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小学生的书包

2023-09-05 01:33俞万林
北京纪事 2023年9期
关键词:铅笔盒砚台石板

俞万林

每当暑假结束,即将开学的日子,小学生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特别是新入学的小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到商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包。多年来,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书包的样式也从挎包式变成双肩背,甚至变成拉杆式。重重的书包使小学生们苦不堪言,给书包减负的呼声连绵不断,然而效果似乎甚微,在街上仍然不时看到身背或拉着沉重书包上学的小学生。

我家没有正在上小学的学生,无法确切知道他们的书包中都装些什么,但却让我想起20世纪50年代小学生的书包和里面装的东西。

那时的书包都是单肩挎着,或是斜挎在背后。男孩子大部分都背土黄色或蓝黑色的带盖帆布书包,女孩子都爱背带白色花边的方形花布书包,家境条件差一些的则用旧布缝制书包。

书包里必装的是语文、算术课本和作业本、文具盒。到了高年级才有自然、地理和历史课,这些课不是每天都有,课本和作业本也不必每天都带,平均每天带三种课本和作业本就行了。当时的小学生课本印制较为简陋,最多在书中有一两页彩色插图,其余都是用普通纸黑白印刷。作业题目或是印在课本中,或是由老师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抄在作业本上回家做。既没有辅导用书,也没有印制精美的习题册,书本的分量不重。

小学生的文具盒主要装铅笔,俗称铅笔盒。铅笔盒一般是铁皮制成,盒盖上印有各种图案。还有木制铅笔盒,盒盖是插板式的。为保持文具盒内的清洁,细心的女孩子常在盒里衬上一层纸,过一段时间换一张纸,里面总是干干净净的。铅笔盒里一般装两至三支铅笔以及橡皮、木尺、铅笔刀,还有一种铝制的铅笔帽,平时戴在铅笔头上保护笔尖不被折断,当铅笔越用越短,用手不好握时,就把铅笔帽戴在笔杆上增加铅笔的长度,既好握笔也延长铅笔的使用寿命,小小的铅笔帽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当年做作业时,在作业本里往往还插着一块和作业本一样大小的铁皮垫板,写字时放在纸下面,这样写出来的字清晰,也可以防止写字时由于桌面不平铅笔捅破了纸。到高年级,老师有时把习题油印在纸上发给学生,这种被称为片页纸的印刷纸很薄,为了防止撕破和皱裂,书包里又多了一个四角有铁皮包头的硬纸板书夹,书夹比16开纸略大些,学生们把这些卷子都放在书夹里保存。书夹放在书包里没什么不方便,只是它的四角铁皮包头加快了对书包的磨损,不少学生的书包因此都打了补丁。

要说五十年代小学生的书包也有负担,那就是要按照课表安排装入必要的学习工具,否则课就没法儿上了。这些学习工具中分量最重的要数石板和算盘。

石板是一年级小学生上学必备的学习工具,它是一块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如同当代笔记本电脑大小的近黑色的青石板,周围用木框镶住,用石笔在上面练习写字、做算术。买石板时还要买一个配套的圆形小板擦,写错了、写满了用小板擦擦掉再重写,真是既省纸又省铅笔。在石板上写字用的是石笔,孩子们叫它“滑石猴儿”,每支有半支铅笔长,写起字来不费劲儿,但石笔易碎,不是写着写着折成两半,就是不小心掉在地上摔成好几截。石板可以放在书包里,石笔放在铅笔盒里。有的学生书包小放不下,就在石板边框上钉上两个钉或打上眼,系上一根绳,和书包一起挎在肩上。语文算术课天天都有,所以小石板一背就是一年。

算盤是高年级开设珠算课才用的。文具店有专门卖学生用的算盘,尺寸小一点,用料轻一点,可以放在书包里。当时,算盘是人们日常用的计算工具,如同现在的计算器一样,很多家庭都有算盘,孩子上学要用,也就不再单买,家里的拿去用就是。只是这些算盘大都比较大,分量也重些,书包里往往放不下,有的手拿着或放在腋下夹着,有的也仿照背石板一样拴上绳儿背着,只不过不用天天背着罢了。

书包里装的学习工具还有写字课用的毛笔、墨块和砚台,当时似乎还没有墨汁和墨盒。砚台有圆形或方形的,台盖是扣在台座上的,放在书包里很容易分家,里边剩余的墨汁往往污染了课本。为了方便携带,家长都给孩子按砚台的大小缝制个小布袋,装进砚台后,把口上的线绳一紧,台盖和台座就不会分家了。装砚台的布袋可以放在书包里,也有的拴在书包的背带上。墨块放在铅笔盒里,毛笔比较长,有的铅笔盒放不下,就戴上笔帽举在手里。

到了高年级,写字课改用钢笔,自来水钢笔好带,放在铅笔盒里就行,但有不少学生买不起自来水钢笔,就用蘸水笔,一支笔杆一个笔尖,便宜又轻巧,麻烦的是还要带墨水,小瓶子盖拧不好就往外漏,放在课桌上,在课间不留神也会碰到地上,洒个满地不说,课还没法上了。所以一上写字课,老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把墨水弄洒了。

小学里的美术课当年叫图画课,每周有一节,到时要记着带蜡笔,到三年级时就用水彩了。一个水彩盒有十二块不同颜色的水粉块,同时装有一支毛笔,装在书包里很轻,算不上什么负担。

书包里除了装学习用品外,还要有“三带”:水碗、手绢和口罩。学校里在操场上放上一个保温桶,由工友把烧开的水储存在里面,一到课间休息,大家拿着自己的水碗去接水喝。手绢是擦手、擦鼻涕、接痰用的。当年北京风沙大,为防止呼吸道传染病,老师要求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戴口罩,冬天寒冷干燥,口罩也有防寒保暖作用。总之这“三带”都是为学生健康着想的。

课间玩耍的器具也是不少小学生书包里常带的东西,如沙包、跳绳、皮筋、毽子、羊拐、玻璃球,等等。也有男孩子带“崩弓子”,用纸团当子弹打仗玩,有时也会伤着人,打碎了玻璃,让老师没收。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小学生书包的样式、用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书包里装什么、装多少,轻重几何,都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国民教育的状况。因此,小学生书包减负在当前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努力才能见到实效。

猜你喜欢
铅笔盒砚台石板
石板街
便携彩铅笔盒
翰墨飘香的砚台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