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比较

2023-09-07 06:53赵计伟
系统医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术式肾结石输尿管

赵计伟

邳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邳州 221300

肾结石为临床高发泌尿系疾病之一,病发后以腰腹部强烈疼痛、血尿等为典型表现,若病发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可严重损伤患者肾脏,并诱发感染,甚至引发肾衰竭、肾盂癌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手术是临床常用的肾结石治疗术式,在手术治疗下,可通过激光、超声等粉碎结石,促进结石更容易地排出体外[2]。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术式,其在清除≥2 cm结石、鹿角形结石等有着较好的效果,且为微创术式,具有疼痛轻、创伤小等优势[3]。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 FURL)是新型肾结石治疗术式,该术式可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无须以创伤性手段建立通道,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是近几年临床广泛应用的肾结石治疗术式之一[4-5]。基于此,为探究两种术式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以2020年4月—2023年4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肾结石患者为例,分组分析予以FURL、PCNL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肾结石患者资料,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23~67岁,平均(45.23±5.61)岁;结石直径1.0~2.8 cm,平均(1.79±0.56)cm。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5~65岁,平均(45.18±5.3.8)岁;结石直径1.2~2.8 cm,平均(1.81±0.59)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B超、肾盂造影等)确诊;②结石直径1~3 cm;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④纳入病例均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并凝血障碍、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并严重输尿管畸形/狭窄、肾脏解剖异常、严重尿路感染等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PCNL治疗。一期手术:对患者实施全麻,取截石位,通过输尿管镜置入F5输尿管导管,固定好调整为俯卧位。垫高其腰腹部,在B超辅助下应用18G穿刺针于第11肋间肩胛下角线、腋后线间穿刺目标肾盏,拔出针芯引出尿液后,置入斑马导丝并固定。切开皮肤、筋膜1 cm,以筋膜扩张器扩张(F10-F18),留置工作鞘,建立经皮肾通道,进肾镜定位结石位置。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光纤500 m、频率20~25 Hz、功率2.5~3.0 J),脉冲水流经肾镜鞘把碎石冲出,确定无残留碎石,置入5F双J管、F18肾造瘘管后常规退镜、工作鞘,固定好肾造瘘管。术后2~3 d经腹部X线复查,若发现残石,实施二期手术;若无残石,将肾造瘘管去除,15~30 d去除双J管。

观察组采用FURL治疗。一期手术:对患者实施全麻,取截石位,从尿道外口将输尿管镜插入至患侧输尿管,留置斑马导丝,经导丝将Fr12/14输尿管扩张鞘置入输尿管上段,固定后更换为电子输尿管软镜,沿扩张鞘进肾盂、肾盏。确定结石后以钬激光击碎结石(光纤200 m、频率20~30 Hz、功率0.3~0.6 J),将结石击碎至2 mm(直径)左右,针对较大碎石(直径3~4 mm)以取石网篮(1.7Fr)取出,术中以注射器灌注生理盐水保持通道畅通、术野清晰。在明确无活动性出血及残留碎石后,双J管(5F)常规留置,退镜、斑马导丝及扩张鞘,尿管留置,术毕。术后2~3 d复查及其他处理与对照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术后下床时间,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

②肾功能指标: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采血时间为术前、术后24 h),离心(10 min,3 000 r/min),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

③应激指标:术前、术后24 h分别采血、离心(同上),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皮质醇(cortisol,Cor)、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

④炎症因子指标:术前、术后24 h分别采血、离心(操作同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⑤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性休克、出血、肾绞痛、高热、肾周脓肿。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为94.29%(33/35),较对照组的88.57%(31/35)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69)。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手术时间(min)66.87±15.64 62.89±14.25 1.113 0.270术中出血量(mL)35.26±8.57 13.25±2.45 14.609<0.001术后下床时间(h)42.12±7.58 21.56±6.37 12.285<0.001住院时间(d)6.23±1.57 3.64±1.15 7.873<0.001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B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BUA(μmol/L)术前343.26±33.35 345.16±34.10 0.236 0.814术后24 h 381.24±38.95 362.15±35.56 2.141 0.036 Scr(μmol/L)术前95.23±15.12 95.84±14.23 0.174 0.863术后24 h 141.25±21.28 109.12±20.54 6.427<0.001 BUN(mmol/L)术前5.59±1.57 5.61±1.62 0.052 0.958术后24 h 7.23±1.59 6.24±1.63 2.572 0.012

2.3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Cor、MDA、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Cor(mg/mL)术前198.55±32.12 197.68±31.54 0.114 0.909术后24 h 285.61±42.13 234.15±40.25 5.225<0.001 MDA(nmol/L)术前3.22±0.51 3.26±0.54 0.319 0.751术后24 h 10.12±2.25 6.34±1.07 8.976<0.001 NE(pg/mL)术前302.15±38.57 303.15±39.69 0.107 0.915术后24 h 455.26±51.28 382.51±43.67 6.390<0.001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组别对照组(n=35)观察组(n=35)t值P值WBC(×109)术前6.62±0.55 6.65±0.57 0.224 0.823术后24 h 10.87±1.35 8.02±1.05 9.859<0.001 CRP(mg/L)术前2.91±0.65 2.89±0.64 0.130 0.897术后24 h 16.10±4.11 11.54±3.27 5.136<0.001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肾结石为临床高发泌尿外科疾病,其主要为药物、代谢异常、饮食习惯、尿路病变等因素所致,病发后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引发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影响,需加强治疗[6-7]。目前临床针对肾结石的治疗以手术干预为主,通过手术清除结石可降低疾病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伤,促进患者预后康复[8]。但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发现,两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案均可有效清除结石,达到解除结石影响的治疗效果。分析可见,PCNL是目前临床主流肾结石治疗方案,对于直径1~3 cm结石清除效果良好,疗效确切[9]。FURL使用具有一定弯曲性、延展性的软镜,能够更好地进入目标肾盏,清晰完成击碎结石的操作,保障结石清除效果[10]。故二者均能够发挥良好的结石清除作用,且手术操作用时无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应激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相较PCNL,FURL在肾结石治疗中更具优势,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11]。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的22.86%相比明显更低(P<0.05),说明FURL术后并发症更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张国银等[12]研究也发现,实施FURL治疗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PCNL)的33.33%明显更低(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可见,PCNL是近年临床广泛应用的微创肾结石治疗术式,具有手术耗时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其可建立从皮肤至肾集合系统的微创手术通道,借助内窥镜进入患者肾盏、肾盂、输尿管,进而以钬激光碎石,清除结石[13-14]。但该术式易损伤患者肾盂或肾实质,且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为防范肾实质通道出血发生,需要患者卧床2~3 d,因而容易诱发肾绞痛、发热、感染等不良症状,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15]。FURL则能够规避上述不足,FURL可利用机体“自然通道”进入肾盂、肾盏,并在清晰视野下完成碎石操作,可规避对患者肾盂或肾实质造成的损伤[16-17];且软镜具有良好柔韧性,可到达硬镜难以到达的部位,加之钬激光光纤碎石,可更好地发挥微创优势,保障结石清除效果与手术安全性[18]。

综上所述,将FURL、PCNL用于肾结石治疗中均能够发挥良好作用,结石清除率均较高,但FURL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更小,安全性更高,患者恢复进程更快。

猜你喜欢
术式肾结石输尿管
鬼针草水提物对大鼠肾结石改善作用
祛除肾结石,鸡中有内“金”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维生素D、高钙尿和肾结石的关系探讨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MED术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中长期随访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改良Lothrop术式额窦引流通道的影像学研究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