方式,开发更高效低成本的垂直应用;行业优秀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创新性。

刘鑫(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

他以昇腾计算业务为核心,向大家介绍了昇腾AI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以及其在建设智能计算中心、大模型解决方案、布局算力网络等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并期望以昇腾AI产业的丰富生态,塑造开源开放的阵地,惠及更多企业,达成共赢。

郭润平(微软中国客户成功事业部总经理)

他在主题演讲《人工智能副驾驶时代》中提到微软构建了全球top的computer,来帮助Open AI更好更快的去构建半通用的人工智能,从而为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他还介绍了新的Azure AI Studio,可创造和培训自己的模型,创建提示工作流等任务,让开发者构建自己的AI“副驾驶”。

刘聪(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

他认为认知大模型“智能涌现”有望让机器真正掌握和运用人类语言和知识,开启机器自然语言交互式学习的“类人”新范式。同时,他还在论坛上介绍了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办公、机器人等方面带来的行业价值提升,未来还将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赋能更多开发者打造更具价值的AI应用。在智能机器人、虚拟人与AIGC等方面,赋能姑苏数字生态。

俞凯(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他认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语言大模型,对话式的语言大模型是整个人工智能大模型进一步突破的核心。而专业化的语言大模型,是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落地发展的核心。

各位专家的精彩演讲,不仅拓展了AI的应用场景,更描绘了一个个产业的智慧未来。为苏州,乃至全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新的视角,更丰富的路径和更美好的愿景。

猜你喜欢
算力苏州人工智能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算力网络中基于算力标识的算力服务需求匹配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基于SiteAI算力终端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苏州一光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