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2023-08-20 17:1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数学知识知识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 刁 波

近年来,国家教育领域日渐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对教师群体提出更高标准教育工作要求的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着数学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手段的变革。本文将从特殊学校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影响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探析提高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有哪些具体方法,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影响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教学活动本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师欲在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则需要第一时间发现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而后,选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将之改善、解决。时下,影响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方面的因素,其一,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虽然能将知识分析、剖析得很细致,但在“传授”时,却容易使人感到枯燥、单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其二,部分教师在授课时,自身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容易忽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主观差异,以至于身体素质相对良好、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当前所有的知识点,而综合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学生,则难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功课,久而久之,便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其三,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教学的视角、思路没有打开,所讲解、教导、传授的数学内容皆是教材课本当中提及的部分,而学生本就处于成长、发育的加速时段,教师仅围绕教材进行解析,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还会影响学生智力、思维的恢复。学生方面的因素,其一,特殊学校的学生在生理方面本就存在较大的不足,多数学生皆患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自闭症、多动症等“疾病”,因此,他们在学习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点时,会遇到相较正常发育的学生更多、更大的困难与阻碍。其二,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存在某方面的不足,在学习时,往往会产生消极、倦怠、易怒、不自信等“情绪”,教师不做出有效的“管理”,则会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其三,特殊学校的学生由于生理要素的不足,在学习、理解、参悟数学知识点时,往往难以感知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与之相对应的枯燥性则会感受得格外清晰,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还需要选对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减少学习时的困难与阻碍。

二、提高特殊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以“趣味”为引导,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培养特殊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参悟数学知识时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有效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并且,思维意识变得更加灵动。为了达成这一教育目的,教师则可以以“趣味”为引导,选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辅助授课,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程时,可以借助充满趣味的游戏活动来辅助授课。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数”的大小,掌握两个、多个数大小对比的具体方法。因此,在授课时,教师需要先对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做出细致的讲解,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清晰知晓课程的重点所在,而后再选取不同的趣味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演练。例如,抢答游戏,该项游戏主要是指,教师随机说出两个数字,学生自行比较,然后以抢答的方式进行作答,率先喊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计一分,游戏结束时,得分最高的学生获得胜利。这一游戏的运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大小对比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又如侦探游戏,该项游戏主要是指,教师在黑板上展示题目,学生将答案书写到纸上,而后,教师随机选一名学生,由他扮演“侦探”,并推断、点名答案存在错误的学生,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需要展示答案,若错误,则“侦探”获得一分,反之,则被点名者获得一分,游戏结束时,同样依据分值高低判定胜负。这一游戏的运用,则可以在锻炼学生大小对比能力的同时,发展其逻辑推理技能;进而在不同形式的趣味游戏中,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乐趣的感受,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以“生活”为参考,提升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本就与客观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立足“生活”角度,发挥学生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优势,让他们以生活事例分析、生活情境演练等形式进行学习、练习。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象,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本身的数学知识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比高矮”这一课程时,可以将不同的生活要素带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对“高矮”形成清晰的认知,掌握“高矮”对比的具体方法。因此,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高矮不同的事物,并让学生独立观看,将展示的事物“由高到低”排列起来。课程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对课程知识做出深入浅出的解析,并安排一些身高存在明显差距的学生站到讲台上,以此细化对课程重点的分析。课程练习阶段,教师则需要先将视角带到“导入”阶段的题目上,让学生再度进行排列,并找出第一次排列时所犯的错误;而后,再带入一些全新的生活事例,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锻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切实融入生活当中,结合校园内的树木、校外的建筑、行驶的车辆等事物,进行生活化的对比训练。进而在不同生活实例的辅助中,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优化了教学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三)以“科技”为辅助,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惯用“板书文字、口头阐述”的方式示范、讲解数学知识。这一方法的运用,虽然能实现知识传递,但却难以将知识解析得“尽善尽美”,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数学知识独具的魅力。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则可以以“科技”为辅助,根据当前的教学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来联动授课,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教师在教学“比粗细”这一课程时,可以选取“多媒体数字技术”与“微课视频技术”作为辅助。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粗细”对比的具体方法,因此,教师在线下课堂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数字技术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以平行、水平分布的方式,将之呈现到荧幕上。在解析知识点时,便可以围绕此点进行教导,由此帮助学生理解,并使之留下深刻印象。当受到极端天气、流行疾病以及小学生个体情况的影响时,教师则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技术”作为辅助,通过录制微课教学视频的方式,展开线上授课。这一方法具体表现为,教师将当前需要讲解的数学知识,精心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让家长使用手机将之下载下来,而后,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观看学习。进而,在不同信息技术的联动应用中,既改善了学生学习时的视听感受,又切实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与掌握。

(四)以“拓展”为助力,丰富学生知识内容

虽然特殊学校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存在缺陷,他们难以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但教师在授课时,同样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度的延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理解水平,合理整合课外优质的数学内容,要让学生在拓展学习中,增长数学见识、丰富数学知识的内容,从而加速其智力水平的恢复。

例如,教师开展“拓展”授课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课内关联”,教师需要先对课内知识做出详细讲解,由此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而后,再围绕课程主旨,选取课外相关的数学素材,由此夯实小学生的课业功底,并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例如,当前教学的课程为“比长短”,课外素材则可以选用数学纪录片《一根绳子有多长?》。又如“课外探索”,教师可以从“静态”“动态”两个方向出发,“静态方向”,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强弱、理解水平高低来选取课外的数学素材,比如,数学书籍、数学影片等;“动态”方向,教师则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生活,以动手实践、社会观察等方式进行拓展学习。进而,在多种形态的拓展教学中,既充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打牢了学生的知识基础。

综上所述,特殊学校的数学教师立足多元角度,选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展开授课,既提升了教学效率、质量,又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进而加快了新时期特殊学校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速度。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