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及启示

2023-09-16 15:13王建海
江西农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村民文化发展

王建海

(天津开放大学,天津 津南 30035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基础工程。无论是在以往的脱贫攻坚中,抑或在当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中,高校都贡献着独特且重要的力量,特别是在组织、文化、科研方面相较政府、企业等单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文化先行。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核心是人才。文化振兴能从根源提振和激发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并做好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力量。高校要将教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通过教育扶持推动乡村的文化与产业振兴,形成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三位一体”教育扶持实践路径,促进乡村全方面振兴的早日实现。

1 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思考

1.1 国家宏观治理的需要

国家宏观综合治理为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逻辑起点。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国家宏观政策适时调整且规划设计出台,教育主管部门随之则通过相应方式积极组织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全面遵循国家治理基本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的服务功能和社会价值。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宏观背景下,教育扶持乡村振兴,以教育治理助力乡村治理,以教育资源优势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扶持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农村,有助于实现人的发展机会的公平化,体现乡村治理的多元化与公平公正。

1.2 乡村振兴发展的依托

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培育实现单一个体的价值提升,促进群体创造更多的精神文化价值,进而达到乡村整体高质量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因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文化结构、技术技能水平等隐性价值,在参与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再生人力资本。通过教育,使个体的受教育年限和程度全面提升,提升了个体所具备的具体和抽象劳动能力,提升了个体创造更高社会经济价值的能力,将乡村社会生产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扶持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个体的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与转化,促进个体劳动力的再生产,实现个体经济价值的提升,即村民增收的重要目标。通过提供现代农业及其配套产业、现代乡村治理、现代乡村文化建设等短期的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扶持能够有效激发青年成为参与乡村建设和振兴的内生力量。

1.3 乡村人文情怀的传承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乡情的社会[1]。中国的传统文化、礼制、工商业等无不“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从某种程度上讲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减贫脱贫目标,而且要在培养人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扶持实现教育功能外化,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及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实现等诸多社会和人文价值的追求,达成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目标。在此过程中,要遵循振兴乡村与人文价值目标相统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价值的共生教育理念,这既是对自然生命、身体生命的关注与保护,也是对文化生命、精神生命的延续和主张[2],能促进乡村文化和环境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2 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立足乡村的教育扶持,要紧紧把握村庄特色资源,探索符合乡村发展的自有路径,通过文化建设铸造乡村振兴的基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深化扶持重点,培育适合乡村建设的各类乡贤能人,全面助推乡村形成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1 以文铸魂,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更要铸魂,提振精神文化建设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坚定信心的重要作用。乡村未来的发展需要体现乡愁乡土乡味的精神内涵以及符合和美和顺的道德规则,乡村振兴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之配套的价值体系,从“魂”上强化乡村振兴的根源基础。但目前乡村中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衰微甚至消逝。教育扶持首先要关注乡村文化的传统秉持者——年长者,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被“边缘化”,同时吸引未来乡村文化的继承人——年轻人,回归乡村原生环境,集成传统文化,重塑和增强传统乡村文化秩序和活力,彻底转变乡村优秀文化衰微和消逝的不利局面[3]。

高校应发挥教育优势,打造文化资源高地,丰富村民生活。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利用高校师资优势,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村民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以及可感知、可理解、可实践、可验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村民理解振兴的逻辑,更要帮助他们拥有振兴的能力,逐步引领村民养成改善自身产业经济和生活环境的文化自觉,有效破解当下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落”问题。

教育扶持工作要重视乡村文化背景,重视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挖掘、唤醒和激活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在乡村振兴和文化保护中实现内生发展,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支撑。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及周边公共空间场所,改造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村民茶余饭后互动交流的“乡村会客厅”,传承和发扬邻里团结、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

教育扶持要加强乡村基层治理人员的系统性学习教育,确保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价值意义、未来方向的精准认知和有效把握。通过学习教育帮助广大乡村干部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的历史性、政治性、人民性和可持续性,有效推动基层组织治理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确保正确的治理方向。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增强村级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打造干事创业、团结共事、作风优良、服务百姓的村领导集体。

2.2 以文化人,筑牢乡村振兴的保障

在乡村发展与振兴的过程中,广大村民既是乡村发展的扶持对象,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教育扶持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讲是要促进广大村民,即人这一核心要素的发展。人在乡村振兴中无论是作为建设主体还是参与客体,不管是通过个人思想意识还是行动实践,都能形成长期的、过程性的、循序渐进的转化与提升。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作用,只有将自上而下的资源投入与广大村民的主动意识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村民参与产业发展、主导村庄建设的自觉性,村集体的战斗力才会更强大。

但由于文化扶持成效周期较长,扶持效果又很难进行客观量化评估,因此无论是扶持单位还是被扶持村镇对于开展文化活动、建设文化阵地等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乡村又相对缺少配套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的困难较大,缺少长期持续开展文化活动的平台,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走形式的问题,文化扶持工作很难取得实际成效[4]。

高校扶持促进乡村振兴,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文化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通过教育扶持,真正留住那些能够在乡村环境中,通过有限的资源投入获得等于甚至高于城市同等资源投入产出比的人才,能不断化解传统农业产出增加与投入增长之间的矛盾。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能够不断激发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的起点是村民自觉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其动力基础是形成适宜的学习环境[5]。通过组织村民组建培训班、开设乡村讲堂等形式,增加交流互学的机会。邀请行业专家、农技人员等到田间地头、乡镇工厂开展技能培训等活动,培养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企业运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将广袤的乡村大地变为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的“沃土”,把更多的年轻人培养成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带领更多的村民发展壮大产业,最终打造可持续“造血”的乡村产业。

以文化人,要在村镇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等面向广大村民的业余文化教育实践,不断丰富村庄老人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村庄场所,整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办公资源建立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教育文化支持服务,重塑村民精神世界,增强其文化自觉和自信,进而激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要依托各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现有的会议室、图书室等硬件条件,打造扎根乡村的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学习宣传、文化健身、互帮互助、文明风尚等“接地气、有才气、聚人气、鼓士气”的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校、艺术团体、社会组织在村镇设立实践基地,建好乡村文艺传承队伍,培养乡土文化爱好者,提炼乡土文化特色。面向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开展“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家庭教育、紧急救助科普知识讲座等,实现学必有需、学有所得、学而能用的目标。借助“最美庭院”“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营造勤劳致富、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发挥其凝心聚力、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

2.3 以文兴业,打造乡村振兴的核心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没有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兴旺,乡村振兴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无法消弭。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现有的乡村区域发展思维局限、村民职业技能不匹配、乡村信息网络相对封闭等难题的关键策略。通过教育扶持,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持续提供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职业技能,促进单一农民个人和涉农产业经营者获得更多的发展与整合机会。

然而产业扶持也面临着市场化逻辑和社会道德逻辑博弈的发展困境[6]。在市场化逻辑框架中,各种资源始终以追求资源配置最优化、个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社会道德逻辑则要求我们在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中帮扶弱者、帮扶大多数人,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高校要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深入分析结对扶持村镇的优势劣势,明确发展路径,有效协调市场、企业、村镇之间的场域关系,开展差异化和特质化扶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发扬传统文化,挖掘百年技艺传承中的优秀传统,创立符合新时代新思想的文创产业,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好、发扬好,增加村民个人和集体经济收入。要重塑现代乡村的文化空间,加强保护性利用村落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文旅产业。提高文旅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体验乡村特色文化,让乡村文化在发展中得以创新,在发展中得到保护。

要深入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潜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品牌效应,通过市场化运营,促进传统工艺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手工文创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村庄现有手工艺人的人力资源条件,选择轻体力、重技艺的手工制作产业,开发设计特色文创项目。运用互联网思维、直播带货等模式,进行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代表性项目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扩大产销规模,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产业增效。要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销售、统一运营、统一品牌。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运行团队,监督实施过程,建立评估机制。

3 实践启示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的扶持工作总思路,充分利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资优势和党建活动创新特色,帮助基层党组织建成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紧抓“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的工作关键,将高校党支部活动与村党支部建设相联系,结对共建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建设能力。通过互学互看、互上党课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要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组合策略,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为乡村振兴发展培养产业致富能人。一方面选派村民外出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产业管理经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让更多优秀村民“走出去”,开拓村民的视野和提升其管理能力,为进一步服务村庄建设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利用“请进来”的专家智慧让更多的村民能够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之中,形成更大的受益群体,支持村庄建设发展。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还能够拓宽当代大学生对国情、乡村、民情等社会认知的广度,促进学生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辨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开展教育扶持不仅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培养问题,也能为千百万个农村家庭提供深厚的教育资本,还能够借助传统的农村家族血缘纽带和现代乡村治理张力,增加乡村文化发展的积极动力,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猜你喜欢
村民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