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

2023-09-06 06:13李志兵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脑血管

李志兵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脑血管疾病,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妥善治疗,可能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知识。

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往往表现为头部剧烈疼痛,在数秒内达到高峰,随后大多会出现意识丧失。在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有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这种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易出现烦躁、感知障碍等症状。

一般而言,除非患者存在小脑扁桃体突出,否则颈部早期并不僵硬。需注意的是,当疾病发生后24 h内,如果出现化学性腦膜炎的症状,患者有可能为中-重度假性脑膜炎。在某些时候,受上述因素影响,有可能引发两侧病理征阳性结果,患者常伴有呼吸和心率异常的情况。发病后5~10 d,患者往往有意识模糊、持续性头痛以及发热等不良情况。因疾病所造成的继发性脑积水可能持续数周,随即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瘫痪以及头痛。如果蛛网膜下腔再出血,则可能引发新的症状或者原有症状复发。

原因

情绪过于激动

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血压升高,进一步又可诱发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破裂和出血,一旦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就会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

感染和发热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在吸收过程中会使得患者体温轻度上升,头痛会变得更为严重。如果合并意识障碍,常常会因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肺部,引发肺部感染;或因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受压位置形成压疮。此外,患者发病后在床上大小便,如无法及时清理,有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便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活动量降低,加上疼痛的影响,对疾病的恐惧,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有的患者在发病后,使用利尿脱水药物治疗,导致机体失水严重。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可引发粪便在肠腔中长期停滞,造成便秘。

下床时间过早

有些患者难以忍受长期卧床,或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过早要求起身下床活动,如洗漱、如厕等,易引发蛛网膜下腔再出血。

病理以及生理情况

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引发化学性脑炎,使得患者颅内压持续数日至数周上升。此外,患者受疾病影响,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可引发局部大脑缺血。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5%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病后2~10 d,脑水肿症状最为显著,此时出现继发性脑缺血以及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较高。期间,患者可出现急性脑积水的不良症状,甚至血管瘤再次破裂。

治疗

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开展治疗的目的在于避免患者再次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减少颅内压值,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预防相关并发症,积极探寻出血原因,有效治疗原发性疾病,降低复发率。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以闭塞颅内动脉瘤为主要治疗目标,防止再出血。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类。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再出血的风险高,一旦出现,预后会变得更差。所以,对于此类患者不管是选择开颅夹闭还是管内治疗,都应尽早实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规治疗有以下几种:

(1)开放患者气道,有效改善呼吸循环。

(2)如果患者既往血压正常,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压上升,需及时控制血压水平。

(3)如患者存在癫痫史,使用足量丙戊酸钠或者卡马西平。

(4)必要时,对患者应用镇静剂以及止痛剂。

(5)针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为患者实施急诊血管造影,同时开展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其他治疗方式还包括预防脑血管痉挛、抗纤溶、降低颅内压、实施脑脊液置换术、应用缓泻剂等。如果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则同时使用镇咳药,以免患者剧烈咳嗽导致蛛网膜下腔再出血。

预防

(1)长期精神紧张、郁郁寡欢、烦躁易怒,有可能引起血管痉挛,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而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控制情绪。在空闲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提升体力,增强血管功能,预防动脉硬化。需提醒,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2)急性期内,患者应严格卧床5~6周,避免所有导致血压以及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如剧烈咳嗽、猛烈摇头、情绪激动等。如果患者存在烦躁等精神症状,家属要为其安装床边护栏,以免患者掉落造成二次伤害。

(3)发病后,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体温情况,观察瞳孔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及头痛,甚至是昏迷,则要警惕再出血。倘若患者原有神经障碍加重,同时表现出瞳孔散大、呼吸脉搏减慢,提示已经形成脑疝,要立即开展抢救。

(4)护理人员要把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的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经常为其吸痰,以免痰块以及异物阻塞气道,还要预防肺不张以及吸入性肺炎等不良情况。

(5)诸多文献表明,持续性高压除了引发患者动脉硬化外,还有可能降低脑血管循环的自动调节机能,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率。所以,高血压患者每日应定时测血压1~2次,如果血压值在短时间内急速上升,需立即就诊。

(6)清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文献表明,血清内脂质指标与动脉硬化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摄入量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上,引发动脉硬化。建议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日常主食选择粗粮,如玉米、豆类、谷类等,能够有效降低血清内脂肪含量;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调节胆固醇,加速脂肪代谢,预防高脂血症;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高动物脂肪的食物;含糖量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

(7)用力排便可能导致患者腹部压力急速上升,诱发脑出血,要养成定期排便的良好习惯。

(8)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