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竖笛教学的探索与经验

2023-08-07 01:32陈桂玲
乐器 2023年7期
关键词:艺术素养

陈桂玲

摘要:高音八孔竖笛以结构简洁、小巧轻便、性能完备而深受中小学音乐课堂青睐。它为音乐课堂教学增添许多音乐的快乐同时也给师生带来诸多教学上的困扰。本文阐述了在农村地区,开展竖笛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多年来的教学总结。

关键词:农村音乐课  竖笛教学  艺术素养

德式高音八孔竖笛教学在初中音乐教材中占一定比重,但在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竖笛教学的并不多,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匮乏,另一方面对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笔者在多年农村音乐教学中坚持开展竖笛教学多年,总结了一套教学经验,亲眼看到了学生们通过学习竖笛演奏后,可以主动探究曲谱,积累乐理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一、教学中把握几个关键思维

1.以艺术素养为教学目标

竖笛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吹奏的技术,而是通过学习竖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综合素养和艺术素养能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之初,就有这样的教学思考和追求,才能在无法预知的课堂教学中,永远对学生保持一颗平和、爱护的心。

首先,要为学生树立课程“小目标”,并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对竖笛产生巨大兴趣,这是教学的关键一步,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跟随老师由浅入深开始练习。在每次讲授新课前,首先要给学生做示范,讲解吹奏要领;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是教师巡视教学、查找学生各种问题的好机会。在齐奏中带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课后自主练习。

其次,发挥合作艺术的功效。合奏中会产生巨大的快乐,会让学生们对竖笛学习充满兴趣。在合奏中,教师可以经过观察、巡视、仔细倾听,帮助学生总结演奏问题,从而达到统一的教学目的。

2.先培养乐感再提升技术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教师首先确保教学示范、赏析到位,培养学生们的乐感,提高旋律唱、听的能力,从而带动演奏技术。然后再带领同学们唱谱、双手持笛按指法,分乐句反复训练,指法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再吹奏竖笛,这样既能减少噪声的产生,还能巩固指法和培养旋律感,重、难点节奏也容易掌握突破。处理好音乐、技术的关系,用乐感带动音乐演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识谱能力、指法学习是竖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上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多交流,时间久了,学生逐步养成了爱提问、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实践与经验积累

1.教学实践与经验

音乐课堂展开竖笛教学存在两大难题:一是集体课教学难,学生数量多,教学进度难以统一;二是农村学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音乐素养培养有一定难度。针对以上情况,可采用以下几点具体教学实践:

(1)课堂组织和教材运用。鉴于农村学生使用的是循环教材,没有自己的课本,教师将初一到初三重要的竖笛曲目搜集、整理、制作成课件(音频、视频、图片的配套整理加工)。另外师生一起装订、制作竖笛小册子分发给学生,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可以巩固练习。笛声凝结着师生共同的智慧和汗水,怎能不声声入耳,声声入心。再比如,教材上的竖笛指法表,多以课时为单位,每节课重点讲几个音,图片相对小,讲了后面忘前面,为了加强直观教学和竖笛指法的完整性、连贯性,笔者在网上搜出竖笛指法表高清图片,大屏幕打出来清晰很多。当挂出竖笛吹奏示意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演奏姿势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重要。身体保持正直,肩膀放松,两眼平视前方。笛口放入口中,不要顶住牙齿。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大拇指封堵竖笛背孔,其余手指负责封堵就近的笛孔,初学者的指肚封堵往往不够,容易跑位,这是需要单独训练的。特别是C大调的do、re、mi,常常偏高八度,或者直接吹破音、杂音。老师要先给予正确的气息训练,左右手持反,笛嘴和笛身错位,鼓起腮吹气息太足,笛嘴含得太深或太浅,手指按孔方法有误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指点。

(3)合奏与分组穿插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时,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指挥练习,此时可以进行个别技术指导,在分组教学时培养学生根据老师的手势进行演奏,从而达到整齐划一的结果。在个别指导过程中,学生自由操作、实践环节可以两两组合,你吹我听,我吹你听相互配合,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仔细用耳朵聆听,鉴别声音的优劣,注意气息调整。完成从声声刺耳、声声入耳,再到声声入心的教学过程。

(4)发挥学生艺术特长带动班级学习。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的采取小组合作,充分发挥音乐课代表、组长的作用,实行课代表和组长负责制。即由教师考核课代表和组长,课代表和组长再考核组员,制作考核量表,分发给组长、负责人。教师适当抽查督促,并作好记录汇总,完成的曲目加分,计入期末总成绩。课代表和组长是音乐教师长期观察选拔音乐基础相对过硬的同学。这样执行下来,省时、省事,还对全体学生完成曲目了如指掌,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为学生心中“播种”音乐的种子是农村音乐教师最不容易完成,也是最需要的工作。教学是教师“输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认真备课,抓教学细节,才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竖笛演奏基础,并且让学生对竖笛产生兴趣。

三、部分学生心得

华士实验中学七(13)班李梦如:“上学期开始,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开始教授竖笛,也许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乐器的缘故吧,我对学习竖笛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开始,我对指法并不熟悉,因此吹奏的曲子也总是断断续续,每次课上我不懈努力练习指法,从do到si,渐渐地我开始熟悉指法,于是便开始吹奏乐曲。课上的时间不够,就把谱抄下来,带回家练习。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雪绒花》,没事时就拿出来吹吹,高兴时吹,难过时吹,慢慢地我学会了《茉莉花》《同桌的你》《无锡景》等。不能说很好,也应该不错了,除了书本歌曲,我又把目光转向了其它歌曲,希望学会更多的歌曲,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小小的竖笛,带给我许多的快乐,消除我许多烦恼,在音乐的道路上,我要更加努力,创造出好的成绩。”

华士实验中学七(1)班胡锦萍:“记得有一次,我学吹《无锡景》,起初我吹得并不好,音经常吹破掉,最后通过努力练习,我终于学会了吹奏,心里可高兴了。通过这次吹奏练习,让我受益匪浅,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管铁杵有多粗、有多硬,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两位同学的心得,已经充分体现了小竖笛,大作为。孩子们在竖笛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究,从中获得快乐和无限能量,因而更加热爱音乐、热爱学习,从而热爱生活!

总体说来,教师的教学出发点以学生为本,注重实践、体验,以美育人。由初期的声声刺耳到中期的声声入耳,再到后期的声声入心,就是对“美”的教育的层层递进。竖笛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不断磨合的过程,是见证学生竖笛吹奏技艺成长、进步的过程。竖笛教学是一门长期的教学任务,教育工作者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总结竖笛学习经验,期待从教育部门和农村地区相关部门,都来关注这一部分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工作,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創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年04月第一版。

[2]曹理、缪裴言主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3]韩中健主编《竖笛演奏与教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6月第二版。

猜你喜欢
艺术素养
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之管窥
浅析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及其培养方式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科艺结合视角下的幼儿艺术素养培养研究
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民间美术对幼儿艺术素养的培养研究
情理交融夯实绘画基础研究
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美育:重构中学校园生活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