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2023-08-10 09:07石锐舒金贵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鄱阳县磷肥贡献率

石锐,舒金贵

(鄱阳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鄱阳 333100)

肥料利用率和贡献率是反映作物、土壤与肥料之间关系的动态参数,是衡量肥料施用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受土壤、水分、气候、栽培、施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淡水渔业重点生产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水稻、黑芝麻)生产基地县,耕地面积183.9 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13 年保持在20 亿斤以上,为巩固江西的粮食主产区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鄱阳县通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绿肥种植技术等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综合措施,逐年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有力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为探明中等肥力水平地块在优化施肥条件下水稻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和贡献率,2022年通过开展双季晚稻氮、磷和钾的三要素试验,研究晚稻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以期为鄱阳县晚稻优化施肥和减肥增效工作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安排在江西省鄱阳县乐丰镇茨山村进行,供试田块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均匀,耕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为:碱解氮193 mg/kg,有效磷21.6 mg/kg,速效钾82 mg/kg,pH 5.1。前茬为早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泰优398,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纯N ≥46%),磷肥为钙镁磷肥(含P2O5≥12%),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5 个处理: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及配方施肥区。其中,配方施肥区亩施纯N 为11 kg,亩施纯P2O5为4.8 kg,亩施纯K2O 为7.8 kg,具体施肥设计如表1所示,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50 m2(5 m×10 m)。小区间设置田埂,埂宽 0.25 m,埂高 0.25 m,田埂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串水串肥。小区单排单灌,试验区四周设置1 米保护行。小区除施肥措施不同外,其他各项田间管理均与大田生产一致。

表1 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施肥处理及小区施肥量(kg/小区)

1.4 施肥与栽培管理

氮肥分3 次施用,其中,基肥占总施氮量的50%,分蘖肥占总施氮量的30%,穗肥占总施氮量的20%;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分2 次施用,基肥、穗肥各占50%。试验于6 月25 日播种,7 月18 日施基肥,7 月20日开始移栽,7 月26 日施分蘖肥,8 月21 日施穗肥,11月5 日田间取样考种,11 月6 日收割。各小区实测实收,按标准进行观察记载和经济性状考察。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1 产量及构成的测定

抽穗期各小区随机调查水稻50 穴,测定有效穗数。水稻成熟后,每小区按平均有效穗数取有代表性植株5 穴,考察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每个小区单独测产,扣除水分杂质后折算实际产量。

1.5.2 籽粒和茎秆分析方法

全氮采用硫酸-过氧化氢一次消煮后用凯氏定氮仪法检测,全磷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检测。

1.5.3 肥料利用率计算公式

每形成100 kg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总量=(籽粒产量×籽粒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施肥区作物养分吸收总量=施肥区产量×施肥区每形成100 kg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无肥区作物养分吸收总量=无肥区产量×无肥区每形成100 kg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100;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养分吸收总量-无肥区作物养分吸收总量)/所施肥料中养分的总量×100%;肥料贡献率=(施肥区作物产量-无肥区作物产量)/施肥区作物产量×100。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7 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从表2 可以看出,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处理N2P2O2>N2P0K2>N2P2K0>N0P2K2>N0P0K0;与N0P0K0处 理相比,处理N2P2K2、N2P0K2、N2P2K0、N0P2K2分别亩增产197.64 kg、130.79 kg、84.85 kg 和39.52 kg,增 幅 为62.38%、41.28%、26.78%和12.47%。对比各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可以看出,无肥区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N2P2K2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最高,分别较N0P0K0处理增加4.26 万穗/亩、16.5 粒、1.29 个百分点及1.1 g,增幅分别为22.18%、15.97%、1.61%和4.87%。

表2 试验各处理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

2.2 经济效益

从表3 可以看出,处理N2P2O2经济效益最高,纯收益达633 元/亩,分别较处理N2P0K2、N2P2K0、N0P2K2、N0P0K0每 亩 增 加 了121.80 元、240.89 元、332.03 元 和338.81 元,增幅为23.8%、61.35%、110.13%和114.96%。这说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施能增加水稻的经济效益,施肥不足时经济效益会降低。

表3 试验各处理经济效益

2.3 肥料利用率

结合水稻籽粒产量、茎叶产量、养分检测结果和100 kg产量养分吸收量,通过计算得出养分肥料利用率,具体见表4;从表4 可以看出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时,氮肥利用率为40.18%,磷肥利用率为22.50%,钾肥利用率为54.23%。

表4 试验各处理肥料利用率

2.4 肥料贡献率

双季晚稻配方施肥的肥料贡献率为38.42%,氮、磷、钾肥贡献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其中,氮肥贡献率为30.74%,较钾肥贡献率高8.82 个百分点,较磷肥贡献率高17.84 个百分点。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粉碎全量翻压还田技术等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综合措施的应用,鄱阳县化肥用量逐年减少,肥料利用率不断提高。

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双季晚稻的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经济效益均高于缺肥区,与处理N0P0K0相比较,处理N2P2K2增产192.64 kg/亩,增幅为62.38%;田间有效穗数增加4.26 万穗/亩,增幅为22.18%;每穗粒数增加16.5 粒,增幅为15.97%;结实率提高了1.29 个百分点,增幅为1.63%;千粒重增加1.10 g,增幅为4.87%;纯收益增加338.81 元/亩,增幅为114.96%。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氮肥利用率高达40.18%、磷肥利用率为22.50%、钾肥利用率为54.23%;肥料贡献率为38.42%,其中,氮肥贡献率为30.74%、磷肥贡献率为12.90%、钾肥贡献率为21.92%。目前适合鄱阳县中等肥力耕地上晚稻生产的肥料配比为N ∶P ∶K =1 ∶0.44 ∶0.71。

猜你喜欢
鄱阳县磷肥贡献率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公事公谈:传统乡村社会协商治理的实践过程——以江西省鄱阳县桃溪村“谈公事”为例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