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2023-09-13 07:14俊,王位,郭
中医药导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亚急性脊髓维生素

何 俊,王 位,郭 帆

(1.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2.孝感市中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因体内钴铵素(维生素B12)含量不足引起的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疾病多累及脊髓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常表现为疲劳、四肢乏力、麻木及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1];其发病初期症状隐匿,易与其他周围神经疾病混淆,其漏诊率可达20%[2],且一旦漏诊,疾病迁延日久,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笔者详细梳理目前中西医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加上中医治疗该病经验,以期能加深和拓展临床诊治思路。

1 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认识

1.1 西医学认识 维生素B12作为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其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合成神经递质、代谢有毒有害物质(如甲基丙二酸、同型半胱氨酸)、营养神经等多种新陈代谢。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由于维生素B12缺乏,阻碍了细胞、神经递质的合成,影响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代谢,进而出现疲劳乏力、舌痛、精神异常、浅深感觉异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到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3]、甲基丙二酸增高[4],颈部MR常累及颈部脊髓后索或侧索,呈“反兔耳征”或“倒V征”改变[1],肌电图常可见周围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1.2 中医学认识 本病常见症状有疲劳乏力、肢体麻木疼痛、精神障碍,常归属于“痿证”“痹证”“虚劳”范畴。其病机主要包括气血亏虚、肝肾亏虚,以及湿热、湿痰、瘀血等。

气血亏虚主要指脾气虚,人体气血津液化生不利而致筋脉失养、肢体痿废不用。《素问·痿论篇》云:“脾主身之肌肉。”[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亦云:“脾生肉。”[5]《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亦载:“脾病而四肢不用。”[5]说明人体肌肉的丰满强健与否和脾之运化功能的强弱息息相关。

肝肾亏虚是因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伤及肝肾,耗损阴精,肾水亏虚,筋脉失于灌溉濡养。如“肝主筋,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若肝经郁热伤阴,筋失濡养,亦能致痿”。又如《临证指南医案·痿》曰:“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症作矣。”[6]

湿热、湿痰、瘀血等是人体内生五邪,阻滞经络,发为痿病。如《丹溪心法·痿》曰:“痿证断不可作风治……有湿热、痰湿、瘀血。”[7]朱丹溪认为湿热、湿痰、瘀血均能致痿。

笔者认为,该病虽看似症状繁杂,但可统归于痿证。疲劳乏力自属痿证无疑。其肢体麻木疼痛者,常归于痹证,然痹证者,多因风、寒、湿、热等外邪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不通则痛,以痛为主。纵观该病患者,大多无风寒湿热等外因,乃自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所致,且痹证多疼痛,该病以麻木为主,疼痛者为数不多,而麻木当属肢体气血津液不充,不能濡养所致。至于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精神异常现象,乃肝肾亏虚、髓海不足,神明失养,不能统摄驾驭情志所致。其病程进展较虚劳快,常无虚劳病程动则数年那样长久。

该病常有胃阴虚的征象。现代医学发现维生素B12缺乏可影响舌黏膜细胞的分裂,舌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受限,影响了舌黏膜日常损伤的愈合速度,故出现“牛肉舌”。其牛肉舌大致类似于中医少苔或无苔,加上该病临床常见口干唇燥、纳呆、大便干结等阴虚之象,临床上可归因于胃阴虚。

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治疗

2.1 西医治疗 (1)肌肉注射及口服维生素B12,常用剂量为500~1 000 μg,治疗2周后根据病情可逐渐减量维持3个月至半年[8]。补充维生素B12,从根本上改善体内维生素B12缺乏状态,使其参与体内各种新陈代谢,完成正常生理活动。(2)对于同型半胱氨酸偏高患者,临床加用叶酸片、维生素B6片及甲钴胺片口服。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保护血管内皮,有效防止心脑血管事件。(3)四肢麻木乏力等周围神经症状为主者,予以维生素B1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维生素B1、甲钴胺营养神经,促进神经髓鞘细胞修复。

2.2 中医治疗 (1)对于气血亏虚者,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黄帝内经》所提“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其意有二:其一,补阳明不足之气;其二,清阳明湿热之邪。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方以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当归、赤芍、黄柏等。如此则脾胃健,邪气除,水谷精气渐增,虚热消除,筋肉得养,痿证得除。

(2)对于肝肾亏虚者,治疗以补益肝肾、填精生髓为主。《寿世保元·痿》云:“肾气虚惫,腰膝酸痛,行步无力。”[9]治疗当补益肝肾,填精生髓,方以起痿丹、左归丸、右归丸、虎潜丸为主,药用熟地黄、狗脊、牛膝、山萸肉、山药、杜仲、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等。肾水充足,神窍髓满,则肝血有所收藏,筋骨得以濡养,水火即济,则相火不以妄动。如此五脏阴阳平和,体质趋健。

(3)湿热者,治疗以东桓健步丸加燥湿清火药物(苍术、黄芩、黄柏、牛膝等);痰湿者,治疗以二陈汤加苍术、白术、黄芩、黄柏、竹沥、姜汁;瘀血者,治疗以参术四物汤加黄柏等。辨证论治,及时祛除内邪,使疾病及时控制,不再入里传化。

笔者治疗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经验时,常重视胃部病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通降,保证了饮食水谷的初步消化及食糜的按时下传。“胃气强则五脏巨盛,胃气弱则五脏俱衰。”[10]张景岳认为“四肢之举动,必赖胃气以为用”[11];《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5]脾胃为后天之本,临床在重视补气健脾的同时,常需顾护胃气,而胃喜润恶燥,只有胃有充足阴血津液时,才能维持食物的受纳腐熟及通降下行的机能。故笔者在治疗该病时,若有胃阴虚之象,治疗先养阴宜胃,待胃阴充足后,再加以益气健脾之品。方以益胃汤加减,药用麦冬、北沙参、玉竹、玄参、生地黄、石斛、扁豆、天花粉等养胃生津。收效显著,且疾病不易复发。

3 验案举隅

患者,男,75岁,2021年11月5日初诊。主诉:进行性消瘦4个月伴双手麻木20 d。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佳,食量减少,进而体质量逐渐下降(减少15~20 kg)。20 d前感双手发麻,伸展欠灵活,持物不稳,偶感乏力,仍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遂于外院消化科就诊。查肌电图示:四肢周围神经传导异常。脑脊液常规、寡克隆带及AQP-4结果均为阴性。无痛食管胃镜检查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镜活检组织示:(胃角)黏膜组织重度慢性炎,轻度活动度,伴轻度肠上皮化生。电子肠镜检查示:结直肠黑变病直肠息肉结肠糜烂性质待查。肠镜活检组织示:(乙状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伴多量吞噬细胞浸润。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结肠黑变病,直肠息肉”,行护胃、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消化科住院期间双手发麻症状未得改善,并逐渐加重,伴全身乏力,头重脚轻,脚踩棉花感,步态尚稳,颈项酸麻不适。现患者及家属欲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痿证”收入。刻下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双手乏力麻木,以双手指为甚,持物不稳,头重脚轻,下肢步履蹒跚,脚踩棉花感,不能久立;自诉有一过性眼前发黑,数秒钟可自行缓解;口淡咽干,舌头疼痛,纳呆便溏。查体:面色苍白无华,四肢指端指甲苍白,步态蹒跚、宽基步态,四肢末端浅感觉减退,以双上肢末端为主,双下肢振动觉减退,双下肢麻木;颈软,Lhermitte征、霍夫曼征及克尼格征均阴性;舌体红绛,无苔(见图1),脉细数。辅助检查:维生素B12113 pg/mL;同型半胱氨酸(HCY)20.9 umol/L;白细胞(WBC)2.31×109/L,红细胞(RBC)3.00×1012/L,血红蛋白(HGB)113.6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13.03 fL,PLT血小板(PLT)71.9×109/L。粪常规示:大便潜血弱阳性。颈部MR示:脊髓脱髓鞘改变,考虑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见图2)

图1 入院时舌象

图2 入院时颈椎核磁影像

西医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医诊断:痿证(胃阴亏耗证)。西医治疗:甲钴胺片(0.5 mg/片),口服,1片/次,3次/d;叶酸片(5.0mg/片),口服,1片/次,1次/d;维生素B6片(10.0mg/片),口服,1片/次,3次/d;甲钴胺注射液(0.5 mg/支),肌内注射,1支/次,2次/d;维生素B1注射液(0.1 g/支),肌内注射,1支/次,2次/d;同时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一共治疗14 d。住院期间复查血常规提示大细胞性贫血改善、HCY下降:HCY 14.5 umol/L;WBC 2.98×109/L,RBC 3.35×1012/L,HGB 119 g/L,MCV 109 fL,PLT 141×109/L。患者第14天出院后,继续口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6片、维生素B1片、叶酸片2个月。

中医每周根据患者病机调整用药,院内、院外共诊疗5次。初诊治以滋阴生津。方用益胃汤加减,处方:麦冬20 g,北沙参15 g,玉竹10 g,玄参10 g,生地黄20 g,石斛20 g,扁豆10 g,天花粉15 g,山药15 g,炙甘草6 g,生晒参10 g,黄精20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2021年11月12日,患者诉食欲较前恢复,双手麻木较前好转,步伐较平稳,但久行仍感乏力,双手欠灵活,颈部不适,无口淡咽干,大便仍溏薄。舌红,苔少,脉细。继以前方加虎杖15 g,怀牛膝20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3诊:2021年11月18日,患者诉无双手发麻,步态较平稳,四肢乏力较前好转,双手较前灵活,大便溏薄好转,但患者精神欠佳,少气懒言,多涎唾。舌红,苔少,脉细。予带药7剂出院回家。处方以 2诊方加熟地黄9 g,川芎12 g,当归12 g,白芍12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4诊:2021年11月25日,患者诉精神好转,饮食可,多寐,无明显四肢活动不利,步态平稳,口干不欲饮,时有倦怠、肢体困重,颈强不适。舌淡红润,边有齿痕,苔薄,脉细。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黄芪15 g,党参10 g,白术12 g,陈皮9 g,茯苓12 g,柴胡6 g,薏苡仁30 g,石菖蒲12 g,鸡血藤12 g,地龙9 g,羌活9 g。7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5诊:2021年12月2日,患者精神佳,食寐可,四肢活动尚可,双手持物欠佳。舌淡红,苔薄,脉细。予4诊方去地龙、薏苡仁、茯苓。7剂,1剂/d,早晚温服。

5诊后停药,再过2个月后随诊,患者精神佳,面色红润,言语清晰,步态平稳,四肢灵活,食纳尚可,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见图3),脉微细。

图3 随访时舌象

按语:本例患者因近4个月进食少,且个人饮食习惯偏素食,极少摄入肉类及蛋类,当为钴铵素摄入减少引起的相对营养不足,而出现疲乏、肢体深浅感觉异常及舌痛表现,且入院查维生素B12、血常规、HCY及颈椎核磁均符合典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之表现,一经明确诊断,立即大剂量补充钴铵素,佐以补充叶酸、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人体造血原料充足,故而贫血纠正,患者疲倦虚弱感改善。维生素B12充足,有效通过新陈代谢降低了HCY及甲基丙二酸水平,促进周围神经系统的修复,故患者肢体麻木及乏力等周围神经症状改善。维生素B12为舌黏膜细胞分裂的重要原料,故补充维生素B12后患者舌痛消失。

患者既往患有“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病史,平素食欲欠佳,进食不当,脾胃受损,中气虚弱,无力升清,胃失濡养,长此以往,阴津耗损,气血虚弱,脏气渐衰,四肢痿软不得养。初诊以滋阴生津为法,方用益胃汤加减。北沙参、麦冬可润肺养阴,益胃生津;生地黄、玄参可清热生津;玉竹、石斛可养阴润燥;天花粉生津止渴降火;扁豆健脾消食;生晒参、黄精补气养阴;炙甘草可调和各药。诸药配伍,共同发挥滋养胃阴、健脾益气的功效。2诊时患者胃中阴液得到补充,舌体逐渐润泽,镜面舌渐渐出现舌苔,胃气渐生,胃体得以滋养,上腹部隐痛症状得以缓解;胃体气机通畅,故而胀满、嗳气症状缓解;胃体得以滋养,消化腐熟食物功能恢复,厌食、消化不良、似饥而不欲食症状缓解;胃体阴液充足,脾气上布于口舌, 口干舌燥、口渴思饮症状缓解[12]。但患者仍有上肢灵活欠佳,下肢乏力,痿证在治疗上不尽归于脾胃,因此,不固守“治痿者独取阳明”之则。《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治痿的单味药,如:主痿的虎杖,“主寒湿痿痹”的怀牛膝[13]。遂于前方加虎杖、怀牛膝巩固治疗。3诊时患者胃阴得复,但仍疲劳乏力,少气懒言,考虑脾胃受损日久,精髓亏耗,神明失养,故辅以益肾填精养血之品,药用熟地黄、川芎、当归、白芍。4诊时患者精神好转,但仍肢体困重,考虑前3周药物滋阴太过,致湿气困脾,气行不畅,故以补中益气、疏经通络为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柴胡、薏苡仁、石菖蒲健脾化湿,患者颈部僵硬不适,辅以少量活血化瘀通经络之药,如鸡血藤、地龙、羌活。5诊时患者症状尚稳定,酌情减少祛湿、活络药物,去地龙、茯苓、薏苡仁以防燥湿、活血太过,伤津耗气。中医学认为烧伤、烫伤是由于热毒烧灼而使血脉阻滞,热毒炽盛,入泛营血,甚则内攻脏腑,生风上扰,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故治疗时应以散瘀止痛、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为主,辅以收敛止血,生肌消肿[14]。综上,以滋阴养胃、健脾益气为法,通过5次调理,患者脾胃之气基本恢复,饮食改善,气血充盈,诸症自除。

4 讨 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钴铵素缺乏引起,要了解其缺乏的原因,需对其代谢途径有清楚的认识:从外界摄入含有钴铵素的蛋白质,进入胃中,经胃蛋白酶及胃酸的作用下,分解出钴铵素,与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形成钴铵素内因子复合物,经过肠道运输到达回肠末端,进入回肠末端黏膜内皮细胞,在回肠黏膜内皮细胞中,钴铵素解离内因子并与转钴铵素蛋白Ⅱ结合,形成全反钴氨素(holoTC),再进入血液,进而到达各个组织器官[15]。因此,钴铵素缺乏可发生在钴铵素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代谢中的任何一个环节[16]。其临床上常可归咎于四大原因:(1)摄入减少:包括素食主义者、酒精滥用、寄生虫感染、进食量减少及怀孕等引起的相对营养不足。(2)胃中钴铵素加工障碍:包括胃旁路手术/胃切除术后、慢性胃炎、由与壁细胞反应的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恶性贫血);药物因素(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二甲双胍、氨基糖苷类药物等)。(3)回肠吸收障碍:回肠切除、致病性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卓-艾氏综合征、Imeslund-Grasbeck综合征等。(4)运输及代谢异常:包括转钴铵素蛋白Ⅱ的先天性缺陷[17]。本例患者有近4个月进食少,且个人饮食习惯偏素食,极少摄入肉类及蛋类,故摄入钴铵素不足,经钴铵素补充后,患者症状立即改善。故临床上需要认真询问病史,尤其饮食习惯、手术史等。

中医学方面,本病属于“痿证”范畴,初期常见患者疲劳乏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等脾胃气血亏虚之象,若病久迁延不愈,可累及肝肾,造成肝肾亏虚,可见四肢萎弱无力。正如《医宗必读·痿》所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18]又如《临证指南医案·痿》所云:“肾藏精,精血互生,精虚则不能灌溉诸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缩之症作矣。”[6]故临床惯以健脾益气、兼补肝肾治之。但纵观此病例,患者虽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然口淡咽干,舌头疼痛,舌红绛,无苔,脉细数,乃一派胃阴不足之象,故治以滋阴益胃,胃阴充足,水谷得以受纳腐熟,脾气才能得以运化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

另患者在住院期间端拿热水壶,因双手灵活度欠佳,持物不稳,致开水溢出烫伤左脚面。予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清洗损伤组织,干燥后中药外敷。药物组成为黄柏100 g,黄芩100 g,生石膏300 g,儿茶100 g,紫草100 g,冰片100 g。研为细末,加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其中黄柏、黄芩清热解毒燥湿;石膏、儿茶敛疮生肌;紫草凉血活血;冰片清热止痛。2个月后肤如常态。医生的常规诊疗思路,只考虑下肢深感觉障碍,步态不稳,因此会提醒患者注意防止摔倒,却忽略了本病同时累及脊髓楔束,因此上肢深感觉也受到影响,一旦发生深感觉障碍,患者空间定位、活动及判断能力均下降,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各种意外。故医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细心观察思考,用心看病,悉心照料,方能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正如欧阳修所言:“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我辈更当详查。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早期发病的患者,现有检测手段常有假阴性存在,如钴铵素缺乏的患者,贫血及大细胞血症往往出现的比较晚,血清钴铵素含量也往往处于正常临界值范围[19],颈部MR在疾病早期不能很好检出,肌电图为有创检查,作为筛查比较难以推行。目前比较有前景辅助检查手段,如:内因子抗体检测,内因子抗体和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的结合及其在回肠的吸收[20];血清维生素B12降低、MMA(甲基丙二酸)升高、holoTC(人全反钴胺素)降低,三者中任意两者同时表现异常,对维生素B12缺乏的诊断十分有价值[21];血清铜的缺乏可能与本病有关[22]。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起病隐匿,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当仔细体会,在西医标准化治疗的同时,中医应当纵观疾病整体,既要准确辨当下病证,又要谨防疾病传变。

猜你喜欢
亚急性脊髓维生素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