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

2023-09-21 14:48李保玉
唐都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绝学立命张载

李保玉

(曲靖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人格作为君子的理想人格,不仅是一种凝聚在认知、情感、意志与信念上的道德精神,还是一种融入精神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这使得传统知识分子内隐着坚韧无比的人格魅力与刚强不屈的道德力量,体现了他们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凸显了其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北宋大儒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将之归纳、提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横渠四句”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为宋本《张子语录》所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主编的《近思录》、明版《张子全书》中的《近思录拾遗》所载亦是如此;最常见、最常用的版本为明清版《宋元学案》所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参见张岱年《试谈“横渠四句”》,载《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第2页。,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这四句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提供了安身立命之道,指明了实现自我价值之途。尽管已时过千年,但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怀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及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浙江大学讲学时,以“横渠四句”鞭策学生“立志”:“昔横渠先生有四句话,今教诸生立志,特为拈出,希望竖起脊梁,猛着精彩,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须知人人有此责任,人人具此力量,切莫自己诿卸,自己菲薄。”[1]今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大学生更应该深入体认“横渠四句”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勇毅前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世界和平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知识分子、青年学者的多场座谈会上,多次引用“横渠四句”,勉励大家以“横渠四句”为志,大力发扬古代读书人的治学精神,积极为国家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勇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横渠四句”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它不仅是传统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理想目标和责任担当,也是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理想愿景和历史使命。

一、精神价值层面:为天地立心

人生于天地万物之中,能否成为主宰,由己不由它。相比其他万物,人的高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还是一种精神性存在;不仅能为自我立法,还能为“天地立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将人的精神属性提升至最高位置,大都以追求与提升自身的精神性存在为己任,崇尚修身养性、内圣外王之道,从而使得自身的道德品质内隐在精神生活中。在精神价值层面,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根植于“为天地立心”这一最高的道德理想之中。在古人看来,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地本无心,而人有心,天地之心实则人之心。如《礼记·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2]张载亦言:“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3]256可见,在张载那里,人获得了巨大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不再是“听天由命”者,而是“为天地立心”者,能够为天地万物提供一个符合“天地之德”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在“天人合一”或“天地万物一体”的前提下做出的,因而是符合“天地之德”的,是客观的、唯物的,而非主观的、唯心的。这可以从张载的“太虚即气”的本体论中得到佐证。张载曰:“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其意为:太虚(宇宙)看似无形,但并非空或无的,而是一个充满气的实体性存在,气聚则化成有形的万物(包括人),气散则归于(看似)无形的太虚。而所谓“天地之德”,即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也就是天地之气的聚散或变化之性(道)。天地在赋予万物以不同的气质和形体造化出丰富多彩的万物的同时,也无一例外地将天地之德熔铸到万物之中,使其拥有了共同的、与天地一致的“本然正性”。正是这种“本然正性”,才使人具备了通天通地通万物(天人合一)的能力和勇气,进而得以为天地确立人之心。简言之,“人之心”中的“人”是被天地造化的人,而“心”则是蕴含着天地之德的心,这种“心”本然如是,而非因人而确立,人只是将其显现于天地之间。

所谓“为天地立心”,即是从融于天地之间且被天地造化的人出发,由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体认天地之德,开显自我本心。显然,这在根本上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非价值论问题。“为天地立心”并非要求人将自身的主观价值和内在尺度强加于天地之上,而是鼓励人遵循、还原与显现天地所固有的尺度,其前提是人对天地之德或本然正性的体认、发现和掌握。正如张岱年所言:“人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对天地的正确认识,就是为天地立心。”[4]作为一种认识论,“为天地立心”旨在告诫读书人要不断学习,不断体认,深切理会天地之德,从而“明心见性”。进一步分析,这种天地之德或人之心是什么呢?儒家将其归结为“仁”。《周易·系辞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5]天地最大的、最根本的道德就是创造了生命,生化了人心。而人心之全,则为仁,如孟子曰:“仁,人心也。”[6]张载亦明确提出:“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3]266在这里,“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一个源于天地发于人心的超越并主导万物的概念。它是天地之魂和道德之根。所以,对儒家传统知识分子而言,“立心”即立仁,读书求道就是要探求仁、发现仁、确立仁,从而以此通天地,内圣而外王。正如马一浮先生总结说:“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7]4

“为天地立心”是从精神价值层面对传统知识分子提出的道德要求,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在精神价值层面的道德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履行“为天地立心”的道德使命,重在解决认识论的问题,旨在以大格局、高境界、宽胸怀的道德品性求知求真、爱己爱人,即通过发展思维、提升认识,以发现规律、获得真理,从而为天地确立一套普遍认可的精神价值体系。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求知的格局要大。大学生若要“为天地立心”,首先就要获取天地之知——一个统摄整个人类社会、自然界乃至太空宇宙的知识体系,一般隐匿于未知领域并以真理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要以学习大道理、研究大学问为己任,以深挖已知领域、开辟未知领域为使命,以大格局、高站位、广视野为指导,不断实现对天地的规律性、真理性的认知。为此,他们就要勇于破除思维局限,突破认知障碍,摆脱自我束缚,展望未来、放眼宇宙,以天地万物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努力学习真知,勇敢探索未知,从而不断发展思维能力,逐渐提升认识水平,进而发现宇宙运行规律,掌握万物变化机理,最终为整个人类社会、自然界乃至太空宇宙寻求、确立一个超越性、主导性的解释依据。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于自身之内,发现天地之道,体认天地之德,实现“为天地立心”的愿景。

二是人生的境界要高。大学生能否发现天地之道、体认天地之德,不仅与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的实现程度相关,还与其人生境界的高低相关。冯友兰先生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的程度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依次递进的四个层次。其中,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处在这一境界的人觉解到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的一员,因而要与宇宙共在,不断超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宇宙的共同利益而奋斗[8]。“为天地立心”就是要鼓励大学生追求天地境界,勇于同天地共在,实现天人合一。大学生唯有以天地境界为志,在精神上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在喧嚣、浮华的尘世中保持定力,获得宁静,从而真正觉解天地“真际”,深切感悟人生意义。

三是仁爱的胸怀要宽。无论是探求天地真知,还是追求天地境界,最终都是为了天地立心。立心才是道德人格在精神价值层面的最终指向。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立心就是要在充分掌握真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为天地确立一套以仁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体系。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这一价值体系既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也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从而实现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9]。在这一价值体系中,大学生要有仁爱情怀,心存慈善,胸怀宽广,不仅要爱己,还要爱人、爱万物,努力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共生。

二、社会意义层面:为生民立命

人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建基于其社会性存在之上。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自身的精神价值。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0]这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并非一个孤立的精神个体,而是彼此相联、共同存在,相互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和任务。我国传统知识分子承担的最高使命和任务是“为生民立命”,这构成了其道德人格在社会意义层面的最高追求。“为生民立命”与“为天地立心”相呼应,是“为天地立心”的具体化——发端于立天地的好生大德,最终落实为立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普通民众,是认知层面的立天地之道转化为行为和价值层面的立人之道的跃升和践履,这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寻求人的社会意义和存在依据。

“为生民立命”最早用作“为生民立道”(2)“为生民立命”并非张载的原话,而是后人润色而成。张载的原话是“为生民立道”,后因南宋时期道学被禁,朱熹弟子陈淳将“立道”改造为“立命”,及至明清之际,经大儒王夫之的推崇,“为生民立命”形成了固定格式,为后世广泛传颂。参见续晓琼《“横渠四句”源流考》,载《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第255-264页。,意指为芸芸众生确立一套安身立命的生活准则及道德秩序。“立道”即确立人道(道德规范),“立命”即确立天命(本然正性),“两者措词虽异,而大旨相近”[4]。“天命”,即上天所赋之令,要义源自《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11]。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授之于天,从天所赋予的视域称之为“命”,从人所禀受的视域称之为“性”,而按照本性行事则称之为“道”(3)此处的“道”特指“人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分为天道和人道,在位次上,天道高于天命,天命高于人道,人道是对天命及天道的遵循与践行。参见南怀瑾《话说中庸》(上论),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第7-50页。。南宋大儒陈淳在《北溪字义》中进一步指出:“命,犹令也,如遵命、台命之类。天无言,做如何命?只是大化流行,气到这物便生这物,气到那物又生那物,便是分付命令他一般。”(4)转引自续晓琼《“横渠四句”源流考》,载于《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显然,在儒家看来,“命”是上天所发的借助气来体现的命令,具体到人事之中,则表现为“性”和“道”。可见,“立命”与“立道”是统一的。从位次上看,立命高于立道,并涵盖了立道的全部意蕴;从内容上看,两者一体两面,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人们揭示了天地所赋予人的本然正性及据此而来的安身立命之道。究其根本,“为生民立命”旨在解决的是价值论的问题,它要求传统知识分子要以掌握人的命运、指明人的方向为己任,为天下苍生确立一个能够生生不息、繁衍万年的价值体系。

“为生民立命”是从社会意义层面对传统知识分子提出的道德要求,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意义层面的道德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在现代性语境下履行“为生民立命”的道德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要具有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是天地的大德,当代大学生要“为生民立命”,为天下生民确立现代道德秩序,首先就要为自我立命,树立并保持正确的生命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持续认识生命、理解生命与感悟生命,不断强化生命的本体价值,逐渐增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与关怀生命的意识,从而深入发掘生命的意义。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看待生死与得失,加强修身立德、尽心知性,不断陶冶性情、拓展心胸,从而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二是要具有自强不息的品格。我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命”的面前并非消极悲观、无所作为的,而是在保持身心平衡与安宁的前提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命理、引领人道。同样,当代大学生也应该以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面对一切,坚信“命运”的可控性,积极掌握自我命运,主动引领他人命运,自觉践行自然之理与社会之道。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自强不息的品格要求大学生养成“生产生命”的品性,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大学生要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达成“自己生命的生产”,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生育与教化活动实现“他人生命的生产”[12]。前者旨在使自己成为自己(成己),后者旨在使他人成为他人(成人)。大学生只有努力于“成己”与“成人”的双向活动中,才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真正担负起“为生民立命”的道德使命。

三是要具有人民情怀。当代大学生履行“为生民立命”的道德使命,不仅要有正确的生命观和自强不息的品格,还要有深厚的人民情怀。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当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挺身而出、舍身为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而言,就是要时刻关注时势、关心政治、关怀民间疾苦,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敢于不畏强权、不计得失为公共利益而痛切陈辞,从而为广大民众开辟更大的公共空间,争取更多的公共利益。

三、学统传承层面:为往圣继绝学

熟读圣贤之书,学习圣贤之道,传承圣贤之志,一直是我国传统知识分子为人为学的根本目标与崇高使命。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道德追求不仅表现在精神价值层面的“为天地立心”和社会意义层面的“为生民立命”,还体现在学统传承层面,张载将其设定为“为往圣继绝学”。所谓“往圣”是指历史上(特指宋朝之前尤其是先秦及其之前)贯通天人的往古圣贤,他们是通晓天道与人道且达到天人合一最高境界的人格典范,是真善美的化身,是能够且已经实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人。“继”在古语中为体究,即反躬自省之意,现在大都引申为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绝学”是被中断或失落的圣人之学。张载认为,圣人之学在孔子之前就有端绪,可以追溯至周公及更早的三皇五帝,孔子接续了前圣之学,而后孟子又接续了孔子之学,及至孟子死后,圣人之学就此失传,正如韩愈在《原道》中所言“孔子传至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5)转引自王新春《“横渠四句”的生命自觉意识与易学“三才”之道》,载于《哲学研究》2014年第5期。。圣人之学或绝学是一种全面解答宇宙奥秘与人生准则的天人之学,也是一种深入阐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方法之学。面对自孔孟以降“学绝道丧”的圣学现实命运,宋儒知识分子本着自觉的文化使命和强烈的担当精神,主动学习、发展先圣之学,积极继承、弘扬圣贤之道,此即谓“为往圣继绝学”。

从根本上看,“为往圣继绝学”是一种方法论,为传统知识分子指明了一条窥探天人奥秘、贯通天道性命的通达之途,提供了一个立天地之心与立生民之命的思想指南。作为方法论,“为往圣继绝学”内含着传承目标和传承方式的双重要求。在传承目标上,知识分子应以“往圣”为榜样,勇于成为一位知天达人的圣人,而非停留于仅仅知晓人事的贤人。张载痛斥:“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3]383认为自秦汉以来,读书人在经学礼乐文化的熏染下,大都认定自身天赋有限而无法成为圣人,至多在前圣的教化下成为贤人,这是缺乏道德勇气、丧失生命自信的表现。事实上,在传统儒学语境中,“知人”与“知天”是统一的,不“知天”,也就无法“知人”,这就是张载所说的“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3]234。换言之,唯有先“知天”,才能借助天道深入认识人道,理解天道下贯而成人性的命理,从而“知人”。所以,在张载看来,读书人若不能致力于成为圣人,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贤人。在传承方式上,知识分子对“绝学”的继承是一种“活态”继承,即动态发展式继承。如上文所述,“继绝学”中的“继”是体究或反躬自省之意,这意味着他们对圣人之学并非机械地学习、僵化地运用或不加任何批判地全盘吸收,而是基于时代要求和具体情境在深入体究与反躬自省中对其进行扬弃、创新与发展。张载面对圣学所遭遇的“学绝道丧”的现实境况,穷尽毕生心力“精思力践”“唱此绝学”,通过反躬自省、破旧立新,最终用新儒学继承了孔孟道统,这种使命担当、学术自信与道德勇气,便是“为往圣继绝学”的最好例证。

“为往圣继绝学”是从学统传承层面对传统知识分子提出的道德要求,构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统传承层面的道德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履行“为往圣继绝学”的道德使命,重在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旨在以真、善、美的道德标准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具体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为学以真。圣人之学作为天人之学,代表着真理或真知。在现代语境中,大学生学习与继承圣人之学,就是要向往真理,追求真知。相比前人,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知识与真理杂糅交错、真伪难辨。虽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福利,古今中外的理论学说“一盘可载”,各学各派的思想观点“一网览尽”,但同时也面临着形形色色的信息诱惑,娱乐消息排满头条,桃色传闻充斥眼球,情色垃圾屡禁不止等。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更接近真理,也比任何时代都更靠近谬区,如“仿真学术”[13]、伪劣书籍时有发生。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这一双刃剑,大学生在求知、为学的具体活动中,不仅要具有分辨真伪、喜雅厌俗的能力和态度,还要具有不懈求真、恪尽本分的勇气和道德,做到求知以学、为学以真。此外,圣人之学作为一门绝学,是已经断裂或失传的学问,它“费而隐”,隐而彰,虽无法被直接感知,但可以去体究、发见、省思与领悟。这意味着大学生对“绝学”的继承或对真理的坚守,离不开自身的深入探索、持续研究与创新发展。在当代社会,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到为学以真,不断追求真理与发展真理,才能感悟天地之道,从而实现“为天地立心”。

二是为人以善。心理学中的“共情理论”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成为那个人,即我们只有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通过“移情”“共情”与“通心”,才能真正理解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及行为状况。同理,大学生只有站在“往圣”的高度,按照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深入体究与反躬自省,朝着脱凡入圣的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继承“往圣”之“绝学”。圣人作为天人合一的人格典范,是道德的化身,是善的象征,因而大学生成为圣人的基本前提与最低标准,就是做个道德之人或善人。大学生只有自己首先是一个道德之人,主动遵循道德规范,保持善心,多行善事,才有可能通晓人道,体认人事,从而不断改善、发展现有的社会价值体系,最终实现“为生民立命”。

三是为道以美。“为往圣继绝学”内含着学习圣学(绝学)与学做圣人的双重要求,承担着体悟天道与通晓人道的双重使命,在根本上是一个为道的方法之学。而为道的目标是天道与人道的和谐统一,即达美。传统知识分子在为道的过程中,正是通过对圣学和圣人的继承与效仿,对“为天地立心”和“为生民立命”的责任与担当,即对美的追求,来诠释“为往圣继绝学”这一崇高的道德理想。同样,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也只有通过不断追求真理,发展真理,崇德向善,才能逐渐发现天地规律,昭示道德准则,从而使自身趋向完美,真正实现“为往圣继绝学”的道德使命。

四、政治理想层面:为万世开天平

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及道德追求除了体现在精神价值层面、社会意义层面和学统传承层面,还体现在政治理想层面。“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之后,感触先贤圣学,直面社会现实,展望人类未来,勾勒美好蓝图,从政治理想层面对知识分子发出的高亢呼唤与深深期许。“万世”指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的人生。“太平”即“太和”“大同”,具体表现为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与生活安稳,是自周公、孔孟之后儒家所推崇的社会政治理想。张载认为,万世太平并非乌托邦,而是“实有之理”,此理能否实现,在于人为,然又并非人人均可实现,只有德位兼具的圣王才能达致。因此,知识分子只能“开太平”,而无法“致太平”,“开”是期许之意,而“致”则为实现之意。正如马一浮所言:“孔孟有德无位,其道不行于当时,而其言则可垂法于万世。故横渠不曰‘致’,而曰‘开’者,‘致’是实现之称,‘开’则期待之谓。”[7]6“开”并非被动地等待,而是基于主动作为之后的期许。知识分子通过游说建议或入仕辅佐圣王,并期许他们实现“太平”,此即谓“开太平”。那么,知识分子又如何能够“开太平”呢?这依托于“为往圣继绝学”。在张载看来,圣人之学俯照人生所有领域,下至生民百姓的了身达命、修身齐家,上至君王帝皇的奉天承运、治国平天下,其中命理均有所开示。更为可贵之处,圣人之学还进而接通了生民与君王的内在关联,通过立命之道与治国之道的交互耦合,使生民与君王纳入在一个戚戚相关、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之中。对生民而言,只有天下太平,才能安身立命;对君王而言,只有安身立命,才能平治天下。为此,平治天下就成为生民立命之道的应有之义,安身立命也上升为君王治国之道的理之所在,内圣成德与外王成业趋向统一。生民心系天下、以身许国,君王施仁布德、勤政爱民,双方各安本分、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相呼相和,共同开创太平盛世。依张载之见,圣人之学所开示的一切内容如若得到有效贯彻与充分落实,万世太平的盛业就会渐行渐近。

显然,“为万世开太平”内含着实践意蕴,在根本上是一种实践论,是张载对知识分子提出的“经世致用”的实践要求。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的认知要求、“为生民立命”的价值体现和“为往圣继绝学”的方法探索,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终极目标,且只有在开创万世太平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实现自身。

“为万世开太平”是从政治理想层面对传统知识分子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理想层面的道德使命。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履行“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使命,重在解决实践论的问题,旨在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自觉的担当精神承担起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重任,通过厚生济世的入世情怀和积极奋进的实践行为,努力寻求人类社会共存共荣、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胸怀远大理想。“太平”作为自孔孟以来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本就不易实现,而开创“万世太平”更是难上加难。可见,张载要求知识分子树立崇高理想,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开创万世盛业,这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也是其道德理想。在当代语境下,大学生履行“为万世开太平”的道德使命,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胸怀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排除一切阻碍,克服一切困难,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勇于为理想而斗争,敢于为真理而献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终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14]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一种崇高理想,在张载看来,并非是一个虚的或空的目标,而是一种“实有之理”,其能否实现,取决于知识分子的信念是否坚定及行为是否有效。正如马一浮所告诫大学生的那样,横渠四句“绝非夸词”,学者“慎勿以为空言而忽视之”,“切勿以心性为空谈,而自安于卑陋也”[7]8。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是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在支撑与根本要求,是推动道德精神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15]414而理想信念的坚定,依赖于思想理论的坚定。为此,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学习真理、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与捍卫真理,使真理指引着理想,让真理转化为信仰,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三是努力学习和实践。大学生仅仅拥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还不够,还要具有将这一理想和信念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类共荣结合起来,以实际的、具体的行动参与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大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通过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以及服务全人类,才能真正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15]50共同理想的达成、远大理想的实现以及理想信念的树立离不开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世界环境与国际局势,大学生要自觉成为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践行者,要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综上所述,“横渠四句”凝聚了张载的精神追求、社会责任、学术使命和政治担当,彰显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学术追求。作为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和坚定的道德追求,“横渠四句”内含着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多重道德要求,它既是张载在第一人称之下的自我期许,也是对知识分子的深深期盼。“横渠四句”不仅是圣者与王者之事,还是每一个读书人之事,其所传递的人生哲学思想及传统文化内涵理应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意义与实践价值。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自当以“横渠四句”为志,心系国家、情系人民,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与历史检验的成果。

猜你喜欢
绝学立命张载
豆腐是怎么来的?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适合十二星座的武林绝学
少林绝学昭阳拳(一)
——释德扬法师演示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师父的绝学
《了凡四训》浓缩的智慧
苍茫朝圣路 立命以安身——鲁枢元文学跨界研究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