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意旨·情感:“大眼睛”女孩的传播符号分析

2023-08-04 05:07许鑫莲
声屏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议题眼睛

□许鑫莲

问题的提出

2022 年10 月19 日,央视新闻播发《“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配图是苏明娟在人民大会堂的留影,一时间这个“大眼睛”女孩勾起了国人的集体记忆。1991年,摄影记者解海龙在安徽金寨捕捉到一名小女孩求知的眼神,用照片定格了这一瞬间,并取名为《我要上学》。照片刊登后,女孩标志性的“大眼睛”引发了公众关注,随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这张打动亿万群众的照片也成为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时隔30 多年,“大眼睛”女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了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为首的各大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

从最初的摄影照片到后来的希望工程宣传照,从“苏明娟助学基金”报道到党的二十大开幕前的留影报道,可以看出,“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已经脱离了天然的图像本质,出现不同的场景当中,深深融入公共舆论场。这张照片的每一次出场都具有强大的建构社会议题的力量,并成功引起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大眼睛”女孩的照片缘何能够数次引发公众关注并成为社会议题,这其中有着怎样的传播意义?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的核心,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

研究视角。 本文的研究视角借鉴约翰·W.德利卡斯和凯文·迈克尔·德卢卡在《图像事件、公共领域和论证实践:激进环保组织的案例分析》一书中所提出的“图像事件”,他们注意到图像在公共传播中的强大作用,植根于渐趋稳固的视觉生态,视觉图像已然正在具备并且已经拥有塑造社会议题的能力,以一种反对性的后现代论证形式激发并扩大公众辩论。[1]

在新媒体浪潮的推动下,以图像为主的传播愈发成为传播、交流、对话的重要手段。在视觉文化与社会语境的复杂交织下,越来越多的图像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社会舆论,这在本质上是图像事件的体现。各大媒体对于“大眼睛”女孩的报道以及公众对此的关注就是一场图像事件,要理解这一复杂情形,就要以符号学的视角切入,将由图像主导的社会议题之发展轨迹作为分析对象,依据其在社会上的历时变化进行解码。

理论依据。国内学者刘涛指出,图像事件由图像符号所驱动,其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元素是“凝缩符号”,[2]即进入公共议题实践中“永恒定格的符号瞬间”,其往往具有塑造公众主体认知和建构社会议题的修辞能力。[3]“凝缩”这一概念可追溯至19 世纪90 年代,最先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他观察到梦的无意识性,通过对梦者所做的梦进行分析,认为“凝缩”是对白天生活残余的不完全复制,是充斥着多种元素之混合思想的视觉化呈现。在此基础上,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从个体意识的角度出发,基于符号学思想以及艺术与人文观点,将凝缩视为近似于修辞手法中的隐喻,即“决定了能指的构成性的重叠的秩序”。[4]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延续了拉康关于“凝缩”的论述理念,结合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创造性地提出这一概念在电影符号学的范畴。在麦茨看来,凝缩过程既是一种辞格,又是一种在各种符号学领域内的运动,是语意集合的发源地,只要充分挖掘与收集词、句子、影像、梦像之类的表意碎片,就能感知其中意义的汇聚。[5]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多丽丝·格雷伯则着眼于政治传播,开启了“凝缩”这一概念符号化的历程。他认为“公共议题的构造依赖于特定的符号生产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有些符号在公众认知的广泛性上实现了意义上的永恒定格,故这些符号的定格瞬间就被称之为“凝缩符号”。[6]“凝缩符号”的形式不定,既可以是人物与文字,也可以是典型的图像,但无一例外都会给公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从图像视角来看,这与罗兰·巴尔特的“刺点”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巴尔特在《明室:摄影札记》中分析照片与观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图像文本中存在“刺点”,即组成图像的局部要素。[7]“刺点”会在瞬间抓住观看者的注意力并使其产生痛感之类的情绪,在它的刺激下,观看者联想到其他不在场的东西。“凝缩符号”在公共实践中的截断瞬间与受众遇到“刺点”的须臾时刻,都不约而同地指出视觉符号在图像事件中受众态度与话语形成的关键性。

可以看出,上述学者对于“凝缩符号”概念的考察经历了明显的学术转向,从最初发源于梦领域内的哲学原理到后来的电影理论探索,再沿着其中蕴含的公共议题的驱动力发展至如今的视觉修辞思想,既兼顾了对图像的本质特征的分析,又结合符号在社会公共议题的修辞能力对产生的受众效果展开分析,给予了本文研究的方向与灵感。因此,本文以“大眼睛”女孩这一凝缩符号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是如何打动社会大众进而形成图像事件的。

作为凝缩符号的传播分析

作为图像事件中最活跃的文本,凝缩符号强调意义与社会情境的历时对接,致力于考察对建构社会议题、影响公众话语的传播流变。在以“大眼睛”女孩照片所主导的图像事件中,凝缩符号能够作用于广大公众的认知,为营造社会积极向善的正能量、推进希望工程之类的公益事业提供别样的认知方法。

形象生成:特殊背景下的失学儿童。 作为主导图像事件的凝缩符号,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具有一个决定性的形成时间,这一定格时刻要关注到社会背景与媒介传播实践。具体而言,凝缩符号总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提出继而受到广泛关注,意味着其中必然存在一些对国人来说意义深远的内涵。另外,如何从单一图像、人物抑或是话语变成凝缩符号,离不开媒介在这一过程中的传播助力,正是经由媒介的多次传播使得该符号频繁出场最后存于公众脑海。

追溯上世纪90 年代的中国社会,“贫困”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中国于1986 年第一次制定扶贫标准,以206 元为标准线对应出1.25 亿贫困人口,随后又于1994 年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8]从一系列的政策中可以看出,“贫困”无疑是压在全国人民心头的一块巨石。加之当时中国正值社会经济转型之际,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某些省份,比如宁夏、云南、广西、青海等省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很多儿童的教育无法得到保障,大批失学儿童引发公众关注。

在“大眼睛”女孩这张照片中,图片色调只有黑白两色,图中有小女孩握笔的手、干裂的嘴唇以及最引人注目的大眼睛。尽管这张照片所包含的元素并不算多,但小女孩手中的笔以及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无形中锚定了该图像的意义生成,向公众指明了解读的方向——求知。最初这张照片只是作为由共青团中央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面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希望工程的宣传照,但很快就在各大媒体的传播中变得意味深长,逐渐脱离原本宣传照片的桎梏而具有构建社会议题的力量。一方面,“大眼睛”符号被公众看作是农村留守儿童渴望读书却囿于家庭条件无法继续学业的符号内涵,这使得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以读书为大”的观念受到冲击,公众自然产生一种爱怜、移情的情绪,图像由此成为社会议题建构的话语资源。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尚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还未摆脱“贫困”这顶帽子,“大眼睛”女孩的儿童身份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新生萌芽的力量,在向公众昭示着这一困境的同时又寓意着下一代是祖国的希望。

意旨凝缩:集体主义下的公益事业。 回归至这张照片的最初,希望工程期冀通过这张照片唤起国人同情之心。曾主管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宣传部门的原青基会副秘书会长郗英杰说过,希望工程的第一推动力来源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即恻隐之心、仁爱之意。[9]不同于文字的表述性,以恻隐、同情为核心的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在视觉图像的实践中更具有感染力,因而经由各类媒体与受众的合力作用,这张图像凝缩成为了富有特定意义的符号。那么,受众在这场由“大眼睛”女孩主导的图像事件中发挥着怎样的助力?这需要人们转向受众角度,去把握凝缩符号所包含的社会议题。

霍夫斯泰德曾着眼于文化的差异性提出衡量价值观的四个文化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和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在文化维度理论中,集体主义倾向越高,对集体的忠诚度或者说责任感就越大,即“在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常说‘我们’而不是‘我’”。[10]而在他的调查中显示中国的个体主义指数极低,明显属于集体主义。有学者基于中国国情,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强调从集体利益出发,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11]在中国语境下,集体主义中的个体都将集体作为共享的信念放在首要位置,人们对待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可以说是“公而忘私”“夙夜在公”,个体从属于集体,集体的利益与荣辱高于个体;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以维持集体向好发展。这恰好可以解释“大眼睛”符号能够与受众发生互动进而拥有建构社会议题的缘由。

实际上,“大眼睛”符号的建构主要建立在受众的基础上,植根于集体主义下的中国语境。首先,“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在一众图像中被凸显出来,在署名为“老共产党员”的邓小平为“大眼睛”女孩捐款为公众所知之后,经由多家媒体的报道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成为当时的社会焦点,激活公众的集体主义观念从而快速进入公共舆论场,以视觉形式在受众维度上初具动员之规模。其次,公众在大面积接触到该图像后开始走向符号的核心,受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崇德向善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所牵引,“大眼睛”符号开始以“劝善”为主题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影响力下,公众的目光从最初的关心“大眼睛”女孩,纷纷给她捐款,到后来将目光转向至其他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最后,媒体再度出场对这个符号进行传播,传播主题已不限于“大眼睛”女孩本人,但始终围绕“公益”这一核心意旨,可见该符号已然在受众层面构建了稳定的集体记忆,创建了公益的意义凝缩。“大眼睛”符号承载了中国社会集体主义语境下公益的意旨,成为跨越媒介形式的图像符号。

情感流动:公益回馈下的大众实践。“社会决定情感的产生,情感决定社会的建构。”[12]这意味着情感在社会建构这一行动里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因此,考察“大眼睛”这一凝缩符号建构社会议题的过程,也应该要考虑情感在其中的促进作用。细数由“大眼睛”符号所主导的图像事件,不论是多年前的求知女孩还是如今的人大代表,这些新闻所引发的现象级关注都离不开公众情感的在场。具体来说,“大眼睛”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情感能量,具有传递希望、依靠读书改变命运的象征意义,而这些在中国语境下是公众的情感触发点。其实从“大眼睛”最初进入公共领域引起舆论关注开始,直至30 多年后的今天再次进入引发关注,情感一直在其中起着烘托的重要作用。

不难看出,将情感放置于“大眼睛”女孩图像事件里时,公众与符号成了相呼应的两个点,情感就具有了流动性。在以往的图像事件中,情感的发生往往是单向的、一次性的、难重复的,符号无法向公众发出反馈;而“大眼睛”符号能够再次成为社会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符号做出了反馈。可以说,30多年后的今天,这场图像事件形成的关键之处在于该符号所蕴含的巨大情感力量。

公益是人类道德的表达,通常与“无私”联系在一起。30多年前,“大眼睛”女孩因为这张照片被社会公众关注,不仅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还由国家负责其大学学费,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由中国公众参与的盛大的公益实践。而在30 多年后的今天,“大眼睛”女孩的身份从当初的受助者变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者,这一符号再次出现在公众眼前并掀起注意力旋风,时隔多年再一次形成了图像事件,激活了公众关于“大眼睛”女孩的公益实践之记忆。正如林郑月娥告诫儿子说,要对别人的善意有所交代。“大眼睛”女孩之所以在30 多年后再次引发关注,活跃在社会公众的话语里,就是因为她成为人大代表一事让公众看到自己的善意得到了回馈,这是以中国公众长久以来的传统道德观念为基础的向善思潮在互联网上的反映,汇聚了“乐于助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社会价值观。

结语

在视觉文化特征日益凸显的今天,本文观察到“大眼睛”女孩已然作为凝缩符号主导并形成了图像事件,从30 多年前的求学儿童到如今的人大代表,凝缩符号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从未停止,而是逐渐转化成更深层次的构连。通过考察分析可知,“大眼睛”女孩这一符号之所以数次拨动中国公众的心弦,其间经历了形象的生成、意旨的凝缩以及情感的流动三个方面的活动。值得思考的是,在后来的公益宣传中较少出现这种盛况,大多是风格相似、内容雷同的照片,这就需要人们思考是否准确把握了当下的视觉语境抑或是文化语境。究其根本,还是应回到凝缩符号的最初,找到巴尔特所说的“刺点”,以其扩张性力量与受众建立视觉上的强关联。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议题眼睛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