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朴素浑如田家翁

2023-08-07 04:35许兴达
党史文汇 2023年7期
关键词:总司令八路军朱德

许兴达

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朱德同志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成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 ‘ 人民的光荣,周恩来同志称赞朱德同志的革命历史 ‘ 已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这是党和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朱德同志当之无愧!”“朱德同志在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朱德出身贫寒,始终保持着一名劳动者的纯朴本色。他严格要求自己,与战士们一样吃糙米野菜、穿粗布衣服、住草棚窑洞,从来不搞特殊化。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以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同甘共苦的平等思想,深刻地影响和引领军民团结一心,最终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到第一次见到朱德时的印象,说他朴素得简直像个农民。山西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对朱德也中肯又真实评价道:“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朱德的扁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经常往返100多里地,挑着100多斤粮食。他的率先垂范深深影响了大家,于是,每名战士都自觉地把箩筐装得满满的。在极端艰苦的长征途中,他和战士们一起风餐露宿,忍冻挨饿,把仅剩的青稞面给虚弱的战士吃,自己却吃草根、树皮和野菜;他一点架子都没有,路上经常给战士们扛背包、挑担子,让伤病员骑自己的马,还帮着在前面牵马缰绳,常常被误认为“老伙夫”。

全民族抗战时期,他带头开垦荒地,挥锄种地,拉犁耕田,和广大将士共同开垦南泥湾,将西北荒滩变成“陕北的好江南”。他常说:“我本人身体健壮,可以和战士们共同生活,跟他们打成一片。”这种淳朴的作风和这些平实的语言,一下子缩短了他与将士们的距离,获得了八路军广大指战员的尊敬与爱戴。

1938年,日军对晋东南、晋西北、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扫荡”和“围剿”,对退到晋西南地区的阎锡山也逼得很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认真分析了阎锡山举棋不定、进退维谷的矛盾心态,决定朱德从延安返回太行山八路军总部驻地途中,亲赴吉县推动阎锡山抗日。这年11月,朱德一行乘坐卡车,经甘泉等地,后到达宜川县城。从这里到黄河渡口没有公路,卡车不能再继续前行,朱德等人只得转为步行。随行的留守兵团司令部偵察科科长黄朝天和战士们费力找来一匹马,想让朱德骑。朱德见状严厉批评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坚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怎么忘记了?你们这是违反纪律呀!赶紧把马送回去。我也有两条腿嘛!我也能走。”说完迈开大步前行。黄朝天脸羞得通红,只得让人赶紧把马送了回去,小跑几步跟上朱德。一会儿后,朱德对战士们说:“你们还记得长征吗?”“怎么会不记得?我们大都是长征路上走过来的。”“我在长征时候还见过毛主席哩。”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句。朱德感慨道:“长征路上,我们有多少困难。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树叶、青草、鼓皮、皮带……草鞋穿破了就打赤脚。一路上,天上有飞机不停轰炸,前面有敌人随时阻击,后面有敌人一路追击,左右还有敌人不时地侧击。现在的条件可比那时候好多了,我们还有汽车坐,这点路走走有什么要紧?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呀!”

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谢总司令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和人民生死与共、风雨同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而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永远是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最基本条件。纵观朱德一生的一个突出思想,就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利益铭记在心,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曾经说过:我军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从人民出发,为人民服务。只有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群众生活得到改善了,才能实行人民战争。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指出:“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在太行山上,朱老总体察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充分依靠群众,指挥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战时期,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多地转战。其中有一处便是武乡县砖壁村。他所住地方的窗户外头,有一盘大石碾子。初到这里的一天傍晚,在处理完公务后,他准备去找老乡们聊天谈心时,看到一位老大爷吃力地推着碾子在磨面,他三步并作两步赶过去,帮老人家推起来。老人见是朱老总,连忙阻止,朱德不但没放手,还与老人一边推碾子一边聊天。在交谈中,朱德得知老人家是抗属后,又聊起打鬼子、求解放等。老大爷和朱德聊得特别投缘,后来只要碾粮食磨面时,总是到碾盘这边找机会和朱老总聊天。没过多久,村里就传开总司令帮助老人推碾子的事。于是,大伙儿都来这里推碾子,朱德也利用这一时机,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努力生产,打败鬼子得解放。这碾磨的碾子如同一个同心锁,让共产党、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乡亲们还编了一首歌谣,至今依然广为流传:“砂石碾,嘟辘辘转,朱总司令帮咱推石杆;碾米轧面讲抗战,贴心话儿堆下一碾盘。”

1939年三伏天,砖壁村干旱缺水。村里的井枯竭后,老百姓只能到离本村较远的地方去挑水吃,很不方便。朱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带领战士们在村子周边四处寻找水源,终于在洼子里找到一个常年积水的“白龙洞”和一股饮羊小泉。朱德说:“当前,老乡的吃水问题是当务之急,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要处处关心人民的疾苦,为老乡解决问题,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挖井抗战的歼灭战。”说干就干,朱德以上率下,和战士们一起挖井,他还边干边鼓励大家。没过几天,40多米深的一口水井就打成了。乡亲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他们发自内心感谢共产党八路军。砖壁村人还给这口井起名叫“抗日井”,并在井旁立碑,上书:“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感谢总司令。”老百姓们还编了一首歌谣,一直传唱至今:抗日井啊抗日井,红砂甜水清粼粼;吃水不忘八路军啊,日夜想念朱总司令。

战斗之余,朱德还命人邀请剧团到村里来演出,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人民对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更加强了军民关系。他还让军医为老百姓看病拿药,让部队帮助老百姓抢收粮食,种庄稼,开荒耕地。

1939年秋天,太行抗日根据地一派丰收景象,老百姓们个个喜上眉梢、乐在心里,可在这时,却传来日军为抢夺秋粮要对根据地“扫荡”的消息。朱德得知后,在前方战事非常吃紧的情况下,带领身边工作人员,争分夺秒连夜帮助老乡抢收小麦。朱德说:“咱们要把小麦割完,收完,送到打谷场,一粒也不能让敌人抢走。”50多岁的他和大家一起奔忙在麦地里,像小伙子一样充满干劲,直到把所有小麦都扛进老百姓家。兵民是胜利之本。朱德率领八路军,与山西军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在这里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武装力量,与日军进行持久斗争,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一个堂堂的总司令竟然写信给好友戴与龄借钱,“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让我们重温朱德在1937年11月29日写给好友的信:

与龄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

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

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養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

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

当年,戴与龄收到信件后,二话没说就给朱德的两位母亲寄去200元中币(相当于人民币4万元)。作为八路军总司令,为什么会穷困到这个地步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他1937年9月27日写给前妻陈玉珍的信中找到答案:

玉珍:

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九月廿七号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

庄弟及理书、尚书、宝书、许明扬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

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平南飞陕尚未见面,是否来山西还不知道。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

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

并问亲友均好。

朱德

九月廿七

对于这两封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专门提到,他赞叹道:“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总司令八路军朱德
身体的“总司令”——神奇的大脑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越南战争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
“沙漠之熊”——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
朱德总司令运筹攻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