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四面”视角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3-09-01 02:46陈艳琪曹利华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文言文教学

陈艳琪 曹利华

摘要: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以《项脊轩志》为例,运用“一体四面”理念,从“落实文言字词,回归语境”“明确文章功能,领悟志道”“品悟文学语言,炼字炼句”“挖掘传统文化,捕捉价值”四个方面提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旨在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更优策略,为文言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体四面;文言文教学;《项脊轩志》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板块。然而,当前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文章基于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文言文“一体四面”的主要内容,并以《项脊轩志》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究“一体四面”视角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新思路和教学借鉴。

1  “一体四面”的基本内涵

在文言文中,包含着“文言”“文学”“文章”“文化”这四个方面,四位一体,相辅相成。其中“一体”是指文言文,四面即指文言、文章、文学、文化,而文言文教学也应当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

文言即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成的古汉语书面语,经过数年的发展、运用,文言文自身有着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所以,学好文言文的前提便是学好文言,即古代汉语的字词句、语法知识、古文的诵读或者吟诵、文言语感的培养等方面的学习。

文章包括对文言文体裁和内容的概括,由此便能明确文章的功能,更好地指导教学。例如,《六国论》《师说》《兰亭集序》等就明确了文章的功能是言志或载道等。又如,《登泰山记》《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文章中又有着游记散文、抒情小品文等文体上的区分。

文学是指文言文的艺术表现形式,即如何谋篇布局,运用何种写作手法和一字一句上的艺术。诗歌与古典散文有着上千年的文化沉淀,而文言文中语言的锤炼和章法的考究两个方面尤其体现出其底蕴深厚、富有雅趣。因此,文言文语言的锤炼即炼字炼句的教学和行文章法的探究,是文言文教学的要点。注重文学熏陶,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其更好地赏析文言文的妙处所在。

文化在文言文中有着多重体现,包括文本中所渗透的文化常识和文言文所传递的古代仁人贤士的所言志、所载道,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师说》中的类比论证和《劝学》中的比喻论证等,就说明了作为语言,文言文实则也在影响着古人的思维;还有《陋室铭》《爱莲说》等千古名篇中传达出的文人气节,都是文言文中文化的体现。

总的来看,文言文以文言为载体,实则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而核心在于文学与文化。文言文的教学要落實到“章法考究处”和“炼字炼句处”。

2   当前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拟在查阅文献和自身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对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2.1文言文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八——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板块中,对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有着明确指向。按任务群对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当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应当努力挖掘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的教学价值。

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例如,有的教师以课标为导向,教学时注重文言、文章、文化、文学等方面;而有的教师可能受高考影响,以学生成绩为主导。

2.2教学中存在“文言分离”现象

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既是“宠儿”也是“弃儿”。文言文受宠可能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其讲授过程耐人寻味,生动有趣;而被抛弃则有可能是因为部分教师认为其教学阻碍重重,十分枯燥。因此,部分教师常常将文言文教学分割为疏通字句和讲解文章两部分。不难看出,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教师对文言文内容选择不当,教学中出现脱离文本语词、忽视文化特点的现象。

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在思想内涵、道德品质方面积极发挥文言文的作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由此可知,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是有待完善的。文言文在文言、文化、文章及文学层面蕴含的教学价值十分丰厚,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教师如果忽视了文章、文化层面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文言文教学会呈现“文”“言”分离的现象。在此种教学环境下,难以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领略先贤哲思智慧的教学目标。

从现有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不明确、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不当等,造成了当前文言文教学顾此失彼的局面,这也是文言文教学长期未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对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关注点。

3   “一体四面”视角下《项脊轩志》教学启示

3.1落实文言字词,回归语境

放过和突出是处理文言字词时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放过,就是对文中古今一致的字词不讲解,对生僻的难字难句进行教学,采取学生自己参阅注释的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就是在文言文教学时将一些古今异义字或者与常用词意义不同的字词使用个别讲授、教师引导及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项脊轩志》的第一课时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根据注解来阅读、理解课文,对于文中学生可以自行理解的字词采取适当“放过”。在整体感知课文环节,教师在听完学生朗读以后,只需要做“读字正音”的工作。例如,强调读音时,只选择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在讲解“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婢”的读音和“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中“呱”的读音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汉语中“奴颜婢膝”和“呱呱坠地”这两个成语,加深学生对于这两个读音易错字的印象。

在“学生提问,课堂明确”环节,对于文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后进行讲解,应当再突出强调一些重要字词的讲解。例如,“……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这一句,根据学生固有的思维,可能会难以理解为什么“当”了南日,室内的光线反而会亮起来?此时,教师应采用突出原则,突出“当”字并扩展到整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例如,学生知道“以当南日”即擋住南边的太阳,而房屋是朝北的,有着采光不足的缺陷。所以,想要让室内明亮应当怎么做呢?在此处,教师便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太阳光照在墙上,然后反射到室内。

经过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会明白“以当南日”中的“当”实际上是“挡住”的意思。运用同样的方法,重点字词都字字落实,并以点带面、由此及彼,充分践行了文言教学中的“突出”原则。由此可见,在文言言的教学中,恰当讲解文言文,在必要处落实字词,方能明晰含义,带入语境,回归文言的世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阅读。

3.2 明确文章功能,领悟志道

文章包括对文言文体裁和内容的概括,也体现着文言文的言志功能、载道功能和实用功能。

要在教学中明确文言文的功能和志道之所在,明确课文的文体即文言文的实用功能。例如,《项脊轩志》中的“志”就表明了其文体。由志入手,学生可以明确《项脊轩志》的实用功能就是“记项脊轩”,或者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再由标题入手,可以由“轩”字推敲原文中关于“轩”和“室”的描写。

情随事迁,作者的“志”便蕴含在情感的变化和字句的转换上。通过写自己所在小书房的变化,体现周围人事物的改变和自己对这些人、事物的情感。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但他却不直接以人为落点,而通过怀念轩中事物来表达和抒发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真挚情感。所以,在教学中从文章角度入手即可为学生领悟文章的章法考究处开一个很好的头,也为教师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3.3 品悟文学语言,炼字炼句

要品悟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锤炼字句和考究章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两点应当贯串于文言文的教学中。从篇章的布局入手,再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作者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项脊轩有着极深的感情。根据文章部分的教学,学生可初步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感进行更加细致的体会,这就需要深入炼字炼句之中。

首先是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状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写出了作者生活环境的清幽,面积虽小却悠然自得。这就可以使学生进行联想,将项脊轩的环境与刘禹锡的陋室和陶渊明的园田居进行对比,由此可以归纳出三者的共同特征,即有优美、宁静、和谐的环境和悠闲自在的个人生活。此处之后作者情感急转直下,应当抓住关键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由前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可喜在哪里,下面就应该带领学生锤炼文中语句,找出作者为何可悲。如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他就感到伤感呢?”由篱笆变为墙表明这种隔阂越来越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这个细节中明白,作者家中的人际关系由原先的其乐融融变成了内心充满隔阂,由此领悟作者流露出的伤感之情。由学生不易发觉的细微之处着眼,即可悟出其中真情。文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可谓是本篇中的名句,以同样的炼字炼句方式分析这一句时,让学生经由文本字句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曾经生活过的生动场景,便可以探求到作者蕴藏于字里行间的细微心理,同时探究出文句赏析的路径。

总的来说,“一体四面”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可行性是较强的。从“一体四面”入手,教师可以更好地选择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并制定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从各个方面掌握一篇文言文。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童志斌.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 王意如.文言文教学的概念、目标和路径探析[J].语文建设,2017(3):8-12.

[4] 谷俊涛.言为文声,文以载道: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途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0):52-53.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文言文教学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论《项脊轩志》的情感把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