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要适老
——从辅具看未来养老发展趋势

2023-09-15 09:14乔禹
人人健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辅具养老老年人

■乔禹

谁都逃脱不了万物生长的规律和宿命,衰老,是我们虽然忌讳但也必须直面的问题。到了晚年,也难免会习惯性的依赖他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保障。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状况不断加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 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重,我们就必须要面对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养老。

早在十年前,社科院专家估计,我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已经达到1.45 亿。家庭结构的单一,意味着功能的脆弱,这些独生子女要背负经济供给、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三座大山。

更凸显困难的是,中国现有5000 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他们所涉及的家庭照护者有上亿人,而这个群体正在持续扩大。

“养儿防老”的观念不适用了。单纯依靠家庭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老年人养老的问题。

辅具让老年生活更舒适

说到老年养老护理,大家多半想到的是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照顾,或是在养老院进行养老。

但养老行业专业人才缺失也是现实,所以养老辅具作为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提升生活品质的工具逐渐受到关注,走入大众视野。

如果我们现在走进养老机构就会发现,养老辅具从最初的“轮椅”“拐杖”,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助行车”“电动床”“爬楼机”“移位机”,养老辅具市场规模也达到了“万亿”级别,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银发经济”的发展前景。

不断增长的老年群体,给康复辅具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保健康复委员会总干事欧阳青提到:“老年人辅具需求的比例为30%~50%。”

在欧美发达国家,老年人使用辅具很普遍,医生经常会开出“拐杖”的处方。在美国,不少老年人购物、社交时,会开着电动代步车或电动轮椅;日本甚至把老年人洗澡椅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养老辅具的优点

由此可见,养老辅具非常有前景。而养老辅具的优点也很突出。在现代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工作中,对于重度失能老年人来说,主要的工作就是“进、出、洗”,这是老年人护理的基本技能,居家适老辅具在居家老年人护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维护安全

延缓衰老,提高自主生活能力,适老辅具可提高老人日常生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达到保护身体,维护安全,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补偿代偿

老年人由于器官的退行性改变使听力、视力、语言、智力、吞咽、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逐渐减弱,以致出现功能障碍,逐渐演变到轻度能、重度失能。为此,需要及早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居家适老辅具来补偿或代偿功能障碍,延缓失能程度。

减少医疗支出

老年人使用辅具,可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因为意外伤害进出医院的次数和医疗支出的费用。

改善生活

居家适老辅具,就是能够改善和方便生活的辅具;像拐杖、轮椅、助行车、扩视器、助听器等,还有生活自助具,如:穿袜器、系扣器、卧床用的喝水杯、助力筷子、吸盘碗、洗澡椅等这些都可以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提高机能

老年人的生活因为适老辅具的使用而更加多姿多彩,他们不再因为身体功能的限制造成机能的减退。

提高照顾者与老年人同住

当老年人有独立完成生活起居能力的时候,照顾者才有较高的意愿与之同住。这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及心理需求,可以有较大的满足。

减少照顾者的负担

由于使用辅具可以达成生活独立自主,照顾人员的负担会相应减轻很多。

养老辅具要适老

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合作,共同进行了养老辅助器具及适老化产品的质量评价和消费监督项目。该项目主要评估了移位机、电动轮椅、爬楼机、助行车、移动马桶、洗澡椅等养老辅具产品。

但结果显示,我国的养老辅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潜力虽然巨大,但产品种类相对有限,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关标准、技术和硬性检测规定也不完善,导致相关产品质量不佳、价格过高、功能不实用等问题屡见不鲜。养老辅具产品在实现真正的“适老化”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说有些产品功能不实用,可替代性强。为了提高价格,一些养老辅具会添加一些老年人用不到的花哨功能,如影音娱乐、蓝牙功能,这些功能按钮还会出现在主操控区,复杂的界面设计不仅影响产品的正常操作,还可能导致使用上的安全隐患。有些产品设计简单,甚至没有附带相应的使用说明书,消费者只能通过购物网站的商品详情页来了解产品使用方法,而有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中并未注明或强调使用禁忌和适用人群的身体情况,如果消费者操作错误,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对此,中消协表示,养老辅具和相关适老产品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能优良、操作方便和经济实惠。产业内需要进一步树立品牌优势,打造精品化的产品系列,推动养老辅具和适老化产品的精细化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制造材料、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解决过去产品形式单一、科技含量低、品质差、效果差等问题。在满足老年人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中性化和时代感元素。

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也更加多维、多向、多样,消费者在选购相关的养老辅具产品时,应该要触及老年人的真正所需,多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在讲求产品高效、实用的同时,秉承人文情怀为其打造更为舒适、方便、充满关怀的生活环境,从而高品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业内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养老辅具、适老化产品的精细化创新,在制造材料、工艺水平、装备水平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解决以往产品形式单一、科技含量低、品质低、效果差等问题。应使产品符合老年人认知和操作能力的同时,增加产品的中性化和时代感元素,助力老年人以更开放的心态融入日常生活。

老了也要有活力

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主要还是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从养老辅具的来看,当下的养老“格局”已经不再局限于照顾,而是要激发出老年人本身的活力。

时代发展至今,大众生活方式上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养老同样如此。在新潮养老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老年人都开创了不少新潮的养老方式。

开房车旅游

在国外,夫妻俩一起开露营车、房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养老方式。在国内,也有不少老年人加入开房车旅游的队伍。他们有的是租车,有的是把小面包车改装成“房车”。

不管是哪种车,都阻挡不了他们旅游的快乐。

一边旅行一边露营,将以前想去的地方全部去个遍。去看高大巍峨的雪山,去看灵动秀美的湖泊,去体验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去看看曾经上山下乡的地方,一路上,车就是家。

累了躺在柔软的床上看看电视,欣赏外面的碧海蓝天,饿了给自己做一顿简便可口的晚餐,还可以来一个淋浴冲去一整天的疲劳,颇有乐趣。

旅居养老

旅居养老如果觉得开车旅游费用高,不安全?那就试试旅居养老吧!和老伴、好友们挑一座风景美、气候宜人的城市停下来,不用赶时间,看看风景、尝尝美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时间,还能结交到许多的好朋友。当代空巢留守老年人与日俱增,多年甚至十几年两个老人对影向坐,面面相觑。如果许多老年人结伴一起坐车、一块住宿、一同爬山、同桌吃饭,那一定是一翻笑语连连、其乐融融的景象。

抱团养老

孩子们在外地求学或者忙于工作,偌大的房子只剩下孤零零的两个老年人寂寞相依,不如和志趣相投的老友们,开启抱团同居生活。

早晨一起锻炼、吃饭;上午一起看书、聊天;中午一起吃饭、看电视;下午一起打麻将、喝茶;晚上一起吃饭,夜里各回各家睡觉。

老了,能跟有共同记忆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时间,不做任何事情,本身就很快乐,很有意义。

回归田园生活

退休后,避开拥挤,远离喧嚣,从城市搬到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种一块地、养一只狗、住一所屋,这里池塘清澈、花香满院。这也是一种新潮的养老模式——回归田园生活。

可以房前种花,屋后种菜,可以养鸡鸭鹅猫狗,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什么都是新鲜的,换一种生活方式,享受劳作的乐趣,老年生活也就变得多姿多彩了。谁说老了就要在家好好待着,逃离城市,回归田园,改装房子,那些年轻人热衷的乐趣,老年人也可以通通玩个遍。

返聘去工作

对于热爱工作的人而言,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虽然到了退休的岁数,但头脑依然清晰,双手灵活,那就返聘去工作,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

人老了,并不是没有价值,只要你愿意,仍然可以活跃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城市慢生活

如果不能去旅游,不能去乡下,在城市里过一种慢生活,也能有滋有味,精彩无限。

以前总是忙着工作,没有时间陪老伴。如今刚好有时间,可以和老伴去公园散步,去菜市场挑菜,去商场逛街;变着花样给家人做一日三餐,研究营养食谱;在家上上网,看看剧,在微信上和老朋友聊天侃大山,学习一些养生知识,给自己做身体管理。

培养一种爱好

大部分朋友可能经济条件不是那么优越,还需要帮儿女照顾孙子。这也没关系,既然不能做一个有钱的老年人,那就做一个有趣的老年人吧!

研究表明:培养一种兴趣爱好,能促进大脑运转,延缓智力衰退,增强人际交往,提升幸福感。

和老友相约喝茶下棋,看书作诗,修身养性;和闺蜜约着一起去学习舞蹈、瑜伽,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丰富生活。人各有各的爱好,只要是自己喜欢,且无伤大雅,就好好去研究发展。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日子越过越有味,人也越活越年轻。

畅享老年生活

人口日趋老龄化,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生老病死是不能逃离的圈,要做到不以年老为借口,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的活出自己、活出精彩,老有所乐!

猜你喜欢
辅具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盾构机刀盘装焊工辅具的设计与改进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