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特点与实施策略

2023-08-29 07:23秦敏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标整本书

秦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以三个层次六个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其中,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在“教学提示”部分提出的评价建议是:“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细读此建议,就可以梳理出“整本书阅读”学生任务群四个方面的评价特点,根据评价特点实施评价,实现以评促学。

一、评价特点

1.评价内容整体化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不同,读一本完整的书,少则几天,多则上月,需要较长时间的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整本书阅读不是零散或独立的组合,而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建议中提出“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这个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 结合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和定位阐述,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如表1所列。

表1呈现了“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全过程。阅读前的选书和制订阅读计划内容来自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和定位的阐释,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初读、细读、展读内容对应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即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内容,应关照整本书阅读的全过程,体现整体化。

2.评价维度多元化

从2022 年版课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建议中“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可以看到整本书阅读有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评价维度。

在“学业质量描述”第三学段的具体评价中,对文学作品阅读方法有这些要求:能梳理行文思路、品味语言、记录感受和体验、评价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感知表现形式、涵养审美情趣等。

整本书阅读的阅读习惯具体表现为: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制订一个阅读计划,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阅读进度,落实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包括重要概念、关键词、问题等,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在阅读时可以利用一些阅读工具,如字典、注释、参考资料、网络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是阅读时保持专注力等。总之,阅读习惯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知识和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综合阅读方法、阅读习惯评价的具体内容,可以发现它们凸显出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特点。表现性评价既关注学习成果也关注学习过程,驱动深度学习,引导自我提升,指向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学习策略的调整。两者都体现出素养导向,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学習任务群评价维度的多元化特点。

3.评价依据多样化

根据2022 年版课标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建议“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可见其评价依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阅读态度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评价。阅读态度积极,学生就能在整本书阅读中享受阅读过程,感悟阅读材料,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积极阅读的动机。反之,阅读态度消极就会让学生毫无阅读兴趣,产生逃避阅读的行为,无法领会阅读材料的意义。

阅读方法在2022 年版课标“学业质量”中有所提及,还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明确提出了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温儒敏教授还提出了一部分书要“连滚带爬”地读,并非全部要精读这一阅读方法。

作为评价依据的读书笔记,其形式包括摘录式、提纲式、评注式、心得式等。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各有优势,可以根据整本书的内容、阅读的要求及阅读者的喜好来选择。

“整本书阅读”评价依据要根据评价内容整体化、维度多元化的特点,充分利用整本书阅读提供的广阔学习场域,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显性载体,提供多种类型的数据、证据对阅读过程进行全覆盖评价,透过达成的目标,观察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4.评价主体自主化

整本书阅读评价,可以从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展开,但是“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评价建议更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因此其评价主体凸显出自主化的特点。这也体现了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将“以教为主”变成“以学为主”。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阅读程度和可提升的空间。学生自主评价形式多样,可以自评,也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等。

“整本书阅读”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同时教师和家长等都可以成为评价者。教师要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承担多方面考察任务。家长可以在亲子共读中推动阅读评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等。教师、家长的评价都要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中心,给学生带来多重评价视角,营造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帮助学生在反思中客观认识自己,从而逐步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二、评价实施

2022 年版课标在 “教学提示” 中为我们明确了评价路径, 提示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以读《西游记》为例。依据“整本书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和交流课的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见前页表2),整体呈现“整本书阅读”评价表(见表3),体现评价特点。

整本书阅读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爱读是前提,会读是基础,读懂是关键。在把握学情基础上,以2022 年版课标中核心素养为目标,基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教学提示,以及学业质量描述开展评价,坚持“教—学—评”一致, 以评价促进教与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标整本书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