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技术统计数据比较研究

2023-09-19 07:48许嘉恒胡燕华
运动精品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女篮盖帽女篮

许嘉恒 胡燕华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中国女篮从2018 年西班牙女篮世界杯(以下简称:2018 年世界杯)获得第6 名,再到2022 年澳大利亚女篮世界杯(以下简称:2022 年世界杯)夺得亚军,取得了自1992 年以来的最好成绩。中国女篮为何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其赛场表现如何?有哪些进步以及存在哪些不足?值得深入探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的技术统计数据以及赛场的具体表现,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中国女篮在4 年里的变化,进而了解中国女篮取得进步的缘由,洞悉其存在的不足,旨在为中国女篮后续的比赛以及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西班牙女篮世界杯以及2022 年澳大利亚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共出战的15 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中国女篮技术统计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登录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官方网站查阅相关比赛技术统计数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CCTV 央视网腾讯视频等反复观看中国女篮在近两届女篮世界杯的15 场比赛录像,了解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临场比赛情况以及技战术特点。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 统计软件对相关比赛的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1.2.4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多项技术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比赛结果分析

由表1 和表2 可知,在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共打了7 场比赛,取得4 胜3 负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其中,小组赛上,中国女篮以64-61 险胜拉脱维亚,取得了开门红;第二场小组赛,中国女篮奋勇拼搏,敢于斗争,最终以12 分之差不敌美国女篮;第三场小组赛,面对塞内加尔女篮,中国女篮团结一致、敢打敢拼,以75-66 取胜于塞内加尔,最终以小组排名第二晋级淘汰赛。淘汰赛上,中国女篮面对亚洲强敌日本女篮,以6 分优势艰难战胜对手,晋级8 强。1/4 决赛上,稍显年轻的中国女篮对阵世界劲旅澳大利亚女篮,最终以42-83的大比分落败。5-8 名的排位赛上,面对加拿大女篮,中国女篮在最多落后16 分的情况下,逆风翻盘,上演绝地反击,最终以76-71 险胜对手。5-6名排位赛,中国女篮以67-81 不敌法国女篮,最终以第六名的成绩结束本届世界杯。在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共进行了8 场比赛,取得了6 胜2 负的成绩,其中两场都是输给了卫冕冠军美国女篮。小组赛共进行了5 场,除了输给美国女篮外,其他4 场比赛都是以较大的比分优势战胜对手;1/4 决赛对阵法国,双方拉锯到第4 节,最终中国女篮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艰难地战胜东京奥运会铜牌得主法国女篮。而半决赛对阵老对手澳大利亚女篮,在核心队员李梦缺席的情况下,双方都打出了最佳的攻守水平,身体对抗异常激烈,比分十分的焦灼,最终中国女篮顶住压力,凭借后卫队员王思雨的突破杀伤获得罚球,以2 分险胜东道主澳大利亚女篮。最后的决赛,对阵卫冕冠军美国女篮,中国女篮从比赛开场就进入状态,打出了中国女篮的精气神,但美国女篮更胜一筹,中国女篮未能够力挽狂澜,最终获得了本届世界杯的亚军。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是排名方面,中国女篮从2018 年世界杯获得第6 名到2022年打进世界杯决赛并获得第2 名,取得了自1992年来最好成绩。其次是技战术方面,中国女篮的技战术配合更加默契,处理球方面有了很大进步。还有球员表现方面,韩旭、李月汝等球员得到了历练与成长,面对强劲对手,敢打敢拼,不留余力,展现出了良好的凝聚力、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敢打敢拼的自信心。

表1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8 强名次

表2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的赛程及结果

2.2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身体指标比较分析

2.2.1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年龄比较

篮球运动员在适宜年龄时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以及比赛经验能够同时达到最好的竞技状态[1]。由表3 可知,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平均年龄是23.4 岁,排名第八,与所有竞赛对手相比,平均年龄最小,当时的中锋队员李月汝、韩旭均为19岁,后卫李缘也仅有18 岁,可见,2018 年的中国女篮整体阵容较为年轻;而像美国女篮和澳大利亚女篮,平均年龄分别是27.8 岁和26.2 岁,该年龄段的球员在应对球场变化、身体对抗上都达到较好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球队塞内加尔女篮,队伍的平均年龄达到了29 岁,是本次世界杯平均年龄最为年长的队伍。2022 年世界杯,随着中国女篮部分队员的新老交替以及主力队员的成长,中国女篮的平均年龄为25.7 岁,排名第六,处于综合能力较好的年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女篮,平均年龄达到了30 岁,是所有竞赛对手中最为年长的球队;其他球队的平均年龄基本处于在25-27 岁左右,整体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的平均年龄上升了2.3 岁,队伍有新成员加入,同时也有7 名队员是2018 年世界杯的成员。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年轻的主力球员得到了历练与成长,整支中国女篮也更有经验,综合能力也更好。

表3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基本情况

表4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进攻技术统计数据比较(=平均数)

表4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进攻技术统计数据比较(=平均数)

比赛名称球队得分2 分球3 分球罚球进攻篮板 助攻 失误中投%中投%中投%2018 年西班牙世界杯中国队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 71.3 27.0 63.0 42.65.9 17.3 35.511.4 16.4 69.8 9.6 19.3 13.7对照组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 77.6 30.3 67.7 45.06.7 18.4 37.89.7 13.1 72.3 11.6 19.4 13.3差值-6.3 -3.3 -4.7 -2.4-0.8 -1.1 -2.31.73.3 -2.5 -2.0 -0.1 0.4 2022 年澳大利亚世界杯中国队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 81.4 24.9 45.3 55.37.5 19.5 37.89.1 12.0 77.0 10.5 23.9 13.8对照组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 62.5 18.0 47.6 38.35.9 20.1 28.88.9 12.4 70.4 12.3 13.9 12.6差值18.9 6.9 -2.4 17.11.6 -0.6 9.00.3 -0.4 6.6 -1.8 10.0 1.2

表5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防守技术统计数据比较( =平均数)

表5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防守技术统计数据比较( =平均数)

比赛名称球队防守篮板抢断 盖帽 犯规2018 年西班牙世界杯中国队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22.18.43.016.6对照组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22.08.63.316.3差值0.1-0.2 -0.30.3 2022 年澳大利亚世界杯中国队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31.47.53.014.1对照组images/BZ_96_1834_1625_1860_1677.png22.98.62.513.1差值8.5-1.10.51.0

2.2.2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身高比较

篮球运动中,球员的身高是衡量球队水平的重要基础参数[2]。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以平均身高187.2cm 排名第一,与所有竞赛对手相比,有着显著的身高优势,其中,两位不同风格的中锋队员李月汝和韩旭的身高分别是200cm 和205cm;而竞技水平排名世界前列的澳大利亚女篮和美国女篮以平均身高187.1cm 以及186.3cm 分列第二、三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女篮的平均身高仅为175.8cm,排名第八。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以平均身高185.9cm 排名第二,继续拥有着不错的身高优势;澳大利亚以188cm 的平均身高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竞赛对手;另一方面,韩国女篮以及波多黎各女篮平均身高都低于180cm,整体身高偏矮。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的平均身高略有下降,但总体上仍位于世界前列,对大部分国家有着身高优势。另一方面,身高方面牵涉到中国女篮的整体技战术配合和攻防表现,而中国女篮的两大内线是核心队员,打造内外结合、高快结合的技战术风格有利于提升中国女篮的竞技实力。

2.3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进攻技术统计与分析

2.3.1 得分与投篮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是一切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投篮得分的多少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3]。由表3 可知,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平均得分为71.3分,落后于竞赛对手6.3 分。其次,在2 分球、3分球的出手数、命中数以及命中率上,中国女篮都不如竞赛对手,而罚球的出手数和命中数稍领先对手。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女篮的整体得分能力不强,并且在投篮的出手数、命中数以及命中率的表现都不尽人意。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在得分和投篮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中国女篮的平均得分为81.4分,以场均18.9 分大幅度领先竞赛对手。另外,在2 分球、3 分球、罚球的命中数以及命中率上,分别领先竞赛对手17.1%、9.0%、6.6%,有着较大的优势,但在2 分球、3 分球以及罚球的出手数都略低于对手,仍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赛,中国女篮在得分和投篮的命中数和命中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手数则有待加强。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虽然在出手的积极程度以及造杀伤能力上没有对手表现好,但是技战术配合多,传导球比较耐心,终结能力有一定提升。另一方面,投篮命中数以及命中率的提升体现了中国女篮在身体对抗、投篮技术以及投篮信心等方面有了提升。

2.3.2 进攻篮板

抢获前场篮板球可以带来二次进攻的机会并重新组织进攻,从而增加队员投篮的信心,助长队伍的士气[4]。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场均获得进攻篮板为9.6 次,少于竞赛对手2 次,虽然中国女篮的内线高度占优,但是在冲抢进攻篮板方面却不如竞赛对手,反映了中国女篮在防守卡位和保护篮板方面上做得不够到位。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场均获得10.3 次进攻篮板,落后竞赛对手1.8 次,在进攻篮板的冲抢和保护方面仍不够出色。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纵然有着身高优势,但在抢夺进攻篮板方面并无优势,场均进攻篮板在10 次左右且落后于竞赛对手,整体表现不够出色。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主要是各位置卡人抢位、篮板保护意识不足,其次是队员的对抗能力不如对手,在冲抢篮板时处于下风,没能有效阻止对手获取进攻篮板。

2.3.3 助攻与失误

助攻次数多少与球员个人技术以及团队进攻战术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球员视野、意识的综合体现[5]。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助攻数为19.3 次,竞赛对手的助攻数为19.4 次,二者几乎没有差距,说明中国女篮的整体助攻次数处于世界平均水平。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助攻数为23.9 次,场均领先竞赛对手10 次,占据着较大的优势,体现出中国女篮队员乐于分享球,传导球出色,团队意识强。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发现,中国女篮在助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2022 年世界杯相较2018 年世界杯场均助攻增长4 次,中国女篮的分享球、内外线配合、终结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并且在限制对方的助攻方面也做得比较好。简单的失误可能会导致球权的转换,使进攻方失去一次进攻的机会,打乱进攻战术的实施,严重的失误则可能被对方直接得分,进而影响比赛的胜负结果[6]。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以13.7 次场均失误数略高于对手0.4 次,而2022 年则以13.8 次场均失误次数高于对手1.2 次。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在控制失误方面整体变化不大,失误次数多于竞赛对手,控制失误不够理想。结合录像观察发现,内线队员遭遇包夹时,出球时机把握不好,容易出现传球失误,后卫队员的传球路线、传球时机把握性不够。因此,中国女篮队员在面对高强度、高压迫防守时的控制球权、摆脱紧逼,破解夹击等能力仍要提升。

2.4 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防守技术统计与分析

2.4.1 防守篮板

防守篮板球直接关系到进攻转换和快攻得分[7]。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防守篮板为22.1次,而竞赛对手的防守篮板为22 次,二者区别不大,但对于坐拥两大内线的中国女篮来说,这样的表现是有所不足的。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防守篮板达到了31.4 次,竞赛对手为22.9 次,中国女篮与其拉开了较大差距,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的场均防守篮板增长了近10 次,有了显著进步。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在防守卡位,积极冲抢、保护防守篮板的意识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发挥出了中国女篮的身高优势。

2.4.2 抢断

抢断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防守方式,也是球员防守积极性和拼搏精神的重要展示[8]。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抢断数为8.4 次,少于对手0.2次,而2022 年中国女篮为7.5 次,少于对手1.1次。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在抢断方面没有取得进步,与竞赛对手相比仍处于劣势。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的传导球相较于竞赛对手更多,间接增多了被抢断的机会;其次,在防守上的凶猛程度不够,压迫对手出球的能力不足,遭遇强对抗或夹击时出球时机把握不够好;另外,接应队员时跑位不够迅速,接球时机仍需加强,防守选位以及防守时机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2.4.3 盖帽

篮球比赛中,盖帽总是给对方投篮队员自信心以巨大的打击,迫使其改变原有的投篮技术,导致对手投篮命中率下降[9]。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平均盖帽次数为3 次,少于对手0.3 次,结合中国女篮的身高排名来看,盖帽次数没有突显出中国女篮的身高优势,甚至落后于对手。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盖帽仍是3 次,而竞赛对手的场均盖帽为2.5 次,说明中国女篮在压迫对手投篮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可以进一步加强,从而发挥出中国女篮的内线优势。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的盖帽表现并不出彩,两届世界杯的表现差距不大,但防守效果上有一定的威慑力。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的盖帽表现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女篮的防守策略有关,队员们主要以给足身体对抗,干扰对手投篮、破坏进攻节奏为主,极少出现“赌博式”封盖行为,这对盖帽数据上有一定的影响。

2.4.4 犯规

犯规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球队防守质量的高低,适当的犯规可以干扰对手进攻,但犯规过多会对球队战斗力产生消极影响[10]。在犯规数方面,2018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犯规数为16.6 次,比竞赛对手略多0.3 次,总体差距不明显。2022 年世界杯,中国女篮的场均犯规数为14.1 次,多于竞赛对手1 次。通过对比两届世界杯来看,中国女篮在控制犯规方面略有进步,但仍不够理想。结合录像观察发现,中国女篮的防守侵略性比较足,但在错位防守时应对不足,容易给对方形成错位优势;其次,防守习惯和身体对抗方面存在不足,场均犯规次数控制不够理想。因此,中国女篮应善于利用犯规的时机,适当运用犯规来打乱对方节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从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赛事回顾来看,中国女篮在胜场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在场均排名方面,取得了自1992 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在赛场表现方面,技战术配合、阵容搭配更加多样化,处理球更为合理,队伍更有凝聚力、精气神更佳。

3.1.2 从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身体指标来看,2018 年世界杯的中国女篮阵容年轻富有活力,且具有较好的身高优势;2022 年世界杯的中国女篮年龄与身高俱佳,在身体对抗、比赛经验等方面处于较好阶段。

3.1.3 从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进攻技术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女篮在得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投篮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2 分球、3 分球、罚球的命中数和命中率有了较大提升,但出手数仍表现不佳,需进一步加强。在进攻篮板方面表现不够出色,在有着身高优势的情况下仍处于下风。在助攻方面有了较大进步,通过传导球转换为得分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在失误控制方面仍不够理想,失误次数稍多,有待进一步强化。

3.1.4 从近两届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防守技术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女篮在防守篮板方面有了显著进步,防守篮板的保护意识、卡位和冲抢等表现出色。在抢断方面处于劣势,抢断的时机选择、身体对抗、夹击压迫等方面做得不到位。在盖帽方面的表现有待提升,需要突显出中国女篮的身高优势。在犯规控制方面略有进步,但表现仍不够理想,稍逊色于竞赛对手。

3.2 建议

3.2.1 在进攻方面,中国女篮应注重个人进攻和团队进攻的协同发展,在强化团队配合的同时,加强各位置球员的自主进攻能力。现阶段,中国女篮应适当增加投篮次数,强化队员的中距离投篮能力,提高投篮的稳定性和命中率;同时,在比赛中要控制好失误数量,不轻易给对手抓住进攻机会;另外,还需加强进攻篮板的能力,强调卡人抢位,养成良好的冲抢篮板意识。

3.2.2 在防守方面,中国女篮应加强个人防守和团队防守的有效结合。在防守时机、换防补位、防守意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强化,提高身体对抗强度,做好队友之间沟通交流;同时,适当控制犯规数量,避免让对手过多地走上罚球线;其次,发挥中国女篮的身高优势,增强队员盖帽干扰能力,打造良好的防守体系。

3.2.3 在战术体系方面,中国女篮应加强战术体系的构建,提升技、战术的攻防演练的质量。首先,注重培养队员对攻防战术的理解与运用,提高队员战术素养和战术意识;其次,加强各位置的轮转配合,在强对抗的基础上,保证战术配合的实效性;另外,围绕中锋为核心组建攻防体系的同时,积极利用后卫和前锋队员作为战术发起点,增加各位置球员之间的战术配合,丰富战术套路体系。

3.2.4 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中国女篮应加快女子篮球运动员培养,构建各层级篮球后备人才体系,完善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推动WCBA 联赛的高质量发展,鼓励球员到海外高水平联赛历练。另外,促进国家女篮积极参加国际性赛事,积累各类大赛经验,培养队员开拓进取、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国家队伍。

猜你喜欢
中国女篮盖帽女篮
赞女篮二十八年夺得世界杯亚军
中国女篮赛事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灌篮高手》手游盖帽高手
高空机密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进攻能力分析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得分能力的对比分析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