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题材纪录片的回顾与反思
——以《人生第一次》第五集《上班》为例

2023-08-13 14:10侯雨同唐卓阳任雪琪
声屏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拟态人士题材

□侯雨同 唐卓阳 任雪琪

残障人士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在我国多达8500 万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6%,因而残障人士问题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潮流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之路愈加开阔。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时期提出要加强对残障人士的关心、关注,并且在实践中履行承诺、取得显著成果,促进该群体全面融入社会、实现共同富裕。[1]“十四五”时期持续推动残障人士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该群体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而文化文艺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对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2]

事实上,残障人士群体是矛盾的。该群体既需要国家、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帮助,以此满足自身的多层次需要,但国家、社会或个人在寄予该群体帮助时又要多维度考虑到该行为是否会让残障人士感到被同情或被施舍。该矛盾的产生源于当下社会的舆论导向,即“特殊群体是有问题的群体”。因此,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生态对于残障人士的事业发展尤为重要。

网络舆论是互联网社会的风向标,舆论传播的开放性、分散性、互动性等特点影响了社会上关于残障人士的信息供给方向和议题建构,而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于残障人士事业的认知和判断。在舆论失焦的语境下,受众对于真实信息的接受程度愈来愈低,更偏向于个人情感,因此,残障题材纪录片可以针对相关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既能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又能从情感角度引起受众共鸣,对于受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多偏向于残障人士的社会保障工作,但站在新媒体语境中对残障人士事业的传播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央视出品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第五集《上班》为例,针对残障题材纪录片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如何助力残障人士事业发展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并对其传播策略和创新思路进行深刻阐述,提出可具参考的思路。

《人生第一次》缘起及其第五集概况

社会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是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B 站出品的12 集系列人文纪录片,通过“蹲守拍摄”,观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观察不同人群在人生十二个重要节点的“第一次”:出生、入学、长大、当兵、上班、进城、买房、结婚、退休、相守、养老、告别,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以单元叙事的方式纯粹而朴实地娓娓道来,赋予人生节点过渡性的仪式感,使不同年龄段的受众都能在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在每集的片头,都会出现一位与故事内核相呼应的“故事讲述人”来引出正片,对故事的旁白进行配音和情感诠释。[4]从个体描绘到群像刻画,使该纪录片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范式,在豆瓣上获得9.0 的高分,在B 站上获得9.9 的高分,超21 万用户追剧,腾讯视频用户贡献了2200 余万次播放量,还在CCTV4首播当天取得了同时段实时收视率全国第一的佳绩。

《人生第一次》第五集《上班》,主要跟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残友培训就业孵化基地的残障人士工作者们,该集纪录对象并没有选取正常的上班族,而是对准残障人士客服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是一群或因脑瘫或因患上小儿麻痹症或因肢体残缺等而被迫坐在轮椅上的人,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人生,而是进入特殊基地培训后成为阿里巴巴“云客服”。该集选取“双十一”购物的节点,来展现残障人士通过网络来打破与正常人的交流障碍,逐渐进入与正常人无异的生活轨道,也让社会甚至世界了解到中国残障人士救助事业的发展成果。

基于《上班》透析残障题材纪录片

叙事策略:放弃宏观叙事。 以影像为核心的叙事,叙事成为一个普遍的逻辑范式,[5]如何保持残障群体与创作者相互都处在舒适位置,使残障群体内心不受波动并且能够自然展现在摄影机前,这便要充分考虑叙事的切入视角。[6]《人生第一次》第五集《上班》的叙事视角其实选择得恰到好处,镜头下的残障人士作为阿里巴巴“云客服”的工作人员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而是自强自立的群体形象。这便让残障群体与创作者都找到了感到舒服自在的切入点,一来残障人士内心不会受到波动,二来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上,三来作品也会有所保障。

叙事结构其实是一种框架结构,是创作者基于所要表达的内容将素材进行排列组合。而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影视的叙事结构大有不同,特别是人文类纪录片,其更讲究循序渐进的线性结构,并不会过于考虑上下文的逻辑问题。线性结构就是以素材间鲜明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为基础,通过简单的平铺直叙将素材纵向串联,看似结构很简单,但对于残障群体来说,不用过多花里胡哨的修饰和表达方式,以循序渐进的讲述才能使受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共情心理。《上班》作为残障题材纪录片,其叙事结构相比之下近乎完美,虽然聚焦于残障人士的工作经历,但情感表达和逻辑衔接处并无刻意,看似微妙的细节映射的却是整个残障群体的形象,真正做到了在宏观结构下进行微观叙事。片中最早出现的是有腓骨肌萎缩症的残友基地负责人王绍军,以此引出他所创办的残疾人培训基地里全部都是与他相似的残障人士,这里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保障——阿里巴巴“云客服”。镜头转移,出现唐国立、杨雅然、仝海洋等基地工作者的工作画面,进而引出在残疾人培训基地相识相爱的王燕钊和周亦好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父母的无奈成全、朋友的祝福、彼此的鼓励。接下来,随着王燕钊艰难上楼梯的步伐来到他的住处,由他娓娓道来小时候爸妈背着上下楼的感人故事。跟随镜头回到故事主线,王绍军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对于是否继续残疾人基地工作的矛盾自述。该片整个叙事逻辑十分清晰,以残疾人培训基地负责人王绍军为主脉络,在此基础上引出很多分支,而最大的分支是王燕钊的故事,这样的叙事结构能容易让观众融入到故事中,产生共情。

传播策略: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拟态环境。融媒体语境下的网络环境逐渐从客观环境走向拟态环境,“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李普曼在1992 年所发表的书籍《舆论学》中提出的。[7]传统意义上的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某典型事件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地选择再加工,之后向人们提供出的环境被称为拟态环境,而这种处理加工的过程在暗处,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在明处,受众很难意识到该过程。因此,人们在拟态环境下所接受的信息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现实社会中。

纪录片具有真实性,是一种将真实与艺术同构的艺术形式,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进行中国叙事和塑造中国形象的艺术形式。在残障题材纪录片中建构一个正能量、相对真实的拟态环境尤为重要,因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无论是对于残障人群本身,还是普通受众群体,又或者是国家残障事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与以往相同题材纪录片相比,《上班》的选题更健康、更“边缘化”:这里的“健康”指的是未向受众传播残障人士痛苦不堪的一面,而是他们积极生活的一面,为受众营造一种健康的拟态环境,以视听语言向外传递出国家残障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进步,更顺利完成了对年轻群体的正能量传播;这里的“边缘化”是作为褒义词出现,是指残障人士作为阿里巴巴“云客服”具有一定的“吸睛”性,让大众了解网购背后的“云客服”很有可能就是残障人士,这为受众打造了一个拟态环境,了解到该类特殊群体不为人知的一面。《上班》的“故事讲述人”韩童生几度哽咽:“心理的转变太困难了”“只看上半身,他们也是正常人”,他的感慨其实也是所有受众在此拟态环境中的所感所想。

关于残障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建议

建立叙事媒介平等意识,打破健全中心主义。“健全中心主义”(Ableism)一词在1981 年被收录于《牛津英语词典》中,定义为歧视的表现或体能歧视,偏好健全人,对于残疾人有偏见或忽视其需要。在学术上定义为对肢体、心智或发育方面有障碍的群体的歧视或偏见,认为该群体需要被“修复”或不具备社会成员的全部功能。在这种定义之下,残障群体通常被部分人看作是“不正常”的、“另类”的,这种不同程度的歧视思维已在当下社会随处可见。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曾提出建议将“残疾人”用“残障人”替代,两者的社会含义不同,“残疾人”侧重医学上的损伤和功能损害的客观存在,即“身体不健全,不完整的人”,不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而“残障人”侧重于障碍,即残疾人生活工作所面临的障碍,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国家责任和社会态度。

媒体人能够助力社会对于残障群体的态度向好的有效方法便是借助媒介传播向社会传递平等意识,不仅简单体现在对于该类人群的称呼上,更体现在叙事策略上。如在叙事内容中不出现残障群体与非残障群体的阶级之分,注意在表达用语、镜头使用、情感渲染等方面对该群体的尊重,并建议通过增加口述影像、手语等方式为残障群体提供平等观看的平台,满足残障群体的观看需求,让其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关爱,不断提升残障群体的幸福感。

突破残障题材纪录片的固有风格, 实现创新性表达。当下的纪录片市场,在政策、经济、社会的合力驱动下不断发展,那么,如何打造纪录片市场的新生态成为关键问题。对于纪录片的创新,知名纪录片编导周逵认为,其实质既不是讨好观众,也不是创作者一味地自我表达,而是需要创新对话关系。换言之,在叙事语态、制作生态等方面要吸引、靠近和留住受众。残障题材纪录片的创新性表达可分为内容和技术两个方面,首先是内容创新,在叙事策略、制作能力和传播策略上,要逐渐向国际化靠拢,实现走出国门、亮相世界舞台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示我国残障事业的发展成果。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年轻受众是观看主体,且对纪录片有一定的特殊需求,所以可以提高内容密度和质量,甚至联合流量明星,一来节目可以实现年轻化,二来可以满足年轻受众的观看需求。其次是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播技术和创作技术两方面。目前,残障题材纪录片本身数量较少,且传播渠道十分单一,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也很差,建议与电视、电影院线、视频网站等多平台联动,特别是利用好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平台,做好前期宣传助力二次传播或创作竖屏纪录片,实现多版本的跨媒介活动。另外,创作技术上要尝试打破商业壁垒,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跨产业互动,例如,优酷推出了中国首档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着重强调与受众的交互,还推出了竖屏美食纪录片和互动直播节目。“纪录片+”是当下纪录片在商业模式方面的热点议题,更应是残障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新方向。

打造残障题材纪录片专属IP, 实现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在影视产业领域,IP(intellectual property)并不陌生,即知识产权或智力成果[8],可代表一种符号,也可以是一种主流价值观,或是一部自带流量的作品。目前影视市场上已出现很多电影IP、综艺IP 等,而纪录片领域的IP 却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如现象级“舌尖上IP”“风味IP”“了不起IP”等。但在纪录片领域再垂直细分到残障群体又或特殊群体的相关IP 为零,即使已有纪录片《人生第一次》获得较好口碑,但该题材也只是其中一集,因此建议创作者考虑持续创作,打造该类纪录片IP。为实现该题材纪录片IP,可以从情感、流量、内容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情感价值方面,情感在任何一种艺术表达中都尤为重要,对于残障题材纪录片更是一种情感需求和社会认同,能够提供给处在困境中的残障人士及家属,或身处困境的健康人群一种情感鼓励和寄托,创作者用不同的人物、题材、角度等方式呈现出的残障群体形象是一种对人类残障群体的个体感知,也是对人生悲惨命运的客观表达。其次是流量价值方面,纪录片很难靠在传统赛道上以某种特性破圈,而如果作为一种IP 存在便拥有了天生的流量,当有一定粉丝基础后就会形成IP,便会有粉丝进行二次创作,提高残障题材纪录片的影响力,进而引起社会对于残障群体的关注。最后是内容价值方面,该片的整体形象不只只是一部普通的纪录片,还可以进行持续的内容输出,成为优质的内容源头,无论是经济营销方面还是对于关爱、尊重残障群体的主流价值观,都具有可持续传播的潜力。

结语

当下,社会对于残障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不会再停留在物质、医疗保障方面。在新媒体技术创新下,该题材内容也会越来越细化,更多新类型、新形式的残障题材纪录片会被创作出来,但无论如何创作都绝不应脱离主流价值观。在媒体融合态势下,相信在未来我国纪录片市场上会出现更多创作者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进程和残障人士的生存状态,创作出题材更丰富、表达更新颖、内容更专业的残障题材纪录片。

猜你喜欢
拟态人士题材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章鱼大师的拟态课堂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WHEELS IN MOTION
模仿大师——拟态章鱼
关于拟声拟态词的考察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