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2023-07-28 09:18栾劲松
大学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群际共同体中华民族

栾劲松

[摘 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大局具有稳固的支撑。但随着西方极端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国内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民族工作的负面干扰因素增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群体认同意识。文章依托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期为解决现有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添助力。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中华民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5-0004-03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交流交融、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各民族在交流交往过程中不断融合,在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身份认同的凝聚下休戚相当、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积极的民族认同有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平等友好交往。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强调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理念新战略,凸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学者们尽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其核心就是认同问题。哈正利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历史、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集体身份认同[1]。郎维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基于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是各族人民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虎有泽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国家认同,从国家认同层面理解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使各民族自觉维护国家统一[3]。姜永志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持有的一致心理倾向,包括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态度和积极行为四个维度[4]。高承海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国家认同,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5]。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政治路径

在我国民族政策中,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主要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运行机制、自治条例、维护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法律措施等,能够有效保障各民族根本利益,是中华民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基石。贺金瑞等提出要完善少数民族代表的选举方法,优化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机构设置,大力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促进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参与[6]。郝亚明提出,历史文化共同体是柔性共同体,提供内聚力;政治法律共同体是刚性共同体,提供强制力。两者结合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7]。

(二)经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重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从经济利益提升与维护上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贺金瑞等提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认为经济认同是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6]。肖耀科提出国家认同构建必须以民族利益为基石[8]。赵刚提出要施行帮助性民族政策,在民生、扶贫、环境等方面应用区域性帮助政策来代替民族性帮助政策[9]。

(三)文化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积极保护、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文化创新发展,以增进文化认同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孟凡东等认为,只有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

(四)社会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认同整合的过程。我国在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民族互嵌式社区模式,有效实现了各民族的互融互通。互嵌式社区是建立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之上,由不同民族成员组成的多元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社区成员间平等相处、自由交往、彼此尊重、相互包容。杨鹍飞提出要在社区共同体意识基础上提升国家认同,通过社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凝聚各民族的共識,整合各民族文化差异,实现国家认同的提升[11]。

三、社会心理学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往的效果。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研究民族心理,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理论、群际接触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对我国民族问题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属于群体认同。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认同包括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群体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接纳程度和信任水平,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我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认同水平的集中体现,提升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非凡。

第一,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成员会实施群体类别化,存在内群偏爱和外群歧视现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提出有效实现了上位概念对下位概念的统摄。中华民族的概念统摄各民族的概念,能够有效降低偏见和消极刻板印象,提升各民族群体认同意识。

第二,根据群际接触理论,不同群体成员间通过群际接触能够促进沟通了解,有效改变群际之间的消极态度。陈思将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某大学某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直接、间接群际接触均可以有效减少内隐群际偏见[12]。高承海等对213名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民族间的接触可以改善消极刻板印象,减少群际焦虑[13]。任欢以39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社会的认同率更高,非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感较强[14]。侯玲调查了68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的民族接触、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情况和交往态度,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的接触能弱化大学生对本民族极端的认同,增强国家认同感[15]。

第三,民族是依托共同记忆所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共同记忆是居住在同一地域的群体因特有的自然条件、语言文化、生活习性,在具体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富有自身特色的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高度凝练、世代相传的共同记忆是不同民族之间最重要的区分依据。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各民族成员能够对这些共同记忆进行分享,形成含有社会意义的表征符号,有利于建立社会规则及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回顾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的时期就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敌,最终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进入全球化、一体化的新时代,随着生活空间的交融、文化思想的碰撞,各民族从风俗习惯到思维方式已经更加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一个新的共同目标来激发各民族的凝聚力,这个中华民族新的共同目标在新时代即是中国梦的实现。

第四,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步入社会转型发展高速期,巨大的社会变迁带来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现代化思潮和价值理念冲击着各民族成员,一旦无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快节奏,部分民族成员就极易产生焦虑心理,而极个别处于非理性情绪状态下的民族成员容易对现代化发展方向产生怀疑,或者迁怒于某些发展较快的地区或民族。付海东的调查结果显示不接纳主流文化的群体产生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的风险相对更高[16]。李明等以127名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民族认同、自尊水平、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相关[17]。陈永涌以1027名藏族大学生为被试对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认同与乐观态度、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社会认同在乐观倾向和焦虑间起中介作用,在自我效能乐观和焦虑、抑郁间起中介作用[18]。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策略

(一)建构上位概念来兼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极大的包容性,源于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多民族国家不断地实现民族融合。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通过社会类别化對群体进行分类,并且存在偏爱所在群体、排斥外群体的行为,即内群偏爱和外群歧视现象,个体通过主观扩大群体间的差异来提升自尊。各民族对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原生性的,虽然现代社会的交流交融有效打破了民族边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民族互融互通,但是民族认同在部分少数民族族群中仍然占据首要位置。通过上位概念统摄下位概念能有效解决这一困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培养一种更广泛的国家认同感,是新时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各民族广泛团结。

(二)通过群际接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际间持有的消极态度是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这种消极态度也加剧了彼此间的消极刻板印象。而群际接触能够促进各民族成员间的沟通了解,转变群际之间存在的消极态度,从而促进民族关系积极发展。通过群际接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可以利用互嵌式社区实现直接接触,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各民族成员对共同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淡化民族差异造成的狭隘民族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互嵌式社区不是简单的各民族共同居住,而是提供接触的机会,让各族人民通过文体活动、社区宣传等加强沟通了解,最终实现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关系积极发展。当缺乏直接接触机会时,替代性交往信息对改善民族间刻板印象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各民族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积极互动、宣传的间接接触方式,能促进民族关系的改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

(三)建构新时代共同社会记忆,凝练中华民族时代符号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与各民族长久的融合发展、共同奋斗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有力地证实了一旦全社会基于某种共识凝聚起来,就能焕发出无穷力量,战胜艰难困苦,创造伟大奇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追求,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因此,应通过国民教育、大众传媒传播、社会文化培育等途径积极建构新时代共同社会记忆,凝练中华民族时代符号,用中国梦的实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大家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共同复兴。

(四)建立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培育各民族健康国民心态

建立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培育各民族群众的健康国民心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进一步提高对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以行政部门为主导、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基层卫生计生机构为基础,包括医院、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专业协会在内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发挥基层社区在心理健康服务中的网底作用,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各民族健康国民心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心态、幸福社区”的发展理念,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工程,通过传播心理健康促进知识、培养心理健康促进意识、营造心理健康促进氛围,实现国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不仅要紧紧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身特性,也要紧紧把握心理认同现象的客观规律。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建立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培育各民族群众的健康国民心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只有铸牢各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

[ 参 考 文 献 ]

[1] 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02-24(5).

[2] 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2-21.

[3] 虎有泽,云中.国家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1):1-6.

[4] 姜永志,侯友,白红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困境及心理学研究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19(3):105-111.

[5] 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12):24-30.

[6]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

[7] 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五大基础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5):1-6.

[8] 肖耀科.民族利益:构建多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石[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2):37-41.

[9] 趙刚.民族政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学术界,2017(2):86-96.

[10] 孟凡东,王占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36-42.

[11]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83-94.

[12] 陈思.“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群际接触对群际偏见的效应[D].喀什:喀什大学,2016.

[13] 高承海,侯玲,万明钢.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6):30-35.

[14] 任欢.民族认同对民族刻板印象的影响:群际接触的作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15] 侯玲.自我与群体认同:基于汉族、藏族、回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实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16] 付海东.影响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204-205.

[17] 李明,梅冬梅,何吴明.内地新疆籍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自我认同的调节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92-96.

[18] 陈永涌.藏族大学生乐观、社会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介与调节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群际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群际容忍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方法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奥尔波特群际接触理论的逻辑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