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珠峰登顶救人的范江涛、谢如祥

2023-08-08 15:45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尔巴救人登顶

登顶珠穆朗玛峰,是很多登山队员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很多人要经过多年从身体到心理的准备,还有不菲的经费投入。湖南登山队的范江涛、谢如祥却在他们离登顶就差400米,且身体状态正常和氧气充足的时候,选择了放弃。2023年5月18日晚8点20分左右,范江涛、谢如祥一行人攀登到珠峰海拔8400多米的位置,看到有一个登山者倒在那里,“那个人右手没有戴手套,手已经发黑了,左手戴了薄抓绒手套,没有看到羽绒手套。整个人在颤抖,向右倒卧缩成了一团,连体服也破损得比较严重。”不救,她只有死路一条;救,自己就要放弃登顶,还未必能够成功营救。面对夏尔巴向导的反对,他们“已经坚定了救人的决心并开始向下移动”,“在夏尔巴向导一遍一遍的询问中,不断地给出肯定的回答”。范江涛、谢如祥救人时没有过多的犹豫,“不论最后结果如何,要把她拖到C4营地”。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两人终于将生命垂危的攀登者安全救到营地。

现实生活中,遇到有人路边昏倒等情形,如果不伸出援手,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可在珠峰上不同,因为条件极度恶劣、营救异常困难,不施援手更多的是出于不得已,公众也会理解。“海拔8000多米,别说救人,你拿瓶水都觉得累,何况你还搀个人,那个人已经失去行动能力了。”这绝不是其他登山队员只顾自己的梦想,不顾他人的死活,而是一旦选择营救,可能要付出更多无谓的牺牲。这也是很多登山队员罹难后被留在珠峰上面,直到现在都没有被运下山的原因。明知高度危险,毅然选择救人,范江涛、谢如祥的壮举显得尤为可贵。人生能有几次机会攀登珠峰?“营救最艰难的是决定要放弃自己多年的梦想”,放弃登顶的确可惜,但范江涛、谢如祥都表示,并不后悔,“登珠峰是个人理想,但这没法和生命相比”。

生命至上 道德选择 人性之光 放弃的意义

范江涛、谢如祥选择放弃登顶珠峰,是因为有比登顶珠峰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们暂时没有实现为之准备了许多年的梦想,却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雪山上绽放出温暖的人性之光。山登绝顶我为峰,与征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相比,对生命至上的坚守更加伟大。许多人在登頂珠峰的路上留下了诸多永不放弃的豪迈和一再突破的纪录,但他们放弃登顶救人的壮举则是一座刻在珠峰上的人性丰碑,虽没站上世界之巅,但站在了人性之巅。

猜你喜欢
尔巴救人登顶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夏尔巴族源与迁徙历史再探
登顶
救人命的灭鼠药
诸葛瑾救人
登顶乞力马扎罗
吴燕 福建女子登顶珠峰第一人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夏尔巴人研究综述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