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峰评价,让生命更有力量

2023-08-10 18:05邵莹
新校园 2023年6期
关键词:登峰育人生命

邵莹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了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自2002年开始探索基于三主体育人策略的评价一体化实践,经过近十一年的探索、研究、实践和应用,实现了登峰评价体系与少先队争章、信用评价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登峰评价体系,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登峰评价,让生命更有力量”评价成果。

一、立德樹人,主体共生,聚焦评价的主体性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是“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主体,将育人功能放在首要位置。

从时代背景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充当了新的角色,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将家庭教育进一步提升到了法律层面。家长不仅是有目的的教育实施者,还是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环境创造者。由此分析,在学生整个发展过程中,个体、家长、教师所起到的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各自之间需要有效的及时补位以及互相影响,只有三者都在良性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达到生命成长的要求,才能互相推动。

从育人主旨来看,学校实施教育和受教育的对象都是人,是生命,我们所追求的是人的成长,生命的挺拔。站在育人目标的角度:人字的一撇代表的是健康的体魄心态,优秀的品性习惯,昭示着发展的高度;一捺代表的是扎实的学识智慧,突出的才能素养,昭示着发展的宽度。所以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品体如岳,才智如峰”。同时,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处大环境是社会,教育的效果体现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人必须要有定力,否则会摇摆不定。育人主体层面:人字的一撇代表的是学校教育,一捺是家庭教育互相支撑,互相补充。

基于此,岳峰小学提出了“三主体育人”策略,学生、教师、家长皆为主体,在共同的教育目的导引下,以丰富的知识资源为基础,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与此同时,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完成自身教育任务的同时,也实现三主体三条线齐头并进,互为影响,携手向前。

三主体育人,让学生、老师、家长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影响他人,成就自我,成己达人,形成一个“生命成长共同体”。

二、以文化人,目标融合,聚焦评价的导向性

依托泰山文化,学校秉承“山高人为峰”的人本教育思想,确立了“峰文化”理念体系。遵循“人人皆可教,人人可成才,人人能登峰”的教育观,以“厚德仰岳,永攀高峰”校训精神,营造“负势竞上,千百成峰”的校风氛围,全力打造“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学术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并力求用文化的力量唤醒生命的成长。基于此,我们把育人目标与“峰文化”理念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让每一个生命挺拔如峰”的核心目标。

我们坚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人人不同,人人都好;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旅程,峰点不同,千百成峰。让每一个生命如峰般挺拔,就是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成就生命。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相信每一朵花儿都是独特的,静等花开;要相信每一棵小树都能成材,悉心呵护;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其闪光点,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努力夯实德、智、体、美、劳五大基石,为生命的精彩奠定基础。为此,岳峰小学确立了“135”教育评价目标,即围绕一个核心、依托三个主体、聚焦五项目标。

在学生主体评价目标的确定上,我们相信:人人不同,人人都好。致力于培养“品体如岳,才智如峰”的岳峰少年,建立“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体系,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爱心,有学识、有能力、有底蕴,好心态、好身体、好习惯,有活力、有气质、有潜能,有智慧、有创意、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师主体评价目标的确定上,我们坚信:总有一款适合你,人人竖起一面旗。致力于锻造“拥有工匠精神+教育家情怀”的名师团队,建立“德、能、勤、绩、格”五师发展体系,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卓越成绩的新时代优秀教师。

在家长主体评价目标的确定上,我们坚信:家家都能做示范,人人都能做资源。致力于成就“懂教育、懂孩子、懂未来”的家长群体,构建“融、助、联、学、创”五力发展标准,通过家校共治十大行动,着力打造有融合力、协同力、凝聚力、学习力、创造力的家长群体。

三、登峰评价,面向全人,聚焦评价的实效性

1.学生主体评价:构建基于“三体五育六会”评价指标的“卡章杯,两档案,一兑换”登峰评价体系

遵循“发现学生闪光点,评价激励促发展”的宗旨,树立多元评价观,立足“学生、教师、家长”三主体育人,基于“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聚焦“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交际”六类素养,分学段开发评价量表,突出评价的主体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卡”是指“登峰卡”评价的三级评价方式,即登峰卡、登峰银卡、登峰金卡三级。“登峰卡”为评价的基础卡,分德、智、体、美、劳五种,每种卡有两颗星,分别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社团指导教师针对不同方面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登峰银卡”共有6颗星,积得三张登峰卡即可到班主任老师处兑换一张银卡。“登峰金卡”共有12颗星,积得两张银卡即可到包保级部老师处兑换一张金卡。

“章”是指“登峰少年奖章”,积得三张登峰金卡即可到校长处兑换一枚奖章,并且获得由校长签发的“登峰少年奖章证书”一张,存入学生成长档案。

“杯”是指“攀登者奖杯”,每学年颁发一次,根据学生积得“登峰少年奖章证书”的数量和班主任推荐情况进行颁发。

“两档案”是指《攀登足迹档案》和《道德储蓄银行》,《攀登足迹档案》记录的是学生登峰成长的过程;《道德储蓄银行》体现的是“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德”的目的,把评价的范围延伸至家庭和社会。

“一兑换”是指设立“峰之翼登峰评价兑换中心”,实行奖励兑换机制,学生可以兑换学习用品,也可以申请兑换一次讲话、一次展示、减免一次家庭作业等等。

2021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健全少先队荣誉激励体系,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为此,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品体如岳,才智如峰”的岳峰好少年这一目标,聚焦品德修养、学科素养、健康体魄、个人才艺、劳动技能、红色传承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将登峰卡评价与红领巾奖章有机结合,探索形成了进阶式“登峰争章”激励评价体系。

登峰奖章评价激励体系以“红领巾奖章”为载体,结合不同年级队员特点围绕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制定详细评价指标,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结合方式,引导全体岳峰少年追求进步,永攀高峰。

登峰奖章共有三个等级,形成了层级式、递进式评价机制。

一级为岳峰好少年,每学年颁评选一次,学校授予个人一星章,颁发岳峰好少年证书和一星级实体奖章。二级为基础章+特色章,聚焦品德修养、学科素养、健康体魄、个人才艺、劳动技能、红色传承方面评价指标,设计了“红星章”“红旗章”“火炬章”“特色章”。三级结合不同年级队员的特点,由12~15个不同奖章构成。如立德章与信用评价相结合,根据学校倡导的“日行一善”道德教育,设计信用储蓄银行,采取积分形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2.教师主体评价:构建基于“三级六阶五面”评价指标的“信用+多型发展”登峰评价机制

以最近发展区为导向,基于“三级六阶五面”评价指标。实行“信用+多型发展”教师登峰评价。

三级,即教师成长的三个层次——岳峰新星、岳峰骨干、岳峰脊梁。六阶,即教师专业成长中入职、入规、入格、升格、建格、风格六阶段。五面,即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方面——德、勤、能、绩、格。同时,把信用评价融入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信用+多型发展”的教师登峰评价路径。

3.家长主体评价:构建基于“三懂五力”评价指标的“亲子同登峰·共成长”评价模式

立足于成就“懂教育、懂孩子、懂未来”的家长群体这一目标,从融、助、联、学、创五大支点探索家长素养提升路径,力求通过岳峰好家长评选,实现亲子同登峰、共成长的目的。

“三懂”,一是懂教育,二是懂孩子,三是懂未来。

“五力”,是家长准确定位家庭教育,正确参与学校教育,自覺提升个人素养的五大支撑点。融,即定位、参与。全体家长在家委会的引领下,定位家庭教育的职责,关心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支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助,即协同、互助。协调好家校之间、家长之间的关系,积极配合协调家长与学校上级教育部门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关系,积极参与家长护学岗、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良好全环境育人氛围。联,即沟通、协调。主动参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做好学校教育宣传员和协调员,协调和促进学校与社区、家庭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学,即自主、分享。把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培树良好的家风,利用家庭教育学习资源自主学习,及时总结家教经验并进行片区、学校、区域内分享。创,即家本、创课。立足自身职业、特长及社会资源,积极开发特长培养、实践体验、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家本课程,总结梳理家庭教育经验,开发家长微课、家庭教育精品课等资源,积极创建示范家庭。

四、课程优化,拓宽渠道,聚焦评价的长效性

学校把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作为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形成了“447”课程体系,第一个4是指国家、地方、校本、家本四个层级,第二个4为校本课程的四种类型,7是指开发语文节、数学节、英语节、艺体节、科技节、生命节、读书节等学科节课程,贯穿全年始终,并细化为日课程、周课程、月课程和学期课程。

一是“根”课程,即以胸怀家国为主的德育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们开发了“少年志”“家乡情”“民族魂”“未来心”四大板块课程。

二是“润”课程,即以传统浸润为主的人文课程。以汲取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分为“书香润智课程”“红色润责课程”“传统润心课程”和“假期润品课程”四大板块。通过“一会四礼三仪式”,在浓厚的仪式氛围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热爱。

三是“炫”课程,即以特长培养为主的社团课程。提供“艺体素养”“知识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四大类57项社团课程套餐,落实“快乐星期四”选课走班。

四是“行”课程,即以实践体验为主的研修课程。开发以“发现自我”“了解自然”“学会创造”“解读人生”和“体验社会”五“生”专题研修课程,并形成了以片区为主体组织开展的常态化家本研修课程、学校每学期一次校外体验课程和由研学机构组织的社会研学课程三个层面的研修课程体系。

基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学校充分发挥网站在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共育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发“智慧化”+“互动式”的学校门户网站,重点探索“助管、助学、助研、助联、助评”五个方面的新模式。 学校承担了“基于大数据之下的三主体综合素质评价”课题实验,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三主体评价新机制,让登峰评价更规范、更细致、更人文。

经过探索和实践,学校德育案例《创新德育模式铸就生命挺拔——基于三主体育人策略的德育一体化研究》获评教育部、山东省典型案例;《登峰评价 鞭策岳峰人永攀高峰》案例被评为山东省教育评价典型案例;《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德育评价实践研究》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正如顾明远先生为我校题词“教育就是让人变得强大”,让评价为生命成长赋能,让每一个生命挺拔如峰,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登峰育人生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创新投入的影响
颁奖活动 精彩瞬间
董志塬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