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

2023-07-25 05:22程芮韩云岗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穗效唑株高

程芮 韩云岗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随着小麦高水肥、高密度种植,田间通风不良、倒伏严重等给小麦高产稳产造成了威胁。有研究表明,小麦植株高矮是影响倒伏的重要因素,适度降低植株高度是抗倒伏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化学药剂调控植株高度是一项发展愈发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小麦科研中,化学药剂调控植株高度是指人为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作物的内源激素及激素间的平衡,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化学调控剂对小麦的影响前人已经多有研究,喷施化学调控剂是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农业生产上被广泛应用。本试验以小麦新品种泛麦536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化学调控剂处理下对泛麦536的农艺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探索出最佳的化学调控剂品种,为指导该品种合理应用化学调控技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院的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产量为8250 kg·hm-2;试验地肥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供试药剂有烯效唑 (5%可湿性粉剂),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调节胺(DMC),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以上药剂均由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农业事业部统一采购提供。泛麦536由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二)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5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9.6 m2,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处理1喷施烯效唑300 g·hm-2;

处理2喷施多效唑600 g·hm-2;处理3喷施调节胺

375 g·hm-2;处理4喷施麦业丰750 mL·hm-2;处理5为对照(CK),不施药,喷施清水。小麦拔节初期开始施药,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喷液量按450 kg·hm-2计算。小麦主茎展开3片叶时,各小区内1 m双行定点,标定基本群体;小麦蜡熟末期调查标定点内所有单茎数,并计算出群体数量,同时在小区内随机选取1点取样,连续调查50个单茎,测量基部第一、二、三节间长度及穗下节间长度。小区内随机选点,测量株高,并连续取30个麦穗,调查穗粒数、结实小穗、穗长、不孕小穗。成熟后全区收获,脱粒,计产,并取样考种。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化控处理对泛麦536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各施药处理的株高较清水处理的株高均显著降低,其中,处理2、处理3较处理5株高降低达3.7%和3.3%,充分说明,处理2和处理3两种药剂对泛麦536的株高降低方面效果较为明显;各施药处理对小麦穗长没有明显影响,趋于一致;各施药处理的结实小穗均多于清水处理,增长率为3.2%~7%,差异显著,说明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化学调控药剂,能促进小穗分化,增加结实小穗,对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各施药处理对不孕小穗影响较清水处理影响不明显。

(二)不同化控处理对泛麦536节间长度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1和处理2对降低第一、第二、第三节间长较清水对照不太理想,甚至还有增长的倾向,说明处理1和处理2对基部节间长的化控没有影响,对降低穗下节长效果较为明显,说明烯效唑5%可湿性粉剂和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对泛麦536迟效期较长;处理3和处理4对第一、第二、第三节间长以及穗下节间长都有一定降低作用,其中对第一节间长和穗下节间长的降低较为明显,尤其是穗下节间长,说明调节胺(DMC)和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在降低小麦株高方面,作用较快并且有一定的迟效期。

(三)不同化控处理对泛麦536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的小麦成穗数均较对照处理减少,在小麦拔节初期喷施烯效唑 (5%可湿性粉剂)、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调节胺(DMC)对成穗具有负面影响,减少成穗数量,减少1.1%~8.7%,唯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成穗数量较对照(CK)略有增加;各施药处理较对照(CK)而言对穗粒数的影响较大,除处理1较对照(CK)减少1.8%外,其他处理均较对照(CK)增多,说明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调节胺(DMC)、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这3种化控剂对增加穗粒数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增加效果较好,增加5.7%~13.9%,处理4穗粒数增加最多;各处理对小麦千粒质量影响较小,相对较稳定,除处理1千粒质量没有增加外,其他处理千粒质量均有增加,增长率为0.4%~2.2%;从产量上来看,除处理4有所增产,较对照(CK)增长2.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较对照(CK)均减产。试验表明,小麦拔节初期喷烯效唑 (5%可湿性粉剂)300 g·hm-2,能减少成穗数和穗粒数;喷施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600 g·hm-2,同样可减少成穗数,但能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喷施调节胺(DMC)375 g·hm-2,成穗数略有减少,较对照(CK)减少差异不显著,对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有积极作用;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750 mL·hm-2,对成穗数有积极作用,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效果较好,较对照(CK)增产达显著水平。

三、小结

在本试验条件下,4种化控剂对小麦降低株高均效果显著,其中,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调节胺(DMC)较清水处理(CK)株高分别降低3.7%和3.3%,说明这两种化控剂在对降低小麦株高方面效果较好,对增加结实小穗个数具有积极作用,对穗长和不孕小穗的影响甚微。

喷施烯效唑(5%可湿性粉剂)和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对降低小麦穗下节长度效果较好,这两种化控剂对调节小麦株高具有一定的迟效期;调节胺(DMC)和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对降低小麦株高方面作用较快。

小麦拔节初期喷施烯效唑(5%可湿性粉剂)和多效唑(15%可湿性粉剂),成穗数均较清水对照(CK)减少,导致产量降低 ;喷施调节胺(DMC)和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能增加穗粒数,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对穗粒数增多达显著水平。4种参加试验的化控剂中,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产量最高,效果最好。

(责任编辑 程丽红)

猜你喜欢
小穗效唑株高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最新研究表明,不育小穗有助于提高高粱等禾本植物的产量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