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铁骑: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独立六支队骑兵营

2023-08-07 04:35药正声
党史文汇 2023年7期
关键词:雁北军分区骑兵

药正声

全民族抗战时期,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活跃于雁北、绥南地区。与独立六支队步兵营、警备六团、大青山支队以及地方游击队、民兵相配合,通过夜袭、伏击和打援的方式痛击日伪军与顽军,保卫边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帮助地方建立政权、积极参加春耕运动与开荒生产,巩固西雁北根据地。

骑兵营的建立发展

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是抗战时期活跃于晋西北的一支抗日铁骑,转战于长城内外,令日军闻风丧胆。作为晋绥边区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骑兵营的组建和演变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时期和骑兵大队时期。

独立六支队骑兵营阶段。骑兵营最初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傅生麟、赵英领导的晋绥边抗日游击第七支队(又称右玉七支队),成立于1937年11月;二是赵英、石青山领导的晋绥边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又称右玉五支队),成立于1937年12月;三是李林、王零余领导的独立营(原雁北游击第八支队)中的骑兵连,成立于1938年5月。1938年7月,3支部队合并组成骑兵营,隶属于雁北独立六支队。雁北独立六支队改编为第一二〇师独立第六支队后,骑兵营便隶属于独立六支队,王零余、刘生凯先后任营长,张生瑞和谷奇峰、李林先后任教导员。虽然骑兵营在对日作战中常有牺牲,但总体上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支活跃于晋绥边区的主力部队。

骑兵大队阶段。1940年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下辖4个军分区,后增设第五军分区。1942年9月,晋西北军区改为晋绥军区,原晋西北第五军分区改为晋绥第五军分区,原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改编为雁北第六支队骑兵营,归晋绥第五军分区管辖。12月,晋绥第五军分区和大青山骑兵支队合并为塞北军分区,原第五军分区改编为雁北支队,骑兵营改编为骑兵大队。1943年4月,王零余由延安学习后回归塞北军分区,任骑兵大队队长。1944年3月,雁北支队取消,骑兵大队更名为塞北军分区骑兵大队。

骑兵营的作战特点

上马机动,下马作战。抗战时期,面对日军机械化作战部队,传统骑兵式冲锋战术必然导致巨大伤亡。为适应新的作战形势,骑兵营将传统马上作战变革为“上马机动,下马作战”相结合的战术战法,既具备骑兵长途奔袭、灵活作战的机动性,也具备步兵攻坚、伏击和阵地战的优势。五柳沟战斗、蓝旗马厂战斗、脑包战斗等均是步骑兵相结合的典型战斗,即骑兵营先骑马行至敌军据点附近,再转为步兵袭敌,灵活高效、克敌制胜。

夜间行军,出其不意。骑兵营经常夜间行军,因为夜间往往使敌人摸不清情况,能够增加对敌作战的胜算。夜间行军贵在出其不意,因此夜间隐蔽行军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行军时不能有白马和小驹骡马,可以保证目标隐蔽和行军安静;此外在据敌不远处将战马存放,三分之二战士下马袭敌,其余战士守护战马,保证夜袭的出其不意。拉风寨战斗、杀虎口战斗、王庄窝战斗等均是骑兵营成功夜袭敌人的典型战例。

长途奔袭,机动作战。骑兵营相较于步兵和重骑兵没有重武器,最大优势便是长途奔袭,机动作战。骑兵营能够快速奔袭远处毫无戒备的敌人;速战速决后又可在敌人增援前及时撤退;在行军途中遇敌时也可迅速撤离。1943年,骑兵大队利用长途奔袭、机动作战的优势,转战8天8夜,战斗14次,途经10余个县,行程2000余里,活捉敌特务队长吴贵,大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步骑配合,时刻歼敌。骑兵营以骑兵战术为主,步兵战术为辅,在攻坚战和巷战方面相对于步兵还是略显不足,故只有骑兵营与步兵协同作战,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军作战优势,极大震慑了晋西北日伪军。他们躲在据点内担心被步兵突袭,在公路上运输物资担心被步兵伏击,在据点外担心被骑兵奔袭,等待增援时担心被骑兵打援,逃跑时担心被追袭。程缑村南山伏击战和王庄窝战斗便是骑兵营通过与步兵协同作战取得的胜利。

骑兵营的抗战贡献

(一)长城内外,铁骑扫敌

夜袭。骑兵营大部分战斗均是夜袭战,如厂汗营战斗、黑老窑战斗。骑兵营通过夜袭长城内外大小据点的日伪军,使其龟缩在据点内不敢轻举妄动。1939年2月,夜袭厂汗营据点,仅用一小时便使其不复存在,保障了周围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1940年6月,日军出动大规模兵力向洪涛山和黑驼山进行大“扫荡”,骑兵营于5日凌晨4时成功打掉黑老窑据点,黑老窑战斗的胜利,打乱了敌人对根据地的“围剿”计划。

伏击。曾小坊战斗、左小峰战斗均是典型的伏击战。1939年6月,在情报准确、地理优势和骑步兵战术战法配合下,骑兵营、步兵一营和100多名民兵在左云曾小坊仅用一个多小时便成功伏击日军,破灭了日军挤走游击队、挤垮根据地的阴谋,打乱了敌人战略部署。1940年3月,步兵三营与骑兵营在左小峰山上成功伏击了准备到南汉井抢劫的日伪军300余人,有力打击了日伪军大张旗鼓抢劫粮食的嚣张气焰,保障了当地群众安全。

打援。通过骑兵营的强机动性实现对敌援军的有效阻击。鹅毛口战役作为其打援的经典案例,为恢复抗日根据地山区与平川、铁路之间联系,及开展敌后抗日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1938年9月,独立六支隊对鹅毛口守敌情况详细侦察后,由步兵二营主攻,骑兵营依靠其强机动性在怀仁公路附近打援。在骑步兵配合作战下,鹅毛口战斗取得重大胜利,共击毙敌军30余人、俘虏80余人,缴获枪支60余支。

袭扰。骑兵营依靠机动灵活的作战特点,通过破坏铁路、割断电话线等手段切断日军各部队的联系,为友军争取有利战机。1940年百团大战中,在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步兵营及地方民兵的协同作战下,通过破袭同蒲铁路导致大同至朔县铁路全面瘫痪,切断日军各部队之间的快速支援,有力支持了一线作战的主力部队。1943年,骑兵大队根据晋绥分局“向下钻,深入群众工作;向前钻,开展伪军、伪组织工作”的指示,率领游击小组割断马营据点数十里的电话线,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络,有力开展了对伪军的宣传争取工作。

反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随着日军对国民党的政策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时阎锡山也发动山西十二月事变,命杨集贤肆意残杀晋西北抗日军政人员。因此骑兵营在打击日军的同时,也肩负反顽任务。1939年12月,在李林、屈健等领导下,骑兵营、步兵二营配合兄弟部队发动著名的“一夜成功”反顽斗争,俘虏169人,缴获枪支78支,并摧毁大同西部“精建会”“突击团”等反动组织,粉碎阎锡山的反共阴谋。骑兵营反顽斗争的胜利打击了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保障了晋西北各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和雁北地区抗战工作的稳步开展。

剿匪。抗战时期,晋绥边区土匪与日伪军、国民党顽军相互勾结,祸害百姓。为保障群众安全,骑兵营担负起剿匪任务,1938年至1943年,剿匪百余次,毙伤伪军700余人、俘敌300余人。其中,以丰东剿匪最为典型。1940年3月,骑兵营奉命剿灭威胁丰东抗日根据地的自卫团,侦察到伪团长邢安民的活动规律后,骑兵营与兴丰县游击队成功剿灭了自卫团伪军,仅邢安民率数人逃脱。丰东剿匪的胜利,保卫了丰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支援了晋绥边区和绥南的抗战。

(二)开荒种地,积极生产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和“三光政策”,导致根据地的粮食短缺问题日益加剧。骑兵营在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积极参与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以1943年冬季开荒和1945年春耕运动最为显著。

1943年冬,骑兵大队与整风教导大队在偏关地区开荒种地。开荒策略为:一是分组管理,将队伍分为中队、分队和组,每组约为10人,每分队约30~40人,每中队约100人。二是设立目标,进行生产竞赛,从最初每人每日开1分到3分荒地的目标,到每人每日开3分,力争日开5分为目标,再到每人每日开3分梢林坡地为突击手,5分以上为先进生产者,1亩以上为劳动模范。三是总结经验,通过学习骑兵大队队长王零余“利用坡度倾角实行隔离开挖以及梢林坡侧面围砍、扫小深挖”的开荒经验,战士们进展神速,超额完成目标。据统计,此次骑兵大队开垦荒地共计200余亩,播种的胡麻产量高达1万斤,减轻了边区农民负担,改善了根据地生活,为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提供了物质保障。

1945年,塞北军分区为保证粮食供给,将部队分为7个开荒单位开展春耕运动,分别为分区、休养所、警卫连、教导大队、二营、骑兵大队和三大队。《塞北军分区春季生产工作总结报告》中记载了此次开荒的成果,骑兵大队开地数为每人2.6亩,居第四位;菜地数为每人4.5亩,居第五位;副业为每人两头猪,居第五位。骑兵大队在春耕中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为参与人数少,全队共有95人,实际参与者仅40人,参与率不到50%。这是因为骑兵大队作为战斗部队,在春耕中必须留出大部分兵力警戒、打击敌人,其在开荒运动中曾参与南丈子沟战斗、北丈子沟战斗、韭菜庄窝战斗等。尽管骑兵大队在春耕运动中排名靠后,但仍以小力量创造了大成果,保证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减轻了百姓负担,并为夏季和秋季的反攻提供了粮食保障。

(三)创建政权,支援后勤

骑兵营在抗战时期的主要贡献为对日作战、反顽的军事贡献和开荒、生产的经济贡献。此外还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护送干部、伤员、物资越过封锁线,并肩负通信侦察任务。

“马背政权”。抗战时期,骑兵营不断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政权,因此又被称为“马背政权”。同时还积极宣传抗日思想、动员广大群众支援前线,发挥了其作为人民武装而应有的政治功能。如1937年10月,骑兵营、警备六团以及邹凤山支队共同开辟了左右凉抗日游击区,动员200余名当地青年参军,后因日军“扫荡”,游击区遭到破坏。1938年8月,骑兵营再次挺进右玉西山,组成左右凉丰工作团,建立左右凉丰抗日民主县政府,经不断发展,成为晋西北地区与大青山地区联系的纽带。

特别运送。骑兵营不仅凭借迅速、敏捷的优势打击敌人,还肩负着护送干部、伤员和运送物资越过封锁线的使命,保障边区人员、物资的流通。骑兵营负责特别运送,具备如下优点:一是减少伤员死亡率;二是提高运输效率,有效保证物资供给;三是保证领导安全,为抗战的胜利积蓄力量。1938年10月,骑兵营成功护送晋绥边特委全体机關人员到左右凉丰地区,使绥南地区的抗日工作重新恢复起来。1942年6月,骑兵营护送公粮和烟税款由右玉东山到偏关地区,途中遭敌两次袭击,经奋力突围,终将物资成功送到偏关。

通信侦察。骑兵营还将长途奔袭的作战优势运用到各部队、各政权之间通信工作中,保障各部队、各政权之间的联络;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长承担侦察工作,骑兵获得的精准情报,帮助我军在多次作战中有效扩大了战果。

独立六支队骑兵营作为共产党领导的骑兵部队之一,继承了传统骑兵的作战优势,并结合作战形势推陈出新,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骑兵营与大青山骑兵支队在长城内外协同作战,粉碎了日军分割大西北的企图,保障了晋察冀与陕甘宁边区的安全;同时扼制了华北日军北上与德国夹击苏联的阴谋;还与晋西南新军共同粉碎了阎锡山的反共阴谋。骑兵大队“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边战斗、一边生产”进行开荒生产和春耕运动,缓解了晋绥边区的粮食危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责编 李志岗)

猜你喜欢
雁北军分区骑兵
骑兵政委 邓永耀
怀念雁北
骑兵之败
蒙古骑兵,所向无敌
大雁北飞又南归——寻访原红一军团供给部科员蓝勇的人生足迹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Effect of Hydrogen Reduction of Silver Io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of New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PEI/Pebax2533/AgBF4Composite Membranes*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秦代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