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染色法、蛋白芯片法、MGIT液体培养法三种检测技术在肺结核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2023-09-07 06:53安庆震
系统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蛋白芯片染色法抗酸

安庆震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科,山东聊城 252000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病灶主要是肺组织、气管和支气管。在我国传染疾病中,肺结核具有高传染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全球范围内十大死亡病因之一[1-2]。肺结核的易感人群主要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艾滋病患者、营养不良者等,因此应定期参加结核病筛查[3]。该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和谈话时,会把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到空中,吸入患者有被感染的风险。肺结核的主要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而是否发病还与人体的免疫能力和结核杆菌的数量相关[4-5]。肺结核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发热、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的现象,严重患者可能会伴随结节性红斑或角膜炎等,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生活,因此快速诊断肺结核患者显得极为重要[6]。本研究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传染病医院结核科收治的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比较抗酸染色法、蛋白芯片法、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MGIT)液体培养法的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38例;年龄18~73岁,平均(44.78±8.42)岁;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16例,活动肺结核患者18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沟通交流未出现障碍患者。

排除标准:依从性较低,不能完成此次研究中相关评估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或档案缺失患者。

1.3 方法

1.3.1 标本来源和要求 标本来源: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由结核科提供。标本要求:晨间采集痰标本,样本量为3~6 mL;2~8℃的环境下保存,存放时间≤48 h。

1.3.2 检测方法 ①抗酸染色法:将干燥后的涂片放置于染色架,滴入石碳酸红染液后完全覆盖在痰膜上,出现蒸汽后脱离火焰,静置5 min,染色时要保持痰膜完全被染液盖住,若染液不足可继续添加,勿将染液沸腾;染色时间到后用流水冲去染色液体,擦干标本上的水;在痰膜上滴入脱色剂完全覆盖在痰膜上进行脱色,脱色时间为3 min,流水洗去脱色液后至无可视红色为止,流水洗去脱色液并擦干剩余的水后,滴入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 s,用流水洗去复染液,沥干玻璃片上剩余水,待玻璃片干后放入油镜下检测。②蛋白芯片法:在芯片上标记血液样本的标号,在芯片盒内滴入200 μl试剂A,将痰膜完全浸湿,将准备好的100 μl血清样本加入窗口中后等待完全浸湿,再加入300 μl试剂B,待试剂B浸湿后再加入500 μl试剂C;待试剂完全浸湿后再滴入300 μl试剂D,芯片反应30 min以内,将芯片盒里的小光盘放入识别仪器等待分析结果。结核杆菌包括 核分枝杆菌细胞壁成分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 abino mannan, LAM)、16 KDa、38 KDa共3种特异性抗体,若其中一项抗体为阳性,则结果为阳性。③MGIT液体培养法:将检测卡编号备用,将血清样本加入加样孔中,同时加入100 μl稀释液,等待3~5 min显示结果,结果在15 min内有效。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所有患者抗酸染色法、蛋白芯片法及MGIT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以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和影像学为金标准。②对比3种方法检测结果对肺结核疾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果统计

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经金标准检测后确诊为肺结核73例。抗酸染色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79.45%(58/73),特异性为57.14%(4/7),准确率为77.50%(62/80)。见表1。

表1 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果统计(n)

2.2 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果统计

蛋白芯片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8.63%(72/73),特异性为100.00%(7/7),准确率为98.75%(79/80)。见表2。

表2 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果统计(n)

2.3 MGIT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统计

MGIT液体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7.26%(71/73),特异性为85.71%(6/7),准确率为96.25%(77/80)。见表3。

表3 MGIT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统计(n)

2.4 3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MGIT液体培养法与蛋白芯片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均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抗酸染色法、蛋白芯片法及MGIT液体培养法对肺结核疾病的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疾病,随着人口增加,人口移民、艾滋病患者增多等因素,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十分严峻,老年肺结核呈高病死率[7-8]。根据疾病类型和病理特征,可将其分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肺结核患者及非活动性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和非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较低,而活动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9-10]。该疾病主要传染源为确诊患者痰中携带结核分枝杆菌,但感染菌者不一定会传染他人,一般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将部分结核分枝杆菌消灭,但仍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存在体内且处于休眠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可能会开始活跃[11-12],因此及时诊断结核病症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肺结核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提高,为肺结核寻找更为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不容忽视的。

研究结果显示,以临床症状评估及影像学方法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抗酸染色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79.45%,特异性为57.14%,准确率为77.50%;蛋白芯片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8.63%,特异性为100.00%,准确率为98.75%;MGIT液体培养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为97.26%,特异性为85.71%,准确率为96.25%。MGIT液体培养法与蛋白芯片法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相似(P>0.05);两项检测方式的准确率均高于抗酸染色法(P<0.05)。丁海霞等[13]在研究中选择了1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分别采用蛋白芯片法与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研究中蛋白芯片法诊断灵敏度(93.44%)、特异性(93.28%)及准确率(93.33%)均高于抗酸染色法的80.33%、88.24%、85.56%(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抗酸染色法是目前诊断较快的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但是阳性检出率较低,存在一定的诊断问题。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抵御感染,蛋白芯片法则是一种通过微型芯片检测多种蛋白质结合情况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多种抗体和蛋白质的结合情况,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3]。MGIT液体培养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应用中具有检出率高、检查快、操作简单、经济便捷等优点,其检测结果基本不会受外界因素所影响,因此最终诊断结果较为可靠[14]。

综上所述,蛋白芯片检测肺结核病相较于抗酸染色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在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中采用MGIT液体培养法、抗酸染色法、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蛋白芯片染色法抗酸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基于中医药快速检测的新型微流控系统研发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肿瘤筛查的应用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痰标本替代物的抗酸染色效果分析
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与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比较
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在肿瘤组织脉管新生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