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基层党支部核心组织力量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展示作为

2023-09-27 08:23王海芳
活力 2023年4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命运共同体

王海芳

(中共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兰州 730030)

引 言

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企各级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带领全体职工上下同心、合力推进,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个人发展的内在有机统一,推动企业与职工的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宣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工作。基层党支部承担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作为党组织延伸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基层党支部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找准定位,明确职责,才能有所作为

(一)基层党支部是价值理念的“深耕者”

共同价值观,是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素之一。企业管理实践证明,如果企业与职工没有共同价值观,就会缺乏共同奋斗的意志和行动自觉。“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是全体员工的精神支柱、行为准则和动力源泉,是凝聚全体员工的‘黏合剂’”,这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普遍共识。因此,培育共同价值观并深深根植于全体职工的价值理念中,形成全员的共同意志,是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前提。笔者认为,共同价值观的确定和培育是企业与职工的双向互动过程,既要有企业管理者的高层设计和规划,又要有自下而上的征集和提炼。共同价值观一旦确定并公布,就需要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自上而下地全方位宣传,并将其核心理念融入各项工作中。对于基层党支部而言,组织和宣传好基层党员和职工群众,强化思想引领,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基层党支部距离生产经营一线的职工群众最近,支委一班人每天都和大家工作生活在一起,他们最了解什么样的宣传方式更“接地气”,更受职工群众喜爱,更能取得效果。因此,如果将上级组织比作共同价值观的“播种机”,那么也可以将基层党支部比作共同价值观的“深耕者”,其通过持续不断的、职工喜闻乐见的宣贯方式,将共同价值观融入学习、工作和各项活动当中,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逐步推进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同价值观入脑入心。

(二)基层党支部是工作任务的落实者

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是一个企业与职工共融、共建、共享的过程。从筑牢共同价值观到树立共同目标、明确共同利益,企业与职工双方必须实现价值导向、战略导向和目标导向的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将工作目标及任务层层分解、逐一落实,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国企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既职责明确、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密切协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在国企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起来,成为国企党组织形成核心领导力量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党建专家郭玉良这样总结:“党支部作为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这个基础性的关键又在于把党的政策和主张能够落在实处——把实事做扎实才能产生实力,这或许正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组织实践逻辑。”因此,对于基层党支部而言,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更多体现在“执行”层面。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部署的各项任务具体到生产经营一线,党支部应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如何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上级组织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并将其准确地传递给职工群众;如何快速、有序地将工作任务安排下去,并确保得到有效落实;如何准确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都需要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履行好“一岗双责”制度,把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地基”打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国企集团公司间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资本配置对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对以下几个理论的分析得到。

(三)基层党支部是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

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从企业层面来看,是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从职工层面来看,是不断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构建企业与职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企业与职工的共同成长,最终实现“人企合一”。与其他工作一样,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全体职工就是国企最大的“底气”。因此,激发出全体职工主动参与这项工作的内驱力,形成共同意志,有效组织全体职工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国企党组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有机融合,切实将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形成众志成城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而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团结群众的核心组织”,是保证党组织“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联系”的重要桥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既是基本职责,又是组织优势的体现。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认真履行职责,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把职工群众团结到党的周围,把我们党关于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要求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筑牢了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力量之基。

二、找准差距,深入剖析,才能有的放矢

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党支部作为国企的战斗堡垒,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应该看到,在推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工作中,基层党支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客观上制约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支部要想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有所作为,党支部书记、支委成员和广大党员必须率先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学习、思考,从而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引领,强化思想共识。一是厘清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我们党的依靠方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重大举措,还是国有企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改革发展的制胜法宝。因此,无论是基层党支部,还是每名党员、职工,都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参与到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工作中,履行好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厘清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基层党支部在组织党员群众参加上级组织策划的各种宣讲和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支部实际和业务特色,把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理念、上级组织工作部署等内容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实践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中,逐步深化干部职工对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基本要素、构建措施的认知,帮助职工群众正确把握企业与职工相互依靠、共同成长、荣辱与共的辩证关系,从而保持企业与职工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一致,筑牢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三、厘清思路,突出重点,才能真做真为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共识

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涉及国有企业党政工团各个组织,以及不同的部门和单位。构建规划和措施出台后,就需要层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具体到基层党支部层面,可以说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对党支部“穿针引线”的统筹和落实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大量具体性、基础性的工作,部分党支部的工作安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影响了工作推进的时效性。例如,对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工作任务的再分解、再细化不到位,时间表、任务书不够具体,责任分工不够明确。部分党支部班子的整体效能发挥得不充分,工作配合上不够默契,合力不足。例如:一些党支部书记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不够,对重点任务和支委分工没有做到“了然于心”;一些支委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存在偏重业务的情况,对自己负责的有关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工作推进力度不够。部分党支部群众凝聚力不强,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没有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影响了工作效果。例如:一些支部在如何宣传、组织基层职工群众方面的思考不够深入,照本宣科多,结合实际少;对职工群众的尊重不够,在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时,与职工的沟通交流不够,组织的主题活动特色不突出,职工参与度不够高;对职工合理诉求的回应不够及时;等等。这些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工作的推进和效果。

(二)压实工作责任,突出党员作用。

通过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不少国有企业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这项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突出重点抓关键,是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取得实效的重要经验之一。笔者认为,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基层党支部应突出“尊重、激励、关爱”这三个关键词,在强化职工主人翁地位、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方面下功夫。

(三)突出重点任务,筑牢命运共同体。

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是基层党支部增强工作落实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班子和全体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激活党支部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首先,作为具体工作的落实主体,基层党支部班子要高度重视,对各项工作进行高效统筹,把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明确工作重点措施,划定时间表。其次,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优势,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带头学习领会,当好“宣传员”。党支部应带领全体党员加强学习讨论,力争多学一些、学深一点,正确认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辩证关系,强化理念认同。同时,通过创岗建区、主题实践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鼓励党员主动向身边群众宣传有关内容,扩大宣贯面,提高宣讲效果。二是带头强化落实,当好“主攻手”。全体党员应积极参与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完成好组织交付的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体现党员价值。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做好“贴心人”。“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党员”的示范模式,要求支委一班人和普通党员不仅要模范履行工作职责,还必须主动服务职工群众,思想上多交流,工作上多互助,生活中多帮扶。党员做好群众的服务员,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从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

随后,为了解决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问题,全党再次掀起调查研究的高潮,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生产队为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这一规定载入了1962年9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从而为调查研究成果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证。

近日,带着兴奋和轻松的心情,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贵州西洋核心经销商齐聚六朝古都南京,在幕府山下登上“西洋号”游轮,标志着由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举办的“游学,赋能”西洋挪威施豪华游轮文旅峰会正式拉开帷幕,一段企商交流融合、共谋2018下半年发展的长江游学文化之旅就此开启。据悉,峰会期间经销商订货量超越去年20%以上,贵州西洋在行业多重压力下实现了逆势发力。

其一,党支部一班人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名职工,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例如,在生产车间(班组)的奖金分配、评优评先、困难补助等问题上,党支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形成集体决议。这不仅是纪律要求,从更深层面来看,还体现出党组织对职工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又如,在合理化建议征集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中,党支部对待职工“金点子”、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每个工作细节都要反馈给职工。

其二,运用好典型激励、评比激励、奖惩激励等有效激励方式,让职工为企业的付出、取得的成果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并能在职业发展上有所拓展,这是激发职工与企业共同奋斗的关键。在典型激励方面,基层党支部要善于发现每名职工的优点和业务特长,注重挖掘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闪光点,加大宣传力度,用身边的典型事迹感动和带动其他人;在评比激励方面,基层党支部要做到评比标准、程序、方法等方面的公开、公正、公平,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在奖惩激励方面,基层党支部要重点把握好“度”,既要体现对先进职工的正向激励,大张旗鼓地树正气,又要让被惩戒的职工看到问题和差距,心服口服地接受惩戒,达到反向激励的效果。

在人们对于环保的要求下,建筑的材料越来越环保,全力打造低碳建筑,为人们的健康和环境负责,环保型建筑不仅让人们住得舒适,还让人们住得安心。

其三,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党支部书记应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支委成员利用跟班作业、座谈会、一对一交流等形式,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所需所盼,用真心真情和有力措施帮助职工纾困解惑。例如,对于工资福利、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伙食质量等关乎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支部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上级相关组织反映,共同帮助职工解决问题。特别是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要注重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经常换位思考,力争做到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难交之人、办得了难解之事,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取得职工群众的信任,从而使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工作要求真正内化为职工群众的真实意愿和行为自觉,筑牢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命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命运