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3-07-21 09:18戴倩倩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戴倩倩

【摘 要】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统一,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文章在探究单元整体教学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例从单元话题主线、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作业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6-45-04

当下,英语教师大多根据单课时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而非结合单元整體设计教学活动。单课时的就课论课一方面脱离了以单元为主题的核心理念,另一方面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基于单元整体的英语教学区别于传统的单课时教学,前者以学习情境为依托,努力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而后者将一个整体切割为碎片,是先分散后总结的单一式教学。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与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英语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认真践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深入解读教材,对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剖析,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整合、重组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一、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同主题下的单元作为教学单位,将内容重新编排,把相关知识、方法、态度等内容集合成统一的板块,设计融合的教学活动,然后统筹安排课时,整体完成教学目标。站在教师的角度,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统一;方便教师进行课程整合,使单课时的效果成倍增加;提高教师教材解读能力,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性、系统性、连续性等方面把握单元整体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构建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实施路径和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远离单元整体的碎片化学习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应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第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主线,以同一主线贯穿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二,围绕具体语篇,设计课时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第三,从主体单元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时作业。

下面以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为例,从教学主线、教学目标、作业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和方式。

(一)基于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主线是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师反复进行教材解读和推敲之后形成的一条连接各个教学环节的脉络。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好比一条直通终点的巴士路线,虽然在各站点停留,但是环环相扣、有始有终。本单元的话题是“梦想”,旨在通过此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怀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具体的教学板块和内容安排见表1。

通过对本单元教学板块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基于单元整体和学情分析,对教学板块进行了适当调整和添加。例如第二课时Sound time板块增加一个“失去爆破”语言教学,第三课时拓展一个补充的英文绘本。这两处明显的改动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单元主题的理解,让学生的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饱和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本册书上其他单元内容简单,而且有五年级职业类词汇作铺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比较轻松。如果教师在单元课时安排时按部就班,整个单元的教学未免过于枯燥,缺乏学习的乐趣。因此,上述两个较大的改动,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语音教学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丰富了英语课堂,使学生享受了英语阅读的快乐。另一方面,各课时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教师在进行板块衔接时也更自然,有助于单个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重组好各个教学板块的教学内容后,结合本单元围绕的话题,教师设计了贯穿单元教学的主线:一条显性主线、一条隐性主线。显而易见,显性主线相比隐性主线更加明显,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明白本单元时刻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即“梦想”。经过反复细致地解读教材,笔者认为Dream Song这首轻松欢快的歌曲非常适合作为本单元的显性主线。该歌曲在各课时中的呈现见表2。

利用Dream Song这首歌曲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渗透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导到课堂中来。同时,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歌曲,能帮助教师借助歌词提炼词汇和句型,推动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课前,播放歌曲视频,能让学生明白教师这节课要教授的主题和内容。在课中,通过前两个课时的课前渗透,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歌曲的旋律和基本语句,再结合教师的细致讲授,学生能够做到自己演唱出来,甚至进行表演。歌曲不仅能够为课前的热身和课中的学习作铺垫,课后活动也少不了它。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不要总是盯着背诵和练习不放,热情地演唱歌曲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除了Dream Song这个显性主线,还有一条比较隐蔽的隐性主线。笔者在单元整体设计时通过dream bottle把单元四个课时的教学连接在一起。

第一课时:板书中设计dream bottle造型,将语篇教学中的词汇装在dream bottle中,达到课时主题与板书相结合的目的。

第二课时:在课堂操练环节,设计一张dream bottle造型的作业纸,请学生在纸上填入自己的梦想(want to be和want to do),即将梦想装在梦想瓶中,进一步明确主题。

第三课时:在第二课时的基础上,完善作业纸(want to be、want to do和why),既是对前两个课时的总结,又是为下一节写作课提供素材。

第四课时:围绕dream bottle三个板块,将作文分成三大块,分别是want to be、want to do和why。由此可知,前三个课时的教学是为第四课时服务的,同时写作训练能有效且直接地考查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主线,用主线贯穿四个课时的各个环节,以点及面,层层递进,逐步开展课堂教学,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深度。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语篇文本的解读能力和书面表达的布局能力。

(二)围绕具体语篇,明确课时目标

Unit 8 Our dreams这一单元主要讨论的是“梦想”这一主题,所以在制定单元总目标时就应围绕这一主题去设定。再结合教学目标的知识、能力、情感这三方面设计单课时教学目标(见表3至表6)。

单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递进性能否贴合单元总目标,能否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能否兼顾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这是确定单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下一课时目标作铺垫的,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缺少了其中一个课时,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就无法达成,学生知识的完整性就会受到影响,这对英语学习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前,一定要根据单元整体目标确定单课时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所侧重,避免脱离主题意义或碎片化的呈现方式。只有通过一层层地落实,才能达到语言积累和能力提升的目的,进而提升思维品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三)依据主体单元,安排课时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手段,也是巩固学生知识的一种方式。从主体单元的角度出发,如何安排分课时的作业?如何让作业真正成为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接下来还是以Our dreams为例,谈谈这一主题单元中分课时作业的一些安排。

Period 1: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Story time correctly and fluently.

2.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语篇教学后采用读、背等方式让学生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内容,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铺垫。)

Period 2: 1. Read Grammar time and can use them correctly.

2. Talk about your dreams with your friends.

3. Read and remember the names about jobs.

(有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作铺垫,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职业类词汇,并能够通过模仿进行重点句型的练习。而通过第二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很好地区分want to be和want to do的用法,并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梦想和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Period 3: 1. Sing Dream Song.

2. Surf the Internet and know more names about jobs.

3. Continue to finish the writing about your new songs and your dreams show.

(其一,运用歌曲将本单元字词句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其二,将第二课时的口语练习want to be、want to do进行延伸,拓展一个三步骤小练笔:want to be-want to do-why,为第四课时的作文板块做準备。)

Period 4: 1. Continue the writing about our dreams.

2. Work hard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

(有了前面三个课时的教学铺垫,学生对如何写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从哪三个方面去进行文章的叙述。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一些方法,如书写工整、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等。)

分课时的作业设计要合理且有效,既能起到深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又能构建学生多维度的知识和能力。而分课时之间的作业设计同样是有连续性的,它不是单一为一个课时服务,同时也是连接下一个教学内容的桥梁。可持续性的作业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从侧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实现从能力到素养的提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变革。改变单课时的碎片化教学,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首先,纵观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将其分成有连续性的分课时教学目标,更便于学生处理各个板块之间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其次,围绕分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可持续的课后作业,将繁复的知识分解成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递增性课后作业,在实践中内化。最后,通过基于单元整体内容,设计贯穿分课时的教学主线,化零为整,创造多元化的课堂情境,打造多维度的课堂教学盛宴。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尝试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