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 理念下电子商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实践
——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

2023-09-08 08:30冯晓兰
科教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电子商务

冯晓兰

(西安翻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5)

1 OBE 教育理念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以下简称OBE)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达成方式以及达成度的评价,其核心目标是以提升个人能力为根本、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以个性评估为动力、以持续改进为重点来适应未来教育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学习产出导向教育模式,由学者Spady 等人于1981 年提出,其理论内涵为: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实用技能为目标,构建教学投入的体系,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项目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OBE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投入导向”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创新实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是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教学理念,OBE 模式的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①以人为本。OBE 人才培养模式抓住了受教者参与学习的根本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②以创新实用为导向。为受教者提供创新实用的技能培训课程、方法和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创新实用的导向。③持续改进优化。目标、需求、过程、评价和改进是OBE 的5 个核心问题,也是其人才培养持续改进优化的步骤。

2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创新创业活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双创教育不仅是高校教学的必备内容,而且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因此,政府和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双创教育,通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社会创造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十三五”规划将电子商务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电子商务还带动了物流、贸易、营销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渠道,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此外,电子商务快速成为人们创新创业的首选。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更新和激烈竞争,要求电商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因此,高校应加大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力度,探索研究并系统推进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3 基于OBE 理念的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路径

3.1 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协同育人

西安翻译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基于学校定位,并根据行业需求和工程认证要求,修订人才培养目标,由以前单一的专业能力目标向综合素质能力目标转变,基于OBE理念,构建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目标矩阵,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我校根据能力目标矩阵,开设了学科前沿课、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素质类课程,确保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历届毕业生就业遍布陕西、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省份的电商企业,行业聚集度高达70%,一些已成为技术骨干或中高层干部。

学校与阿里巴巴西北分公司、山西硬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产学研合作育人长效机制,推行“项目引入+实战训练”合作模式,校企共商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共建师资队伍、育人环境和实践平台。与山西硬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训练中心,与阿里巴巴西北分公司合作,校企共建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

3.2 推进课程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将科研成果、行业企业案例、思政元素及时融入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建设并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截至2022 年,课程建设类项目9 项,其中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 门、校级在线课程1 门、混合式课程2 门、社会实践课程1 门以及院级课程项目4 门,所有课程都采用过程性考核。80%的主干课程实现了翻转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和团队精神。与企业合作编写教材4 部,并获得陕西省计算机教育协会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1 项,二等奖3 项。

3.3 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要重视实践教学。学校建立了“基础实践课+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堂”组成的横向与“基础层、提高层、创新层”构成的纵向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占到30.31%;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直接参与公司实际项目,在企业里实践,在项目里设计,把被动变成主动的专业实践。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相结合,规范了毕业实习管理。校外实习与思想政治实践及劳动教育相结合,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

3.4 狠抓创新创业,促进赛创融合

学校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我校每年举办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类大赛宣讲会,邀请专业指导教师和获奖团队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开展培训交流,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激发学生从事科研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构建了“创新综合实验—学科竞赛—学研社—毕业设计”的研学模式,引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20 余项;学生主持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 项,其中国家级1 项、省级7 项,校级10 项。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 项,三等奖9 项;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6 项,二等奖1 项;“三创赛”校级特等奖3 项,一等奖15 项,二等奖20 项。此外,学生发表论文10 余篇,申请专利5 项、软著1 项。

3.5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

按照“内培外引”原则,加大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要求任课教师参加专业建设、双创能力提升培训;支持教师到企业一线考察与实践,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需求,提升实践能力。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赴企业挂职锻炼不低于1 个月。鼓励教师与合作企业开展教学科研。目前已开展校企协同育人项目8 项,横向课题7 项。已聘请行业专家李琪教授、支芬和教授和严武军教授为我校特聘教授。每年邀请李琪教授做“三创”能力培养的讲座。

聘请企业教师和培养“双师型”教师相结合,聘请高级工程师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和运营实践;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校友等开展讲座、座谈,助力学生技术创新和成功创业。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一流应用型师资队伍。

4 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的特色

4.1 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类目标

遵循“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二八分布特征,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专业特征,将创新型人才分为以培养理论研究后备人才为目标的学术型、以电子商务创业为目标的创业型以及以电子商务经理人为目标的就业型三类人才,既符合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又缓解了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短缺的矛盾。

4.2 构建“学研社、工作室、初创公司”三层递进式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构建了基于学生兴趣的学研社、基于专项技能的创新工作室、基于综合技能的初创公司的三层递进式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通识+专业+校企实践+创新创业”的课内专业教育体系并行发展。三层递进式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培养和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4.3 推进“朋辈引领”在“三创”能力培养实践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老带新、互学共进的良性循环,强化“朋辈引领”,传承创新精神。组织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竞赛、就业等方面经验的分享交流,激励大一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创新意识;定期邀请优秀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提升在校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学科竞赛和大创项目中,在优秀的高年级团队中加入一定数量的低年级学生,组成具有递进层次的创新团队,扩大协同创新的影响,增强朋辈引领的育人价值。

5 电子商务双创人才培养的成效

5.1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成果应用于电子商务专业,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21 年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三年的招生人数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后,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4 项。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配套大纲;出版教材5 部;省级精品资源课1 门;培育校级教学名师2 人,校级教学团队1 个;公开发表论文14 篇(其中SCI 收录1 篇,EI 会议检索2 篇,核心期刊3 篇);相关成果获得教学类奖励2 项。

5.2 就业质量明显改善,毕业生创业积极性高

本成果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幅提升了电子商务专业就业质量。多家企业主动与我校建立长期的用人关系,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3.7%。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逐年提升,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后3 年内成功创业者10人,开办公司6 家,且运营状态良好。

5.3 建设经验辐射到校内相关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实合一、赛教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为学校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提供示范影响。团队组织的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校赛,近年参赛学生由本专业扩大到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专业,参赛人数逐年上升。

5.4 获得其他院校的认可,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和“赛创结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校内相关专业和省内外院校的肯定和学习交流。先后有商洛学院、山西运城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受到一致好评。项目组成员在各类学术会议主题发言10 余次。成果形成辐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专业团队校企协同,继“精准扶贫”之后,积极投身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工作中。师生赴长安区四皓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项目负责人冯晓兰带领电商团队赴榆林子洲调研指导,并开展“农村电商助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科普宣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实合一、赛教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下,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了工程教育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也符合电子商务的专业特点和电子商务行业应用的市场需求。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促使电子商务学生开拓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机会,形成真正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电子商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电子商务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双新双创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