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腘绳肌腱与股四头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比较

2023-07-26 05:48许正文苏长征侯振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3年14期
关键词:移植物肌腱自体

许正文,李 振,苏长征,侯振扬,朱 彪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山东滕州 277500)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维持膝关节前方稳定、防止胫骨前移的主要韧带之一。由于ACL 内源性再生能力弱、缺乏血管覆盖、膝关节持续不稳等原因导致断裂后难以自愈[1],ACL损伤早期会造成膝关节功能急剧下降、膝关节不稳定,远期来看膝关节持续性不稳会导致关节软骨、半月板的二次损伤,加剧骨关节炎的进展[2~4]。ACL 关节镜下重建术成为治疗ACL 断裂最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案[5,6],其中性能良好的移植物极其重要,理想移植物除了应与原ACL 有相似的结构与力学特性,还需要考虑患者生活方式和手术医师的经验[1]。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因其操作简便、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Grassi[7]指出45%~89%医师首选自体HT 作为移植物重建ACL,但是对最佳移植物选择仍缺乏共识[8,9]。股四头肌腱(quadriceps tendon,QT)有更多胶原蛋白、更大横截面积、良好耐久度、较少的供区并发症等原因[10],作为移植物愈发受欢迎,在临床上使用率逐步增高[11,12]。本研究旨在比较自体HT和QT 重建ACL 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选择合适的移植物提供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经磁共振(MRI) 检查提示ACL 断裂;(2)由外伤致ACL 断裂,病程≤6 个月;(3)单侧膝关节ACL 断裂;(4)依从性好,配合康复锻炼与随访。

排除标准:(1)合并需半月板缝合的患者;(2)患膝合并其他韧带损伤;(3)患膝多次手术史;(4)合并感染、免疫系统疾病;(5)随访时间<24 个月。

1.2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1 月—2019 年l0 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ACL 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共86例符合上述标准,纳入本研究。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3 例采用HT 移植物重建ACL,另外43 例采用QT 重建ACL 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年龄、性别、BMI、损伤至手术时间、侧别等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规范,经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与比较

1.3 手术方法

HT 组:镜下探查ACL 断裂,做胫骨结节内侧斜行切口长约4 cm,显露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并剥离止点,清理肌腱分支后取腱器取出肌腱,2 号肌腱编织线编织成4 股HT 移植物,长11~12 cm,直径6~8 cm。镜下定位ACL 股骨、胫骨止点并钻制骨隧道,移植物经胫骨隧道穿入,股骨端由带袢钛板(Endobutto)固定,胫骨端由钉鞘(Bio-IntraFix)固定。

QT 组:镜下探查后,做髌骨上极正中纵行切口长约4 cm 显露QT,在髌骨上缘取QT 中间1/3 做横切口深度约5 mm,横切口两端沿肌腱纤维方向近端做2 个平行切口深度同横切口,在QT 与股中间肌表面的脂肪层界面钝行游离至肌腱移行处切断QT,逐层关闭切口。获取QT 移植物长9~10 cm、宽7~10 mm、厚4~6 mm,2 号肌腱编织线编织缝合两端约3 cm。镜下定位ACL 股骨止点钻制骨隧道,深度3 cm,胫骨隧道同HT 组,穿入移植物以挤压螺钉(IntraFix)分别固定股骨、胫骨端。

康复训练:麻醉消退后即开始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天500 次。每天主动屈曲膝关节1 次,术后7 d 起屈曲60°,之后每周增加10°,直至屈曲135°。术后第1 d 拄双拐佩戴支具不负重下床行走,术后3 周拄单拐部分负重行走,术后6 周弃拐完全负重行走,术后12 周去除支具。所有手术操作、康复指导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4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是否合并半月板损伤、取腱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采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IKDC2000 评分、Lysholm 评分、KT-1000 侧侧差值评价临床效果[13]。行影像学检查,计算骨隧道扩张量(骨隧道内口宽度与术后第一天测量宽度差值),按照文献方法分为0~3 级来评估骨隧道扩大[14];采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价膝关节退变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时间点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资料呈非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分析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时间点比较用Friedman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围手术期资料见表2。术中探查两组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半月板成形术。两组手术时间、取腱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获得甲级愈合,HT 组有2 例、QT 组有5 例在术后早期出现肿胀,给予患者冷敷、口服NSAIDs 药物后缓解,无骨折、感染等并发症。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与比较

2.2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1±2.4)个月。QT 组1 例患者术后3 个月时出现关节僵硬,行静脉麻醉下推拿松解,随访过程中未出现移植物失效需要翻修病例。两组患者随访资料见表3,HT 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QT 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 评分显著增加(P<0.05),KT-1000 侧侧差值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Lysholm 评分、IKDC2000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间KT-1000 侧侧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 个月QT 组均显著小于HT 组(P<0.05)。

表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s)与比较

表3 两组患者随访结果(±s)与比较

指标P 值HT 组(n=43)QT 组(n=43)完全负重活动时间(d)Lysholm 评分(分)术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P 值IKDC2000 评分(分)术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P 值KT-1000 侧侧差值(mm)术前术后6 个月术后12 个月术后24 个月P 值45.2±2.4 47.1±1.4<0.001 42.6±4.1 64.1±4.2 85.1±5.0 87.5±3.3<0.001 42.7±4.2 62.6±4.3 84.2±4.3 86.7±2.9<0.001 0.938 0.124 0.382 0.273 45.0±5.3 75.3±3.6 85.7±3.0 86.8±3.0<0.001 45.0±5.2 74.9±3.9 85.3±3.4 86.6±3.2<0.001 0.984 0.685 0.557 0.731 6.4±1.0 3.3±0.6 3.6±0.6 3.6±0.5<0.001 6.6±0.9 2.7±0.7 3.0±0.7 3.2±0.6<0.001 0.204<0.001<0.001 0.001

2.3 影像评估

两组患者影像资料见表4,与术后6 个月相比,术后24 个月两组的股骨隧道扩大显著增加(P<0.05),胫骨隧道扩大无明显改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12、24 个月,Kellgren-Lawrence 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 个月,两组股骨隧道扩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个月QT 组股骨隧道扩大显著少于HT 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胫骨隧道扩大、Kellgren-Lawrence 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影像评估结果与比较

图1 患者,男,34 岁,因打篮球致左膝ACL 断裂,行自体HT 重建ACL 治疗。1a: 术前矢状位MRI 示ACL 行走区域信号混杂,无正常ACL 结构(箭头处);1b: 重建后镜下所见,黑色箭头为HT 重建ACL;1c: 术后第1 d 正位X 线片示股骨、胫骨隧道内口宽度为9.1、9.6 mm,K-L 评级为0 级;1d: 术后24 个月正位X 线片,股骨、胫骨隧道内口宽度为12.1、10.8 mm,股骨隧道扩大1 度,胫骨隧道扩大0 度,K-L 评级为1 级。

图2 患者,女,42 岁,因车祸致右膝ACL 断裂,行自体QT 重建ACL 治疗。2a: 术前矢状位MRI 示ACL 形态异常,股骨端不连续(箭头处);2b: 重建后镜下所见,黑色箭头为QT 重建ACL;2c: 术后第1 d 正位X 线片示股骨、胫骨隧道内口宽度为10.0、9.0 mm,K-L 评级为0 级;2d: 术后24 个月正位X 线片,股骨、胫骨隧道内口宽度为12.1、10.8 mm,股骨隧道扩大1 度,胫骨隧道扩大0 度,K-L 评级为0 级。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ACL 移植物有:同种异体肌腱、自体肌腱、人工LARS 韧带,自体肌腱由于在免疫排斥、潜在过敏反应、无疾病传播等方面的优势[15],成为ACL 重建主流选择。Jones 等[16]指出直径≥8 mm 的自体移植物,移植失败可能性更小。崔巍等[17]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国人4 股HT 移植物直径≤7 mm,新鲜尸体测量7 mm 直径4 股HT 最大拉伸毁损载荷为(3243.3±196.7)N。通常认为ACL重建移植物抗拉伸强度应大于4 000 N,这就需要重复折叠HT 为6 股以增加直径、增大移植物抗拉伸强度。由于移植物长度缩短,造成HT 在股骨隧道内的长度较短,不利于腱骨愈合。QT 移植物的破坏极限载荷和刚度远高于天然ACL[18],相比于HT,额外保留了屈肌力量,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19];与髌腱移植物相比,取腱后剩余的QT 强度仍强于天然髌腱,对伸膝功能影响更小[20]。

在本研究中,HT 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较QT 组有优势,由于取腱破坏了QT 完整性,对伸膝力量造成一定影响,造成QT 组完全负重时间晚于HT 组。有研究表明,QT 与HT 相比,伸膝力量稍差,但差异并不明显。本研究中两组患者Lysholm 评分、IKDC2000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P<0.05)[19]。两组术后IKDC 评分、Lysholm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Akoto等[21]分析了92 例自体HT 和QT 重建ACL 患者1 年的情况,显示两组膝关节IKDC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Lee 等[19]对96 例患者进行2 年的回顾性配对研究发现,HT 与QT 有着相似的术后Lysholm 评分、IKDC2000 评分。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自体HT 和QT 重建ACL 疗效相当,具有相似的术后膝关节功能。KT1000 关节动度仪作为国际通用的膝关节稳定性评价体系[22],可提供膝关节稳定性的量化数据,本研究两组术后KT-1000 侧侧差值均随时间延续而逐渐降低(P<0.05),术后膝关节前向松弛得到改善。术后第6、12、24 个月KT-1000 侧侧差值QT 组均显著小于HT 组(P<0.05),说明术后中晚期自体QT 重建ACL 膝关节前向松弛较HT 更少,作者考虑除了QT 胶原蛋白含量较高、具有更大的抗拉伸载荷,移植物坏死对其影响较HT 小之外,还与HT可以防止胫骨前移[23],参与维持膝关节稳定,切取HT 后会削弱膝关节前方稳定性有关。与本研究类似,Nyland[24]研究发现采用挤压螺钉固定情况下,自体QT 比HT 有更少的膝关节前向松弛和更低的失败率。本研究术后24 个月时QT 组股骨隧道扩大显著小于HT 组(P<0.05),作者考虑主要由于股骨端固定方式不同造成,相较于QT,HT 股骨固定点更加远离关节线,允许更多的移植物-隧道界面微动,推迟腱骨愈合,导致骨隧道扩大增加[25]。

综上所述,自体HT 与QT 重建ACL 在术后膝关节功能、胫骨隧道扩大、Kellgren-Lawrence 分级上无明显区别;QT 在术后膝关节前向松弛、股骨隧道扩大优于HT,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晚于HT。本研究局限性:(1)随访未行MRI 检查,未能获得术后移植物状态与腱骨愈合等相关数据;(2)本研究患者相对年轻,术前Kellgren-Lawrence 分级较低、骨质条件较好,不能代表老年人及骨质疏松患者。今后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更长的随访时间,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评估移植物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移植物肌腱自体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表现为扁平苔藓样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