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救风尘》的地方戏改编
——以潮剧为例

2023-09-19 10:15曾子洋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潮剧风尘春花

曾子洋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全剧共有四折。剧本主要讲述了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后对她进行虐待毒打,引章的义姐赵盼儿巧设计谋,利用“风月”的手段将引章救出的故事。剧本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特色鲜明,是一部出色的喜剧。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方戏对其进行了改编,丰富了剧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古老剧种,广泛流行于广东潮汕三市。本文将以潮剧改编本《赵盼儿义救风尘》为例,探究改编后的地方戏与原剧本的不同之处。

一、通过改变人物出场时间,强化戏剧冲突

在元杂剧原剧本中,穷书生安秀实的首次出场是赵盼儿家中。安秀实得知宋引章即将和周舍结婚,请求赵盼儿劝宋引章不要嫁给周舍。而在潮剧中删去了此情节,安秀实的首次出场是在周舍迎娶宋引章的场景中。安秀实落第回家,在周舍迎娶宋引章时突然出现,打断了周舍的迎亲仪式,宋引章一时陷入两难。此前宋引章直言:“不知安相公身在何处”。安秀实的突然出现以及和周舍、宋引章的碰面使人物之间的矛盾加剧,强化了戏剧冲突。

又如在潮剧中,安秀实首先到官府申冤,正当安秀实与郑州太守李公弼叙述冤情时,宋引章、赵盼儿和周舍三人突然闯入官堂,几人互为原告、被告,官堂顿时陷入混乱。李公弼措手不及,观众也感到突然。比起原剧本中宋引章和赵盼儿、周舍三人先来到公堂内,安秀实稍后出场,潮剧这样的情节安排使戏剧场面由小到大,情节由简到繁,产生出更强烈的冲突效果。

以上两处人物的出场都非常突然,将措手不及的感觉传递给观众。潮剧的剧本通过调整人物出场的时间,使剧情变得更加波澜起伏,强化了戏剧的冲突效果。

二、多用方言词汇和俗语,使剧本具有地方特色

在潮剧剧本中添加了很多潮汕方言词汇和俗语,使戏剧更有生活气息,也独具地方特色。如剧本中周舍对赵盼儿和宋引章都称呼“娘仔”,“娘仔”在潮汕方言里多用于男子对心仪女子的称呼。又如在周舍打宋引章时,潮剧中增加了丫鬟春花和周舍之间的对白:

周舍:人是大爷买来的,打死又何妨?

春花:打死事小,若是传扬出去,说道大爷打死妻子,今后哪个女子敢入周家之门?

周舍:没想到春花这鬼精仔说的也有道理。

“鬼精仔”在潮汕方言中是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形容过于精明的人,这一称呼也可以贬词褒用,表达长辈对晚辈的调侃和疼爱。用在此处表现的是周舍感叹春花太过精明,尽管说的话有道理,周舍还是对她有怨愤之情。这一方言词的使用准确表达了人物的心情,也增添了戏剧的幽默色彩。

又如赵盼儿梳妆打扮后,丫鬟小闲称赞道:“莫说打动周舍,连我小闲也被你热死。”在潮汕方言中,“热死”除了有天气炎热的意思,还有男子被女子的美貌迷倒的意思。此句是为了强调赵盼儿的美丽,也有调侃主子之意。这个方言词的使用既体现了赵盼儿的美丽和丫鬟小闲的活泼可爱,也体现了主仆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潮汕方言中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白读音指潮汕方言词汇原本的读音,形成时间早,多用于口头语中。文读音指潮汕方言词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而逐渐演变形成的读音,形成时间较晚,多用于书面语中。在潮剧《赵盼儿义救风尘》中,潮汕方言词的文读音和白读音都有出现,一般在唱词中使用词语的文读音,而在念白中使用词语的白读音。如第五场中,周舍唱道:“想当初,我本有意爱娘子,见你冷若冰霜令人惊。”此处的“冷”使用的是文读音nên51。而在第三场中,宋引章用井水打湿毛巾,递给周舍擦汗时,周舍一边说“冷过冰霜”,一边将毛巾扔到一边,此处的“冷”用的是白读音ngang55。“冷过冰霜”是从普通话中的“冷若冰霜”一词变化而来的。在普通话中,“冷若冰霜”一词多用来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或态度严正、难以接近。而潮汕话保留了这个词的本义,用“冷过冰霜”来形容物品的物理温度很低,比冰霜还冷。潮汕话在使用比较语句时,语序和普通话有所不同。普通话的语序通常是“A+比较词+B+形容词”,如“我比你高”。而在潮汕方言中,比较句的语序通常是“A+形容词+比较词+B”,如“我高过你”。潮剧在此处没有刻意改变语序,而是保留了潮汕方言中的习惯用法。方言词汇和白读音的使用使戏剧更有地方特色,而文读音的使用则让唱词有更浓厚的书面色彩,音韵也更和谐动听。文白异读在剧本中的同时出现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潮汕方言的不同读音,突出了潮汕方言一字多音的特色。

潮汕方言词汇的加入使剧本有了地方特色,戏剧表演更贴近民间百姓的生活,更易于为潮汕百姓所接受。潮汕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而潮剧是潮汕方言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戏剧中融入方言词汇能够使方言词汇依托戏剧表演得以流传,因而具有保护地方方言的作用。

三、通过增加对人物的细节刻画,突出剧本主题

潮剧在《救风尘》原剧本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情节,将剧本由原来的四折扩充到了七场。情节和细节描写的增加丰富了剧中人物的形象,也使剧本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一)强化周舍的凶恶与无赖

在改编后的潮剧剧本中增添了许多周舍虐待宋引章的情节。如潮剧剧本中的第二场详细描绘了周舍迎娶宋引章后从汴梁一路走到郑州的情景。因宋引章原是妓女,周舍迎娶妓女会招人嘲笑,先是让鼓乐队离开,又骗新娘宋引章下轿观赏美景,随即赶走车夫,让宋引章步行进入城门。这些情节在原剧本中是没有的。通过这些违背婚约、只顾自己体面的行为,周舍自私无赖的形象变得更立体,让人觉得更加可恨。在原剧本中,我们仅能从宋引章的口中得知周舍对她“朝打暮骂”,打了她五十威棒,而在潮剧中将周舍对宋引章的虐待具体展现了出来。如在潮剧第三场中,周舍把宋引章给他擦汗的毛巾扔到一边,将热水泼到宋引章身上,用棍棒殴打宋引章,扬言要将她打死。这些动作描写的增加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周舍的凶恶。在潮剧中,周舍的自私、凶恶被强化,剧本对强权贵族的憎恶的主题也更加突出。

(二)塑造聪明活泼的丫鬟形象

潮剧《赵盼儿义救风尘》中塑造了两个聪明活泼的丫鬟形象,分别是宋引章的丫鬟春花和赵盼儿的丫鬟小闲,其中,春花这一形象在关汉卿所作的原剧本中是没有的。在潮剧改编本中,春花作为宋引章的贴身丫鬟,随宋引章嫁到周家。在周家,她敢于和周舍对话,处处维护宋引章的权利。如当周舍斥责宋引章拿来的毛巾太冷时,春花大胆回应:“天气炎热,故而打来井水。既是大爷不喜欢,待我换上热的。”当周舍杖打宋引章,企图将她打死时,春花直言:“大爷不可。打死事小,若是传扬出去,说道大爷打死妻子,今后哪个女子敢入周家之门?”春花抓住周舍爱体面的特点,成功让周舍停止了对宋引章的殴打,使宋引章得以保全性命。

小闲的形象在《救风尘》的原剧本中已经存在,而潮剧通过对小闲的说词和唱词进行改编,更突出了小闲的聪明活泼。如赵盼儿梳妆打扮后,与小闲有一处对话,原剧本中的台词是:

赵盼儿:小闲,我这等打扮,可冲动得那厮么?(小闲做倒科)

赵盼儿:你做甚么哩?

小闲:休道冲动那厮,这一会儿,连小闲也酥倒了。

而潮剧版本中的台词是:

赵盼儿:小闲,你看姑娘这身打扮,可会打动周舍?(小闲做倒科)

赵盼儿:这是何故?

小闲:姑娘这身打扮,胜过东越西施,西楚虞姬,嫦娥无可比,貂蝉也退避。莫说打动周舍,连我小闲也被你热死。

“胜过东越西施,西楚虞姬,嫦娥无可比,貂蝉也退避”一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有调侃主子赵盼儿的意味。“施”“姬”“比”“避”在潮汕方言中押[i]韵,再加上演员在舞台上的肢体动作,小闲活泼可爱的形象更加得到凸显。

又如当周舍怀疑赵盼儿的来意并犹豫不决时,潮剧的改编本中增加了一段小闲的唱词:“我姑娘,锦绣衣裳巧装扮,一心为了你满车妆奁郑州行……周大爷,你不款待犹适合,还要赶她出门庭。姑娘啊,你真不该瞎了眼,错将薄幸当多情。”在这段唱词中,小闲提到了“妆奁”,表明赵盼儿有嫁给周舍之意,让周舍进一步上钩。

在潮剧中,丫鬟春花和小闲的扮相都伶俐可爱,她们虽然是妓女的丫鬟,出身卑贱,但聪明活泼,敢于和周舍这样的权贵抗争。通过塑造这两个聪明伶俐的丫鬟形象,表现了对底层丫鬟的喜爱和赞美,反衬出周舍的贪财好色、自私强暴。强化了周舍的凶恶自私,使潮剧中反抗权贵、揭露封建社会的丑恶这一主题更加突出,剧本的思想主旨也更加鲜明。

(三)突出宋引章对从良的迫切渴望

在《救风尘》原剧本中,最先出场的人物是周舍,全剧以周舍的自我介绍开场。而在潮剧改编本中,以宋引章的唱词“青春葬青楼,苦难今日休。愿为良家妇,尽洗满面羞”开场,开篇就点明了宋引章的身份和对从良的渴望。赵盼儿出场后,从她的唱词“汴梁虽好无生计,莫奈何,烟花丛里把年华轻捐,俺天涯沦落心同苦,同泣同诉同病相怜”中也可以看出妓女生计的艰苦。以上两处唱词都是潮剧改编本中额外添加的,强调了妓女生活的艰苦和对从良的迫切渴望。在第七场中,宋引章在公堂上申冤时再次点明自己妓女的身份:“民女身坠风月场,月影楼里充歌伎。卖笑鬻唱生涯苦,早思脱籍去从良。”几处唱词的增加表现了宋引章对从良的迫切渴望,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的艰辛处境,进一步反衬了周舍一类权贵的自私和无赖,突出了批判封建阶级制度、同情底层百姓的主题。

四、帮声的广泛使用

弋阳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弋阳腔对潮剧有很大的影响,潮剧唱段中特有的“帮声”也是从弋阳腔演变而来的。潮剧《赵盼儿义救风尘》中就多次采用了帮声的唱法。

如在第二场中,周舍和宋引章正在行轿路上,周舍唱:“娘仔眠时我铺床理账,解带宽衣。”众轿夫帮唱:“铺床理账,解带宽衣。”周舍又唱:“铺床理账,解带宽衣共伴枕。”强调“铺床理账,解带宽衣”一句,突出了此时周舍对宋引章的承诺,与之后周舍在家中对宋引章的辱骂和殴打形成对比,凸显了周舍的强势和无赖。

又如在第七场中,赵盼儿在公堂上唱道:“大人啊,毁约诬告犯王法,看你公道不公道。”宋引章、安秀实紧接着齐唱:“看你公道不公道。”该句从妓女和穷书生口中同时唱出,表现了他们此时的冤屈和对王法公正的呼唤,突出了作品反抗强权、维护底层百姓合法权益的主题。

又如赵盼儿拿出周舍写给宋引章的休书后,李公弼唱道:“周舍啊周舍。”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帮唱:“周舍!”李公弼又唱:“你怎可利口逞强。”其余人帮唱:“利口逞强。”李公弼再唱:“到今旦休书面前哑口无言。”其余人帮唱:“哑口无言。”借法官之口对周舍进行了批判,强化了周舍此时的束手无策,并引出大团圆的结局,令观众拍手叫好。

帮声的使用丰富了唱词的层次感,也对重要的唱词进行强调,便于观众抓住戏剧要点。帮声的唱法在原剧本中没有体现,在其他地方戏中也很少见,是潮剧中传统且独特的唱法,非常具有地方戏剧特色。

五、总结

潮剧在保留《救风尘》原剧本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剧本的内容、唱腔和人物出场时间都进行了改编。潮剧的改编强化了戏剧冲突,进一步凸显了作品主题,使戏剧更有感染力。而潮汕方言和潮剧独特唱腔的加入也使戏剧的地方色彩更浓,有利于该戏剧在潮汕地区的传播。由此可见,地方戏的改编赋予了剧本新的生命力,使《救风尘》这样的古代剧本得以流传至今并登上民间舞台。同时,地方戏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对保护方言、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救风尘》的改编,潮汕方言词汇得以在剧本中被保留下来,保护和传承了宝贵的潮汕文化。因此,地方戏对经典戏剧剧本的改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戏剧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潮剧风尘春花
姚璇秋:潮水不尽 潮声不息
火星岩石既能遮风尘,也可挡辐射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统计的潮剧研究梳理与分析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Turnin’:愿你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
又见春花遍地开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
却见风尘多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