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2023-07-21 09:18杨桃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幼儿

杨桃

【摘 要】生态文明教育关乎幼儿的发展,应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文章概述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和作用,分析幼儿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与实践路径,以提高幼儿生态文明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幼儿生态综合素养,促进幼儿茁壮成长。

【关键词】生态文明 教育教学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6-94-03

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幼儿园纷纷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希望提高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幼儿茁壮成长。本文主要探讨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问题,希望为幼儿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路径,提高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概述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基本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国情,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态势。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为了有效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文明素养而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1]。一般而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解决生态问题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健全生态人格的有效方法,也是“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2]。幼儿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培养广大幼儿健全的人格,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绿色”人格,促进幼儿茁壮成长。

二、幼儿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态文明教育意识不高。虽然我国已经正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范畴,但是在幼儿园中一些教师并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一些家长只关心幼儿的人身安全、在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和学习表现,而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甚至开展应试类的教育活动,致使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质量不高。即便一些幼儿园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但是教育的内容更注重讲述生态文明知识,忽视引导幼儿学习各类生态文明保护法律法规,忽视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并没有将幼儿的生态文明教育上升到道德教育的高度。因此,一些幼儿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更难以形成生态文明观。

第二,缺乏专业性的生态文明教育。部分幼儿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且常以知识性的教育为主,缺乏实践活动,许多幼儿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无法有效提高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

三、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生态文明教育强调协调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的各项活动必须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落脚点,需要社会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其中。社会各主体也需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为幼儿参加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形成整体效应,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

第二,实效性原则。生态文明教育有赖于实践性活动的开展,针对幼儿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突出实效性,不断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掌握各类基本的生态知识,使幼儿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培养幼儿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的良好价值观。

第三,多样化原则。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突出生态文明教育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幼儿走出室外,认识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小动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习本领。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学习内容。

第四,和谐化原则。教师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必须最大限度地信任幼儿、解放幼儿。教师需要转变固化的、不够科学的教学观念,把握好师生平等的原则,以和谐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来开展教育工作,从而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在参与活动中得到关于生态文明的启发。

第五,人性化原则。生态文明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根据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利用人性化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教育工作,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内容均以人性的本质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人性化的特点去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差异性,探究和分析幼儿的兴趣爱好,注重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双重结合,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来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以此来保障教育过程的水到渠成。

四、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策略

本文主要从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社会、家庭、幼儿五个方面探讨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幼儿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建设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幼儿园可以为教师开办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培训班,制订详细的教育教学规划,举办名师讲座,带领教师“走出去”观摩,参考大量实践案例和儿童发展研究成果,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知识,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教学能力。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强化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引导教师通过理论分析生态文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教师生态文明教学素养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的问题,以此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丰富教学内容

幼儿园需要构建系统性且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幼儿传授各类生态知识,将课堂作为理论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态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户外教学,如到大自然中进行生态体验教学等各类实践活动。

幼儿园还可以开设生态文明专题课,从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导幼儿持续关注生态话题。例如以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水资源为课程内容,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激发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广西南宁市某幼儿园以“保护邕江母亲河 珍爱生命之水”为主题开展活动,幼儿通过自主参与系列活动,了解水源知识、了解邕江,认识邕江的污染现状,认识水资源保护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从而参与到保护当地水资源的行动中。课程还把关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突破口,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引导全社会进一步提高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为改善和保护水质共同努力。南宁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与幼儿园共同策划活动内容和流程,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分为活动构想、活动过程、总结与评估等阶段。由于课程制订合理、科学,各方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热情。

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开展生态文明图册展、生态文明夏令营、生态文明照片比赛、手绘生态地图、认识小动物等各类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例如少年宫、博物馆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制作手抄报,开展废弃垃圾收集活动,引导幼儿制作环保指路标识。还可以引导幼儿当环境保护小卫士,参与垃圾分类和各类废电池回收活动,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三)借助社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幼儿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社会应当参与其中,借助社会媒体可以为幼儿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会媒体可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可以制作生态文明短视频和动画片,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与此同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开展互动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不断丰富传播渠道,强化传播效果,提升传播质量。例如社会媒体可以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账号,通过微信、短视频平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丰富幼儿园教师教学素材的同时提高幼儿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社会媒体还可以印发生态文明宣传手册,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形式向幼儿传递生态文明知识,引导幼儿提高生态文明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家庭培育生态意识,营造教育氛围

1.提高家长的生态文明意识

对于幼儿而言,家庭是极为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的生态文明意识会影响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幼儿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当以身作则,注意自身的言行,用自己热爱自然的行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幼儿耳濡目染,提高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家长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生态实践活动,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同时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幼儿作表率,以此提升生态文明教育质量。

2.营造家庭教育氛围

父母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家庭不仅是幼儿的成长空间,同时也是幼儿的重要教育场所。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言行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需要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生态文明知识的理解水平,共同探讨生态文明知识的运用,增强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家长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向幼儿介绍生态文明知识,使幼儿对生态文明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

(五)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例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可以为幼儿提供生动的生态文明参观体验,从历史角度向幼儿介绍生态文明发展的变化,同时揭示当前人類的生活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将保护生态意识牢牢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幼儿园可以创建生态文明体验区域,引导幼儿亲自参与植物标本的制作,让幼儿切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幼儿的生态文明意识。我国还需要加大各种生态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广大幼儿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教育环境。例如科技馆可以利用节假日向幼儿免费宣传生态环境知识,举办幼儿生态知识竞赛和生态标本猜谜等活动,吸引幼儿参与。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各类生态实践活动,例如组织亲子家园活动、生态科普小讲堂、大自然夏令营,使广大幼儿可以参观野生生态环境,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态和谐的乐趣。

幼儿生态文明教育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幼儿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家庭培育幼儿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社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妍.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浅析[J].时代教育(下旬),2021(11):215.

[2]赵运兵,黄岩梅.幼儿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4):4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