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锡福帽庄冠京华

2023-09-07 11:47唐世坪
北京档案 2023年8期
关键词:草帽国货老字号

唐世坪

“头戴盛锡福,脚蹬内联升”这句流传于北京的俗语,不仅是老北京人时尚衣着的象征,也反映了“盛锡福”帽庄作为京华老字号的影响力。盛锡福作为中国著名的老字号,不仅历经百年沉浮至今仍充满活力,更是在每次面临困境时都能化险为夷、重获新生。

盛锡福于1911年初创于天津,之后在北京、上海、青岛、武汉等城市开办分号。北京的盛锡福帽庄于1936年至1938年间,分别在西单北大街、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和沙滩开设门店,发展至今已成为北京城代表性的制帽企业和传承传播传统服饰文化的平台。一百多年来,帽庄不仅因帽品质量过硬、工艺优良而受到从平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的普遍认可,也凭借勇于变革的进取精神将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一、从天津到北京,成就百年帽业

盛锡福建立至今,大约经历了创始、发展、鼎盛、萧条和恢复五个阶段。[1]综观各地帽庄的历史,北京和天津商号相对长久,且经历了众多影响其变革的关键节点,在盛锡福的历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1911年,刘锡三(1896—1982)和表兄在天津估衣街合伙成立了名为“盛聚福”的帽店。刘锡三是山东掖县沙河镇湾头村人,早年家乡受灾,曾离乡去青岛一家外国饭店做茶房,后到中美合办的美清洋行采购部工作,主要负责收购草帽辫。在了解草辫生意状况、认清洋行所得暴利的现实后,遂自发开设帽庄,主要加工草帽。1925年合伙人病故,刘锡三从洋行辞职独立经营帽庄。他将帽庄命名为“盛锡福”,店面迁址到天津法租界,在意识到之前产品种类单一而导致消费群体过少的情况后,刘锡三增加了吸引中青年的时尚品类,并颇具先见之明地向天津工商部申请了“三帽”牌商标以防假冒伪劣。

然而,1927年秋季,帽庄因突如其来的火灾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产业一度岌岌可危。但刘锡三并不气馁,而是在保险索赔、重新选址、购置机器、招募工人等有条不紊又一波三折的重建工作之后顽强地重新开张,人气大有超越从前之势。逐渐发展壮大的盛锡福甚至在国外设立了分销处,参与众多国际博览会并赢得奖项为国争光、为帽庄赢利。

在天津创立之初,盛锡福虽经历了种种困难曲折,但终于走上正轨。1931年的《天津志略》记载了天津盛锡福帽庄的概况和影响力:“盛锡福帽庄,总号设于法租界天增里南,附设工厂,专制男女草帽,及皮缎布便毡绒各帽。物美样新,极得各界人士之欢迎。并承办化学漂白,经售各种草帽辫及各种杂货化妆用品……素以提倡国货为职志,又兼心思巧密,善于发明,故其营业大盛,堪称北方草帽业之巨擘焉。”[2]盛锡福在天津积累的雄厚财力和发展经验,为后来北京盛锡福帽庄的开设和市场开拓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提供了前行的勇气。

北京的盛锡福帽庄开设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在北京开始经营之初,主要由柜上大徒弟常瑞符管理,与天津总号一脉相承。北京与天津毗邻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和城市文化的相近,是刘锡三开辟国内市场的绝佳选择。但由于盛锡福帽庄进驻北京开店的时间相对较晚,面对已有的众多根基深厚的帽业同行,不仅需要突显自身的优势,还要处理与诸家传统帽店的复杂关系。相比于同行间的相互倾轧,盛锡福始终保持着正当且良性的竞争关系,专注于改善自身经营能力、产品质量和种类,以忠厚诚信的态度赢得了北京消费市场,也与原有的老字号和善相处、平等共赢。

但当时因战争带来的交通阻断、时局变化等同样深深地冲击着盛锡福的发展,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帽庄才真正迎来崭新的发展变革。1949年北平解放后,盛锡福根据八路军干部、解放军军帽的样子设计出了新式棉帽“解放帽”和“圆顶帽”,这种新的样式不仅迅速掀起了衣帽的流行潮流,也使盛锡福重获新生。[3]到1956年,王府井大街的盛锡福积极参加公私合营,也由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不久,周恩来总理到王府井大街视察,也亲自过问了北京盛锡福的经营和发展情况,之后做出指示:“要保持和发扬老字号的特点,更好地为首都人民服务”[4],并建议盛锡福建立加工厂以确保其生产场地和规模。当地政府快速落实,同年盛锡福组建制帽工厂,开创了前店后厂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全新产销模式。[5]

公私合营后的盛锡福端正了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态度,不仅为不同需求的消费人群设计相应款式,还推出了“选料加工”“旧帽翻新”“残疾人特制”等多项便民服务业务[6],并向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销售礼帽。同时,盛锡福也承担了为国内外国家领导人和外宾制帽的任务。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盛锡福帽庄再次面临改革重组的变革。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多样化的要求,盛锡福迅速融入市场化潮流,调整公司结构、扩建制帽厂房,增加了包括旅游帽、流行小礼士帽等产品种类。其中,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需要昂贵精良的毛皮原料、极其复杂的操作流程、灵活多变的裁剪刀法,而工艺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为数不多手艺纯熟的技师亟须保护。2008年,凭借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敏锐的发展眼光,盛锡福的皮帽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

可以说,北京的盛锡福帽店经历了从商业环境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革,每一次都堪称生死攸关的命运转折。面对这种稍不留神便极易走向衰败萧条的境况,盛锡福一方面因时势而变、不断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坚守原则、以诚待人,以不变的优良品行应时事之万变。盛锡福的发展也不断迎来新的机遇,焕发出新的面貌。

二、坚守民族国货,不断顺势而为

盛锡福帽庄在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文章中曾提到:“值有西人运到全套电力制造草帽机器,敝号不惜巨资,全部收买……而所制硬平顶草帽盛行全国,式样新颖,可与洋货相似矣。”[8]在当时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帽庄依然倾尽全力寻找振兴国货的策略和手段,在洋商的压制下努力争取生存空间,为民族工业保留火种,这也是盛锡福一贯坚守的信念。

京津时期,盛锡福刊登的报纸广告中,“国货”字样也常常被放大和着重强调,广告内容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除了报纸广告,广泛传播的《家常白话》宣传册和參与展会也成了盛锡福宣传国货品牌的重要媒介。盛锡福刊印于1933年的《家常白话》[9],内页有当时十九路军的上将总司令蔡廷锴为其手书题写的“国货之光”,以及因生产国货、工商救国而获得的嘉奖证明。1929年菲律宾的国际博览会,盛锡福的草帽和草辫“获得头等奖,摘得东亚草帽之冠的美誉”[10],另外,在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天津国货展览会等活动中也获得殊荣。这既扩大了国货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促进了当时社会对民族工商业的认同。

得益于经理人急公好义的热心肠,盛锡福帽庄常常因心怀大众、急民之所急赢得好口碑。刘锡三常常亲自把关盛锡福的帽品,帽品若工艺不精或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就作为残次品或废品处理。[11]北京盛锡福帽庄的产品最初全部来自天津工厂的统一配送,直到1946年后才开始自行寻找当地小作坊加工。[12]虽然供货源发生了改变,但注重质量的优良传统代代延续,不减反增,质检更为严格,劣质帽子一律不进柜台。盛锡福草帽的售后服务也相对完善,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进行退换、免费修理,由此积攒了良好的口碑。战乱年代药价飞涨,刘锡三作为山东同乡会会长协同各会董支持张纪正医生创办医院,并将会馆房屋开辟为医院,之后又扩大为红十字医院,尽可能让家境贫寒的百姓看得起病。在天津“废止内战大同盟”运动中,刘锡三也主动发函积极响应。[13]

初到北京之时,盛锡福最大对手之一即是同升和帽庄。两家帽庄经营状况类似、店铺相隔不远,处于激烈的竞争关系中,甚至不能随意来往。虽然盛锡福和同升和为自己宣传造势互不相让,但均未相互拆台排挤,而是各自寻找长处吸引顾客。面对同升和高端考究的选料,盛锡福选择突出自己的样式优势,紧跟时尚潮流售卖四季时兴帽,专攻新颖齐全的帽品种类。[14]时新的广告宣传也从不拖后腿,同一种类的呢帽,即使只占小小一块版面,也会在不同报纸、日期进行差异化的形式布局和内容宣传,还有北京《益世报》中刊登的图文并茂的帽庄广告,都说明盛锡福对当时时兴新颖的广告形式有着很高的要求,也足见盛锡福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经营理念。

在现代技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老字号手工制作日渐式微,盛锡福却并未跟随短平快的衣着消费潮流,将眼光重新投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2010年盛锡福成立了中国首个帽子专业博物馆——盛锡福中国帽文化博物馆,意在传承冠帽技艺和文化,不仅让市民免费参观,也作为宣传、保护和传播制帽技艺的重要场所,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盛锡福从创立至今伴随着一系列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这对盛锡福而言也是一次次面临重新选择的关口,是大浪淘沙、重新洗牌下并存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盛锡福不畏改变、迎难而上,在不断适应环境、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历练出敢为人先、求新求变的勇气和策略。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诚信忠厚的经营之道、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保护,都是盛锡福维系老字号生存、延续行业生命的根基,成为其冥冥之中不断探索企业进步之路的精神动力。盛锡福是充满年轻活力的老字号,其发展历程中面对时代浪潮的变与不变,体现着“老字号”守正与创新的风貌和传统与现代兼具的特点,也对我们探索中国企业独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以及传统文化和工艺如何适应当下、面对未来,有着深刻的启发。

(本文图片均来自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179.

[2]宋蕴璞.天津志略[M].天津:天津协成印刷局, 1931:176.

[3]袁家方.国门前市——前门大栅栏[J].时代经贸, 2018(31):74-90.

[4]王永斌.杂谈老北京[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9:90.

[5]老北京的记忆.京城老字号——盛锡福帽店[EB/ OL][2023-06-19].http: //www. 360doc. com /showweb/0/ 0/1085371407. aspx.

[6]李子禾.帽子里的生意经[J].光彩,2014(06):54-55.

[7]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EB/OL].https:// 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1664,2008-06-16.

[8][10]舒瑜.老字号的技艺传承——以北京“盛锡福”皮帽制作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13(2):113-123, 170.

[9]资料来源于笔者收藏的影印版《家常白話》。

[12]李子禾.帽子里的生意经[J].光彩,2014(6):54-55.

[13]王静.义利结合、诚信经营——以天津盛锡福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15):103-104.

[14]孙向群.身在京华,心系齐鲁[D].济南:山东大学,2009.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草帽国货老字号
小草帽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草帽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国货之光
自制草帽过夏天
喊你一声草帽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