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区玉米高产栽培问题与对策

2023-09-16 15:13张雪峰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辽东病虫草害山区

张雪峰

(宽甸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丹东 118200)

长期以来,我国辽东山区一直选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和落后的栽培技术种植玉米,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制约。在自然条件方面,我国辽东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地块分散,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改造速度较慢,玉米耕作缺乏良好的自然基础。在耕作技术方面,农民选用的玉米品种单一,群体增产效果不够明显,施肥的针对性较差,病虫草害多发,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统防统治,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产量提升困难。

1 辽东地区自然地理情况分析

辽东是辽宁省的古称,狭义上的辽东地区指辽河以东,该地区70%~80%的面积都是山地,坡岗地较多,土质贫瘠。在气候条件上,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夏季,亚欧大陆低压连成一片,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东南季风会给辽东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在冬季,该地区主要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辽东山区的无霜期大约在125 ~140 天,年降水量大约为1000 mm,集中在7、8 月份,夏天通常阴雨连天,病虫草害高发,冬季寒冷干燥。玉米是辽东山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由于本地区以山地为主,土质贫瘠,所以玉米种植效率较低,产量不高,且农民缺乏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农业生产积极性较弱。

2 辽东山区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辽东山区玉米在种植中存在诸多问题,玉米种植的面积不断缩小,其他新型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这些经济作物占用了一部分山地面积,使玉米的产量受到威胁。在劳动力方面,辽东山区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明显呈现减少的趋势,造成玉米种植缺乏劳动力。另外,随着玉米种子、肥料、农药的价格不断上涨,玉米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外地玉米流入本地市场,玉米的收购价格难以提升,农民的玉米种植积极性较低。在玉米生产技术方面,辽东山区玉米种植主要存在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足、病虫草害防治缺乏科学性、肥料利用率偏低等问题。

2.1 玉米耕作机械化水平较低

辽东山区的农业耕种面积较少,坡地较多,地块非常分散,土地流转缓慢,以小规模农户种植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在实践中,农户大多使用手扶拖拉机完成整地,进而通过半人工半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播种、打药、追肥、收割,平均每户每年种植玉米的收入在一万元以下。辽东山区有少量的玉米种植大户,这部分农户每户的玉米种植面积大约在6 ~12 公顷。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种植大户通常会在整地、收割、剥皮等环节雇佣工人,采用半人工半机械化的方式完成玉米种植和收获,这种方式会产生很多雇佣费用,经济效益较低。从整体上来看,辽东山区的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不高。

2.2 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

在玉米种植中,农户需要掌握一定的高产栽培技术,学习先进的栽植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玉米产量,更好地应对山区自然环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辽东山区的玉米种植中,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较低,农田管理模式比较落后。首先,该地区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农业生产中存在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从事玉米种植的都是劳动能力低、文化水平不高、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的老人,这些劳动力在玉米管理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全面的问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另外,受传统守旧思想的影响,农民采取保护性耕作的意识不强,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玉米种植需求,不利于实现玉米高产。

2.3 病虫草害防治缺乏科学性

在玉米栽培中,病虫草害防治问题非常关键,辽东山区夏季阴雨连天,高温、潮湿的环境导致病虫草害高发,这些病虫草害会阻碍玉米生长,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当前,辽东地区的农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性,病虫草害防治的意识不强,农户对各种玉米病虫草害无法做到精准判断,容易延误最佳的防治时机。在实践当中,很多农户在玉米病虫草害发生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才进行防治,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洒农药,在用药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频繁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整体上的用药量较大,这种病虫草害防治方式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给土壤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会使病虫草害问题更加严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在积极推广绿色农业,倡导科学有效的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农户需要认真学习病虫草害防治知识,把握好各类药剂的配比,进行精准施药,减少用药量,这样才能提高玉米产量,降低农药残留,保障粮食安全,为绿色农业贡献一份力量。

2.4 肥料利用率偏低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肥料能够为玉米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农户需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控制好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量,同时还需要了解玉米的生长需求,做到科学施肥。当前,辽东山区的农户在玉米种植方面存在施肥不科学、化学肥料应用量较大等问题,土壤当中残留的肥料较多,玉米对各类营养的吸收情况非常有限。当前,辽东山区农户在玉米施肥中采用人工施肥和小型农业机械设备施肥两种方法,主要选择化学肥料,肥料类型单一。另外,大量的酸性肥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加快土壤恶化速度,造成土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法种植玉米,这不但会影响玉米产量,还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危害。当前,辽东山区农户每年需要在化肥方面投入较多资金,平均每公顷玉米地大约需要3000 ~3700 元的化肥投入,这其中包含了底肥、口肥、追肥,然而,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会给土地造成过重负担,不利于玉米的生长。针对这种情况,农户需要认真学习绿色农业理念,改变玉米施肥的思路,充分认识到玉米科学施肥的重要性,把握好玉米对三大营养元素及各类微量元素的需求,通过合理施肥来促进玉米茁壮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3 辽东山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对策

3.1 鼓励土地承包,提高玉米耕种机械化水平

3.1.1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当前,土地经营规模较小是制约辽东山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这种小规模的玉米种植方式会直接影响玉米耕种的机械化水平,造成玉米产量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需要引导农户扩大土地经营规模,鼓励玉米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给农机大户,让玉米土地形成集中连片的经营状态,推动集中机械化作业。

3.1.2 因地制宜研发新型机械设备

在辽东山区,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山地,坡岗地较多,土质贫瘠。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另一方面还要与本地区的农机生产企业协调好,鼓励农机生产企业因地制宜地研发新型农业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设备与本地区玉米种植的适配性,促进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鼓励种植户购买农机具,通过提供补贴等方法,让农民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在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GPS 定位技术等,加强对故障农机的检测和维护,提高农机管理效率,充分发挥农业机械设备的价值,提高本地区的玉米产量。

3.1.3 开展农机使用及维修培训

在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农户对农机的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玉米产量,只有农户掌握先进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农机的作用,全面提高玉米产量。农业管理部门可以积极开展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机应用水平。

3.2 加强技术宣传,增强农民对玉米种植新技术的了解

3.2.1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技术宣传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技术宣传,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农民对新型玉米种植技术的了解,包括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密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在线下培训中,农业管理部门可以组织农户参加玉米种植培训会,通过观看视频、现场模拟等方法,让农民了解先进种植技术的操作步骤。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进行线上宣传,让更多农户了解辽东山区的玉米种植现状,使农民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

3.2.2 创建高产玉米试验基地

为全面提高玉米产量,加强新技术宣传,政府可以在本地区创建高产玉米试验基地,通过科学选种、引入先进机械设备、精准施肥等方法,提高玉米产量,增强农民种植玉米的自信心,从而增强新技术的宣传效果。在玉米试验基地中,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试验基地的管理,借助试验基地开展玉米种植培训,让农民更加认可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2.3 采用新型的玉米种植模式

在辽东山区,新型的玉米种植模式能够提高整体产量,达到整体增产的效果。首先,农民可以选用大垄双行、“二比空”等新型的种植模式,充分结合玉米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种植形式,改善玉米的通风效果和冠层透光效果,使玉米更好地利用光和热,提高整体产量。当前,辽东山区有晚熟的稀植大穗品种,这类品种就可以应用“二比空”或“四比空”的种植方法,发挥稀植大穗品种的优势,使玉米产量实现最大化。针对一些中晚熟的密植品种,农民可以选用大垄双行、宽窄行的种植形式,使品种的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提高玉米产量。无论是大垄双行,还是“二比空”“四比空”,都需要结合机械化的播种方法,全程使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结合精量播种、精准施肥、封闭除草等措施,实现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使玉米产量得到稳定增长。

3.3 科学使用农药,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3.3.1 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辽东山区的玉米种植工作中,要想全面提高玉米产量,加强对病虫草害的防治,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用药意识,让农民认识到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减少农药的使用。由于长期滥用农药、盲目用药,本地区的土壤恶化速度较快,原本就十分贫瘠的土壤在农药、化肥的影响下不堪重负,导致玉米产量较低。目前,很多农民对病虫草害的认识不清晰,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用药方式,这不但会造成农药浪费,提高玉米种植成本,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土壤持续恶化。为减少用药量,农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虫情监测系统协助农户预测玉米病虫草害,加强与农户的联系,为农户提供农药使用指导,提高农药应用的针对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植保部门还可以购置无人驾驶施药飞机,运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帮助农民解决施药问题,科学控制农药施用量。

3.3.2 采用生态化的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辽东山区有大量的坡岗地,在农药使用上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且不科学的农药配比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玉米高产。该地区夏季阴雨连天,降水充沛,病虫草害比较严重。国家“十四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强对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病虫草害防治需要兼顾防治效果和环境保护,做到科学、有效、安全、经济的防治,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目前,辽东山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老人和妇女难以完成技术难度高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接受不了高强度的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物理防治、理化诱杀、农业防治技术非常关键。在农业防治技术方面,农民可以选择抗病虫草害的玉米品种,采用药剂拌种,科学防治地下害虫,有效遏制玉米在苗期受病虫草害影响。在物理防治方面,植保部门可以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等害虫进行诱杀,另外还可以在农田周围张贴粘虫黄板,有效应对蚜虫等害虫。在生物防治方面,农业管理部门可以指导农户采用释放天敌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减少病虫草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4 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施用的针对性

3.4.1 结合玉米需求进行精准施肥

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有较大差别,农户需要结合玉米需求进行精准施肥,增强玉米对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避免使用过多的肥料对土壤造成不利影响。在施肥过程中,农户需要加强对土壤的检测,控制好不同时期的施肥量,采取合理的施肥模式,对氮、磷、钾肥料进行科学配比,同时加入其他微量元素,满足玉米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为改善辽东山区的土壤状态,农户可以在每公顷农田中施加300 公斤的碳酸氢铵,改善土壤的肥沃度。在土壤测试中,如果土壤缺锌,就要在所施肥料中增加锌肥,平衡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玉米授粉完成后,农民还需要施加壮粒肥,同时施加碳酸氢铵,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4.2 应用有机肥料和农家肥

辽东山区土壤贫瘠,农民需要通过科学的施肥方法来优化土壤的理化性状,施入有机肥料和农家肥,能使山区土壤更加肥沃。其中,农家肥能够促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让土壤更加疏松,提高保水、保温能力,这种肥料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另外。有机肥料能够加速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更新,进一步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具有肥效期长的特点。通过施加有机肥和农家肥,辽东山区的土壤能够更加肥沃,玉米产量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4 结语

辽东地区以山地为主,土壤贫瘠,玉米耕作难度大,总体上的玉米产量较低。造成玉米产量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玉米耕作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足,病虫草害防治不科学,肥料的利用率偏低等。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玉米产量下降,还会引发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辽东山区的土壤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和培训,加强农民对先进栽植技术的学习,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做到精准施肥、科学用药,提高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高辽东地区玉米产量。

猜你喜欢
辽东病虫草害山区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山区修梯田》
心向辽东
山区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北方有机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