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与寻根:文化传播视角下对中国设计史的考察

2023-08-10 10:03周阳吴玥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寻根底色文化传播

周阳 吴玥

摘要:文化是设计的底色,设计史与人类的发展史是一同书写的,其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又成为文化的一部分。透过不同阶段的设计的特点,能够洞悉当时文化的动向。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梳理中国设计史的发展脉络,从古代的繁荣、近代的沉沦、现代的追赶、如今的复兴,中国设计随着中国经济基础、国家软实力一同变化。如今中华民族走在复兴之路上,硬实力已经站在世界前列,而软实力则与之不匹配。在经历了工业时代给城市带来的文化失落之后,文化寻根的实践悄然兴起。中国设计总是随社会文化思潮发生转变,而当下需要从模仿回归到寻根之上,走具有中国特色设计道路。文章以中国设计史的变迁为研究对象,以设计文化的变迁和传播为导向,分析古代中国设计注重实践和仪式双重导向的时代特点,探究近代中国设计西化的内因,剖析现代中国经历生产力大发展后寻找设计之源的过程,以期站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推动中国设计依托传统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关键词:底色;寻根;文化传播;中国设计史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3

设计是社会文化的具象呈现。自人类有了物质生产生活开始,设计便围绕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在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树立文化自信的旗帜引领下,中国设计史寻根研究迅速发展[1],中国设计将承载中华文化,迎来复兴前的最终准备。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对中国设计本源的探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成为愈发紧迫的问题。中国的工艺传统、设计传统到底是什么?对今天到底有什么价值?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国内学者基于从具体到器物的发展和工艺设计背后的文化发展两条主线,展开深度探讨[2]。祝帅聚焦20世纪以来的设计理论发展,结合文化与设计的启蒙,梳理近当代设计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3];张黎从设计史的角度切入,借助物质文化与新文化史叙述的内核,将设计史推向设计文化史的新层级[4]。近代由国外引入的“设计”概念如今正被理性看待,并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为底色被重新解码。部分学者以中国引入国外设计并进入现代设计为开端,定义中国设计史,并断言中国设计的发展短暂浅显,笔者认为这限制了研究的对象与范围,容易导致中国设计被封锁在西方定义中。应着眼整个历史长河,以具有审美属性的、精神价值的、典型的造物活动淡化设计名词本身的符号属性,专注实践本身。

1 实践为媒:古代中国设计的历史呈现

中国设计学之“源”,以制器的“材”“工”概念为逻辑起点,以设计原理为核心,以“辩民器”为要旨,以儒家礼乐制度为框架,以“巧”“美”的概念为功用,以“明道修齐治平”为社会目标,这构成了中国设计学的早期(早熟)形态[5]。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形成了孕育于农业实践中、依托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由此诞生了以农耕文化为根基的早期设计,推动着农业社会物质水平的提升和“物”的升级。设计“物”经过劳动实践不断改良,推动农耕效率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封建王朝的制度、文化,形成与农耕文化对比显著的宫廷文化,由此衍生出古代中国设计的另一面。以实用主义为内核的农耕设计文化与注重审美价值内涵的宫廷设计文化,是中国古代设计的主体。

设计物最基本的文化属性是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品质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这是设计物的根本价值[6],与农耕生产实践中诞生的设计不谋而合:设计需要适应地方自然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负担,优化农业生产生活实践,其践行着从“劳动生产中来、到劳动生产中去”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改良与升级后的设计又获得了更广的传播,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此过程中,更加适应民众生活生产实践的设计被进一步传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使用,推动社会发展,群体认同在此过程中被强化,并借此完成了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大一统。

由古代农耕文化发展而来的设计体现了设计文化的廣度,而与民间设计文化相对立的宫廷设计文化,则更能体现古代中国设计深度的一面。宫廷设计文化侧重审美价值与制度文化的展现,因其享有民间设计不具备的资源,故能集中物力、财力尽可能地打造独家设计。与西方宫廷不同,中国古代宫廷是综合性的建筑群体,集城市广场、宗教寺庙、办公机构、休闲庭院等于一体,融合了政治、宗教和世俗生活,以皇帝与权力为核心,体现了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巨大权威[7]。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文化是中国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不论是城市建设的设计文化,还是宫殿、坛庙、陵墓、住宅的设计文化,乃至亭台楼阁、园林风景的设计文化都独树一帜[8]。以人为本、礼乐等级制度、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思想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发展形成独特的设计理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思想,造就了我国独一无二的古典建筑理论体系[9]。

总之,中国古代设计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中国设计文化的产生与土地、粮食、生产工具、气候等农业符号密不可分,其融合了儒家、道家的学说,最终铺陈出中国设计的文化底色。

2 技术转向:西风东渐下的嬗变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门被坚船利炮推开,受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传统设计理念几乎被全盘否定。民间设计与官方设计之间的平衡被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打破,以“资本逻辑”“人的逻辑”“环境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向中国设计发起了挑战。

模仿与学习成为中国设计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主题。正如培根所言,人通过技术转型而建立起一个面向宇宙的人类“技术王国”,最终人经由技术成为自己的上帝[10]。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古代设计理念遭受工业文化的冲击,毫无招架之力。故工业文化被国人升级为“文明”,如此,以技术为内核、注重征服自然的西方设计逻辑受到渴望先进技术、力求跨越式发展的国人的全面肯定。为了迅速缩小与西方设计的差距,中国的现代设计摒弃了传统设计文化要素,全身心地投入技术转向,以期打造出“现代的设计”。

宫廷设计的符号、理念跌落神坛,西化成为潮流,中国开启了以技术转向为开端的现代设计史篇章。“去土存洋”观念风靡,其中又以建筑设计的变化最为直观。西方的设计文化率先走进日常,西式建筑在民间和官方层面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古典主义、哥特复兴等各种风格的西式建筑受到追捧,不同的建筑风格和代表作品同时流行[11]。这场由技术传导的中国设计领域的“地震”,由城市传向农村,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遍及中华大地并影响至今。

自此,学习先进的现代技术成为中国大众的目标,这样的技术转向快速改变了物质基础,导致了设计及文化的突变。

3 文化反省:中国设计文化的本体之思

现代化成为中国近代设计师的标杆,通过打倒“落后”的古典设计,完成技术的全力转向。但受制于生产力的巨大落差,强目的性、功能性的中国近代设计发展艰难,又随着经济基础的完善迎来了新的变化。

西方设计文化终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西化设计的空中楼阁在中国的现实基础上越发站不住脚跟,国人开始重新探寻中国设计的文化底色。当代社会,人们热衷于通过寻觅物品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境下,后现代思潮在城市里悄然兴起,逐渐影响了设计者们的思想。与此同时,经历了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及信息时代悄然而至。人们开始注重技术和人文的结合,呼吁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12],文化寻根的实践活动在此时的中国逐渐拉开序幕。

例如,国潮风产品大量出现,并深受人们喜爱。与起初模仿和学习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相似,最为显眼而具有低语境的设计成为人们文化寻根的第一步。从虚无的理念到具体的物件,设计将目标符号化,并展现在设计品最醒目的地方,突出设计的定位和理念。但是这样的贴牌设计缺乏民族文化的融入,无法引起民众的共鸣。于是,代表传统文化的图腾被设计领域所关注。设计师们开始在古代艺术品、传统工艺品中寻找设计灵感。同时,各领域的符号元素也开始出现在设计之中,如水墨、神话、生肖、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符号元素,这些传统符号成为设计寻根的新一轮主题。随着文化寻根实践的深入,流于表面的符号化设计逐渐深入,从符号到工艺的挖掘,再到传统设计理念的回归,中国现代设计终于开始触及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底层逻辑。

张岱年先生认为,创新所形成的综合是通过改变旧事物而产生的新事物。这一过程一方面否定了旧事物,另一方面又保留旧事物的优点,并将其加以提炼、推广;同时还有一些创新,最终事物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出现。设计的综合不仅仅是对旧事物的简单综合,更是推翻旧思维来创造全新的事物[13]。在设计层面,推进传统文化设计创新的过程,正符合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的理念。传统文化设计创新,是真正以中国自身的方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设计体系的过程[14]。只有立足于自身实际,才能看清民族设计真正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国设计的底色,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基石。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不仅要实现技术的升级,更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嵌入,必须着力打造中国设计的现代民族设计内核。当前是文化自信高涨的时期,是中国设计蓄势待发、提升传播维度的最佳时期。在民族复兴的机遇期,中国设计需要明确自我定位,顺势加强民众对中国设计的民族认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将中国设计推向全球。在汲取古代设计底蕴的同时,要将现实社会的工具理性注入其中,基于中国特色,以设计展现文化,以设计推动经济发展,以设计加速民族复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求是,2022(14):4-8.

[2] 滕晓铂.学术视野与時代精神:“中国设计理论发展百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观察,2018:32-33.

[3] 祝帅.中国设计研究百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69.

[4] 张黎.设计史的写法探析:物质文化与新文化史:以晚清民国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3):12-17,161.

[5] 周亚东,汪瑾.宋代建盏造物思想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6):136-139.

[6] 王琥.设计与百年民生[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794-800.

[7] 刘遵明.中国古代的宫廷及其文化特征[J].文史知识,1995(11):61-65.

[8] 杨青泉.中国设计文化百年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0-118.

[9] 袁嘉敏.刍议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念[J].大众文艺,2022(14):70-72.

[10] 邹其昌,陈征洋.“中国设计理论与社会变迁”关键词:设计史的另类写法(下)[J].民族艺术研究,2021,34(6):5-16.

[11] 贺海芳,郑侃,刘伟淇,等.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中国近代建筑转角设计特征探析:以天津、汉口、上海为例[J].装饰,2022(1):133-135.

[12] 胡磊.城市底色中多元文化的狂舞[J].文化月刊,2013(2):60-67.

[13]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257.

[14] 张明.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33.

作者简介:周阳(1999—),男,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媒介、传播史。

吴玥(1999—),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寻根底色文化传播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永恒的底色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底色
寻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