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3-09-16 15:13曹坤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除草整地高产

曹坤

(夏邑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夏邑 4763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成为世界人口大国,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适应新形势,小麦种植要朝着优质、高产的目标发展,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提高小麦的总产量,种植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小麦栽培技术,将其充分应用到生产的各环节,最终实现小麦高产量、高质量的目标。

1 整地

小麦对维持基本生长的条件要求并不高,几乎所有的土壤结构都能满足小麦生长要求,但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小麦,就必须使土壤的含水量、营养结构、温度条件等要素达到最优,以满足小麦健康生长的需求。一般来说,种植土层深厚、营养结构良好、肥水充足、土壤蓬松、灌排良好的土壤,都能促使小麦优质高产。测量土壤质量的指标一般有:土壤pH 值、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他们的数值分别为:6.5 ~7.5、1.0%、1.2 g/cm3。另外,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透气性,具有促进小麦生长的效果,小麦对土壤蓬松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要求土壤孔隙度在50%~55%。整地是改善土壤条件的有效措施,实现小麦高产栽培必须从整地开始。在小麦播种之前,要因地制宜制定整地的步骤和方法,最大限度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使小麦播种后出苗快、出苗齐。整地过程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深耕和播前整地,深耕一般要求深度为20 ~25 cm,深耕有利于小麦的根系发育和下扎,还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保肥能力,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提高。深耕结束后,经过适当晾晒,进入播前整地环节,采用通用的耙地工具,剔除土壤中的残渣,敲碎板结的土块,使土壤达到细碎均匀、表面平整,上松下实的状态。做好以上两个环节,能使土壤达到提墒保墒、深施肥料的效果。不同地区和不同小麦品种的耕作整地方式略有不同。北方地区多以水浇地为主,并且种植面积广大,一年两茬作物的地区,种植户要在前茬作物收割后,抓紧时间施肥、深耕、整地,及时做好浇水保墒,为小麦播种抢时间做准备。北方较干旱地区采用一年一作耕作模式的也比较多,种植户收获小麦后,及时浅耕除茬,遇雨天或灌溉后深耕,深耕前施足底肥,一般施肥量为:每667 m2施 1000 ~1250 kg基肥,深耕后进行精细化整地,使土壤达到蓬松、营养均衡、肥水适宜、上松下实的状态。

2 选种与处理

选种是小麦栽培技术中首要的技术课题,科学选种才能收获优质高产小麦。首先,小麦的品种较多,适合种植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均不相同,种植户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匹配,挑选适合本区域的品种。例如,干旱少雨的地区,种植户要选择抗旱能力超强的品种,如中信麦68、中信麦78、中麦29 等。其次,依据区域耕作制度选种。如一年两茬作物地区和间作套种地区,这些地方的特点是温度和湿度适中,植物生长速度快,应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种植密度高的品种,如三抗1 号、德抗961、龙堂1 号等。在具体购种时,种植户要积极采购当地经国家农业部门推荐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都是经过农作物生产专家和技术人员实践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保障性。挑选好小麦种子后,还不能直接进行播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加工、测试才能使用。播种前首先要进行晒种,晒种能提高种子的活性,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晒种一定要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晒种时间控制在48 小时左右即可。为确保播种后种子出苗整齐,种植人员要对备选种子的发芽率、水分等指标进行测试,并做好种子发芽实验。通常取晾晒好、精选后的种子些许,种在装满沙土的实验盘内,经过一周时间,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若种子的发芽率超过90%,则说明种子质量良好,可以选用,若发芽率低于80%,则要淘汰此品种。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

温度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小麦的高质高产,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要选择温度适宜的天气播种小麦。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温室效应对农作物播种的时间影响很大,若照搬以往的小麦播种时间播种,播种时的温度会比以往高,会使小麦在冬季来临之前生长旺盛,这种情况下,小麦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逐渐减少,等到来年春季小麦结穗期,小麦需要充足养分时,土壤中没有足够的养分供给,造成麦穗颗粒不饱满的情况,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延后播种,建议冬小麦播种时间以每年10月上旬为宜,气温在17℃时最佳。

3.2 播种方式

小麦的播种方式是直接影响小麦出苗率的因素,播种时要格外注意播种的深度和密度。一般播种的深度为3~5 cm,但由于各地的土壤条件、气温不同,播种时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土壤黏性大,播种时的土壤含水率高,播种的深度要适当浅些。对于土质蓬松、土壤含水率小的沙土地,播种的深度要适当加深。播种时,种植人员要控制好小麦播种的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据实验统计,小麦的种植密度控制在580 万~640 万株/hm2时,有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目前,小麦栽培多使用机械化播种,种植户播种前,要认真调试设备,合理控制播种量和播种行距,严格按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要求进行,确保小麦播种育苗的成功。

4 田间管理

4.1 除草

除草是小麦生长过程重要的田间管理内容之一,有效地除去麦田里的杂草,有助于小麦茁壮生长。除草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工除草,一种是化学药剂除草。对于面积小的地块,应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除草时将各种杂草连根拔起,拔的过程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小麦根系受损。拔草结束后,对再生能力强的杂草,要进行科学的清理工作,防止其再生长。对于大面积麦田,为降低人工成本,可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为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除草的时间很重要,一般在小麦2叶1心期到4 叶期进行除草比较科学,种植户可根据杂草的种类选择不同类别的除草剂,常用的除草剂有:甲基二磺隆、炔草酯等,它们的除草效果都非常好,使用时应严格控制用量,过多使用对小麦生长不利。

4.2 肥料施用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离不开基础性肥料,小麦生长阶段需要的肥料有尿素以及氮、磷、钾肥,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养分的量和种类不同。冬小麦播种后的3 月下旬,气温开始回暖,小麦植株开始生长,此时由于麦苗幼小,对营养的需求小,只需施加少量尿素即可;起身期过后,麦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日渐增大,这个时期需追加氮、磷、钾等肥料。到拔节期与孕穗期是小麦需肥量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可再次追加尿素;进入乳熟期,小麦对氮、磷肥的需求达到高峰,可追施氮素化肥进行补充。具体施肥时,种植户要根据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科学施肥。每次施肥的量要依据小麦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而定,一般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0%~50%、磷肥为10%~20%、钾肥为40%~70%。对于产量较低的麦田,应增施尿素、磷肥,对于小麦种植条件好的麦田,可使用磷酸氢二铵、氯化钾、尿素,其中尿素的使用量可适当减少。在小麦拔节期,要根据小麦生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追肥的量。要使小麦优质高产,不仅要做好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工作,还要掌握不同阶段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对于冬小麦来说,其生长周期较长,若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的方式,小麦生长的前期消耗大量养分,到生长后期会出现严重脱肥的现象,不利于小麦拔穗期后的生长,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冬小麦适合采用施足底肥外加追肥的施肥方式。对于生长周期相对短的春小麦,一次性施足底肥的方式能满足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实际种植中为确保小麦优质高产,很多地区春小麦的种植也采用施底肥外加追肥的施肥方式。

4.3 灌溉

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小麦的耗水量与小麦所处的生长时期、种植地气候条件、小麦的品种以及灌溉的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一个生长周期内小麦最佳的耗水量为3900 ~6000 m3/hm2。若每公顷耗水量低于3900 m3,小麦的生长处于干旱缺水状态,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麦的发芽、分蘖、拔节、抽穗、灌浆等,最终导致小麦品质和产量的下降。若每公顷小麦耗水量高于6000 m3,小麦的生长处于水分过剩的状态,土壤的含水率过高,影响小麦根系的生长,会抑制小麦的生长,间接导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低。小麦所消耗的水分主要通过叶面蒸发、土壤蒸发、土壤渗透等方式流失,其中,被叶面蒸发掉的水分占总体耗水量的60%~70%,耗水量是随着小麦植株的叶面面积逐渐增大而增多的,种植户要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时期、以及水分蒸发的特点来确定灌溉的水量。对于冬小麦种植区,小麦播种后到来年小麦拔节期前,由于这个期间温度都比较低,小麦的生长处于缓慢期,对水量的消耗非常少。3 月初气温回暖,小麦进入返青期,对水量的消耗逐渐增多,每亩需灌溉20 ~30 m3的水;进入拔节期后,小麦的生长进入旺盛期,对水量的消耗急剧增加,每亩需灌溉40 ~45 m3。进入抽穗期到成熟期,小麦的耗水量进一步增加,此时土壤的含水量非常关键,适当的时候要增加灌溉次数,保证每亩灌溉量在45 m3左右。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北方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小麦越冬季节降水量较少,为保证麦田水分充足,需进行人工灌溉,灌溉时将水温控制在0℃~5℃,能起到保墒保温的作用。总之,种植户要根据小麦不同时期的需水特点、土壤的墒情和麦苗的长势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以保证小麦生长的需要。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从源头抓起,从小麦的选种到小麦的成熟都必须高度重视。首先,选种、晒种结束后,为防治土壤中病虫害发生和侵害,小麦播种前要进行药物处理,通常可使用0.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与适量水溶液混合制成药液,将配置好的药液与种子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拌种,经过药物处理后的种子能预防小麦蚜虫、根腐病等病害,能有效保护小麦发芽、生长初期的健康成长。其次,小麦从出苗后到收获过程中也会遭遇其他病虫害的侵害,例如: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等。其中,小麦条锈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它主要侵害小麦的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麦穗,小麦发病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小麦植株枯死。针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种植户可使用40 mL 的科惠乳油和50 g 菌通散可湿性粉剂兑水搅拌均匀进行喷洒。总之,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种植户要依据小麦病害的种类,选择不同的药剂进行治理。

6 收获

小麦的收获不同于其他农作物,它的收获期非常短。小麦的收获期正是雨水较多的季节,大风、冰雹等天气时有发生,若不能及时收获容易发生麦穗脱落、麦穗出芽、麦穗发霉变质等情况,对小麦的优质高产影响很大。种植户要把握最佳的收获时机,首先,要注意观察小麦在收获前的变化,分清楚小麦蜡熟初期、蜡熟末期以及完熟期的不同特征,再确定收割的具体时机。小麦蜡熟初期,植株呈现金黄色,叶片几乎全部枯萎,麦秆略显青色,麦粒整体呈现白、黄、绿色,麦粒的含水量在35%~40%,持续时间1 ~2 天,此时不宜收割。蜡熟末期小麦植株整体呈金黄色,叶片全部枯萎,小麦茎秆富有弹性,果粒坚硬饱满,含水量低于25%,时间持续2 ~3 天,此时收割最佳。完熟期小麦茎叶全部枯死,茎秆失去弹性极易折断,籽粒全部变硬,含水量低于20%,此时收割容易有折秆折穗的风险,麦粒容易散落于麦田里,不建议此阶段收割。理论上小麦在蜡熟末期收割最合适,此时小麦麦秆颜色暗青、光泽弹性十足、麦粒坚硬饱满,但在实际收获时往往因为天气原因,会提前或推迟收获时间,因此,种植户要了解小麦蜡熟期不同时间段的生长特点,因时因地安排收获计划。此外,收割后还要及时进行晾晒,防止受潮导致麦粒发芽、霉变,经过晾晒使小麦籽粒的含水量低于12%,才能打包入库。最后,种植户要及时将秸秆还田,以便为来年小麦种植提供养分。

7 结语

推广和应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能使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粮食产品的市场价格趋于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农业相关部门要重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帮助种植户切实掌握小麦的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知识,以期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目标。

猜你喜欢
除草整地高产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