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3-09-16 15:13李军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安庆市农产品监管

李军

(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安徽 安庆 246000)

安庆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健全的监管体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当前安庆市已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调查发现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等,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评价

“瘦肉精”“毒生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高发背景下,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势在必行。安庆市委市政府、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指示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这一底线,结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构建“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目前,安庆市与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在全市部分涉农乡镇设网格员和村级协管员。同时,初步搭建了以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主、县检测中心为补充、基地和企业检测点为延伸的三级检测网络,对全市农产品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重点检测人民群众购买量大的食用农产品,对禁限用农药实施重点监控,有效防止了问题食品流入市场,预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

目前,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下述五个方面:

1.1 紧盯责任意识,增强监管工作合力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委市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并列入质量工作考核内容,明确市委市政府领导工作职责,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从2021 年起,开展争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对照“创城”标准,对标对表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指标,市农业农村局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2 紧盯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生产标准化,2021 年申报了《番鸭Ⅰ亚群腺病毒病防控技术规范》等3 项省级地方标准和《桐城水芹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等6 项市级地方标准。推进产业链标准化,开展了“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发展及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质量认证标准化,2021 年“三品一标”总数为1438 个,增长比例达到10.19%。推进全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全市七个县(市)均获得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其中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 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5 个。

1.3 紧盯质量体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将2022 年底市、县(市)检测机构通过CMA 和CATL 认证作为目标。开展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四挂钩”。2021 年在省级平台注册企业数达1194 家,较2020 年增长17.64%;国家追溯信息管理平台注册企业数达865 家,较2020 年增长29.49%。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对生产主体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更新监管对象数据库。2021 年全市报送红榜企业数83 家,发动了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推进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2021 年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1145 家,开具合格证81678 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达65421 吨。

1.4 紧盯监测预警,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积极构建从田间到餐桌,覆盖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的全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发挥乡镇快速检测作用,2021 年全市130 个涉农乡镇农产品快检站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143277批次,提前排查了安全隐患。科学开展定量抽检,2021 年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7628 批次,定量检测完成量达1.83 批次/千人,风险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监督抽检,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1803 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11 批次,对监督抽检中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及其生产主体违法违规行为100%查处到位,进一步筑牢农产品安全监管防线。

1.5 紧盯精准管控,全面提高监管水平

强化网格化监管。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格化、规范化、精准化,夯实监管“最后一公里”。全市有涉农乡镇133 个,乡镇级网格化监管人员353 名,村级协管员1606 名,开展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推行“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制定科学应急处置方案,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协同配合和处理能力,确保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能最大限度降低事件的影响和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要有运行高效的监管体系。当前,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各个部门职责不明确,工作中极易出现不作为、推诿扯皮的现象,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2.2 市、县(市)农产品检测能力认证问题未解决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市农产品检测中心CMA 和CATL 认证工作尚未全部通过,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安庆市检测机构成立和设备购置均发生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由于职责不清、缺少专业人员、缺少运行经费等问题,导致机构空置、设备买而不用的现象严重,仅有怀宁、潜山两地通过双认证并开展检测。目前检测机构设备老化严重,设施设备配置不全,再加上检测经费投入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需求。

2.3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庆市农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高标准农田数量少,规模小,设施农业用地面积少,并且对于病虫害、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不足。同时,安庆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产品以低层次产销合作为主,龙头企业尚未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及带动作用。国家级标准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缺少地方特色产品的全国性标准。此外,安庆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竞争力低,整体标准化水平亟待提升。

2.4 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目前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认可的,但满意度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主要是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覆盖面小,群众不知情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部分群众没有及时了解掌握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因而购买了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不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

3 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发展对策探讨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要充分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范围,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对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任务予以明确,定期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科学布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目标、任务明晰化,并和各县(市、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落实属地责任,防止在监管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持续完善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方式、完善质量安全“红黑榜”制度,深入实施农村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展开,规避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3]。

3.2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目前,部分生产者和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不高,在农业生产时易于出现滥用农药、兽药等现象,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此情形下,做好普法宣传工作非常重要。市、县要高度重视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利用微信、抖音、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宣传力度。坚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定期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培训班,切实提高广大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正确使用农业投入品。要积极借助电视、广播媒体,向群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普及法律意识,提高其依法生产经营意识,树立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意识。此外,亦可发挥12331投诉举报热线的作用,引导全民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当中,及时发现并处置问题农产品,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

3.3 加强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建设,加大监管力度

要重视对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的建设,确保实现市、县、乡监管机构全覆盖,配齐人员、保障经费,并积极推动部门联动。农业农村部门要监督基层监管机构加强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建设,将监管力量逐渐延伸至村组,成立村级协管员队伍,协助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发挥协管员的作用,加大对农户在农业投入品采购、标准化生产、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宣传指导力度,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此外,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检测中心双认证工作,充分发挥检测职能,利用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要加强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协同做好联合执法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3.4 落实肥药减量,减轻面源污染

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首先,应积极开展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综合应用生态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安全用药技术等等,大力推广性诱、色诱、光诱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其次,要积极做好统防统治服务工作,控制农药使用频率,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技术指导工作,提高防治效率、效益、效果,通过实行大面积、集中化的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可有效地避免单独、分散防治所引发的效果差、高污染等问题。最后,要加大对农业安全、科学用药方面的培训指导工作,定期举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会、农药地膜等废弃物回收宣传培训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要积极推荐生物农药、绿色安全农药,提升广大农户安全用药水平,减轻农产品药物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

3.5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严把质量关口

要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的注册登记工作,实现责任主体、产地、生产过程、农业投入品、产品销售等信息的全程化追溯,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要将基层快检系统的作用最大化,及时将检测数据上传、录入追溯平台。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作为“三品一标”的重要认证条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必须纳入追溯平台,实现带证上网、上线、上市,全程管控各类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线展示农产品的质量信息,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此外,要加大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进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形成生产者自觉开具、市场主动查验、社会共同监督的新格局。

3.6 紧盯重点品种,加大查处力度

农业农村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当中,应明确监管的重点,聚焦重点品种、参数,强化巡查检查频率、力度,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排查。例如:种植业应聚焦普通白菜、芹菜、豌豆、黄瓜、韭菜、豇豆、葱姜蒜等品种,重点对禁用农药、常规农药进行检测,如毒死蜱、灭蝇胺等;再如畜牧业应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蛋等品种,重点对瘦肉精、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检测。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主要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实施严格、高频率的检测,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巡查检查时,以随机抽样为主,保证样品的有效性、代表性,能真实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3.7 强化产地环境保护,落实治理行动

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好产地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尤为关键。首先,要积极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及污染修复,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防止特色农作物被污染。其次,要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快沼气工程建设,提升秸秆利用率。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青贮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创新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再次,要重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使有机肥还田渠道畅通化。最后,要落实地膜回收再利用工作,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少覆膜农作物种植面积,降低地膜使用量,减轻农业土壤、水源、环境污染,为农作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安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效能日益凸显,但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所在,制定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安庆市农产品监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农产品争奇斗艳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