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嗓音训练对嗓音功能的影响

2023-09-07 06:53李润元郭小梅张俊莲
系统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声门嗓音声带

李润元,郭小梅,张俊莲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2.呼和浩特赛道康复医疗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滤泡上皮恶性肿瘤,以颈部结节及肿胀等特征为主,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及时治疗[1-2]。临床中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干预,将患者病灶组织切除,改善其不适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但是手术治疗会对患者产生一定损伤,易导致喉返神经受损,并引起双侧及单侧声带麻痹,不利于患者嗓音恢复[3-4]。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在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帮助其恢复嗓音功能。其中嗓音训练是嗓音康复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唇部、舌部等肌肉的紧张与松弛交替运动,将发声肌群与呼吸肌群等相关肌肉群恢复平衡与协调,并能达到改善嗓音功能的目的。同时通过物理疗法对神经肌肉进行进行电刺激干预,脉冲电流可对受损的肌肉进行有效刺激,激活其功能,并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将两种方式联合应用能提升患者嗓音恢复效果,改善其声带麻痹状态[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嗓音训练对嗓音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5.37±2.64)岁;病程6~10个月,平均(8.08±0.16)个月。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1~67岁,平均(45.35±2.33)岁;病程6~9个月,平均(8.05±0.1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②经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且全部接受甲状腺癌术。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不配合患者;②精神障碍和反应迟钝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嗓音训练。语言治疗时指导患者进行嗓音训练,训练指导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其讲述甲状腺癌手术后声带麻痹原因、训练方式、目的及意义,使患者放平心态,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同时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叮嘱其多饮水,戒烟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并减少咖啡因摄入量,避免滥用嗓音。训练内容:①腹式呼吸。指导患者端坐,将肩颈与下颌放松,目视前方,并缓慢吸气,在吸气的同时使剑突下方腹部凸起,在呼气时腹部需向内凹陷,并反复练习,20次/组。②唇颤练习。指导患者深吸气,并将唇部微微嘟起,自然吐气,使唇部发出“噗噗噗”声音,并反复练习,20次/组。③喉部按摩。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喉部按摩,利用其拇指、食指及中指的指腹对患者甲状软骨两侧反复按摩,轻轻推动喉结,10次/组。④发声练习。指导患者进行发声练习,选择元音/a/,使患者由低音至高音逐渐发声,再从高声至低声反复练习,10次/组。⑤共鸣练习。指导患者发mi/ma音,使患者感受到鼻双侧及口腔前方存在振动,并反复练习,10次/组。⑥摆喉运动。使患者放松肩颈,并用单手拇指及其余四指扶住甲状软骨左右摆动,并发出/a/音,将喉体肌肉放松,反复练习,10次/组。明确合理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频次,通常情况下按照1~2次/d,20~30 min/次的训练频率进行。患者连续训练1个月。

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嗓音训练。嗓音训练方法与训练频率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选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VitaIStim5900 型,国械注进20152260141),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沿着喉返神经走向,将两个仪器专用电极片放在患者声带麻痹侧入喉处及锁骨水平处皮肤表面,将脉宽设置为700 ms,频率设置80 Hz,电流设置为0~25 mA,各个参数需结合患者实际感受进行调节,并以患者感受肌肉颤动为宜,治疗频率为20~30 min/次,2次/d,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嗓音主观听觉、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情况、嗓音声学值及满意度。

①嗓音障碍指数:采用噪音障碍指数量表(Voice Handicap Index, VHI)评分,包括生理、功能、情感维度,每个维度包含10个条目,计0~4分,评分越低表示嗓音功能恢复越好。

②嗓音主观听觉:采用嗓音嘶哑评估量表(Grade Roughness Breathiness Asthenia Strain, GRBAS)评分,使患者自然端坐,使其用舒适的音频、响度数、自然的音调与音量进行自我介绍,由2名嗓音治疗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包括总嘶哑度、粗糙度、气息度、无力度、紧张度5项内容,每项内容0~3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嗓音功能恢复越好。

③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情况:通过喉镜检查,声带固定1分,声门闭合改善/声带恢复部分运动2分,声带活动正常3分。

④嗓音声学值:包括振幅微扰、基频微扰,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语言空气动力学系统分析最大声时,重复测量3次,取最大值。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H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项V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V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VH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VHI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生理干预前22.51±2.89 22.54±2.92 0.046 0.963干预后11.75±1.92 8.33±1.75 8.326<0.001功能干预前20.75±3.26 20.81±3.35 0.081 0.936干预后9.85±1.10 7.75±1.25 7.977<0.001情感干预前22.19±2.13 22.23±2.10 0.085 0.933干预后14.92±1.85 10.21±1.56 12.310<0.001

2.2 两组患者GRB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GRB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RB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GRB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GRB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总嘶哑度干预前2.12±0.47 2.09±0.51 0.274 0.785干预后1.15±0.16 0.81±0.15 9.805<0.001粗糙度干预前2.12±0.26 2.11±0.22 0.186 0.853干预后1.66±0.25 1.03±0.24 11.497<0.001气息度干预前2.26±0.31 2.30±0.35 0.541 0.590干预后1.52±0.13 0.87±0.22 16.087<0.001无力度干预前2.15±0.87 2.12±0.91 0.151 0.881干预后1.34±0.33 0.86±0.12 8.645<0.001紧张度干预前1.95±0.87 1.92±0.91 0.151 0.881干预后0.84±0.13 0.56±0.12 10.010<0.001

2.3 两组患者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声带活动与声门闭合情况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干预前1.28±0.67 1.26±0.64 0.137 0.892干预后2.20±0.13 2.57±0.20 9.810<0.001

2.4 两组患者嗓音声学值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嗓音声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嗓音声学值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嗓音声学值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振幅微扰(%)干预前0.81±0.14 0.84±0.12 1.029 0.307干预后0.75±0.12 0.63±0.08 5.262<0.001基频微扰(%)干预前8.35±3.26 8.31±3.35 0.054 0.957干预后10.05±1.10 12.95±1.05 12.061<0.001最大声时(s)干预前11.19±3.13 11.23±3.11 0.057 0.954干预后13.42±1.25 15.61±1.16 8.122<0.001

3 讨论

声带麻痹是甲状腺癌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术中实施的牵拉动作及钳夹操作对喉返神经产生损伤,进而导致声带麻痹。当患者出现声带麻痹后会表现出声音嘶哑、发声困难等症状,使患者产生嗓音功能障碍,并造成交流困难,降低生活质量[6-7]。需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选择有效的方式改善其嗓音功能,使其声带良好恢复。临床中对于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先采取观察方式,观察其术后半年左右可否自行恢复,若未能恢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也会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并增加患者治疗费用。而嗓音训练是良好的干预方式,可通过多种嗓音训练技巧,锻炼声带运动肌肉,使患者声门闭合情况得到改善,并促进嗓音功能恢复[8-9]。

在本研究中,以80例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的生理、功能、情感评分[(8.33±1.75)分、(7.75±1.25)分、(10.21±1.56)分]均低于对照组(11.75±1.92)分、(9.85±1.10)分、(14.92±1.85)分(P<0.05)。该结果与於展飞[10]在相关研究中结果具有一致性,其研究中观察组VHI评分分别为[(8.58±1.70)分、(7.31±1.58)分、(10.07±1.5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69±2.14)分、(9.88±1.56)分、(13.33±2.50)分(P<0.05)。提示该方法能改善声带闭合程度,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有力佐证。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可改善患者发音器官与共鸣器官的协调性。而正常发声需要在声带、共鸣与呼吸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因此在嗓音训练中实施腹式呼吸训练,能提升呼吸系统气流动力,并调整声带振动情况,进而提升嗓音质量。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训练主要包括腹部呼吸练习、共鸣、颈部放松等方式改善声门闭合,并提升声带功能,避免声门上亢进的不良习惯,且部分声带麻痹患者通过系统化的嗓音训练,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作用[11]。在此过程中,通过练习能提升声带弹性与张力,且会提升声带柔韧性,增强声带。故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电刺激,持续刺激特定肌肉及肌群,导致肌肉收缩或抽搐,并激活肌肉功能,使其得以恢复[12-13]。且传统单一的嗓音训练效果有限,恢复速度较慢,故本文基于联合疗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其他干预方式联合治疗,将神经肌肉电刺激用于声带麻痹患者治疗中,对发声有关的肌肉进行持续电流刺激,能提升肌纤维张力,使瘫痪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性收缩与舒张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加快神经兴奋及传导功能恢复。另外,通过持续电流刺激能避免肌肉萎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肌肉张力,进而改善嗓音功能,促进患者病情良好恢复[14-15]。最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嗓音功能改善明显,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嗓音训练能改善患者嗓音障,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避免声带麻痹产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嗓音训练在甲状腺癌术后声带麻痹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嗓音障碍,提升嗓音功能,值得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声门嗓音声带
声带也会长“茧”?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尴尬的打嗝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两种体位声门暴露程度的比较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